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中国面板龙头迎来收割时刻
2021-12-15 17:40

中国面板龙头迎来收割时刻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1:30

出品丨妙投APP

作者丨李赓

头图丨ICphoto


每当中国人谈起半导体,总是会陷入复杂的情绪当中。


作为全球最庞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国非常可惜地在20世纪70-90年代错过了半导体变革的“黄金30年”,最终导致在半导体材料、技术、设备、人才上的全方位落后。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在半导体产业的各个赛道发起了“追击战”,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产业市场空间,吸收学习外国技术逐渐提升自己的实力,逐渐站稳了脚跟。


不过“挨打”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全球化、细分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一旦被针对仍会严重受挫,典型的例子包括迟迟拿不到先进制程生产设备的中芯国际、以及被迫不发展5G和芯片的华为。


在大部分中国半导体赛道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填补追上的大环境中,有那么几个细分的半导体赛道国内厂商不仅树立了市场、产业、技术影响力,甚至开始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其中最典型也是规模最大的肯定要数半导体显示行业。


根据第三方2021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半导体显示领域却展现出了另一番天地:包括京东方、TCL华星在内的几家中国半导体显示面板厂商,已经占据了全球液晶面板总面积产量的超过50%。


在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半导体显示全行业不可阻挡的“崛起”进程。虽然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韩国、台湾地区半导体显示竞争对手,在行业的技术发展上也仍存在OLED这样的“变数”,但中国半导体显示企业和行业已经通过过往十数年的发展证明了其全方面优势性。


在中国半导体行业中远期的正面判断下,TCL华星这样的中国面板龙头,也正在走上确定性更高、自身利润预期越来越丰厚的“好日子”。


究竟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现状如何?TCL华星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其中表现如何?在下一波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升级换代中,中国企业竞争态势如何?整体面板产业的周期性放缓又会给TCL华星这样的龙头企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为了一探这些问题的究竟,妙投特别采访了TCL华星的COO赵军先生,并且根据采访内容结合行业和企业分析整合得到本文。


本文核心看点:


  1. 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TCL华星这样的龙头企业已经紧握LCD显示这条“主轴线”;

  2. 国外巨头持续押注OLED,中国企业除了跟进也在谋求“弯道超车”;

  3. 半导体显示产业持续向中国转移,周期性持续放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中国半导体显示缘何崛起?


显示作为电子电器与消费者交互的主要形式,基本可以按照20世纪80年代为分割线,划分为以CRT(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为核心的“上半场”,和以半导体器件像素级控制手段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技术”。


CRT路线最大的特点是相对较大的物理尺寸,在机器后方整体凸起许多,被消费形象地昵称为“大脑袋”。


CRT时代TCL品牌的彩色电视机


在CRT上半场中,以彩电为主力的中国显示产业就曾发起过大进军,当时大规模引入了三星、日立、LG、松下等国外巨头的生产线。整个产业的雄心壮志最终却遇上了显示行业发展历史上最大的技术迭代——半导体显示技术。


以LCD(液晶显示器)为主路线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一经诞生,就带来了一系列优点:理论上更大的显示面积;更加轻薄的体积、更小的重量;零辐射、无画面闪烁;功耗低;画面质量更高等。


突如其来的技术迭代一下子“打垮”了中国当时的八大彩管厂,包括当时被TCL收购、拥有超过80%CRT专利的汤姆逊。CRT显示行业的持续“衰落”也导致当时TCL出现了创立25年来第一次严重的经营性亏损,最终倒逼TCL在2006年前后对此前为了进军国际收购的通信企业“阿尔卡特”和传统显示巨头“汤姆逊”进行了大幅度的瘦身。


尽管已经及时“止血”,但TCL集团2006年还是整体被戴上了“*ST”的预警帽子,TCL整体的运营逻辑也从扩展转变为收缩,全面强调“有效率地运营”和“关于盈利的可持续性”。


按道理说,在第一次向上游延申的路上吃了损失数十亿的亏之后,TCL应该更加谨慎,更加本分地回到电视机制造商的轨道当中,但从后来TCL的发展轨迹来看,挫折显然并没有打退TCL和李东生继续向显示上游产业环节发展的想法。


