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这是一份兼具趣味与深度的阅读/视听清单。
关于对话,春节是个团聚的日子,但又免不了遇到老同学、远近亲戚等陌生人或者曾经熟悉的陌生人,只是,环境、工作与爱好的不同,让很多场合的对话并不在一个频道上。其实,不是没有人不会说话,而是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话没有人能听懂......
天才的意识流动
1922 年有一件对英语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首次出版。
在 FT(链接、镜像)的这篇长文里,你会了解到《尤利西斯》之于世界的意义,乔伊斯几乎以一己之力,创造了一门“学科”,令无数研究者、评论家着迷。同时,又让一本书与一个城市(都柏林)变成了一个符号,甚至影响到了爱尔兰的国家认同。
我能力有限,只读过萧乾翻译的《尤利西斯》(豆瓣条目),也是因为能力有限,我无法给出任何好与不好的评价,另外还有金隄的译本(豆瓣条目),我至今还未敢触碰。
在《尤利西斯》出版后的第三年,也就是 1925 年,与乔伊斯同年出生(也是同年去世)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版了可能是她最好看的小说《达洛维夫人》(豆瓣条目、企鹅出版的版本),小说主人公的所思所想被限制在一天之内,但意识的流动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几乎就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伍尔夫制造的一种“时空压缩”,正如企鹅出版社的编辑所言(链接),这是疫情隔离期间最适合阅读的小说。
坦率来说,上面两部小说阅读难度很大,需要极强的耐心,或许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这里还有一本伍尔夫写给自己的“意识流作品”——她的日记,英文版本名为“A Writer’s Diary”(亚马逊 Kindle 版本、豆瓣条目)。这本书记录了她从 1918 年到 1941 年期间对于阅读、写作的思考,同时你也会读到一位身患抑郁症的创作者的内心挣扎。
说话
春节是个团聚的日子,但又免不了遇到老同学、远近亲戚等陌生人或者曾经熟悉的陌生人,只是,环境、工作与爱好的不同,让很多场合的对话并不在一个频道上。
没有人不会说话,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说的话没有人能听懂,刘震云小说《手机》(豆瓣条目)里的主人公严守一,“结婚十年,夫妻间的话好像说完了”,这种“无话”更像是两个人的话已经听不懂了,而当严守一面对面对伍月的时候,既听懂了她的话,也把自己的话说了出来,刘震云在小说里这样写道:
整个过程中,伍月嘴里都在说着世界上最脏最乱的话,严守一被他勾的,也把心底最隐秘最脏最乱平时从无说过的话都说了出来。
“说话”也是刘震云另一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豆瓣条目)的核心议题。这个故事横跨四代人,刘震云并没有引入任何宏大的历史背景,而是通过“是否说的着”构建起人物关系与故事框架。故事里的每个人,一边寻找说得着的人,一边又被其他人当作可以说话的人,他们渴望交流又害怕交流,这种情绪贯穿在亲情、爱情、友情里,这是属于中国的“百年孤独”。
补充两个对话的“教程”:
来,让我们选一瓶酒
我算并不上葡萄酒鉴赏者,一来囊中羞涩,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收藏;二来我更偏爱白葡萄酒,相对来说,白葡萄酒的门道或“坑”相对较少,成本也比较低,一般 300 块的酒就已经非常值得一喝了。
在葡萄酒的语境里,除了产地、酒庄之外,味道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尽管有各种描述味道的词汇,但味道显然是一个无法精准表达的领域,这也是我对这篇长文(链接)感兴趣的原因所在,作为葡萄酒鉴赏家的女儿,作者承认自己没有味道方面的天赋,于是她开始从生物、心理等方面探究葡萄酒吸引人的地方,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葡萄酒鉴赏。
2021 年我还读过一本关于葡萄酒的有趣读物 If Wine Could Talk(亚马逊 Kindle 版本),这本书既是作者的自传,讲述自己如何成为专业侍酒师(Sommelier)的过程,又是一本关于葡萄酒知识的科普读物,阅读的过程中,你会不断感受到作者对于葡萄酒的热爱。
去年春节,我推荐过日本专栏作家熊野裕子写的《葡萄酒笔记》(豆瓣链接),今年继续推荐,这是一个只有 184 页的小册子,按照产地推荐了不同价位的葡萄酒,而且这本书还是口袋书,大小和 iPhone 12 Pro Max 几乎一样,非常适合随身携带。
再来看看三个关于葡萄酒的所谓“干货”:
Wine 101:葡萄酒从入门到选购的一站式网站;
Psyche 的选购指南:一份言简意赅的指南;
视频:FT 专栏作家 Jancis Robinson 录制于 1995 年的 10 集葡萄酒鉴赏课程;
漫游者们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而在城市成为工业文明改造的对象之后,城市又成为一代代人研究的样本,从波德莱尔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再到瓦伦特·本雅明,他们以“身处其中又跳出其中”的漫游者姿态观察着城市里人与物。
我不敢标榜自己是一个漫步者,充其量只是一个喜欢散步的人,前几年出差或旅行比较多的时候,如果有可能,我会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压马路”,走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然后接着走。
这篇 New Yorker 的旧文(链接、镜像)给出了散步带给内容生产者的一些益处,比如散步可以提升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加大脑中的海马体数量。文中的一句话特别吸引我,大意是散步组织我们周围的世界,而写作组织我们内心的想法。
2021 年,商务印书馆翻译引进了Flâneuse(豆瓣条目),以女性视角重新审视城市漫游者的角色,作者 Lauren Elkin 将自己置身在 21 世纪的超大城市,依旧可以感受到城市或社会对女性的隐形限制与偏见。
过去两年的疫情,极大限制了我们肉身探寻新城市的可能性,我在去年曾推荐过一组“云漫步者”的视频,今年,我继续挑选了若干个最值得花上几个小时“云上漫步”的城市或街道:
2021 的佛罗伦萨,161 分钟时长;
伊斯坦布尔的新城区,120 分钟时长;
2021 夏天晚上的罗马,95 分钟时长;
2021 的维也纳,90 分钟时长;
夏天的那不勒斯老城区,160 分钟时长;
2021 夏天欧洲杯期间的温布利球场,33 分钟时长;
夏天的巴黎,时长 338 分钟;
城市漫步者是人与当下现实世界的碰撞,在另一个时空维度上,还有一类“漫步者”,他们分享的是历史长河里的漫步。比如我在 2021 年一直收(听)的一个历史频道:HereIsALeph。
这个频道以中国历史各个朝代和欧洲各国(还有拉美国家)为切入点,用翔实但不枯燥的史料,或详细或简略讲述中国和欧洲各国的历史,虽然是视频节目,但你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播客收听,推荐两段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历史:
尾巴
前几天读到一首诗,其中有一句的大意是:一月是一个下拉菜单,把一切留给了想象。
春节前何尝又不是在想象,想象在哪里过年、想象如何填满 7 天的假期、想象初七上班后的种种可能……
只是,这些想象除了徒增额外的焦虑,几乎毫无用途,不妨为所有的事情添加一个“年后再说”的标签,好好享受这个假期。最后的最后,选择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这句话,送给各位朋友,也送给我自己:
No need to hurry. No need to sparkle. No need to be anybody but oneself.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