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这家公司盈利堪比茅台,为何市值却只有十分之一?
2021-11-10 15:24

这家公司盈利堪比茅台,为何市值却只有十分之一?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就是选赛道:讲透6大热门赛道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0:47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听取音频,解放双眼


有这样一家公司,2020年营收超1.6万亿,净利润近450亿,比贵州茅台只少了不到20亿,而且过去十年每一年都实现了业绩正增长,其中8年都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十年间净利润也增长了2倍以上,你觉得估值应该给多少?

 

答案是2000亿,不到茅台的十分之一,PE只有可怜的不到4倍。


可能很多人想到了比不上茅台,但一定想不到会差这么多。这家公司叫中国建筑,而这种高盈利、低估值的情况并不是这一家公司的问题,它所在的整个行业都面临着类似的尴尬,甚至有的公司PE还不到3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建筑行业,一个曾经风光无两现在又无限尴尬的行业。


一、伴随地产和基建崛起的建筑行业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离不开两大动力,一个是房地产,另一个是基建,而在大地产和大基建万亿市场的背后,都离不开建筑行业。从2003年开始,建筑业跟随地产和基建的浪潮而崛起,总产值从2.3万亿元增长到24万亿以上,增长超过10倍。

 

如此辉煌的历史自然也映射到了A股市场上,建筑建材加起来有超过220家上市公司,算是A股市场的大板块了,而且历史上也不乏大牛股。


但为什么现在资本市场如此的不待见它们呢?

 

从需求端来看,这是一个绝对的夕阳产业。如前所述,建筑业的终端需求是房地产和基建,而这两个行业未来的需求是趋势性下滑的。中国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1年开始持续下行,增速从24%的高点下滑到现在不到4%的水平。与此同时,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也从20%以上的高点下滑至5%以下。


不管现在它的盈利多好,但市场看到的是,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你的行业空间是确定性收缩的,而股票定价永远看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所以才会出现如此低估值的尴尬。从资本市场来看,不只是建筑业不受待见,它下游的房地产企业同样也在被市场抛弃。这不是市场的失效,恰恰反映了市场的有效。


总体来看,建筑业公司的投资价值非常低,不属于未来A股的核心赛道。夕阳产业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我们依然可以和很多传统行业一样,从两个角度去挖掘它的投资价值。

 

第一,建筑业同样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在经济复苏期,地产、基建投资上行,依然会带动建筑业板块盈利好转,出现阶段性行情。2008年以来,建筑板块共有4波上涨,除了2015年上半年受大盘上涨带动外,2009、2011H1、2016-2017均受益于经济复苏下的投资需求。以2016-2017年为例,房地产投资增速从1%反弹到7%,基建投资仍维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对建筑业形成支撑。建筑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从7%提升到2017年的16.6%,建筑板块从2016年6月开始上涨,到2017年6月涨幅达到23%,跑赢沪深300指数12个百分点。

 

第二,传统行业的竞争格局优化和结构转型之下,龙头公司相对更加受益。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行业大量低效率企业被迫出清,活下来的有竞争优势的龙头公司确实能享受到一定的红利。比如建筑装修行业的龙头东方雨虹,十年涨了16倍,也是基金机构非常喜欢的核心资产之一。


二、建筑行业的细分领域

 

在存量博弈的基本背景下,未来建筑行业内部势必也会更加分化,所以接下来,我们还是按照惯例给大家分析一下建筑业各细分领域的情况。按照产业链顺序,建筑业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装饰三大块。其中,建筑施工还可以分为房屋建设、基建建设、园林工程和专业工程。本节课,我们主要讲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板块,下节课我们再讲建筑装饰。

 

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最前端,除了常见的房屋建筑设计,还包括道路交通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目前,建筑设计行业的主体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国有设计企业、民营设计企业和外资设计企业。

 

其中国有大中型设计单位属于主力,也在A股催生了很多上市公司。比如华建集团苏交科设计总院设研院建科院等,这些公司很多都是原来的机关单位或者高校机构转制而来,优势在于功底比较扎实,与各级政府关系比较紧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资源都不错。虽然也有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劣势,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就弱一些,但发展速度很快,如深圳筑博设计中衡设计等。

 

在2015年牛市之前,这个赛道还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板块,甚至出现了像苏交科这种三年翻十倍的牛股。但现在,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这个赛道的公司基本已经被机构抛弃,基本没有公募基金在这个赛道布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整个建筑行业都面临下游萎缩的压力,尤其是建筑设计这种高度依赖新建项目的赛道。二是这个赛道内部格局也不够集中,比较分散,公司竞争力比较依赖于人才,护城河不够深,导致ROE整体偏低。

 

2、建筑施工

 

设计完了就要进入施工阶段。根据建筑物种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房屋建设基建建设园林工程专业工程。其中园林工程是最差的一个环节,2015年牛市的时候还曾经被爆炒,但由于行业壁垒较低、现金流差等原因,这个赛道后来成了暴雷高发区,大家基本不需要关注了。其他三个赛道相对好一些,虽然需求也在萎缩,但竞争格局比设计环节要清晰得多,我们简单做个梳理:

 

(1)房屋建设

 

房地产下行的趋势已经明确,房屋建设也肯定是夕阳产业,但从供给端看,竞争格局还比较清晰,未来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龙头可能受益。主要是头部央企优势明显,包括技术优势,丰富的政府等大型客户资源,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强大的融资能力和上下游议价能力等,这些都是民营建筑企业所不具备的。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浪潮下,建筑央企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这里面最受机构青睐的也是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公司业务中房建业务占比最高,达到64%。公司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连续两年超万亿,成为全球唯一万亿建筑企业。但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公司目前市场份额占比还不到10%,说明现阶段市场集中度不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盈利能力也非常稳定,所以算是机构比较喜欢的一家公司,尤其是在经济复苏期。截至2021年中,共有556只公募基金持有中国建筑。

 

(2)基建建设

 

基建建设是房地产之外的另一个大头,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邮政、环保、医疗教育、通信等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赛道的竞争格局也是典型的央企主导,代表性的就是八大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龙头,也是建筑板块排名前八的公司,市值占比超过50%。

 

从市场格局来看,这些央企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还算有一定的成长性,2019年八大央企新签合同的市场份额才34.6%,所以机构在这个赛道的布局也比建筑设计多得多。其中最受机构青睐的是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和中国化学,截至2021年中的基金配置数量分别为266、256和256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指数基金,也不属于重仓赛道。此外,受益于新能源产业链中储能需求的增加,作为抽水蓄能龙头的中国电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目前机构整体配置还不多。

 

(3)专业工程

 

专业工程中有一个细分赛道值得关注,就是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是指用型钢或钢板制成基本构件,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承重构件。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及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是一种节能环保、能循环使用的绿色建筑结构。

 

所以从需求端看,这是一个符合未来节能环保大方向的成长赛道,这在大建筑赛道中是比较难得的。但这个赛道的缺点一样明显,主要就是目前国内钢结构企业在住宅领域涉及较少,整个行业还没有完全成型,竞争格局极度散乱。国企中建科工的市占率最高,但也只有2.3%。

 

机构在这个领域最青睐的还是成长型的民企龙头,目前配置最多的是鸿路钢构,这家公司的净利润在过去五年从1.5亿增长到8亿左右,体现出了很高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所以受到了很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截至2021年中,共有301只公募基金持有,在整个大建筑行业中都算是比较多的。

 

总结一下,此篇我们讲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建筑行业算是典型的夕阳产业,只能寻找周期性和结构性机会。我们按照产业链顺序,讲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板块的行业格局,之后我们再继续讲建筑装饰板块的情况。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