在早期发展计划被半导体显示革命打断的之后,仍持续生产彩电产品的TCL也顺势行业发展进入了LCD市场,从最初的购买国外成品模组,到自建模组(为显示面板装上驱动板等配件)工厂,对外购的面板进行半成品的加工,基本上除了面板都实现了自产。


虽然中国电视厂商快速行业变化,再次在LCD电视市场的下游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但在面板的供给方面仍受到日韩地区的牵制,甚至还出现过因为韩国电视厂商加价购买面板,台湾地区供货商不履行之前与国内电视厂商签订的协议,大陆厂商只能够再度加价购买的情况。


无论是为了挖掘产业更上游的利润,还是以自造的面板稳固自身企业整体的发展,TCL再次迎来了不得不做面板的“关键点”。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当时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恰好为TCL再度进军上游的想法提供了支持,一是在2000年到2010年短短10年间,韩系厂商领衔上演了对于日系厂商的超越,背后的原因除了日系厂商当时过度迷信市场短时的占有放缓了投资的步伐,二是以三星为代表的韩系厂商已经率先开始推行电视厂商自产面板的一体化战略。


时间上更为凑巧,此时的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正好遇上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日本和韩国经济当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自然也对韩日系半导体显示厂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直接导致他们的投资能力大幅减弱。


一个宝贵的“黄金窗口”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面前。


在2010-2015年间,日本夏普只增加了一条生产线,韩国三星和LG在大陆各新增了一条产线,台湾地区加一起也只增加了半条产线。而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在内的三家大陆厂商同期就投产了12条生产线,即便如此也无法满足中国市场液晶电视崛起的巨大需求。


在产业投资、政府扶持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综合作用下,中国的面板厂商们在杀入产业之后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截至2021年上半年,根据电子咨询服务平台CINNO的相关统计,京东方、TCL华星以及惠科三家国产头部厂商2021年上半年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占当期全球总出货面积50.9%,首次过半。假如算上中电、彩虹光电等国内第二梯队厂商,占比还将进一步扩大。


用效率优势,实现超高速增长


除了恰好出现的窗口期,半导体显示产业自身的3条重要特性,从根本上为中国“后发崛起”创造了可能:


  1. 半导体显示相比半导体芯片,自身物理结构和原理更简单,产业结构相对更简单(发展中受到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制约较少);

  2. 相比半导体芯片,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历史迭代次数更少(半导体显示生产线目前发展到11世代,半导体芯片工艺制成已经迭代了接近30次),技术的累计迭代幅度也更小(显示技术赛道很早就确立下来,产业主要推动令其完善)

  3. 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的核心长期聚集在东亚地区,日韩台湾地区虽然政治格局有冲突,但是商业层面的沟通并不存在绝对壁垒(可以通过商业的方式从日韩台湾地区获得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今年4月TCL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全面接管三星位于苏州的面板工厂就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次中国面板企业对于韩国传统面板巨头的关键收购,也宣告了三星的面板生产业务正式、全面从中国撤出。


这次从去年8月就开始推进的收购,整体标价10.8亿美元,但在收购的同时三星实际上将其中的7.39亿美元增资到TCL华星当中。四舍五入算下来,等于TCL华星只花了3.4亿美元就换来了一条从零投资至少需要20亿-25亿美元的8.5代LCD生产线。


让三星做出这一“贱卖”决定的背后,是大陆面板厂商凭借自身效率优势推动面板行业实现了“内卷”的新高度。


(数据来源:群智咨询)


2020年全球TV面板出货Top10中,产量排名前六的厂商中只有中国的大陆在持续扩大规模,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厂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缩减规模,其中缩减幅度最大的LG显示直接砍掉了自己32%的产能,另外一家巨头三星也砍掉了14%。


韩系厂商大撤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亏钱”:在2019年整体面板出货面积相似的情况下,京东方仍能实现超过16亿元的正净利润,而LG则是足足亏了80亿元。到了疫情横行的2020年,尽管全球面板因为供不应求全面涨价,“壮士断腕”的LG仍然亏了近6亿元,同期京东方赚了27亿元、TCL华星赚了24亿元。


