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博
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文核心观点:
1、商汤科技是“AI四小龙”中体量最大的,同时研发投入最高,亏损最严重;
2、商汤科技在多项业务上面临较强竞争。
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推翻夏朝末代君主夏桀的暴力统治,颠覆夏朝,开创了中国改朝换代的先例。因为商汤功绩显赫,在史书上一直被并成为尧舜禹汤。
(图片来源:网络)
商汤科技,如此取名,足以彰显其野心。一直以来,商汤科技给人一种很“豪华”的感觉:首先是团队很“豪华”,商汤拥有40名教授,5000多名员工,其中约三分之二为科学家及工程师,包括250余名博士及博士候选人。
商汤科技的融资很“豪华”,商汤科技在上市前获得了12轮融资、共计融资52亿美元。投资方里有IDG、鼎晖、软银、阿里巴巴、厚朴投资、老虎基金、淡马锡等多家明星投资机构,其估值将达到120亿美元,如果这次IPO顺利,可能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IPO。
虽然各种“豪华”加身,在“AI四小龙”中,商汤的上市进度中落后,云从科技和旷视科技分别与7月20日和9月9号科创板成功过会,商汤科技还在申请的过程中。
四小龙都靠机器视觉起家,目前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在手机端争相和各大厂家合作,云从和依图已经转移主要方向,云从发展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依图软硬结合,开始涉足AI芯片设计。目前“AI四小龙”既相似又不同,那么商汤科技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本文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出道即巅峰
商汤科技是一家“赋能百业”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自主研发并建立了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其创始团队源于2001年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包括了创始人汤晓鸥以及实验室的核心成员。
2014 年初,Facebook 对外宣称,用 750 万人的数据对计算机进行训练后,其人脸识别准确率已经接近人眼识别能力。2个月后,2014 年 3 月,汤晓鸥团队发布 GaussianFace 人脸识别算法,在 LFW 数据库上准确率达 98.52%,在全球首次突破人眼识别能力。2014 年 6 月起开始发表DeepID 系列算法,逐步将人脸识别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至 99.55%。
计算机的识别准确率首次超过人眼,让汤晓鸥团队名噪一时,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认为,这意味着计算机视觉技术有可能实现商业化落地。他随即飞到香港,拜访汤晓鸥团队,随后投出了数千万美元,2014 年 10 月,商汤科技正式成立。
成立以后,商汤科技每年都有重磅产品推出,2015年,商汤自主研发出深度学习框架SenseParrots;2016年,推出SenseME及SenseMARS用于智慧生活板块,自动驾驶平台Smart Auto;2017年,研发城市方舟平台,用于智慧城市板块;2018年开始,商汤科技自研了AI专用芯片STPU,于2020年1月流片成功,截至今年6月30日,商汤科技共量产了1.1万颗STPU芯片;到了2021年,商汤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数目已经超过了22000个,专利申请数目则超过8000个。
在成立至今的7年间,商汤科技进行了多次业务调整,最初的业务是人脸识别技术到教育与医疗,2019年,商汤科技将原有架构调整为事业群架构,并开辟出AI 教材、AI 医疗、AI 芯片等多条新业务线,目前业务营收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在这四大板块中,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占比最高,合计占据了总收入的80%,智慧商业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占据总收入的43.1%和39.2%,智慧城市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占据总收入的39.7%和47.6%。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商汤科技以软件平台为中心支持四大板块,通过统一的AI基础设施来支撑面向各领域的AI模型生产和软件开发,大部分是通过向系统商收取相应的AI应用软件授权费和软件订阅费,以及提供软硬件一体产品解决方案获得收入。
根据披露,以2020年收入计,商汤科技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供应商及中国最大的计算机视觉软件供应商;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科技软件平台的客户数量累计已超过2400家,其中包括超过250家《财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119个城市以及超过30家汽车企业,同时,商汤科技赋能了超过4.5亿部手机和超过200款手机应用程序。
那么商汤科技具体的收入和利润究竟如何呢?
