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老虎等跨境互联网券商进入多事之秋。经过2019-2020年的股价飞涨,今年春节后股价一直跌跌不休。
10月14日,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即将实施之际,人民网撰文表示,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的背景下,内地公民的个人信息出境问题或将成为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场股票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券商将要面临的新考验。这篇报道对富途、老虎股价冲击不小。
横盘了几天之后,又有利空来袭。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就“数字环境下金融牌照的地域边界和客群边界的实现”发表主题演讲。孙天琦表示,从业务实质看,跨境互联网券商属在我境内无照驾驶,属非法金融活动,这种定性与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可兑换无关。这一定调显然比此前的报道要严厉得多。这也使得富途股价在盘前大跌三成。
富途控股近一年股价走势
老虎证券近一年股价走势
政策利空来袭,富途、老虎们的未来会如何?
跨境互联网券商为什么成了“非法金融活动”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券商还可以通过技术、协议等来规范。被喊话“非法金融活动”就比较严重了,所以更加受关注。
孙天琦局长指出,部分境外证券经营机构在未取得境内相关牌照、仅持有境外牌照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平台,主要专门面向境内投资者提供境外证券投资服务。例如,美股、港股交易服务,属于“跨境交付”范畴。跨境互联网券商客户快速增长,多来自我国境内。据专业媒体报道,注册在开曼群岛的A公司存量入金账户80%来自我国境内,注册在香港的B公司为55%。从业务实质看,跨境互联网券商属在我境内无照驾驶,属非法金融活动,这种定性与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可兑换无关。
结合几年来的监管趋势,孙天琦局长提出“非法金融活动”是基于牌照来说的。这几年监管的主基调就是持牌经营,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必须在相应金融牌照之下进行,并置于监管之下。没有牌照却从事金融业务,就是非法金融活动。之前的P2P就是如此,此外还包括没有代销牌照的智能投顾等等。跨境互联网券商也是如此,发展境内用户开户炒港美股,但却没有境内的券商牌照,自然就颇受监管重视。
而即使持有国内券商牌照也只能给国内居民开户炒A股,不能炒港美股。跨境互联网券商有香港的牌照,跟美股券商有合作,可以给境外客户开户投资港美股。不存在可以发展内地客户同时又能投资港美股的牌照,因此跨境互联网券商的合规目前是个无解的问题。国内很多券商在香港设有子公司来发展国际业务,如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等,其实就跟买香港保险一样,只要能把钱汇出去,在香港可以做投资,但不能去内地拓展业务。
对于牌照的问题,富途创始人李华“花名“叶子哥””发布署名文章《其他的留给时间》回应称,富途证券在业务模式上与在香港持有同类牌照的外资、内资、港资等银行证券机构并无二样。资本金也非常充足,不存在倒闭的问题。
富途创始人回应牌照问题
话虽没错,但跟孙天琦的定性在两个层面上。富途老虎们在香港有牌照不假,这个牌照在内地没有用也是真的。
跨境互联网券商头上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孙天琦局长在定性“非法金融活动”之后还提到,这种定性与资本项目是否完全可兑换无关。这是在指什么呢?是在说定性跨境互联网券商“非法”是因为目前无牌照。没有将“资本项目是否可兑换”与非法联系起来,语境中更加强调要持牌经营。
这里提到了跨境互联网券商的两个软肋,一个是在境内没牌照,另一个是将居民外汇汇出去用于投资,也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外汇自由兑换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在我国早已实现。有贸易背景的商品、服务交易,本外币兑换都是没问题的。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则处于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资本项目下包括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储备项目等。直接投资早已经放开了,企业资金进出进行实业项目投资(比如国外资金进来建个厂)可以兑换外币。但资金进出进行证券投资是有限制的。
进与出也有区别,资金进来相对容易。央行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底,到今年6月末,非居民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已经达到3.7万亿元。
个人资金出去进行证券投资则比较难。按照央行2019年的说法,总体上我国大部分的资本项目都已经得到较高程度的开放,目前只有少数涉及个人项下的资本项目还没有开放。
建行金融市场部的资料显示,资本交易项下,个人资产转移、礼品捐赠受到个人年度购汇额度限制,移民类引发的大额资产转移仍需外汇局审批。金融交易方面,直接投资、个人贷款和证券投资仍存在限制。
也就是说居民直接把资金兑换成外币用来投资证券是限制的。情况很复杂,一方面我国要成为金融大国,人民币要国际化,打破美元霸权带来的不利局面,长期来讲肯定是要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但另一方面,从眼下的现实来看,如果居民将大量本币购汇进行对外投资,对汇率稳定冲击不小,外汇储备规模也会大起大落,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尤其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接受程度不及美元的情况下,一下子放开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是有不小风险的。如果汇率和外汇规模大起大落,对于外贸进出口和宏观经济稳定又是重大挑战。
因此央行的态度是:下一步将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推动金融业以及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同时,开放要与宏观大局密切协调,与金融监管能力相匹配,稳妥有序地推动。
年长的投资者应该记得2007年外管局曾经推出港股直通车,允许境内居民直接投资港股。但很快就暂缓了,到现在这个说法早已销声匿迹。如今境内居民投资港美股,一方面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的QDII,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沪深港股通以人民币来结算,人民币进、人民币出,不涉及外币兑换的问题,跟跨境互联网券商不是一回事。
跨境互联网券商是将居民的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去境外投资,这在目前还是受限制的。
对于这方面,富途没有明确回应。老虎证券则回应称:公司在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地持有证券牌照,80%以上的增量入金客户来自海外,公司严格遵守相关的监管要求,保障客户资产安全。
对跨境互联网券商影响有多大?
这个事后续怎么发展,目前还很难判断,只有接近监管层才能知道。其影响则可大可小。
从小的视角来看,孙天琦局长的“非法金融活动”之说可能是对既有政策的又一次重申,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但最终监管该如何落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孙局长在演讲中也提到,金融牌照的物理边界和有客群界定的监管规则在数字世界如何落地实现,需要各方深入研究。
这块多年来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灰色地带。在2016年7月,中国证监会就曾发布境外投资风险提示,指出一些境内网站和移动客户端提供美股、港股等境外证券买卖服务。证监会表示,目前除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沪港通”机制外,未批准任何境内外机构开展为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交易提供服务的业务。
从有跨境港美股券商开始,其实就一直没有内地的牌照,未来可能还会如此。监管部门申明其风险也并不是现在才有。从这个角度看影响似乎不会很大。
支撑这一视角的说法还在于,国内很多人有这样的投资于海外优质股票的需求,特别是已经在海外上市的新经济公司的员工很多都持有公司的股票,投资的需求并不能被扼杀。在大量资金从房地产市场退出的过程中,还是需要给资金更多的投向来安置的。
但影响也可能很大,即监管层下一步可能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跨境互联网券商在内地拓客。孙天琦在当天演讲的结论中指出,金融牌照有国界。对境内外投资者禁止的金融业务,以及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境外机构不得在境内经营。
内地居民投资港美股就属于未对外开放的金融业务,如果孙天琦的结论逐渐上升为将要执行的政策法规,跨境互联网券商将只能在境外拓客,不能给境内用户注册开户的通道,就像现在交易比特币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一样,可以去境外发展用户,不能让境内用户注册、入金。这对于跨境互联网券商的业务开展、营收会有很大影响,毕竟他们现在主要还是在服务内地客户,海外客户占比还不高。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跨境互联网券商就需要想办法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了,逐渐提高海外客户的比例。比如开拓东南亚等市场,以及在欧美主打华人、留学生等客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