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科技反弹的背后,资金态度是关键困扰
2、宏观数据尚可,政策资源更多向产业升级和科技攻关倾斜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小虎哥微信:miaotou515,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科技反弹的背后,资金态度是关键困扰
今天,国内市场整体企稳,尤其是科技板块出现了短线反弹;这种反弹到底有没有持续性?我们一起来梳理。
盘面表现亮眼的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中的光模块,多家龙头涨幅超过5%;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向亦同步回升。不少投资者认为,此次反弹与行业利好密切相关:坊间传闻,部分头部企业未来将获得海外客户大额订单,2026年营收与利润预期被大幅上修;另有说法称,国内高端芯片领域又有独角兽公司推出了可圈可点的产品与设备。
然而,这些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部分所谓“利好”——例如高端芯片、光刻机的进展——早在前两天的芯片博览会上已披露,如今再度拿来充当上涨理由,略显炒冷饭。个人理解,核心驱动力并不在于行业本身,而在于外部大环境风险警报阶段性解除后带来的自然修复;更具体地说,是中美关系进一步软化所致。风险警报由此进一步解除。
美国方面今日释放最新消息:特朗普明确表示,接下来中美谈判的重点有三项:第一,中国稀土管制;第二,是否购买美国大豆;第三,如何控制成瘾性物质芬太尼。将议题圈定于此,意味着今年剩余时间里,双方很可能谈出实质性成果。采购大豆本就符合我方需求;至于稀土管制,尽管管理办法已变,但落地执行可松可紧,回旋余地充足。几天后在韩国举行的元首会晤有望带来好消息,市场乐见其成,情绪亦得以缓和。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美国也在“加班加点”对冲本土市场的波动:一方面,美联储几天后再度降息的概率较高,此举有助于缓解流动性紧张,稳定市场情绪;另一方面,针对上周中小银行坏账暴露这只“黑天鹅”所引发的一连串风波,美联储已拿出短期工具对冲风暴,避免事态扩大、后院起火。
这两天,我们其实正享受“各方合力平抑波动”的时间窗口——科技板块在经历前期大幅回撤后,出现恢复性反弹。但请注意,只能称之为“恢复性”,因为整体市场的冒险情绪并未回到原先状态,投资者仍偏保守、避险,心情尚未完全平复。下列细节可资佐证:
第一,今日沪深两市成交额仅1.74万亿元,较昨日再度萎缩2000亿元,已彻底告别2万亿元以上的高活跃区间。成交量一步步回撤,传递出的信息是资金活跃度不足,而科技等弹性板块对流动性高度敏感,缩量环境显然不利。
第二,杠杆资金方面,上一交易日融资余额净减少270多亿元,明显的降杠杆动作表明“胆子大”的活跃资金也开始犹豫、担心。
第三,除最活跃的杠杆资金外,大机构资金进入四季度后亦明显调仓,红利与稳健型板块相对受益。今日煤炭板块“一飞冲天”,成为市场领头羊——既享受“反内卷+去产能”政策红利,又临近旺季、产品涨价,故而表现亮眼。
第四,前两日银行板块亦出现修复性反弹,涨幅可观。无论大资金还是活跃资金,一线反馈均显示整体口味转向谨慎,资金更倾向于红利与避险方向。今日最新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倾斜:统计局公布三季度GDP同比增4.8%,乍一看似乎平淡,但综合算账后,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增速已达5.2%,明显高于年初“5%左右”的全年目标。四季度只需实现约4.6%的增长,即可顺利完成全年任务,政策端并无“力挽狂澜”的迫切动力。
换言之,2023、2024年曾出现的“四季度紧急刺激”场景,在2025年已难再现。当前国内经济呈现“冰火两重天”:旧经济如房地产仍在泥潭挣扎,新经济则发展得可圈可点。政策重心显然放在培育新经济、新产业;至于旧经济、旧产业,只要不触发系统性风险、不形成连锁拖累,便不会获得额外的支持性资源。
2、宏观数据尚可,政策资源更多向产业升级和科技攻关倾斜
今天公布的房地产数据依旧疲弱,但尚不足以触发新的政策刺激。当前,宝贵的政策资源更多向产业升级和科技攻关倾斜,旧产业所能分得的份额非常有限。眼下正值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将讨论“十五五”规划纲要,重点无疑仍将聚焦新兴产业方向。事实上,10月份已对科技领域给出一定的政策预期支撑;待会议结束后,最重要的信息也将发布。然而资本市场往往“买预期、卖现实”——等到文件真正落地,相关成长与科技板块反而难以再期待更多短期利好兑现,于是短期又失去一层支撑。这正是我们此前提到的:四季度,尤其是10月,科技方向并非占优赛道,资金更偏向保守或前期处于价值洼地的板块。
今日央行的动作同样印证这一点:最新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上月持平,并未如部分市场预期那般下调。降息预期落空,反向说明当前并无必要“咣咣”推出刺激性政策,市场更多只能尊重资金自身的取向——而资金在四季度已完成了一轮调仓。
经过十余日激烈的资金博弈与交易,市场已选出一个方向,且未来几周这一趋势或将延续。科技板块虽试图活跃,但其根基尚不牢固,需先“下蹲”回踩,才能积蓄更大反弹动能,等待下一轮创新高——这是小周期,也是大资金的选择。当前站在更有利位置的,是此前存在感较低的红利板块,既包括传统能源赛道,也包括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券商亦在内),或许更具看点。
至于战略资源品赛道,个人理解,其前期估值已高,10月大幅冲高后出现小幅回撤,但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这种回撤可能极为短暂——时间窗口一旦过去,其恢复速度或比科技更为迅猛。
以上就是今日的全部内容,更多分析明天继续,拜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