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作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号称工控界的“小华为”汇川技术自上市以来涨幅已经超过26倍。最近汇川技术股价表现较为低迷,却被663家机构单位调研,颇受市场关注。
机构为何对汇川技术如此关注?又是在关注哪些方面呢?汇川技术的投资价值又是怎么样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本文核心看点:
1.汇川技术不断切入新赛道,打开业务成长空间,是众多机构积极调研的主要原因;
2.受益于新能源等下游行业爆发,汇川技术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同时,汇川技术较同行业竞品公司市盈率较高,但高市盈率会被业绩增长所消化。
一、战略决定成长空间
在资本市场上,工业制造业因其重资产模式、毛利率低,并不被资本所重视。而汇川技术却能够被几百家机构调研,也让人颇感意外。仔细对其产品及商业模式拆解,可以发现:汇川技术并非是工业制造型企业,而是为工业制造型企业提供零件、设备和解决方案的铲子型公司。
从汇川技术被机构调研的问题来看,机构更在意的是汇川技术的传统业务和新业务成长空间。汇川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头部企业,其主营业务主要分为4块:(1)工业自动化类,以变频器、伺服、PLC(可编程控制器)等为主;(2)电梯配套类产品;(3)新能源汽车产品,以电机、电源类为主;(4)其他业务,如:工业机器人、交通轨道等新兴业务。其中工业自动化类占比超过50%。
汇川技术目前能够发展到营收百亿的上市公司,不断打开营收的天花板,这背后更多是靠管理层在战略成长路径的选择和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汇川技术成立于2003年,创立之初,汇川技术主要做变频器与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当时,国外的电梯配套产品都是标准化产品,汇川技术则采用产品定制化及差异化的策略避开与外资品牌直接竞争,将每部电梯的调试时间由半天缩短为半小时,其电梯配套产品也成为了爆款,有效抢占了国内电梯市场。
初战告捷之后,管理层思考更多的是未来的路径该如何选择。在2007年,汇川技术的掌舵人朱兴明曾提出2个观点:第一,未来自动化公司只有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才有发展的机会;第二个,伺服系统是未来自动化最核心的产品。这个战略方向指引汇川技术抓住核心产品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变,以点带面。
事实上,汇川技术也是这么做的。在产品上,公司的自动化产品也由最初的单一产品变频器,逐渐丰富至当前的包含变频器、伺服系统、编码器、PLC&HMI等在内的多样化产品,并且通过提供创新的行业专机或“工控+工艺”的综合产品解决方案。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由驱动层拓展至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形成了一个工业控制方案的闭环。
这样一来,汇川技术提供的整套解决方案比单个产品的对客户黏性更强,同时通过伺服、变频器等核心产品搭售其他品类产品。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外资品牌。在与成熟的外资品牌竞争时,公司在低压变频器、伺服系统领域采用性价比、定制化专机、售后服务快等策略抢夺市场。
在变频器、伺服系统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公司便向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将PLC、HMI等产品搭配变频器、伺服系统共同进行售卖,带动PLC、HMI等其他品类的销售,逐步渗透到工业自动化各个细分领域。
然而汇川技术并不止步工业自动化领域,依靠技术同源性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等新领域。同时,公司借助硬件产品作为基础,向数字化的平台型公司转变。从硬件设备到软件服务,这样成长路径的公司还有苹果、小米、海康威视。
在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汇川技术表示目前平台已初具雏形,公司的数字化业务现在分两步走:一是产品平台,思考搭建好PAAS平台,包括IOT的互联。在IOT互联的部分,公司现有的PLC可以做连接,另外专门开发智能网关产品。二是样板点搭建,目前在五六个行业验证,包括纺织、包装、金属制品、电梯、空压机等。
若公司的PAAS平台能够成功,将成为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将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的软件服务。这样一来,公司的软件服务将与下游客户的经营数据产生交集,其黏性将会更强,公司的未来业绩会更有保障。但未来汇川技术的数字化平台能否搭建好,企业是否有付费意愿还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妙投认为汇川技术不断切入新赛道,打开业绩增长空间,是各大机构积极调研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看待汇川技术的投资价值?
汇川技术最近的业绩表现也并没有让人失望。2021年Q1-Q3,汇川技术实现营收101.81亿元,同比增长72.9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63亿,同比增长72.95%。公司前3季度业绩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为:
1.受益于我国新基建投资的拉动、“双碳”政策产生的节能减排需求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公司的下游行业需求较为旺盛;
2.公司在2020年年末对PLC和伺服产品的芯片大量备货,在竞争对手因疫情和缺芯导致供货不及时的情况下抓住机会提高市占率。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爆发,人口老龄化导致机器换人以及低成本驱动的工业自动化国产替代的背景下,汇川技术不断对趋势进行判断调整战略布局,在稳固工业自动化基本盘的情况下,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新赛道,打造第二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尝试向数字化平台型公司进行转变,未来有望提供毛利率更高的软件服务赛道和同时提升客户黏性。
总体看来,因行业发展和有效的战略布局,汇川技术盈利能力有望持续。
在估值方面,汇川技术的滚动市盈率为60.73,处于近5年的分位值的75%。而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英威腾、麦格米特的滚动市盈率为28.55、39.56。英威腾、麦格米特与汇川技术业务范围重叠性很高,均布局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为何汇川技术比这两家企业市盈率高这么多呢?
市场给予汇川技术更高的市盈率主要在于其成长性高、行业地位较为领先。汇川技术的成长性不仅体现在近两年的营收高增长,同样也体现在历史营收增长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2007年,汇川技术营收为 1.59 亿元,低于英威腾的营收1.92亿元。2010年,汇川技术的营收达到6.75亿元已经超越当时的英威腾、麦格米特。2020年,汇川技术的营收已经达到了115.11亿元,而英威腾只有28.48亿元,麦格米特只有33.76亿。
此外,汇川技术所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赛道均属于朝阳产业,同时汇川技术有可能从产品型公司向平台型公司转变,有诸多提升业绩增长的可能。因此,公司的较高市盈率会随着业绩增长被消化掉。而国产自动化的崛起也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