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情人节最糟糕的一对CP诞生了 | 牛熊榜
2022-02-14 18:00

情人节最糟糕的一对CP诞生了 | 牛熊榜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18

2月11日晚间,作为苹果产业链的“代工一哥”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立讯精密将与奇瑞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合作造车。立讯精密并非直接造车,主要协同奇瑞开拓整车ODM代工模式。

 

这个战略合作的消息一出,周一开盘时立讯精密的股价直接高开,资本市场颇为认可。此前,立讯精密一直深度绑定苹果,存在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风险,被市场诟病。这次,立讯精密主动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在优化客户结构的同时,也为业绩增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这次战略合作,奇瑞会给立讯精密带来多大能量呢?立讯精密业绩能否有所表现呢?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探讨。


本文核心看点:


1.立讯精密与奇瑞汽车合作ODM造车,欲成为优秀的Tier1厂商;

2.奇瑞在汽车产业链影响力不如苹果,给立讯精密赋能效果,还需观察;

3.二级市场对立讯精密走出“舒适圈”颇为认可,但其汽车业务短期难拉动业绩重回高增长。


一、走出消费电子“舒适圈”

 

根据立讯精密发布的公告,立讯精密与奇瑞汽车的合作形式是成立合资公司,奇瑞出新能源整车的技术和品牌、立讯精密出消费电子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实际上是立讯精密给奇瑞汽车进行ODM代工,即立讯精密主要负责汽车零部件设计到生产,直接提供给奇瑞等车企。

 

这种模式验证成功之后,成立的合资公司便可以为更多的车企提供汽车零部件设计到生产的服务,为更多的车企造车,有望成为Tier1厂商。作为汽车供应链的一级供应商的Tier1厂商,Tier1的市场规模本身几乎是所有车企总产值的70%。在前全球100大Tier1厂商中,中国企业也仅有8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的时代,汽车电子化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Tier1 厂商的产品和服务也将发生变化。立讯精密和奇瑞汽车的这次联手,是想在汽车电子化趋势下,结合双方自身优势,培育出一家新的汽车零部件Tier 1厂商。

 

这样一来,立讯精密便可以拓展Tier 1业务的产品品类和业务领域,切入更多车企的供应链,提高其前装产品的价值量。

 

与单打独斗相比,立讯精密与奇瑞汽车合作的成本相对较低,在实践中快速打磨、优化与放量,从而加快进入汽车业务领域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立讯精密深度绑定苹果,依赖单一大客户的模式,已经被市场诟病。同为果链的蓝思科技、歌尔股份也面临同样的情形,纷纷选择切入其他赛道。蓝思科技则布局车载玻璃等,其客户已从特斯拉拓展到蔚来、理想等车企;歌尔股份则通过代工VR设备切入oculus、pico等客户供应链,VR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而这次战略合作旨在强化立讯精密在汽车业务战略布局,成为Tier1厂商有望为多家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同时会提升立讯精密在汽车业务营收占比,减少对单一客户的依赖,走出“舒适圈”,意义重大。

 

然而,这依然是一场赌博。

 

二、奇瑞不是汽车链的“苹果”

 

目前来看,在造车这个领域,立讯精密联手奇瑞,并不像是强强联合,倒像是弱弱联合。

 

此前,立讯精密的成功离不开选对赛道,抱对大腿。立讯精密之所以是围绕苹果做产品品类的布局,不仅是因为苹果有足够多的订单,还有苹果在整个产业链具有很强的话语权。苹果更容易把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的产业链扶持起来。

 

而奇瑞作为传统汽车品牌,正在试图实现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型。在2021年芯片紧缺的情况下,奇瑞2021年全年整体销量为961,926辆,同比增长31.7%。其中,2021年奇瑞新能源车销量为109,028辆,同比增长144.6%。

 

虽然奇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增长较快,但奇瑞在2021年的新能源销量排名中并未进入前10。特别是在奇瑞重点发力的“老头乐”市场,目前五菱宏光是绝对老大,市占率颇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次立讯精密选择与奇瑞汽车合作,虽在ODM造车上与奇瑞汽车高层达成一致。但是,奇瑞在技术、产能、产业链的话语权距离头部车企相去甚远。

 

要成为优秀的Tier1厂商,立讯精密不仅是需要车企的技术和经验,更需要建立自身的供应链体系。这就需要Tier1厂商在产业链上有足够的话语权,而奇瑞并不是汽车产业链中的“苹果”。

 

因此,妙投认为立讯精密这次选择与奇瑞汽车合作只能说是抱团取暖。未来奇瑞汽车能给立讯精密带来多大的能量,还需观望。

 

三、战略虽好,恐难拉动业绩高增长

 

对于这次战略合作,立讯精密能否成为优秀的tier1厂商并不明朗,但二级市场的股价反应表现出了对此举的积极肯定。

 

此前,立讯精密股价表现较为低迷,表面来看主要因缺芯、原材料涨价导致立讯精密业绩以及出货量下降。而根本原因是,立讯精密未来没有明确的业绩增长点来维持业绩高增长。

 

从立讯精密的过往的业绩增长历史来看,立讯精密主要通过不断并购以及前瞻布局,切入苹果产业链,同时获得订单,实现业绩增长。立讯精密过往的业绩增长受益于两个方面:

 

1. 消费升级导致手机、无线耳机等消费电子的不断兴起;

 

2. 立讯精密不断并购拓展产品品类切入苹果产业链,获得更多订单业务。

 

在这次战略合作之前,立讯精密仍围绕苹果开展并购,斥资33亿收购纬创,进军iPhone代工的新赛道。而立讯精密在iPhone代工占比较小,富士康仍然占据iPhone代工的较大份额,对业绩增长帮助并不大。此外,市场消息不断传出,立讯精密有望会为苹果代工AR眼镜,让市场充满期待。但从AR眼镜发展进度来看,AR眼镜的应用领域主要还是在B端,而C端应用较少,拉动C端AR眼镜放量较难。因此,目前来看AR眼镜赛道虽好,但确定性并不强。

 

如果立讯精密要继续维持业绩高增长,必须切入好的赛道、拓展产品品类。目前手机、无线耳机、手表等赛道的高增长已过,AR眼镜赛道仍存在悬念。而汽车电子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出现较高的增长。这次战略合作,让市场看到立讯精密更多的业绩增长可能性,同时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降低客户结构集中的风险。

 

虽然立讯精密这一步战略开局便受到市场肯定,但真要落到实处,立讯精密依靠汽车业务能否重回高增长,才是市场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截至2021年半年报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占比不到4%,立讯精密在汽车产业链并无太大优势。同时车规级产品,尤其是前装产品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验证。因此,短期而言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难言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此外,汽车电子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目前许多机械结构如:刹车等仍然需要保留。立讯精密是电子行业出身,需要从0到1重新涉足机械相关领域,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总之,长期来看,立讯精密依靠Tier1业务重回业绩高增长也并不明朗,未必能越过造车这座大山。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