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国泰基金吃了“哑巴亏”?
2025-08-05 17:49

国泰基金吃了“哑巴亏”?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29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段明珠

头图 | AI生成


年中,国泰基金在A500ETF之战中吃了个“哑巴亏”。

 

本来作为行业ETF大厂,在宽基上落后导致规模排名下,难得集“全村之力”押注新宽基A500ETF并取得头名,结果年中最后几天被华泰柏瑞等对手反超,虽说对手可能是利用了帮忙资金短期冲量,但规模冠军宝座已拱手让人。

 

ETF战场更讲究赢家通吃,眼下华泰柏瑞A500ETF的规模为226.41亿,日成交额40亿左右;国泰A500ETF的规模回落到184.38亿,日均成交额同类第五,显然难回第一宝座

 

这也不能全怪对手太狡猾,国泰A500ETF自身也有点“不争气”:其规模近一年缩水近百亿,并成为今年上半年规模缩水最多的宽基ETF。

 

国泰基金已多次错过宽基ETF首发带来的红利,这次“豪赌”A500目前也只赢了开局,为何会这样?随着ETF进入到群雄逐鹿的“红海”阶段,国泰又该如何应对?


失去的阵眼——国泰A500ETF


A500ETF其实很像是国泰基金计划拿来撬动ETF市场的阵眼,在其既定规划中,“中证A500ETF打底作为核心,科技加红利作为卫星”。

 

国泰基金作为老牌公募基金,这些年来处在行业颈部位置,好的是经营稳健,不好的是缺乏向上突破的魄力。

 

而其经营路线更像是边缘突围:觉得自己家底不够“厚”,没能力“卷”宽基,就选择布局行业主题ETF的“冷门赛道”,投入资源少、投入产出比高。效果也看得见,2020年,国泰基金ETF规模的行业排名升到历史最高位——第二名。

 

但2021年后,市场行情分化更加严重,热点不断轮动,行业指数基金优势减弱,使得以行业ETF为特色的国泰基金规模排名下滑至第四五名。

 

到了2024年,随着宽基ETF火爆,以沪深300指数相关产品为代表的ETF规模激增,国泰排名进一步滑落至第七(目前已经滑落至第8)。


 

受此刺激之下,国泰才“痛定思痛”,集中力量去做了中证A500ETF,希望打造出一款宽基大单品。

 

国泰是首批发行A500ETF的,前期主要通过线下券商渠道。据其量化投资部总监介绍,券商业务线就在量化部门,所以投资市场一体化,销售对产品的支持力度很大;国泰还借腾讯理财通,在微信朋友圈打起了广告;甚至连续半个月不间断直播,打起直播擂台战。

 

这一切都助力国泰A500ETF上市7个交易日规模突破100亿元,17个交易日突破2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华夏、易方达都不在首批发行之列。

 

可惜的是,国泰A500ETF开始做好了规模,但后续却有些跟不上。

 

一方面是外部原因。

 

  1. 首批A500ETF都面临“在上证指数2700点募集,3500点建仓,3200点上市”的尴尬局面;

  2. 中证A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也有比较,沪深300在价值中偏价值,中证A500在价值中偏成长,不同市场阶段的表现也会吸引不同的资金。

 

一方面就是其自身积累问题了。

 

宽基ETF运作起来与行业ETF有一些不同,比如成分股数量大了很多,管理难度相应加大,对于团队有一定要求。这些都会给国泰基金运营好A500ETF造成较大的考验。对于中腰部基金公司来说,资源有限情况下,“贪多本身也是嚼不烂的”。

 

本质上,在ETF市场,大单品战略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实现。一款ETF产品不仅看规模,还要看留存、客户结构,重点是能带来多少收益,这才是ETF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国泰A500ETF直到今年7月中下旬净值才回到1元以上,虽然开始一段时间其客户数是第二名的好几倍,但日均成交量长期徘徊在同类产品的三四位,反而像是客户更多来自大额机构的战略性配置(2024年年报显示机构持有占比为64.64%),而非真的有很好“群众基础”。所以后续其规模下滑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国泰基金在A500ETF上未能守擂成功,也意味着其在宽基战场的首次出击不利,仍需快速提升宽基指数ETF的布局能力,否则在ETF后续竞争中更易掉队。