造成运营结果“泾渭分明”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管理和运营的整体优势。


究竟大陆厂商的运营优势有多大?今年刚被TCL华星接手并且改造提升的原苏州三星工厂显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TCL华星COO赵军在妙投的独家采访中透露了两个可供参考的关键数字:“在华星接手苏州三星之后,曾实际根据运行情况核算了一下苏州三星的现金成本,大概比华星自己的产线高了10-20%;在华星并购三星苏州到现在的半年时间里,月度成本优化就达到了千万级别。”


这样巨大的运营差距到底是从何而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本次采访并没有能覆盖TCL华星苏州工厂的一线管理者,但TCL华星COO赵军还是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中外企业理念不一样,管理的模式不一样,包括对极致成本的追求也是不一样的。最后日积月累,导致了巨大的反差。


但不难想象,这种优势与TCL在CRT时代遭遇滑铁卢之后艰难前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在TCL华星建立之初,建设自身第一座面板工厂t1时,就曾为了实现的效率最大化,将其他面板厂商的单线操作变成多线开展:一边开展工艺布局、厂房设计、基建、洁净室、设备选型、搬入安装、工艺调试、生产;一边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液晶企业联系,租用它们的一起和低世代生产线开发自己的技术,进行设计验证,提前生产样品送客户认证。


这种极致的效率操作,大大缩短了项目的从建设到出货的整体进程。整个华星t1工厂2011年8月投产,2012年9月就达到了10万大片玻璃基板的满载生产能力,达到预计生产目标并且开始盈利。


在液晶面板的生产尺寸选择上也是,虽然t1投产时电视行业中存在22、24、28、32、37、46、49、55英寸等8种面板尺寸,但当时的TCL华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只生产32英寸、55英寸两种尺寸的面板,就连自家母公司TCL生产46英寸电视的面板也需要外购。


也正是这样对于效率的追求,再加上TCL本身在液晶模组上已经积累的技术优势,以及国家大力推动“家电下乡”,让TCL当年在32英寸这个档位一下子开创了国产中尺寸电视超薄、轻量化的先河,并且以极高的性价比打开了巨大的市场。


除了国外巨头TCL华星对于效率的追求甚至超越了国内同行京东方。


TCL华星对于效率的追求甚至超越了国内同行京东方。因为国内多地政府都对半导体显示产业有政策扶持,京东方在政策的“引导下”形成了“北京、合肥、重庆、鄂尔多斯、成都、绵阳、福州、福清”(收购中电熊猫获得了成都和南京的工厂)的8(算上中电熊猫就是10)地布局。


相比之下,TCL华星则是采取了集中化产线建设策略,目前TCL华星的5条大尺寸产线除了收购自三星的苏州工厂,其他(T1、T2、T6、T7)全部坐落在深圳光明区,两条中小尺寸产线(T3、T4)则集中分布在武汉,全新投资的OLED产线项目(T8、T9)则全部布局在广州黄埔。


这样区域建设产线策略带来的首先是显著的成本优势,一方面配套设施如基础建设,大宗气体站,变电站,办公楼以及员工宿舍等不需要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协同建设,同地多线管理效率提升,库存储备也相应减少。产业链上游材料厂商可以实现集中配套,尤其是偏光片,玻璃基板这样大尺寸难以运输的原材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能够取得如此高效的整体运营成绩,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TCL华星自身的员工团队。从t1建设之初,TCL华星许多重要职位上都安排了从韩国和日本请回来的半导体显示资深从业者,TCL华星现在的CEO金盱植,更是曾任职韩国首尔LG显示(原LGPhilips液晶显示)IT事业部副社长。通过积极向日韩大脑取经,TCL华星自身少走了许多弯路,更埋下了后续和国外半导体显示产业持续对话合作的可能性。


关门造“基本盘”,中国面板厂商登顶LCD




正如我们上文所提到的,LCD的原理并不“新”,在最近数年的发展中,行业内竞争实际上一直围绕“尺寸”的升级展开。核心原因是电视仍然是LCD面板最大的市场所在,假如将电视本身平均尺寸比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更大纳入考虑,在实际出货面积的维度中,电视占比只会更高。



