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视觉中国
此前,详细讲述了科创50和创业板50的情况,明确指出了科创50和创业板50,虽然覆盖的投资方向看似有很大的重合,但实际上由于其只能分别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进行成分股选择,使得他们在个股层面的重合度为0。
在这种情况下,科创创业50指数出现了,也就是俗称的“双创50指数”。
双创50的权重股主要是,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挑选出的高科技含量个股。相较于创业板50和科创50而言,双创50的市场代表性更强,包含方向和个股也更广泛。
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科创创业50指数?该指数目前又是否值得投资?
一、科创创业50与科创50、创业板50有何区别?
科创创业50指数是一个偏医药、新能源、芯片等成长方向的宽基指数。
科创创业50指数自推出起,就是为了解决创业板和科创板两个板块相对独立,创业板相关指数以及科创50市场代表性不强的问题。它是在2021年年中推出的龙头指数,筛选标的的样本空间则是由科创板和创业板所有的股票组成,并非是从科创50以及创业板50中筛选。
不过,由于这三个指数在确定成分股权重时,更看重市值因素,因此科创创业50的成分股和科创50以及创业板50有很大的重合部分,只有少数个股标的不同。
一般来说,能够纳入的权重股上市时间要超过一个季度,不过如果该上市标的上市日均市值在沪深市场中排名前三十,就不会受到这个上市时间的限制。
除此之外,科创50、创业板50和科创创业50还有一个最大区别,在于选取行业的限制。
科创50、创业板50都是在各自样本空间内,根据市值为主要考虑因素进行筛选,对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偏好;
科创创业50则在筛选个股时,明确要求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标的。
科创创业50的选股标准,对本身针对行业科创板影响较小,但对成分更为复杂的创业板而言,部分创业板权重股,诸如东方财富因为有券商的牌照,所以被剔除出了科创创业50指数。而同样金融属性明显强于信息技术属性的同花顺,则被纳入指数。
科创创业50的调整时间为季度调整,这与科创50一致,和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50的半年度调整不同。
二、科创创业50指数的行业构成如何?
如果按照正统的行业分类来看,科创创业50中有36.99%的工业、30.99%的医药卫生、29.75%的信息技术、1.23%的通信服务以及1.04%的可选消费。
基本上,主流的工业、医药卫生和信息技术三大方向占比高达97.73%,非常完美的履行了指数优选高科技成长方向的成立目标。
在指数投资方向中,占比最高的是新能源车,高达23.69%,宁德时代占比虽然高达12.65%,但相较于创业板50超过20%的占比而言,明显更合理一些。
再往后是,占比15.25%的芯片、占比10.79%的医疗器械、占比10.62%的生物制品、占比8.9%的新能源、占比8.36%的医疗服务、占比7.56%的高端工业。
基本上,各个成长方向的投资都非常突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医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这四大方向总体占比高达33.93%。所以,科创创业50指数与创业板50、科创50最突出的成分区别,在于医药行业整体对科创创业50的影响要比医药行业整体对其他两个指数大很多。
此前,在关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和创业板50的五期指数专题中,对各个指数的投资偏向进行了总结。
上证50是偏向金融、消费,平均市值在3000亿以上的大盘指数;沪深300是覆盖面更全,制造业属性更强,平均市值在1000亿以上的大盘指数;中证500是带有典型传统工业、周期色彩,平均市值在200亿-500亿之间的中盘指数;
科创50是偏高端制造业,平均市值在300亿-600亿的中盘指数;创业板50是偏新能源、医药方向,平均市值在700亿-2000亿之间的大盘指数;科创创业50就是偏医药、新能源、芯片方向,市值在700亿-3000亿之间的大盘指数。
关于科创创业50更具体和其他指数行业权重上的区别,我们做成表格放在文稿中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通过图表中的数据我们明显可以看出,科创创业50比较好的结合了科创50和创业板50的优点。相较于科创50里医药占比不高、创业板50芯片占比不高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医药、新能源、芯片三个方向上都有明显的持仓。
和科创50、创业板50不同,科创创业50指数基金的推出也才半年时间,我们将最近半年驱动指数的主要方向进行了拆分,可以下下图。
可以看出,虽然新能源方向为科创创业50贡献了很大的上涨力量。但由于医药的四大方向占比过高,且跌幅过大,再加上计算机等方向的下跌,导致科创创业50自推出以来,普遍跌幅都在15%左右。
三、科创50、创业板50和科创创业50该怎么选择?
看下面的三大指数的权重股的对比图,标红的个股为创业板50和科创创业50共有的标的,标绿的个股为科创50和科创创业50共有的标的。权重差异那一列计算的是,该只个股在科创创业50中占比与该个股在另一指数中中占比之差。
可以看出,科创创业50大部分权重股和科创50以及创业板50都有重合,只有5只个股即不在科创50又不在创业板50上。
整体来看,科创创业50的权重股和创业板50头部的权重股重合较多,这部分个股有31只。和科创50头部和尾部的权重股重合较多,这部分个股仅有19只。而创业板50成分股头部个股,大多都是市值较大的大盘股,其中纳入科创创业50的个股平均市值高达1500亿。
科创板50权重股纳入科创创业50的平均市值仅有700亿,连前者的一半都还不到。这造成的结果就是,科创创业50指数中80%的权重来自于创业板,20%的权重来自科创板。
因此,虽然科创创业50的筛选机制看似很均衡,但是考虑到创业板个股市值,对科创板市值碾压式的优势,导致指数大部分权重股其实都是创业板50的成分股。
而和创业板50中新能源占比过高不同,科创创业50指数对新能源尤其是宁德时代这个绝对龙头的权重做了削弱,这导致医药成了科创创业第一大投资方向,而医药在过去半年的弱势,导致科创创业50指数基金跌幅超过15%。因此,从指数的编制方法和现实权重来看,科创创业50是明显优于创业板50和科创50的,它更能作为高科技方向投资的代表指数。
从长期来看,它的投资价值要高于创业板50和科创50。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创业板50和科创板50市值上的不对称,导致医药主导了指数的走势。
因此,芯片、新能源和医药三个行业之间的强弱对比,决定了这三个指数的相对差异。在医药相对于新能源和芯片的强弱趋势出现逆转之前,它的走势可能会延续此前半年的情况,继续落后于创业板50和科创板50。
总结来看,科创创业50是一个市场代表性更强的科技指数,主要偏向医药、新能源和芯片方向,是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指数之一。
但短期之内,由于创业板和科创板市值的不对称,在医药相对于新能源和芯片的强弱趋势逆转之前,可能会继续延续此前半年落后于创业板50和科创50的走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