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公司即将在 2025 年 9 月 17 日至 18 日的 Connect 大会上推出其备受期待的首款消费级 AR 眼镜 ——Meta Celeste(内部代号 Hypernova)。这款产品标志着 Meta 向 AR 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也是该公司继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系列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与2023年发布的Ray-Ban Meta不同,本次智能眼镜是Meta第一次涉足AR领域。Meta此次选择了自主研发道路,而非与传统眼镜厂商联名,显示出对其产品的超强自信心。
Meta Celeste 采用了类普通眼镜形态外观,前框设计和 Ray-Ban Meta 极其相似,左闪光灯右摄像头。镜腿前部理论为其光机所在位置,长度约 10.6mm,镜腿中部长度为 56mm。
Meta Celeste 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 "单目全彩显示屏" 和配套的 "肌电腕带"。这两大技术的结合,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不便直接通过语音与 AI 沟通的场景中,肌电腕带填补了这一交互空白。通过与 Meta AI 的深度整合,Celeste 不仅是一款硬件设备,更成为了用户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智能接口。
Meta Celeste 的核心显示功能是一个单眼平视显示器(HUD)。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这个微型显示器将专注于呈现“一瞥即得”的信息,包括时间、天气、通知、照片预览、导航指引、实时语音转录与翻译,以及 Meta AI 以文本形式提供的回复。
另外,这次的产品还有一个交互创新——电腕带控制。在不便直接通过语音与 AI 沟通的公共场合,Meta 推出了肌电手环和Meta Celeste进行交互。
肌电手环主要应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技术,通过读取从大脑传递到手部肌肉的微弱电信号来解读用户意图进行的手指动作。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用户可以通过微小的手指动作甚至是 "隐性" 的动作意图来控制设备,而无需大幅度的手势或语音指令。这使得在公共场合使用 AR 眼镜变得更加自然和私密。
那么该产品的推出,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在屏幕方面,业内普遍猜测,该设备很可能采用了“LCoS 微型显示器+光波导”的光学组合。
Celeste 眼镜内部的应用截图分辨率为 600×600,且为全彩画面。在当前技术节点,要在轻薄形态内实现 600×600 的高分辨率全彩显示,Micro-LED 方案可能存在一定挑战,且上游没有类似的方案匹配,而技术上更为成熟的 LCoS(硅基液晶)概率似乎更大一些。因此,业内普遍猜测,该设备很可能采用了“LCoS 微型显示器+光波导”的光学组合。
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它是一种基于硅基芯片的反射式微型显示技术。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特别精细的微缩投影仪核心”,能产生非常清晰、细腻的图像。光波导是一种能够引导光波沿着特定路径传播的装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为光打造的“光学管道”。它利用全反射原理,将光限制在特定介质结构中高效传输,是现代光通信、AR/VR设备、传感器等许多光电技术的核心基础。
目前,光波导技术的主流方案可分为几何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两大类。衍射光波导二维扩瞳技术已形成转折光栅与二维光栅两大技术路线,两者各有特点。
1、水晶光电
公司扎根 AR/VR 领域十余载,专注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和光机技术的研发创新,分别与全球领先企业 Lumus、Digilens 战略合作布局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技术,现已形成显示系统(波导片)、光机内的光学元器件以及其他智能头戴设备需要采用的 2D、3D 相关光学产品的业务布局。此外, 公司积极推动核心光学元件从传统智能手机向 AR/VR 智能眼镜领域的平移,持续发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与 Digilens 布局衍射光波导,实现体全息波导片量产落地。在衍射光波导方案上, 公司深化与 Digilens 的合作,升级体全息产线,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出货。Digilens 是全球首家实现批量化生产的体全息技术方案商,作为其在国内的第一家授权生产商,水晶光电目前已经完成 30°全彩体全息波导片的技术升级.
2、蓝思科技
蓝思科技在光波导和光学引擎领域深耕多年,已配合国际大客户完成多代智能眼镜核心组件研发,并在光波导材料、微纳结构加工等关键技术路线上取得突破。
根据公开报道,蓝思科技在Meta即将发布的Celeste智能眼镜中扮演了重要的供应商角色。虽然具体的产品细节披露有限,但目前已知的信息表明,可能会提供下列产品:
公司还为 Rokid AI 眼镜全系产品提供整机组装,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实现全链条覆盖,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可提升镜片抗摔性与透光率,为 AI 眼镜提供轻量化、高画质显示方案,Rokid Glasses 仅重 49 克。
蓝思创新研究院持续开发轻量化高强度材料,为未来 AI 眼镜的多模态交互、脑机接口传感器集群提供支撑,将导入更多国际头部品牌。公司构建了从光学模组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动轻量化、低功耗显示技术突 破,实现产品向“无感佩戴”演进。
3、蓝特光学
蓝特光学主要产品包括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玻璃晶圆产品经过深加工后,可以制成AR光波导片,这可以说是AR眼镜的“视网膜”,是实现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融合成像的关键组件。
这项技术能大幅降低AR头显的体积和重量,提升图像清晰度和亮度,并减少眩光和反射,从而改善用户在复杂光线环境下的使用体验。公司已实现满足现阶段衍射光波导全彩量产方案的玻璃晶圆工艺开发储备。
光波导技术因其在体积、透光率、清晰度和视场角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主流的AR光学方案,公司在几何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等多种技术方案上均有布局,并与下游的光波导厂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此外,蓝特光学也是国内少数具备高精度微棱镜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这项技术对于AI眼镜的光学显示系统也至关重要,其主要应用目前仍集中在智能手机的潜望式镜头模组中。
注意:
以上均为长期逻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