在较长的维度中,人们对于电视尺寸的需求是在不断上升的,这并非购买力导致的结果,而是屏幕行业自身的“尺寸升级”。


不断研发、建设能够生产更大尺寸面板基板的更高世代生产线,意味着厂商能够以更高的效率生产更大尺寸的面板,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和重要的高端市场占有率,一度被认为是国外面板厂商“阻击”中国面板行业的最重要战法。


随着面板成品的不断加大,更高代的生产线就意味着更大的基板和更大的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国内面板行业中起步较早的前辈例如京东方在2010年以前,在国外巨头的面板产线世代战争中基本没有招架之力,在国内建设5代线时,国外巨头投资建设分割效率更高的8代线;在国内厂商开始投资建设8.5代液晶面板线时,国外巨头的10代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


但最终国外巨头们的优势节奏却被多个外界因素打破:一是我们在上文已经提过的全球金融危机,日韩台湾地区受地区整体的经济环境影像,持续世代升级的资金短缺;二是在经历了这么多代的生产线升级之后,面板产业开始遇到住宅尺寸的物理“天花板”限制。


以目前国内最先进的TCL华星11代线基板为例,整体基板的尺寸已经达到了“3.37米 x 2.94米”,切割成6块75吋面板之后也有“1.66米 x 0.93米”。不仅对运输搬运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也开始挑战很多中等户型客厅的物理空间大小。



从长远来看,65-75吋的电视面板很可能将会成为电视尺寸的黄金尺寸“天花板”。而且按照电视面板尺寸是过去10年从35吋逐步上升到45吋的发展速度,能够高效批量生产65吋、75吋的10.5代、11代线,即便再过10年也完全有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


站在全球整体面板行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黄金窗口”留给大陆企业的不仅是进入产业的机会,而是一个直接“弯道超车”,还能在越来越有限路面上堵住外国巨头的机会。


这一点可以参考夏普的反例,为曾经的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扛把子,夏普领衔建设了全球第一条6代、8代、10代生产线,但最后一次对于10代线的“冲击”却以惨剧收局。


一来夏普当年巨资打造能够生产60吋电视面板的10代生产线投产时,全球TV销售平均尺寸甚至还不到35吋,市场的需求完全无法令夏普10代生产线跑满,最终只能用来生产中等大小的面板。虽然中等大小面板也能够比较高效率的切割,但因为10代生产线投资比更加成熟的8代、9代生产线高非常多,最终导致夏普在后续几年为10代线付出巨大的运营和折旧成本。


再加上夏普之前的一系列其他商业决策失败,6年后夏普就被台湾的鸿海所收购。


相比之下踩准更好发展节奏的大陆面板行业却不用面对夏普面对的风险,尤其是中国本土市场快速成长给予的支撑,让大陆面板厂商的高世代LCD产线进入了极其高速的发展期。


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全面主导高世代LCD生产线。以中国的“面板双雄”京东方和TCL华星为代表,不仅拥有数条8.5代的主流面板生产线,同时也拥有全球最领先的、可用于65吋、75吋等大尺寸面板生产的10.5代、11代线。



生产硬件配置上的领先也体现在了实际的产品出货上,将全球TOP 10的液晶面板厂商的出货面积(平方米)和出货片数(百万片)进行对比,就能计算出它们实际的生产销售平均面板面积。在调整三星平均面板为基数1之后,可以很明显看到在面板平均尺寸这一维度中,LG、夏普等传统高端面板厂商平均尺寸的巨大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少量优势其实也是中小尺寸彻底被大陆打败退出导致)。


而在中国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过去几年的“集群式”投资8.5代、10.5代线之后,面板市场已经没有足够的利润预期支撑其他国家和地区,再度以投资上演面板产业争夺的戏码。以电视为主输出的大尺寸LCD赛道发展主动权已经实质上尽由中国掌握。


TCL华星COO赵军在妙投的独家采访中,也谈及了自己对于行业发展的看法:“在我们看来以大尺寸的LCD来讲,目前市场趋势已经确定了,将来中国以三家面板厂为主,会占到全球70%,甚至80%的市场份额。”


