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下一阶段最确定的投资机会
2021-11-16 17:33

下一阶段最确定的投资机会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内参·每日必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35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选择一个正确的大类资产是投资中要做的第一件事。


一是很重要,如果大类赛道选错了,下一步选股选基选产品效果会大打折扣,反之,如果站在了正确的赛道上,在选择底层标的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如果2021年滞胀期选择的是商品或债券,那么收益大可以跑赢大部分做股票的人。


二是可操作,很多投资方法逻辑上是通的,但现实中不确定性太多,胜率很低。而大类资产轮动有着清晰的周期规律,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周期,而经济周期都是中期趋势,确定性很高。比如,经济复苏一旦开始,就不会一两个月就结束,在复苏初期买入周期股、商品等顺周期资产大概率赚钱,就像2020年中买入顺周期,到今天为止都还有很好的收益。


那么在现阶段大类资产应该如何选择?


一、疫后资产轮动的不同阶段


回顾疫情后的资产轮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疫情之初的衰退期和宽松期。2020年初疫情突然来袭,导致经济快速进入衰退,几乎所有数据创新低,倒逼货币政策极度宽松,债券大涨,股票先恐慌后反弹,商品暴跌。这个阶段大类资产的排序是债券>股票>商品。

 

第二阶段是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春节前后的复苏期。在强力的疫情管控和政策刺激下,经济很快走出了疫情的停滞状态,触底反弹,通胀在需求带动下上行,货币宽松随之逐步退出,利率上行。这导致债券步入熊市,股市再度走牛,风格上先普涨后分化,商品开始走牛。这个阶段大类资产的排序是股票>商品>债券。

 

第三阶段是2021年春节后到10月前后。复苏转向滞胀的核心标志是经济扩张速度的放缓,这个信号在2月前后出现。具体来说,社融和PMI见顶回落,持续下滑,意味着经济虽然还在扩张,但速度已经放缓,融资需求的走弱首先让债券摆脱熊市转向牛市,商品由于供给端的收缩继续大涨,而股票开始杀估值,权重进入熊市,结构严重分化。这个阶段大类资产的排序是商品>债券>股票。

 

现在基本进入了第四阶段,现在正处于从滞胀期到衰退期的过渡期,核心触发点是10月下旬以来商品价格的崩盘以及后续通胀的见顶。虽然通胀的回落需要时间,周期的切换也没办法定义一个准确的时点,但对投资来说,方向已经很明朗,从10月下旬开始已经进入一个调整配置区间。从中期配置价值来看,现阶段的大类资产排序已经调整为债券>股票>商品。


二、相比股票、商品,债券机会更加明确


对股票来说,依然不会有系统性的估值提升,顶多是估值修复以及业绩驱动的结构性机会,而且这种结构性机会比过去半年要少得多。对商品来说,整体牛市已经结束,虽然PPI还在创新高,但更多的是翘尾因素,接下来主要以做空为主。相比股票和商品,债券的机会更加确定。

 

债券定价有三个要素:增长(影响货币融资需求)、通胀(影响货币交易需求)、流动性(影响货币供给)。从历史来看,债券的牛市大致可以分成三波,分别交易的就是这三个因素的变化。

 

第一波是交易融资需求萎缩,标志是社融见顶回落。这一般发生在滞胀期,逻辑很简单,经济太热、利率达到顶点,融资的性价比下降,融资需求撑不住了,转向衰退。比如2018年初到三季度,社融一路下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0%的高点最低回落到3.4%附近。

 

第二波是交易通胀回落+需求萎缩,标志是通胀见顶回落。这个一般发生在滞胀转向衰退之后,滞胀期利空债券的通胀上行风险解除,通胀回落相当于提升了实际利率,但现实经济下行是支撑不了的,所以名义利率也会跟着下行,而且这个阶段融资需求会随着经济实质下行继续萎缩,这都是利多债券的。比如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三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又进一步回落到3.0%附近。

 

第三波是交易通缩以及由此导致的货币宽松升级,标志是降息等大招的出现。这个一般发生在衰退的后期,也就是我们在投资时钟中定义的宽松期。经济和通胀持续回落带来深度衰退,逼近政策底线,倒逼货币宽松升级,启动连续降准降息等大招,推动利率进一步下行,而且此时经济处于通缩状态,流动性很难进入实体,导致货币脱实向虚,利好债券。比如2020年初疫情加剧衰退,经济和通胀都砸出一个深V,货币政策不得不连续宽松,进而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下行到2.5%的历史最低点。

 

至此,一轮债券牛市就差不多结束了。随着宽松期不断的政策加码,实体经济开始慢慢恢复,流动性重新脱虚向实,实体信用扩张,经济开启复苏,货币流动性趋紧,利率上行,债券重新步入熊市。

 

回到当下市场,今年春节之后,我们进入了滞胀期,债牛如期开启第一波。今年前三个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3.3%的高点最低回落到2.8%,带来50个BP的债券牛市。但是8月之后债券市场出现了明显调整,从2.8%的低点最高反弹到3%以上,那么问题来了,过去两个多月债市的调整是牛市的反转还是回调?


答案显然是后者。正如前面我们拆解的牛市三段论,现在顶多是处于第一波的后期或者第二波的初期,牛市周期肯定还没有结束。因为三件事是确定的:

 

第一,经济下行才刚开始。PMI刚刚收缩了2个月,上一轮周期PMI有接近10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近期社融虽有反弹,但经济下行趋势下融资需求很难持续扩张。

 

第二,通胀即将见顶回落。需求早已不支持这么高的通胀,只不过是供给收缩导致通胀推高,现在供给收缩的问题已经随着政策的介入而逐步缓解,典型的就是煤炭,产量不断创新高,价格持续暴跌。

 

第三,货币会更宽松,起码不会更紧。本月MLF再度平价续作,导致市场降准预期再度落空,所以很多人觉得央行是不是不宽松了。其实这只是一个节奏的问题,只要确定经济还是下行的,货币宽松就是早晚的事,只不过速度比市场预期的慢,这和当前的政策定力增强有关,不必过于担心。


三、总结

 

综上,债券的三要素基本都是利多的方向,债牛的大方向没有问题。近几个月债市的调整主要是由于通胀的超预期上涨,以及由此带来货币宽松低于预期,而这在以往的债牛周期中也经常出现,毕竟从需求下行到通胀的回落,再到货币宽松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债牛的几个阶段之间出现休整也很正常。


对投资者来说,现阶段仍不适合加仓股票资产,而应该增加纯债类资产的配置,纯债基金的收益虽然比不上牛市期的股票基金,但在现阶段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相比大部分股票基金会有超额收益。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