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视觉中国
10月26日晚,凯莱英公布三季报,业绩超市场预期。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0.3%、37.3%和30.6%,超公司近三年业绩的复合增速30%,这是带给市场惊喜的地方。
但今年3季度,高瓴管理的基金退出凯莱英的前十大流通股,还是冲淡了业绩超预期带来的部分惊喜。因为这是高瓴在今年4月份减持一半仓位后再次减持。
因此,在凯莱英业绩超预期,但高瓴再度减持的综合影响下,凯莱英全天的股价走势也表现的非常“纠结”(10月27日),最终以略涨0.66%收盘。
那么,凯莱英的业务发展是否发生不利变化?妙投认为,凯莱英基本面良好,中长期来看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凯莱英的投资逻辑未发生变化。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
本文核心看点:
1、 凯莱英在订单充足,产能加速释放的驱动下,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
2、 凯莱英多元化布局有所突破,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3、 市场对医药板块情绪悲观,凯莱英短期股价可能仍会震荡。
一、凯莱英三季报超预期,业绩加速趋势有望继续
凯莱英是国内化药小分子CDMO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的业务覆盖新药临床前及临床阶段工艺研发及制备、上市药商业化阶段的工艺优化及规模化生产,主要服务的药品包括涉及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糖尿病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
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默沙东、辉瑞、艾伯维、礼来等国际制药巨头以及贝达药业、和记黄埔、再鼎医药、复星医药等国内知名创新药公司。这也是保证凯莱英业绩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然,从经营业绩来看,凯莱英表现也较好。2017-2020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0.32%、28.38%和29.45%。
2021年前三季度,凯莱英业绩增长更是超预期。2021Q1-Q3期间营收增速高达40.34%、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37.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30.58%,均超2017-2020年复合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另外,公司订单充足,产能进入加速投产期,有望驱动公司业绩继续高增长。
1)公司订单充足。2021年9月末,公司存货10.83亿,相比2020年末增长59.4%;预付款项2.35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54.69%。
考虑到存货包括原材料、合同履约成本、半成品、周转材料等;及预付款项是增加原材料储备,可以看出公司的在执行订单和即将推进的订单增长明显,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长。(订单周期一般为3-12个月)
同时,2021年9月末,公司合同负债2.05亿元,相比2020年末增长126.15%。考虑到合同负债是公司订单增加带来的预收款项的增加,可以看出公司的新签订单增长较快,下游需求旺盛,有望保障公司中长期业绩高增长的持续兑现。
2)公司产能加速释放,奠定业绩加速的基础。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产能20万L,总反应釜体积达到300万L。今年下半年预计在天津、敦化等地区释放产能139万L,至2021年底总产能有望达到439万L,届时公司产能较2020年末将同比增长57%;同时,2022年公司产能将陆续释放将近150万L。
(资料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注:CDMO企业一般根据在手订单及客户需要来决定要建厂房,并定期和客户沟通产能建设进度;公司厂房建设完成后需进行各类资质认证,认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新订单的执行。
二、多元化布局有所突破,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公司依托小分子CDMO业务的积累,快速推动化学大分子(寡核苷酸、多肽等)、制剂、临床研究服务等新业务发展,以下统称“新业务”。
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44.62%。其中,公司的化学大分子和制剂业务有所突破,2021年上半年,化学大分子收入同比增长98.39%,制剂收入同比增长82.72%。
因此,随着公司新业务板块中的化学大分子和制剂业务有所突破,及其他业务的持续布局,未来公司新业务板块有望实现高增长。
(资料来源:公司定期报告)
1)化学大分子: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化学大分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98.39%,增加新客户10余家,新增临床Ⅱ/Ⅲ期项目7个,累计服务项目超100个。结合公司在完成客户订单过程中,通过技术优势高质量交付项目,未来公司的化学大分子板块业绩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如公司在服务Mersana的抗体药物偶联体(ADC)候选药物的过程中,将药物payload(载荷)的工艺验证过程缩短了四个月,对推动其加快上市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因此获得客户颁发的“卓越项目奖”等荣誉。
2)制剂:今年上半年公司制剂收入同比增长82.72%,承接“API+制剂”项目40个,远超2020年全年的28个“API+制剂”项目,制剂业务发展较快。
具体来看,公司从小分子制剂业务开始,逐步延伸服务链条,目前已承接多个小核酸及多肽类创新药项目。
其中,公司已高效交付多个项目;并于2020年度成功帮助美国某知名Biotech客户完成NDA注册批次和工艺验证批次的生产;以及于2020年度交付公司首个无菌滴眼液项目,并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300%增长的无菌滴眼液订单承接。
3)临床研究服务: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已超1亿元,及新增签署66个临床项目(包括40个创新药项目)来看,预计随着公司在临床板块的持续布局,该板块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
2020年9月,公司并购主营SMO、数统等临床研究业务的冠勤医药,将公司客户的新药临床项目形成订单转化,2020年度收入达4800万元。(SMO,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数统,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2021年10月,子公司凯诺医药收购主营数统业务的医普科诺(100%股权)后,有望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板块竞争力。医普科诺核心团队曾在诺和诺德、辉瑞、阿斯利康和Parexel、Covance、PPD等全球领先药企或CRO任职。
综上,凯莱英的主营小分子CDMO业务发展较好,在订单充足、产能加速扩充的情况下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另外,公司的多元化布局有所突破,化学大分子业务、制剂业务、临床业务开始贡献增量,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三、市场对医药板块情绪悲观,凯莱英短期股价可能仍会震荡
那么,在凯莱英业绩超预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情况下,高瓴为什么再度减持呢?妙投认为,高瓴减持凯莱英持股股份,并不是凯莱英的业务发展出现了不利情况,而是医药板块政策频繁扰动,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市场对整个医药行业情绪悲观下做出的获利减持选择。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仅作参考)
因为梳理过程中,妙投发现,凯莱英并不是高瓴今年以来唯一减持的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1年以来,高瓴已减持或清仓5家生物医药公司。除了凯莱英,三季度高瓴还减持了CRO赛道的泰格医药、专科医院赛道的爱尔眼科、以及医疗器械赛道的健帆生物和凯利泰。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公开资料梳理)
因此,妙投认为,凯莱英虽然基本面较好,未来发展空间也较大。但在市场对医药板块整体情绪悲观的情况下,凯莱英的短期股价可能仍会震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