下一步,以新技术对抗韩系OLED攻势



作为全球液晶显示行业内另一条“大赛道”,OLED因为显示原理的本质性不同,拥有了一系列完全不同于LCD的产品特性:在亮度、对比度、可折叠性、色域、响应时间、功耗上表现更好,但在图像残留、寿命和成本上又有着明显的劣势。整体性能完全不同的表现,也让OLED在实际应用上产生了非常大的不同。



OLED在最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小尺寸的智能手机市场,因为相比需要单独设置光源的LCD,OLED面板“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轻薄小型化。但最近几年随着OLED的技术发展,大尺寸OLED面板的生产良率和寿命都得到了一定的“补丁”,也逐渐打开了OLED的高端电视市场。


OLED电视出货量的与日俱增,再加上韩系厂商的集体“押注”,也让市场中产生了“中国厂商已经落后,OLED将会取代LCD”的声音。但现实中的情况是,OLED发展路上仍有非常多严峻的问题存在,而以TCL华星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企业也早早进行了自己的战略部署。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中韩面板厂商都需要面对的上游产业链“半垄断”,在OLED最为重要的发光材料中,美国和日本积累尤其深厚。


以美国的UDC(环球显示公司)为例,就垄断了OLED材料领域三大核心专利之一的“小分子磷光材料专利”。后者能够让OLED的基础材料发光效率高4倍,更低的功率也意味着OLED能够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通过构建强大的专利网,UDC共具有超过5000个专利,形成超高壁垒。即便拥有强大化学分公司的LG集团,仍需要向UDC、德国默克购买OLED的必备原料。


TCL华星COO赵军在妙投的独家采访中,也谈及了自己对于国内半导体显示行业目前OLED发展进度的看法:“OLED目前上游美国日本韩国的封锁的确非常厉害,这个问题终究是需要解决的。国产厂商在材料和后段模组的一些材料设备上已经追了起来,虽然其他方面我们表现的没有别人好,但有无问题基本已经解决。”


其次是OLED目前制程技术成熟度不足而无法形成规模市场。跟LCD赛道中每一家企业都能够覆盖多种场景和需求不同,OLED面板市场中的韩国两巨头之间也有非常明显的“分工”:其中三星的AMOLED主要是用于手机、平板等小型便携设备;LG的WOLED则主要用于大尺寸的电视面板。


形成这种分工的核心原因并不是两家厂商的默契,而是他们目前各自布局的两种技术路线都仍不算完美:三星AMOLED因为需要在OLED发光层上添加复杂的控制电路,所以无法解决面板尺寸进一步放大带来的良品率问题;LG的WOLED则是采用白色发光与滤光片结合的技术实现全彩色显示,原理上实际上更接近于LCD,虽然显示效果有提升,但是成本依旧偏高。



在OLED技术高速发展,尝试满足尽可能多场景、应用的同时,中国半导体显示厂商已经成为中流砥柱的LCD赛道中技术也在持续的发展,其中一个关键的努力方向就是今年年初“火”过一阵的Mini-LED技术。


通过改变传统LCD面板的背光结构,以数量众多(数千上万颗)微米级的LED构成数百甚至数千个单独控制开关、配备专用背光控制芯片的背光模组,在LCD本身弱势的对比度、运动模糊、色彩等领域,MiniLED的表现能“追上”OLED,同时成本、寿命、峰值亮度上的优势依旧,OLED整体上的优点只剩下轻薄和柔性。


而TCL华星很早就开辟了自己的Mini LED发展路线,早在2019年就推出全球首款基于玻璃基板的Mini LED产品“星曜屏”。应用TCL华星的TCL电视产品,更是成为了全球最先量产的MiniLED电视产品。


TCL华星COO赵军就MiniLED对于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重要意义也做了个补充:“就显示画面而言,MiniLED毫无疑问是代表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LCD技术。跟OLED还需要继续追赶不同,TCL华星包括其他中国半导体显示厂商已经和国外竞争对手们‘齐头并进’,可见我们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从本质上来看,MiniLED作为升级方案,通过背光模块和控制芯片的加码,在全面追赶OLED显示效果的同时,还继续保持了成本上的短期领先。未来OLED随着技术和制造规模的提升,有潜力进一步降低成本,但MiniLED显然将会为以中国为代表的LCD阵营争取非常多的时间。



