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听取音频,解放双眼
今天我们来完成半年度基金业绩排行榜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节前的几期内容我们都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今天我们从单只基金的角度来给大家梳理一下,过去那些曾经登上业绩排行榜的基金 “一时之胜”和“万世之胜”背后,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差异。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们这里还是使用上次三个阶段排行榜的榜单和业绩数据,这里面的业绩数据是截至到国庆节之前。这三个阶段分别是2017年上半年、2020年上半年以及今年5月至今。鉴于后两个时间段至今的时间仍短,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拿2017年上半年收益率排名中出现的基金来做举例。
先来看业绩自从2017年6月以来一直很好的三只基金。这三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分别是萧楠、张坤和刘彦春,都是我们TOP1%基金经理池的成员。他们相对于消费ETF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0.97%、12.97%以及51.87%,相对于招商中证白酒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40.36%、-116.42%以及-77.52%。
这三位基金经理业绩最好的刘彦春都没有跑赢中证白酒指数,不过刘彦春和张坤倒是跑赢了消费ETF,这在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中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毕竟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在过去五年里涨了577%,基本上跑赢了所有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
这三位基金经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我们在这里简单说说。首先是纯消费方向的基金经理:易方达基金的萧楠和景顺长城的刘彦春。我们此前给予萧楠的风格标签,一个是重仓白酒,一个是换手率非常低。由于最近5年白酒的强势,萧楠在换手率明显低于其他基金经理的条件下获取了不菲的收益,基本上可以算是公募基金领域“躺赢”的代表。这也是很多人对于萧楠投资水平质疑,认为萧楠只是靠白酒才出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实际上基金经理萧楠自从2012年独立管理这只基金以来,虽然一直以消费为主要投资方向。但最开始他并未重仓白酒,而是在2015年以来逐步加仓白酒,才形成了后来重仓白酒+低换手率的标签。早在这一波春节消费大跌之前,萧楠管理的其他几只非消费基金诸如高质量严选、科顺、瑞恒等基金早已经开始了去白酒化的持仓分散,化工、养殖以及港股消费股是目前主要持仓的方向,只不过由于规模较大,在年初至今的下跌中也出现了很大的回撤。
景顺长城的刘彦春过去几年的表现可以说是消费基金经理中最好的。他也是唯一一个落后中证白酒指数不到100%的基金经理,更别说他过去几年还大幅跑赢了食品饮料指数,而大多数大家比较熟悉的消费方向的基金经理连这个指数都跑不赢。他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行业轮动比较频繁+换手率低。
虽然刘彦春同样重仓白酒,但相对于曾经一度接近满仓白酒的萧楠而言,刘彦春40%-50%的白酒持仓就算相对较少了。这其实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给大家说过的,因为白酒过去几年过于强势,所以但凡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都不能避免对白酒相关标的的依赖。
他的换手率虽然比萧楠还是要高,但在所有的消费方向基金经理中算是相当低的了,尤其是春节以来这一轮下跌中刘彦春基本没有调仓,硬抗了这一波下跌,而其他的基金经理或多或少都做了调仓或者减仓。所以我们可以在最近半年的每周业绩跟踪中看到他管理的基金在这一轮下跌中跌幅是最大的,但同样在最近消费反弹的行情中,他的反弹幅度也是最大的。
其次是易方达基金的张坤。最近这一年张坤经历了封神又跌下神坛的剧情,但实际上张坤作为一个投资消费和医药为主的综合方向基金经理来说,自春节至今管理的易方达优质精选跌幅虽然高达22%,但当下的净值水平其实还相当于去年10月份的水平。也就是说只要大家不是在去年10月份之后市场的非理性上涨中追涨买入,现在大多都还有一定的收益。不过10月份之后恰恰是张坤封神的阶段,跟风买入的投资者也是最多的,这造成了张坤现在毁誉参半的局面。