成败ETF


ETF对国泰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其门面。

 

国泰基金的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固收三块业务对比来看,虽然固收在公司管理规模中占比最大,但在行业中排名并不靠前,更多起到稳定下限的作用;主动权益虽然有些可当“门面”的基金经理,但整体上规模一般,在行业内排名更靠后,且在收益表现上也差强人意;相比之下ETF更有竞争力。

 

落实到具体数据上。


图片来源:wind

 

国泰基金25年Q2总规模7640亿,非货规模4349亿,相比Q1季度增速为9.28%;相比24年底净增额423亿,增速为10.76%;在整体中排名第15名。

 

分类来看,国泰基金25年Q2股票型基金规模为1611亿,相比Q1同比下降了2.05%,但半年总增幅1.38%,这是连续多年下滑后的首次微增。而国泰基金25年Q2的ETF规模为1759.41亿,上半年净增277.86亿,排名稳定在第八。

 

从产品数量上来看,国泰基金股票型基金129只,混合型和债券型仅前者一半的量。


图片来源:wind

 

简单来看,25年上半年国泰基金非货规模的增长中65%来自ETF

 

但眼下国泰基金在ETF赛道上,除了上述所宽基出击不利,原来的行业ETF也有不少挑战。

 

整体来看,国泰打造爆款ETF的能力貌似有所“退化”,当然也可能是竞争和对手都上了一个等级导致。在其规模前十的股票指数基金中,除A500ETF外都是早期发行的产品。

 

另外,虽然国泰的行业ETF规模居首,但更多是因为品类丰富,产品多,在核心品类上并没有形成优势;而且行业ETF以科技成长、医药、高端制造等偏成长风格的领域居多,在偏价值风格的行业里布局较少一些,有些“偏科”。

 

具体看国泰基金在行业ETF遇到的挑战,大致包括以下三种:

 

1、主题ETF波动大,业绩短期分化激烈

 

行业或主题类ETF高度依赖于板块轮动和市场风格。半导体、券商等赛道牛市时净值暴涨,却在调整时大幅回撤,这些暴涨暴跌放大了客户收益体验的波动。许多投资者缺乏对ETF本质和行业轮动规律的理解,追涨杀跌导致“高买低卖”,投资体验不佳。

 

2、对主动管理能力的挑战

 

行业ETF虽然带来规模提升,但公司收入结构中以被动管理为主,费率和盈利能力对比主动权益基金存在短板。国泰基金被市场贴上“ETF型基金公司”标签,主动权益产品与核心主动型基金经理的市场关注度受到稀释,也需防忽视“主动管理核心竞争力”的风险。

 

3、长期发展隐忧

 

某些主题ETF赛道趋于拥挤,跟风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主题热度衰退后基金规模快速缩水,增量客户获取压力加大。市场风格切换如若过于频繁,管理ETF资产的交易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也带来额外挑战。

 

举个例子就很清楚了。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单只基金规模一度跻身同类第一方阵,最新规模仍超百亿。该基金牛市中销量爆发,但在2022-2023年半导体板块调整时,该ETF净值和规模都剧烈波动,许多“高点入场”投资者有较大亏损。

 

以此来看,国泰行业主题ETF产品具有“有规模、有流动性、波动大、分化强”四大特点,牛市时吸金显著,熊市或震荡市回撤大,对投资者择时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高。

 

这些都可能会制约国泰基金在ETF之争中更进一步。

 

最后,国泰基金从2021年起客户维护费持续降低,这部分费用通常花在渠道上换取曝光和销量,在别家开始军备竞赛时反而收缩比较罕见,当然也可能是想“花在刀刃上”,比如A500ETF的宣发上。但这也是要持续观察的重要点,背后可能暗含着基金公司的理念和管理方针。

 

从给投资者赚取角度来看,国泰基金25年上半年旗下基金产品利润为155.32亿,排名在第14位,和13位的鹏华基金非常接近,但大概只是排在第一易方达的1/4。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