通过持续推进LCD技术升级而争取来的时间自然不能随便“浪费”,最好的去处自然是在韩系巨头们OLED技术精进,让LCD真的追赶不上之前,找出自己的技术前进路线。


其中首要的就是大尺寸OLED面板的进一步技术进化。过往OLED屏幕都是通过真空蒸镀,将各种半导体发光材料“以气体变固体”的方式转移到面板上,为了保证每一个像素点中的发光材料位置、尺寸和形状,必须要用金属板挡住不需要转移材料的位置。


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最大的问题就是极低的生产效率,大约只有5%-20%的发光材料真正被转移到了屏幕之上,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用于遮盖空白区域的高精度加工金属板。加之我们上文提到的OLED上游产业链的高度垄断现状,让目前发光材料直接占据了面板生产近1/3的成本。


改变真空蒸镀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推动OLED的成本降低显然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目前业内期望最高的替代工艺是喷墨印刷,没错就是我们平常打印机的那种喷墨印刷技术。因为喷墨打印技术是将材料直接放置到需要的位置上,其材料利用率理论上可以达到90%以上。因为不再需要真空蒸镀极高要求的生产环境和金属盖板,操作程序更简单的生产工序还能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


目前来看,对于喷墨印刷面板而言,关键的挑战在于精度和一致性。TCL华星自己在喷墨印刷上直接选择了“两手抓”。


除了早在2014年就联合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天马微电子等共同建立“聚华印刷”以研发OLED喷墨印刷技术之外。TCL华星还在2020年战略入股了由松下和索尼过去的OLED业务部门整合而来的JOLED公司,后者目前不仅拥有实际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喷墨印刷设备,还在持续的技术研发上与TCL华星展开了合作。


从全局来看,目前的OLED赛道的确韩系厂商、美日上游走得更快,但正如过往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在LCD赛道中已经验证过的“走得快不如走得对”,OLED给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带来更多的仍然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减弱的面板行业周期,中国面板龙头的收割时刻


跟存储芯片类似,面板行业也有非常强的周期性,尤其集中体现在面板价格上,相隔一年相同尺寸的面板价格就能够相差多达30-50%。这种周期性在过去给半导体显示企业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的产业转换,以及过程中松下、夏普、三星等巨头的转变,背后都有着周期的“帮忙”。


具体到根源而言,面板的周期主要源于面板行业的两个特性:较长的资本开支周期,天然迟滞还有人为加剧的库存周期。


跟其他一些需要先期建设产能的半导体赛道类似,面板行业的资本开支周期也比较长,往往需要2-3年,包括工厂相对复杂的建设(无尘、高精度机械)和产能爬坡时间。从最初的投资转换为产能和库存,整个周期需要3-4年时间。



而对于过往更老的生产线而言,更高代的新产线通常意味着“颠覆”和“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在大陆面板厂商在2015年、2019年前后集体宣布投资建设8.5代、10.5代工厂后,三星和LG会相继选择直接退出自己的旧生产线。


在TCL华星COO赵军看来周期性对于半导体显示行业来说再正常不过:“面板行业所对应的这个庞大市场中,供给是连续的,需求是不确定的,因此供应商也好、渠道商也好,对于需求的预期总是重复“过于乐观——估计不足——过于乐观”的循环过程中。不同厂商都会根据市场的供应情况去调整自己的生产和库存,但未来总归是无法完全预知的,决策上的偏差叠加产业的资金进入,最终形成了行业内的周期现象。”


后发优势的面板厂商因为拥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增加库存的压力相对更小,很可能会通过自身的“多产多销”,在保证基础营收的情况下打压竞争对手。


例如TCL华星在早年的发展中,就曾做过因为预判面板上升周期即将到来,所以跑出去租厂房堆库存也要保证企业满产满销的“骚操作”。“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大陆”面板产业的3次产能大转移中,后发势力为了发挥自身运营管理的优势,必然会增大库存,反过来也导致了面板周期的波动情况更“剧烈”。


