头图|视觉中国
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月的通胀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增长0.9%,环比上升0.4%。PPI同比增长9.1%,环比下降0.2%。相较于12月环比下降的CPI和大幅下行的PPI,1月CPI环比转正,重回温和通胀的趋势。PPI同比、环比继续下行,不过幅度均有所收敛。
上个月CPI环比意外转负,我们判断是受暂时性因素影响。本月CPI果然重回温和通胀的趋势,但是依然偏弱。PPI仍处于下行趋势,但回落速度不及预期。整体来看,依然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
一、CPI数据背后透露出的信号
拆分来看CPI,春节假期带动价格普遍上涨,但弱于往年同期。在上个月鲜菜价格出现小幅下降后,本月因春节假期因素带动鲜菜等各类食品价格上涨,不过仍然明显弱于季节性因素。其中,唯有猪肉价格出现小幅下滑,环比下降2.5%。由于仍处于猪周期底部震荡区间,供给远大于需求导致猪粮比下行明显,政府再次出手收储。
不过,整体来看大多数食品分项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其中猪肉同比下滑最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鲜果价格和水产品同比上涨9.9%和8.8%,对CPI同比数据贡献明显。
非食品项各项价格均有所上涨,尤其是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出行相关支出增加。一方面,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原油价格出现显著上涨,带动国内相关油气产品价格出现不等涨幅;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疫情仍然呈散点爆发的趋势,但受春节假期影响,服务性价格依然出现明显上涨。
这里重点提一下原油,虽然由于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上行,但基于当下全球经济相对较为疲弱以及美联储收紧预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俄乌冲突带来的石油价格上涨仅仅是价格的扰动,我们还是维持石油价格高位宽幅震荡的判断,石油很难会有趋势性的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CPI服务项以及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为1.7%、1.2%,其中服务项同比涨幅有所上升,核心CPI同比涨幅不变。该数据虽然仍处在温和通胀的趋势中,但整体和食品相类似,也弱于往年同期。
结合1月的CPI数据来看,需求复苏仍不明显,大多数分项价格的上涨均弱于往年同期。从目前这个阶段来看,短期我们面临的仍然是在疫情和收入下降情况下,需求不足的问题,仍可以继续期待后续关于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
二、猪周期的行情结束了吗?
很多投资者表示,猪肉股已经出现相当幅度的反弹,那么猪周期的行情结束了吗?还可以买入吗?
事实上,这一轮养猪企业股价的反弹,更多的是超跌反弹和部分关注猪周期投资者的提前博弈,并非是猪周期行情的推升。
单纯以猪肉价格观察,目前猪周期仍处在底部震荡的阶段,尤其是我们在上个月的通胀数据分析中给大家说过,大家现在买到的猪肉更多的仍是2020年时的产能。而且在养猪企业股价大幅反弹的同时,猪肉价格反而下跌再次触发了收储。这种基本面和情绪上的背离,证明了真正的猪周期行情其实并未开始。
而且根据我们在四季度基金季报分析中易方达基金萧楠的观点,他发现目前市场上部分猪肉企业观望情绪较浓,在这一轮产能出清时间可能会超预期的判断下对猪肉股做了减持。因此,对于想要押注下一轮猪周期的投资者而言,并不需担心猪周期行情已经结束。
在这种情绪剧烈博弈和基本面背离,以及猪肉产能出清可能超预期的情况下,目前仍然有至少六个月的布局时间。而在如此激烈市场竞争中,甚至有可能在这一轮猪周期的低点被淘汰出局。而一旦市场情绪炒作退潮,或者养猪企业亏损加大,甚至部分企业出现债务危机而破产,高企的股价可能会出现新一轮调整,这也为大家介入提供机会。
从节奏上来说,虽然现在处在猪周期的布局期,不过最好可以等到这波炒作情绪退潮,股价出现明显下降后再考虑布局问题。
三、PPI数据背后透露出的信号
PPI的回落要比预期的更慢。虽然本月PPI的同比和环比数据均出现了回落,但下行幅度较上个月均有所收窄,环比降幅仅有0.2%。
我们观察到,更高频的各类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出现明显上涨,南华商品指数一度突破去年下半年滞胀阶段高点。总体来看,PPI依然回落,但回落的速度要明显慢于预期。
拆分来看PPI,生产资料同比继续下降,生活资料涨幅继续持平。从行业来看,基本上各中上游行业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不过环比涨幅上下降比较明显的主要是煤炭、钢铁等黑色系中上游原材料行业。和原油价格关联性更强的石油石化相关行业价格易涨难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下游的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均有所上涨。
当下虽然仍有美联储紧缩预期以及俄乌冲突的短期情绪性扰动,但整体来看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仍然聚焦在稳经济政策的发力和最终效果上。虽然大宗商品在2022年重回上行趋势,甚至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二次滞胀”。
不过,针对煤炭和铁矿石连续上涨的情况,发改委加强了对于大宗商品价格虚高问题的监控,后续“保供稳价”政策的力度也是大家值得关注的方向。但滞胀本身就是经济运行到高位后,价格本身出现的自发性调整。这种价格的上行对于需求的压制非常明显,更不用说当下的需求主要在于出口,内需更是疲弱。即使考虑到逆周期调节带来的基建等稳经济需求,目前仍未看到能够带动需求整体向上的动力。因此,如果需求相关数据出现明显下行,不排除PPI快速下行的可能。
基于对上市公司整体,尤其是中小上市公司业绩的下行预期,我们于去年四季度明确提示大家中证500、中证1000以及可转债等中小盘指数寻顶的判断。站在目前阶段回看,该判断基本已经得到验证。
在没有意外因素,以及需求重新回暖之前,我们将维持相关方向整体下行趋势的判断。短期内的机会将会集中在业绩稳定、估值不高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大盘价值方向。
不过,目前来看由于市场预期仍然存在分歧,风格转换速度仍快,市场情况仍然局限于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布局。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由于转债板块的弱势,部分转债持仓较高的固收+基金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风险,如果并非以长期持有为目的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做适当的调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