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对冲美元霸权,香港出手了
2025-08-04 18:14

对冲美元霸权,香港出手了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40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AI生图


香港稳定币行业制度化、法治化的分界点来了。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从这一刻起,香港稳定币终于从混乱走进明规则。发币成了合法生意,但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只有注册地在香港、资金实力雄厚、合规能力突出的公司才能继续“留在牌桌”,个人、散户、小作坊和灰色项目都被彻底挡在门外。

 

尽管门槛空前,但香港对虚拟货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大转变——从过去谨慎甚至偏负面的防守,到如今率先落地全球首个法币挂钩稳定币全面监管制度的转向。这背后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推出稳定币的两个目的

 

香港推动稳定币的出台,一是防御——削弱美元霸权、防止本地铸币税流失;二是进攻——谋求在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中赢得更大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先来看看稳定币是什么?

 

稳定币,本质上就是一种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最常见的是1:1锚定美元、港元等法定货币,比如USDT、USDC。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全球通用的数字现金”:哪怕你身处不同国家,只要拥有一枚USDT或USDC,就等同于拥有一张即时可用、随时可兑换的数字美元,无论是换回法币,还是兑换成其他加密资产,既灵活又安全。

 

对于那些本币贬值严重的国家,稳定币能发挥的作用更大。当地货币一天天缩水,但只要把钱换成锚定美元稳定币,存在自己的数字钱包里,就能对冲贬值风险,等于拥有了不受本地通胀影响的数字美元,甚至无需传统银行账户也能实现全球支付和资金流转。

 

在跨境贸易领域,稳定币更是高效创新工具。传统银行汇款手续繁琐,不但费用高昂且通常到账需时3-5天,还存在隐形成本与汇率损耗。而使用USDT、USDC等稳定币转账,几分钟内即可到账,手续费极低,且无需受时间、地域、节假日限制,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

 

这样看来,稳定币尤其适用跨境支付和实时结算,相较传统SWIFT体系,效率与成本优势巨大。这意味着,谁能主导主流稳定币的发行、流通和支付结算网络,谁就能在国际贸易和数字金融中掌握更多话语权。这类似于传统世界发行法币带来的“铸币税”和国际金融支配权

 

稳定币就是征收铸币税的工具

 

目前美元稳定币已经成为全球跨境支付、链上交易和部分贸易中的主流数字结算工具——全球95%以上的主流稳定币都是锚定美元。借助美元稳定币,美国让全球各地的资本能够绕开各自本国的资本管制和传统银行体系的繁琐流程,资金几乎可以实现无摩擦、全天候、7x24小时流入美元资产池,美元也因此能获得巨额“铸币税”,同时也冲击了其他国家的铸币权。

 

铸币税,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发行本国货币获得的实际净收益。当稳定币锚定本国货币时,相关货币的需求、储备、清算行为都反馈到本国金融体系,铸币税归属本国政府或央行;如果稳定币锚定美元,则储备资产变成美元和美债,反而会加剧美元主导地位,导致本国金融体系对美元的依赖上升,美国也能坐享更为丰厚的铸币税红利。

 

正因如此,世界各大经济体(尤其是香港、欧盟等)推动本币稳定币,就是要弱化美元在数字金融时代的体系性垄断,促进多极化主权货币体系,避免本国核心金融利益受制于美国。

 

在这一背景下,香港推出稳定币条例,不仅是对上述挑战的回应,更体现了攻守兼备的战略思路:一方面以合规监管切实对冲美元的数字霸权与铸币税流失,另一方面积极谋求未来货币主导权和国际金融生态的话语权。

 

当然,美元稳定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依然难以撼动,但依托全球最大的贸易量和实体经济,我们也有机会在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取得属于自己的重要份额。

 

为金融创新“立规矩”

 

香港通过全球首个《稳定币条例》争夺数字资产监管话语权,但前提是保障用户和投资者,维护本地及国际金融声誉。

 

稳定币发展迅猛,但早期的行业乱象(如TerraUSD暴雷)暴露了脱锚、储备不实、信息不透明等风险,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稳定和投资者权益。香港条例出台后,牌照机制和高门槛把不合规玩家清理出局,重塑市场秩序。

 

香港相当于为此类创新“立规矩”——所有稳定币发行方必须有实体在港、足额储备、每年接受审计,且保障兑付能力,核心机制对准风险防控。这对投资者而言,从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踩雷”的风险。

 

肖风博士也指出监管层首要关注的是安全性。《稳定币条例》虽于2025年8月1日生效,但金管局明确表示发牌是“持续过程”,首批牌照仅发放2-3张(2026年初公布结果),远低于市场传闻的“数十家申请量”。在初期,官方仅会允许资本实力强、合规经验丰富的头部机构入场。

 

《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合规稳定币可以作为链上支付工具,实现RWA交易的"发行-认购-收益分配"全流程自动化。RWA可以将现实世界中沉淀了数百万亿美元价值的资产与高效、透明、全球化的数字金融世界连接起来。

 

但资产方也不能幻想靠RWA把自己手里卖不掉的资产卖出去。因为RWA只是技术上的创新,利用区块链把那些“动不了、卖不快、投不起”的传统资产更高效的交易,并不会改变底层资产质量。权属不清、非标化或低流动性资产(如不良房地产)无法通过代币化“镀金”。

 

资产方不要把RWA作为“不良资产垃圾桶”或传销噱头,要切记RWA的成功逻辑始终锚定于优质资产、合规架构和技术增效——技术是放大器,而非点金术。若背离此三点,上链不过是旧酒装新瓶,终将被监管与市场双重出清

 

总之,香港此举既是主动争夺未来“全球金融话语权”的战略出击,也是为数字金融场景设上一道安全底线。相关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要不要投资,关键要看RWA的底层资产,是否是优质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