但随着以京东方、TCL华星为龙头的中国面板厂商持续扩大LCD主赛道市场占比,并且持续自身新建和外部并购扩充产能,加之LCD基本不再存在通过生产工艺快速“升级换代”的“超车弯道”,面板的主赛道大概率会在中国面板行业尤其是两大龙头的“主导”下走向更加良性的竞争。


这种行业发展趋势,可以参考过往的存储芯片行业周期性变化。


在2013年之前,全球有能力量产内存芯片的厂商包括三星、美光、SK海力士、奇梦达、尔必达等几大巨头,其中任何一家都能够对市场供需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只要一家厂商大幅扩产或大幅减产,行业就容易出现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的情况。


同时,因为大厂的数量仍然有5-6家之多,厂商之间难以达成“共谋”行为,当一家厂商扩产时,通常其他的厂商也会跟随扩产,从而造成更大程度的过剩,导致产品价格跌幅往往超出预期;而在行业处于产能收缩期时,由于相反的原因,最终往往也造成产品价格超出预期的上涨。


虽然美光净盈利能力没有大变化,但其市值较周期性比较大的阶段有明显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财务数据)


而最终终结行业地震式震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其中也出现了和目前面板行业类似的合并、收购,以及随着内存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中小型后发厂商越发难以加入战局的情况。最终令有限的存储芯片厂家从恶性周期性竞争的泥潭中带出,走向一个更符合盈利能力的市值成长路线。


目前最值得期待的改变包括两点:一是稳定供需关系之后的面板行业能够迎来面板单价的逐步提升;二是周期波动减弱之后,能够扫除企业在周期中战略升级的风险性。


算账时刻:稳中求进



作为TCL的子公司,TCL华星目前实际归属于上市主体“TCL科技(SZ.000100)”。后者实际上是2019年TCL集团整体资产重组的结果。在2020年TCL完成对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100%股权的收购,并且将其也归入TCL科技之后,TCL科技当前的业务范围确定为了三大块: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产业金融和其他。




2020Q4并购中环前,TCL华星营业收入一直占到TCL科技整体营收的60%左右,完成并购之后TCL华星的营收占比仍超过50%,是TCL科技毫无疑问的“中流砥柱”。而在华星中主要“贡献”收入的,其实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LCD主赛道——大尺寸面板业务。




TCL华星过去2年半中,总体产量按面积计算增长达到100%,其中95%面积来自大尺寸面板。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面板平均价格都有所上升,最终推动TCL华星在2020-2021年整体利润的大幅上涨。


但正如我们上文所展开分析的,随着京东方和TCL华星等龙头坐稳行业竞争格局,行业内的扩产主动权将会直接归龙头所有,龙头企业也将间接获得实质上的定价能力。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TCL华星在自身业务结构上全面偏向成熟的大尺寸产品,其实是一种更“稳”的发展思路。


在相对“稳”且具有持续挖掘盈利能力的主航道之外,TCL华星还在持续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在自身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只有23亿元的前提下,TCL华星的累计研发投入就达到了65亿元,同步上涨超过50%。


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合并中环的影响,但截至三季度TCL华星在OLED另外一个关键技术赛场“量子点电致发光”的相关技术和材料专利已位居世界第二。“技术先行,甚至尝试技术弯道追赶”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


结合半导体显示产业过去的发展历史来看,由疫情创造的利润大幅上涨仍属于“非正常波动”,也注定无法持久。最早到2022年中、最晚到2022年末面板市场必定会在现有供应方的加速供应中迎来回调,届时也将导致TCL华星的营收与净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跟过往面板行业的数次回调不同,即将到来的这次注定振幅更小,更关键的是没有竞争对手能在中短期内将已经掌控了LCD赛道全面竞争优势的中国“面板双雄”颠下马,后者在面板行业中持续的“滚雪球”前进轨道已经奠定。


唯一需要持续关注的,还是OLED市场中的变数,尤其是像TCL华星这样的中国半导体显示龙头能否用自己的LCD主赛道业务,“培育”出OLED或者其他更新、更具颠覆性的显示技术市场发展前景。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