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如何赚保险公司的钱?
2021-12-10 11:47

如何赚保险公司的钱?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就是选赛道:讲透6大热门赛道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2:37

头图|视觉中国

 

此前,从供需基本面入手,分析了保险行业的投资前景


长期来看,保险行业顺应了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和居民资产重配的大势,是大金融领域最有潜力的细分赛道之一。


短期来看,由于国内保险行业的产品、市场和用户理念还都不够成熟,再加上房地产投资头寸的拖累,导致保险行业的投资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保险股的真正崛起还需要时间。


那么保险行业的盈利模式和投资逻辑到底如何?


一、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三差”

 

很多人对保险的盈利模式不太了解,以为保费交给保险公司后,这些钱就全部变成了保险公司的利润,但事实并非如此。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三差”:

 

  • 第一个是死差,就是当保险预期的赔付额与实际的赔付额之间,出现差值,产生的利润空间。


比如,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会预估一个赔付率,假设预计100个人里要赔10个,而实际情况只赔了8个,那么保险公司就赚了2个人的保费。


反之,如果赔了12个,保险公司就要自己补上2个人的保费。现在大的保险公司死差都差不多,而且有均值回归的趋势,这一方面影响不大。

 

  • 第二个是费差,就是公司预估的成本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


费差主要包括了销售的佣金、场地费、人员工资等,又可以细分为经纪人的提成公司日常的运营成本。如果实际花费比预期要少,那么这一块就可以盈利。


大保险公司之间,经纪人的佣金差不了太多,区别就在于运营成本,这方面平安做得最好,也是平安利润高的原因之一。


小保险公司为了抢市场,一方面要给经纪人高提成,另一方面又没有大规模,所以小保险公司的费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拼不过大保险公司。

 

  • 第三个是利差,就是保险公司用保费去投资,如果投资收益高于预定的利率,就会产生“利差”。


这也是保险公司目前最主要的一块盈利来源。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中,70%是固定收益,以协议存款、银行理财、债券为主。20%是非标,以信托、保债计划为主,10%是权益,以ETF、公募基金为主。

 

财险保费的久期很短,而且一般不需要给客户投资收益,所以大财险公司以安全性为主,固收基本以无风险的银行协议存款和理财为主,非标产品也是买大国企、大央企担保的产品,权益基本配置ETF。所以财险最怕的反而是无风险利率降低。像是2020年经济下行,利率走低,险企的投资收益率大都出现下滑。

 

寿险和财险又不一样,寿险的久期长,大多数是5年以上,甚至是10年的都有,而且大多数都是有投资属性的。这就要求寿险投资要看长远,要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所以它们会配置一些长久期、高风险的资产。


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投资的资产上涨,那它们能享受更高的收益,但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对等的,踩雷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以平安为例,过去平安的ROE高和它的寿险投资能力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高收益的权益类资产配置的很多,它不只投资了华夏幸福,还投资了金茂、旭辉等房地产企业,此外著名的京沪高铁里也有平安寿险投资的63亿。


二、保险公司中最赚钱的业务是?

 

从业务类型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的趋势以及各块业务的竞争格局,保险公司的收入可以分为负债端和资产端。


  • 负债端

 

负债端,主要就是保费收入。2018年以来,保险行业进入调整期,保费收入增速呈下降趋势。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20年保险行业数据。行业原保费收入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6.12%,增速比2019年下滑0.34个百分点。负债端按大类又可以分为财产险和人身险。


财产险以车险为代表,人身险大致可以分为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

 

1、财险


2020年财产险保费总收入为 1.19万亿元,占比26%,同比增长2.4%。2020年9月开始,车险面临综合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大幅提升交强险、扩大商业车险保障责任、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等。目的是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赔付率上升、费用率压缩、盈利下滑的问题。


2020年,车险保费累计增速只有0.7%,未来这一块保费增速会面临下滑压力。在财险领域,中国人保财险保费规模最大,2019年达到4331亿元,在全部收入中占比超过80%。中国太保财险增速最快,2020年前三季度高达15%。

 

2、寿险


年金险、养老险等都属于寿险,本质上都一样。要么一次性交一大笔钱,要么几年到几十年内每年交一笔钱,然后在未来到达某个岁数后开始返钱,或在很久以后的某年一次性返还回来,或者身故后把积累的钱转移到子女、亲属名下等。


寿险是规模最大的保险产品,2020年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2.4万亿元,占比53%,同比增长5.4%。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寿险增速比财险要快。不过,目前市场上的寿险产品以理财产品为主,但是随着投资渠道越来越多,这一块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寿险领域,中国人寿是龙头,寿险保费规模最大,2020年收入达到6219亿。新华保险寿险保费增速最快,2020年在平安和太保等龙头险企寿险保费均下滑时,新华保险寿险保费增速仍能达到15%。

 

