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视觉中国
如果说过去二十年最大的产业变革是“互联网+”,那么未来二十年最大的产业变革就是“人工智能+”。
当年,互联网几乎把所有行业重新做了一遍,目前人工智能也正在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掀起一场智能化革命。而作为最重要的大型工业之一,汽车行业也正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方向就是自动驾驶。
传统车企把汽车戏称为“两张沙发、四个轮子加上一个车壳”,而新兴车企更愿意把汽车定义为“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这种变革可能对传统的汽车工业,以及我们出行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
因此,本篇主要讲这场汽车革命中最重要的一环:自动驾驶。
一、什么是自动驾驶?
所谓自动驾驶,也被称作无人驾驶。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过多人工操作,通过电脑系统就可以自动安全地行驶。不过,自动驾驶并非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它分为不同的级别,部分级别仍需要驾驶员辅助系统。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到L5六级,其中L0到L2前三个级别,均为辅助驾驶,驾驶员还需要时刻处于驾驶状态。
L0完全由驾驶员操作,系统仅提供警告功能;L1系统实现横向或纵向辅助驾驶;L2可同时实现横纵向辅助驾驶。L3到L5级别为自动驾驶,L3只能在特定环境下,L4可在大部分环境下,L5在任何环境下都可全自动无人驾驶,也就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朝阳产业。
根据IDC的统计,2020年售出的汽车中,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数量(包含L1-5级)为2773.2万辆,其中大部分是L3以下,L1为1874万辆,L2为896万辆,L3以上只有3.2万辆。
根据东吴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数量(包含L1-5级)将大幅增长到6332万辆,其中L1为3900万辆,L2为2320万辆,L3+为112万辆;2020-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大概为17.8%,算是一个高增长的行业。
二、自动驾驶供需端的优势有哪些?
市场之所以看好自动驾驶行业的成长性,核心是它在供需两端的几个优势:
第一,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自动驾驶有助于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
拥堵已经成为大城市最让政府和公众头疼的顽疾,而2030年汽车保有量会从现在2.8亿增长到4.5亿辆,我们急需一个新的交通出行体系,而基于自动驾驶的智能交通,很可能是除了限行之外唯一的方法。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放出豪言壮语,通过智能交通体系的优化,“5年之内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和限行,10年之内基本解决拥堵问题”。
智能交通体系的核心就是自动驾驶,逻辑很容易理解,如果每辆车都是按基于大数据的上帝视角智能规划的路线行驶,一定比大家各自为战规划的路线更有效率。李彦宏的预测可能比较大胆,但他确实有一定的底气。
百度的“路端自动驾驶系统” AIR智能道路系统已在全国2000多个路口试验,平均提升了15-30%以上的通行效率。以河北保定为例,过去两年保定核心区的年均机动车增长为7%,但拥堵指数却通过部分路段信控优化下降了6%。
如果未来自动驾驶能够普及,那么这种优化效果将更明显。
正因如此,政策层面其实对自动驾驶是支持的,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出行服务”。之前,百度自动驾驶汽车上五环被罚的插曲,让很多人觉得自动驾驶在咱们国家不可行,其实并不是这样,当时主要是百度没有拿到牌照,国家从政策面不仅不会限制,还会大力支持自动驾驶发展。目前,已经有18个城市发放了自动驾驶的测试牌照。
从产业阶段上看,目前正处于L2到L3量产的关键阶段,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的路线图,2025年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规模化量产,L4 级自动驾驶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第二,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顺应了对于安全便捷驾驶的消费升级大势。
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怀疑自动驾驶的便利性,但可能会觉得自动驾驶不安全,其实这是一种感性认识,理性上看并非如此。就像大家天然觉得汽车比飞机更安全,但其实飞机的事故率和致死率比汽车低得多。自动驾驶也是如此,单从数据来看,自动驾驶其实比人工驾驶更安全。
按照特斯拉实际的运行数据,自动驾驶每400万英里发生一次事故,而人类司机驾驶每50万英里就有一次事故,也就是差不多能降低90%的事故率。
一方面是因为自动驾驶不会疲劳,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动驾驶可以有效的基于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相当于直接拥有了数亿公里的驾驶经验。当然,自动驾驶的安全不是绝对的,但是它绝不像大家感性上认知的那么不靠谱。而且,由于自动驾驶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率,所以由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也会大幅减少。
第三,从产业供给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5G、芯片等技术革命已经为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现在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的加速点,未来几十年还会持续替代。
而电动化的普及更有利于智能化革命,因为电动车的电机电控特性,相较于燃油车更适用于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此外,现在正处于物联网革命时代,随着5G和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自动驾驶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试想一下,如果连网络流畅运行都保障不了,那么需要海量数据实时处理的自动驾驶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而现在的网络和芯片技术已经越来越符合自动驾驶的条件。
当然,自动驾驶现在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和每一项还不成熟的技术一样,政策、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也面临很多明显的痛点。
比如,自动驾驶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应该算谁的责任,法规上怎么界定。又比如,自动驾驶系统涉及到大量的个人数据采集和使用,如何去保障个人的出行隐私?诸如此类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去解决。
三、如何挖掘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
对投资者来说,这个产业向上提升的大趋势是确定的,从产业链上还是能挖掘出一些投资机会。从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产业来看,玩家很多元化,大概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但真正量产L3级别车型的还不多,长安、红旗、小鹏、东风、吉利、长城、奇瑞、广汽等车企都在计划L3级自动驾驶量产,东风悦达起亚计划于2025年量产L4级无人驾驶。
第二梯队是以百度、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已与多家车企合作量产多款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巴士;华为研发出了ADS “高阶”自动驾驶方案,并计划在2022年Q1季度量产上车;腾讯已搭建起支持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数据云以及模拟仿真三大平台;阿里巴巴主要是从物流场景切入。
第三梯队是共享出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滴滴和小马智行。
总结来看,一个toC的新产业初期不一定能跑出成熟的商业模式,投资风险其实很大,确定性更强的是一些“卖水人”,也就是相关的支持产业链,就像新能源汽车企业早已倒了一批,但做动力电池的却发展的很好。
自动驾驶产业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落地的新产品,我们更要关注围绕这些核心玩家的产业链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