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短期“利好出尽“,回调中可以挖掘哪些机会?
限免 2025-11-02 19:38

短期“利好出尽“,回调中可以挖掘哪些机会?

文章所属专栏 给投资者的消息内参·第四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3:40

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中美关系缓和,如何影响稀土板块?

2、"利好出尽"带来压力,科技板块会持续回调吗?

3、两个插曲,不一样的国礼和安世半导体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投小虎哥微信:miaotou515,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中美关系缓和,如何影响稀土板块?

上周国内市场在临近结尾时出现异动:上证指数掉头向下,跌破4000点且未能重新站稳,深证指与创业板指亦同步大幅下挫。面对接二连三的重大利好,市场为何仍现回调?我们系统盘点,寻找定力。

 

首先,对盘面影响最直接、权重最大的逻辑链来自外部扰动,尤其是中美谈判。最终公布的谈判结果超预期,根据官方信息,未来一年两国关系有望进入稳定期。然而资本市场永远“抢跑”,消息官宣后反而成为“利好兑现”的触发器。部分资金借“靴子落地”之机兑现利润、短期离场——这在事件驱动型策略中十分常见——其抽资行为带来短期抛压,体现为指数的快速回踩,但该因素并不具备决定性。中美谈判所带来的利好将在未来一年持续发挥“稳市”作用。

 

与谈判直接相关的板块是稀土等战略资源品。中方已承诺暂停10月9日升级的稀土出口管制,资本市场对“稀土议题”的紧张度随之下降,炒作热度亦小幅降温,板块因此受到短线扰动。但正如我们此前两期所提,从中长期看,全球对战略资源的争夺正愈演愈烈:刚结束的G7能源部长会议一次性抛出26个涉及高科技关键金属(含稀土)的合作项目,各国势必加大开采与储备,这将在短中期内加剧对资源品的控制与需求。因此,该方向大概率只是短期扰动,中期仍有向上支撑。

 

2、"利好出尽"带来压力,科技板块会持续回调吗?

谈完稀土,再回到科技赛道。科技板块不仅面临中美谈判“利好兑现”,国内政策亦呈同样节奏。10月底《“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明确两点:一是科技攻关,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者均为未来五年重中之重。白纸黑字落地后,市场预期随之兑现,科技板块因此出现小幅回调,这同样属于正常博弈。科技短线承压后,“金钱永不眠”的资金转而挖掘其他行业性政策热点,主要包括:

 

第一,医药——创新药:新一轮医保谈判启动,国家首次在集采目录中新增“商业保险支付的创新药”子目录。此前创新药因单价高、成本高,很难进入医保,一旦纳入又面临“赔本”风险;如今商业保险承接支付,为高价创新疗法打开新通道。该利好并非突如其来,我们在过去两三个月已多次提示“四季度药品集采或出政策性机会”。随着政策兑现,创新药在上周最后两三个交易日再度领涨。利好既已明牌,不建议个人投资者此时追高,埋伏尚可,追涨必要性不大。

 

第二,免税与消费:财政部、商务部近日发文支持免税业发展: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扩大销售品类至手机、无人机、保健品、宠物食品等,意在吸引海外游客消费。2025年免签政策带来入境游客激增,海外社媒掀起“中国热”,免税店政策顺势配套,既增加销售额,也缓解出口压力。免税概念曾创造辉煌,资本市场认可度高,其热度还向外扩散,带动整个消费板块小幅回暖。叠加“双11”大促临近,尽管最终数据未知,但资金“小赌”意愿升温。若未来两三个月餐饮、航空、旅游等消费客单价环比哪怕微增,也可能触发修复性行情,值得持续跟踪。

 

前两天,我们在解读“十五五”规划要点时发现,消费板块还藏着一个意外惊喜:未来几年,针对“居民消费率”可能设定量化指标,最终方案有望在明年3月公布。因此,我们对消费板块维持“可能出现修复型行情”的判断。

 

除医药、消费等零星垂直行业外,上周市场整体表现相对萎靡,科技板块更是“吃亏”明显。但无需过度担忧——政策角度虽存在“落地即利好出尽”的短期压力,但向前看,随着“十五五”规划纲要发布,后续各类纲领性政策将逐项细化为落地措施,针对具体产业的科技支持也会逐步兑现,届时市场有望迎来“第二波”催化。科技行情只是节奏问题,而非趋势终结。当前位置看,牛市支撑力尚未消散。

 

除政策外,资金层面亦需重点关注。

 

第一,国内资金:国家队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持仓整体稳定,并未趁市场高热大幅减仓;“大金主爸爸”仍在场,机构与个人资金依旧活跃,整体情绪并非避险,而是“找机会”。上周五成交额重回2.3万亿元,连续多日维持2万亿以上,显示市场仍具吸引力。

 

第二,海外资金:多家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部分外资已加仓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美国明星基金经理亦开始行动,最典型的便是ARK方舟基金加仓中国资产。刚结束的中美谈判结果显示中方筹码充足、成果可落地,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对中概资产的信心。虽然大规模回流尚未出现,但“酝酿”仍在继续,增量资金将为市场提供向上推力。

 

具体关注方向:第一,2026年底前与国家重大项目推进密切相关的新基建,尤其是新能源电网建设等,政策催化密集。第二,港股市场科技板块:估值较A股更低,海外资金回流时有望率先受益。

 

3、两个插曲,不一样的国礼和安世半导体 

插曲:元首近日访韩,国礼清单罕见出现小米手机(曲面屏据称产自韩国),象征中韩未来在科技、电子、消费领域合作空间。资本市场下周或对此有所反应,相关龙头主要集中在港股,且此前涨幅落后A股,处于相对低位,具备补涨潜力。

 

另一潜在转机来自安世半导体事件。几周前,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安世半导体采取无理限制,导致全球汽车厂商“缺芯”告急。其背后触发点正是美方“穿透式50%实体清单”政策。如今中美谈判尘埃落定,该条款被直接暂停,事件出现缓和窗口。A股相关公司已有反弹,若后续顺利解决,将彰显中国保护海外资产的硬实力,也为科技赛道注入更多稳定性与信心。

 

最后简评黄金:前两日金价大幅下挫,最大跌幅约10%,属于急涨后的剧烈消化;财政部、税务总局最新出台的黄金交易税收优惠政策,使非投资性(消费性)黄金税负略有上升,短期或形成叠加干扰。我们维持此前观点——11月黄金整体仍可能承压,需待12月美联储再度讨论降息,才可能迎来新一轮转机。

 

以上内容供参考,更多跟踪明日继续,拜拜。


本内容为妙投付费专栏内容免费试读,谢绝转载,了解更多,欢迎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