二、“流血”上市
过去三年间,商汤科技在“AI四小龙”体量最大,营收是旷视的两倍多,是云从、依图的三倍甚至更多(说明:云从科技数据披露至2020年底,依图科技数据披露至2020年H1,下同)。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商汤科技的毛利在“AI四小龙”中也是最高的,从2018年的56.48%上涨到2021年的72.95%。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人工智能虽然描绘了很美好的未来,但是利润却比较“骨感”,从“AI四小龙”的财务表现来看,目前还没有一家是实现盈利的:商汤科技三年半亏损了超240亿元,旷视科技三年半累计亏损146亿元,依图科技2018-2020年上半年,两年半累计亏损61亿元,而云从科技则三年2018-2020年累计亏损超过26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商汤科技242亿亏损里包含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股权激励”等各项因素,剔除之后,调整亏损为28.6亿(优先股简介:优先股是目前比较受到投资方喜欢的一种投资方式,优先股不属于股权投资,属于被投资企业的“金融负债”,投资人享有每年的固定利息,并且还可以和被投资企业约定如果不能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市,需要以一定溢价回购,如公司上市,则投资人有权选择将优先股转为普通股,然后在股市上退出。因为优先股的“金融负债”属性,被投企业在发展壮大后,容易出现优先股导致的亏损,这部分亏损是公司增值导致的,而非业务亏损,融资越多、估值增长越多的公司会录得越大额亏损。一旦成功上市,优先股就会转为普通股,这部分不利影响就会完全消除)。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亏损”问题是AI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曾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作过分析,由于人工智能产业尚处于起步期,技术还不够成熟,用户接受度低、市场规模小、运营成本高,人工智能企业盈利困难。而这也几乎是所有处于产业起步期的企业都会面临的。
另外,行业出现普遍性亏损高额研发费用有关。为保证持续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大额度的研发投入是企业亏损原因之一。商汤科技最高,三年半投入近70亿元,甚至一度相当于其他三小龙的研发费用之和。2021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已经甚至已经超过了营收。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商汤科技的主要客户是To B和 To G,这也导致公司回款周期较长,最近三年应收账款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100%。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此进行了风险提示,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出现如此大比例的应收账款。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应收账款高企,经营性现金流也长年为负,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H1的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5亿、-28.69亿、-12.29亿、-8.31亿。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商汤科技由于优先股负债不断提升,总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分别是131.65%,144.49%,154.4%,171.24%,剔除优先股负债的总资产负债率,2018-2021年上半年分别为22.46%、31.30% 、28.91%、9.79%。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商汤科技的业务比较有前景,业绩现阶段还是亏损的,那么上市后,要注意哪些风险和机会呢?
三、IPO背后,隐忧重重
商汤科技内忧外患,外部因素有竞争风险和AI技术落地风险,内部有客户过于集中风险。
1、竞争加剧影响利润
商汤科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竞争风险。
在人工智能这个赛道,已经有很多巨头在布局。百度率先提出All in AI,腾讯宣布AI in all,马云创立达摩院,科大讯飞和海康威视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做得风生水起。
除了上述巨头,“AI四小龙”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在大家一致看好的手机应用赛道,商汤和旷视更是打的不可开交。OPPO、vivo两大手机客户都分别位列商汤和旷视的客户名单,手机厂商不愿冒险押注一家供应商,不同的手机型号应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的客户包括OPPO、vivo、小米、诺基亚、荣耀。商汤方面在为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等提供技术方案,包括人脸解锁、智能美颜、智能滤镜、背景虚化、智能相册方案等。
商汤开始自研芯片,包括人工智能专用芯片STPU,AI ISP芯片,这是一个需要海量资金投资的方向,去年上市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还没有找到自己芯片的商业化落地方向,处于亏损的状态,海外芯片巨头在人工智能芯片这个领域更是耕耘了好久。
商汤所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更是目前的赛道大热点,多家巨头盘踞:华为今年和极狐阿尔法合作的自动汽车驾驶系统让人记忆犹新,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虽然争议不断,但是不断在进化,百度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多个城市路测,还有多家独立的自动驾驶系统公司比如5个月融资6亿美元的文远知行,以及独立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厂商。就连“AI四小龙”中的依图科技也在2020年3月成立的依行科技,为自动驾驶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自动驾驶作为汽车工业百年难得一遇机会,不仅是上述企业参与,甚至苹果、小米、OPPO也已经参与其中。
对于像商汤一样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自己不造车,主要靠与汽车厂商合作来获得收益。然而汽车厂却并不一定想长期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委托与别人。上汽董事长陈虹在六月底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给出了一个明确观点:“与华为的这种合作使华为成了灵魂,而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要把‘灵魂’握在自己手中。”
在上汽董事长陈虹已经发出灵魂拷问的前提下,商汤和车企的合作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
目前商汤有四大业务领域,但是无论哪个领域或者未来新进入哪个领域,商汤和一众AI公司都将陷入同质化产品的红海竞争泥沼中,谁也不具备更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
2、技术落地难影响收入
李开复在《AI·未来》中谈到,今天AI不再需要诺贝尔级别的创新,而是将现有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创造出真正的价值。现阶段,商务能力和运营能力要比技术研发能力更重要。
人工智能作为技术赋能的角色,其价值常常不能直接表现为业务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企业并不直接销售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其作为改善其他产品或服务性能、体验或效率的支撑工具,如应用在电商、搜索、社交、新闻推荐等,提升其运作效率和用户体验,但无法直接为其提供直接的销售收入,而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经济价值被低估的原因。
3、客户过高集中影响经营稳定
商汤客户收入较为集中,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商汤最大客户应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8.7%、7.7%、11.9%及22.9%,而五大客户应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28.4%、26.3%、31.4%及59.3%,这容易形成客户依赖。
写在最后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我国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步走”的阶段性发展任务: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商汤科技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的先锋,目前虽然是无法盈利,但是发展速度和研究成果有目共睹,目前人工智能赛道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商汤科技IPO成功后无疑会加速公司发展,有利于提升战略的执行和降低负债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