虽然在大家的眼中,张坤就是一个重仓白酒的消费方向基金经理,但其实张坤曾经持仓的方向非常广泛,像是地产、医药、软件、传媒以及航空机场方向的标的都经常有,虽然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长期存留在他前十大重仓里,但大多数时候他前十大持仓中纯消费的标的其实并不多。从这点来看,虽然他登上排行榜并且业绩长期保持优秀有很大的行业因素,但他确实是真正能够从不同行业的个股选择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总体来看,能够发掘并坚定的持有消费尤其是白酒相关的个股,这完全不能简单的用运气二字来解释,对于行业的深刻认知、对投资框架的自信以及适当的好运才是这三位基金经理优秀的业绩能够维持至今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的东方红睿华、东方红睿丰、东方红沪港深混合和东方红睿轩这四只基金我们合并起来来讲。大家不要看这四只基金现在不是一个基金经理进行管理,但在2017年时前三只都是由当时的明星基金经理林鹏进行管理的,只有东方红睿轩是由刚登峰管理的。当时刚登峰还和林鹏共同管理了东方红睿丰,是东方红睿丰排名第二的基金经理。
不过因为林鹏是2020年5月份才离职,所以我们表格中的业绩也基本上都是由林鹏所实现的。从东方红睿华、东方红睿丰、东方红沪港深混合这三只基金落后消费ETF超过40%,落后招商中证白酒超过170%就可以看出在2017年6月至今的业绩长跑中,林鹏管理的这几只基金都明显落后了。不过因为林鹏已经离职,所以我们就不再探究他业绩落后的原因,重点讲一下他离职所引发的问题。东方红在2018年底的时候给林鹏发了一只5年封闭期的基金,总共募集了30亿资金,结果林鹏只管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直接离职。幸亏这只基金可以在场内进行交易,在林鹏离职消息出来的当天场内基金份额的价格和场外基金的净值的折价扩大到了10%,也就说冲着林鹏来的投资者宁愿在现价的基础上打九折也要卖掉基金。这其实也就是我们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买封闭式基金的原因,不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的变动,投资者其实都是无能为力的。
剩下的三位基金经理分别是华安基金的杨明,嘉实基金的谭丽和安信基金的袁玮。其中杨明和谭丽都是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管基金,袁玮则是后来换的基金经理,安信新常态登上业绩排行榜时的基金经理叫做蓝雁书。他们三个最近这几年的持仓和业绩都非常有意思。在2017年上半年时,谭丽登顶靠的是消费和价值股,杨明和蓝雁书登顶靠的是纯价值股。这三个人的业绩都不是特别优秀,蓝雁书更是常年跑不赢沪深300以致于离开了公募基金行业。
谭丽作为一个专注于消费基金经理,在过去白酒强势的这几年里错过了白酒的投资机会,这是最不应该的。在过去这几年白酒长期强势的时期里,仅仅只买过一点贵州茅台,不断的在消费的各种细分领域里来回辗转腾挪,努力固然是努力了,但错过了白酒是她的业绩在登顶之后的几年里并不特别出色的主要原因。
杨明作为一个典型的价值方向的投资经理,在2017年的价值股行情里大放异彩之后,在2018年的熊市和今年两年的成长股牛市里表现就比较一般了。虽然持仓上也都是一些大牛股,但是从业绩上就明显看出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比顶尖的基金经理要差一些。
蓝雁书是最典型的借着风口才飞起来的基金经理。我很少见到像他这样会长期持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这样国有大行的基金经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他的历史持仓情况。这里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他的投资风格,就是虽然是2013年以后才就任基金经理,但他的投资方法还停留在2007-2008年。银行、地产、基建、机械、建筑就是他最喜欢投资的方向,这其实也是他在2017年那一轮牛市里脱颖而出的原因,也是他最近几年业绩不好离职的原因。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给大家总结了2017年上半年基金业绩佼佼者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能够走到今天并且扬名的基金经理实力与运气缺一不可,而更多的基金经理即使能在短期风口上脱颖而出,在长期来看他的业绩也一定会向他的能力均值回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