3、健康险


健康险比较典型的是两类险种,重疾险和医疗险,其中重疾险是健康险第一大险种,占比达到60%。2020年整个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为8173 亿元,占比18%,同比增长15.7%。


健康险是一个增长潜力最大的产品,尤其是疫情影响下人们保险意识提升,有助于健康险保费增长。2003年非典期间健康险保费单月最高增速达到309%。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经营重疾险比医疗险容易的多,更容易赚钱。因为重疾险是一确诊就可以赔付,只要计算疾病发生率就行。但是医疗险是根据治疗费用赔付的,有一个事后控费的麻烦问题。


不夸张的说,重疾险现在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保障业务,为其贡献了大量的新业务价值。在健康险领域,中国平安一直维持较高的保费增速,尤其是2020年前2月平安健康险增速最高达到83%。

 

4、意外险


意外险种很好理解,比如坐飞机经常要买的航意险,如果出了意外可以一次性赔付大概几十万的金额。这个险种的特点是项目清楚,定价透明,各家公司的产品对比起来是一目了然。这导致各家险企间价格竞争更加激烈。而且意外险的保费收入低,期限又短,很难沉淀到资产负债表里太多的资金,是一个不怎么赚钱的产品,在整个保险行业中的占比也比较低


2020年意外险保费收入为 1174 亿元,占比不到3%,增速同比下降0.09%。保险公司做意外险更多的是作为“引流”,商业模式上类似于车险。

 

  • 资产端


资产端其实就是投资收益。前面讲了,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中,一般70%是固定收益,20%是非标,10%是权益。不过,未来利率长趋势下行,所以保险公司越来越倾向于增配权益资产,弥补固定收益端的损失。


截至2020年末,行业资金运用余额为21.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为2.98万亿元,占比13.8%,较上年末提升0.6个百分点。


投资收益率是影响资产端收入的核心因素,也是评判保险公司投资能力的核心指标。从历史来看,中国平安的总投资收益率最高,2019年达到6.9%。


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差不多,2019年为5.4%。中国人寿为5.2%,新华保险为4.9%。2020年有所变化,受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中国平安的收益率降至5.3%,新华保险的投资收益率上升到5.5%。


三、两个时点!保险股收益最明显

 

保险股的投资逻辑,与所有周期类公司一样,保险股首先是自上而下择时,其次是自下而上选股。

 

  • 从择时的角度看,保险股在两个阶段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最明显。


一是宽松期,也就是经济下行的后期。这个阶段通胀和经济持续下行,倒逼货币宽松升级,保险股一般会有不错的涨幅,而且明显跑赢市场,比如2014年底的金融暴动、2019年的宽松行情。


二是复苏期的中前期,也就是经济上行的中前期。这个阶段经济和通胀持续复苏,顺周期类资产走强,保险也会受益上涨,也有一定的相对收益。比如2020年4月到11月的复苏期中前期,保险指数上涨了近40%,相对沪深300也多上涨了5%。

 

  • 从选股的角度看,保险股价值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内含价值,二是新业务价值。


对于寿险而言,保单中有相当部分的价值不会在当下体现出来,而这部分价值,称之为有效业务价值,也就是所有已经生效的保单,他们未来的利润折现到当下的总和。有效业务价值需要扣除一定的偿付能力成本,然后和净资产的价值结合起来,才形成寿险公司的内含价值。


不过,这个内生性增长并不是无限的,当有效业务价值的兑现完成后,后续就不会再增长,并全部转化为股东权益。

 

但是,如果保单能够源源不断地进来,那么这部分价值的消耗就能被填补。新业务价值如同一个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的为有效业务价值这个储水池提供活水,只要新业务价值快速增长,储水池里面的水就会越来越多。


2019年各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在内含价值增量中的占比基本维持在50%以上,而内含价值的稳健成长保证保险股年收益率稳定持续。

 

这也是过去几年,在上市险企中,中国平安确定性最高的根源,因为它的内含价值增长确定性高。中国平安的内含价值并没有中国人寿高,但是增速却更快,2019年达到23.5%,超过中国人寿18.5%的增速,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是上市险企中最高的,成为中国平安内含价值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从机构的配置来看,中国平安虽然受到了地产投资的冲击,但依然是机构最青睐的重仓股。


截至2021年中,共有1046只公募基金持有中国平安,占流通股的8.37%。其次是中国太保,共有766只公募基金持有,占流通股的4.71%。然后是新华保险,共有421只公募基金持有,占流通股的2.97%。


总结来看,保险股是一个潜力很大的朝阳产业,但短期来看行业生态还不够成熟,保险龙头的盈利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而且由于投资属性较强,所以受到了房地产爆雷潮的负面冲击。从投资逻辑上看,保险股一般在货币宽松升级和经济开始复苏的阶段投资性价比最高,既有绝对收益又有相对收益。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