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1、引言:AI时代的生存法则
2、智能眼镜引领下一代互联网
3、AI不是人类2.0,垂类行业智能最有前景
4、AI助理:从CEO秘书到全民标配
5、透明社会
6、AI推动内容变革,好莱坞可能被干掉
7、AI三重命运:算力狂欢、模型瓶颈还是寒冬再临?
8、企业组织中,中层可能集体失业
9、AI如何再造教育?
1、引言:AI时代的生存法则
大家好,又到了每月一次的读书课。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书是《2049:未来一万天的可能》。近几年,人工智能呼啸而来,未来它很可能像蒸汽机或电力一样稀松平常。新一轮科技大发展的黎明已至,所有人都会被卷入其中。我们的理念将被颠覆,生活方式会改变,工作方式也会大变样——科技最终会把我们带向哪里?让我们翻开凯文·凯利的新作寻找答案。
凯文·凯利是科技领域公认的预言家。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失控》曾精准预言了随后爆发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共享经济等。在这本新作中,他对未来25年做出了几大预言:人工智能普及后,名牌大学为何不再重要?AI将如何重塑企业组织架构、大概率“消灭”大批中层?他还给出了个人在未来世界的生存建议。与技术狂想派或极端乐观派不同,凯文·凯利是脚踏实地的技术派。他强调:未来95%的事物仍将维持原样,不做过度超前预测,这使本书更具可验证性,读者可把它当作可能成真的未来场景来参考。
书中另一特色是融入大量中国视角。204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作者也对中国在未来技术世界中的角色做出大胆畅想。
因篇幅宏大、章节精彩,本期先分享上半部分。
2、智能眼镜引领下一代互联网
上半部分的核心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凯文·凯利预测,到2049年,大多数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取代。人们戴上它后,将进入“镜像世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叠加。
具体场景举例:
• 在厨房:看向冰箱,眼镜实时显示食材保质期;询问饮料成分,无需翻找瓶身,列表即刻浮现并可互动。
• 在办公:把常用视频、文档固定在虚拟左墙或右墙;在视野中央开一扇“虚拟窗”,窗内门廊坐着远方亲友的虚拟分身,你也可以用虚拟形象与之互动。
人机交互方式将彻底改变:告别键盘、鼠标和触摸屏,未来我们将用语言、动作甚至眼神指挥机器。
更多脑洞场景:
• 街头导航:视野里直接浮现蓝色指引线,比掏出手机更便捷;偶遇一面之缘的行人,眼镜也能提示姓名,化解尴尬。
• 医学院课堂:学生戴上眼镜即可看到3D虚拟心脏,亲手拆解跳动的心脏,直观学习其工作原理。
• 企业实习:新人通过眼镜识别并操作复杂设备,无需“老司机”手把手带教。
智能手机曾整合相机、音乐播放器、笔记本、钱包等功能;而智能眼镜对世界的颠覆或将超越手机——手机只有被点亮时才采集数据,眼镜则从睁眼那刻起就持续记录、持续交互。当数十亿人同时贡献数据,虚拟世界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海量样本与数据库。
凯文·凯利断言:下一代互联网中最富有、最强大的公司,将是那家为镜像世界提供底层数据服务的“云端巨兽”。
这家公司会属于哪个国家?作者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视角:数据是敏感的资源,各国都会保持警惕,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属性。因此,未来镜像世界里,这家巨无霸既不太可能由谷歌、亚马逊等美国巨头主导,也不太可能由百度等中国巨头掌控,而极有可能诞生在一个人口体量庞大、相对中立的国家——印度“渔翁得利”的概率不低。这家企业的员工规模或将超乎想象,甚至超过100万人。
当镜像世界真正建成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企业与产业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旦所有人都透过智能眼镜生活在虚实叠加的环境里,对3D沉浸式内容和体验的需求将呈井喷式增长。于是,以第一视角直播的冒险类、探险类行为会迅速成为热门赛道:
你可以随时“登船”加入某位达人正在直播的登月任务,也可以跟随他潜入深海,仿佛亲临其境;还能随他奔赴前线、探访亚马逊雨林或珠穆朗玛峰,全程3D沉浸。镜像世界里,只要人类社会曾经出现过的活动,你都能随时搜索或模拟体验。游戏产业的前景同样广阔:它本就是现实世界的镜像,未来将愈发逼真。
教育领域也将被重塑。沉浸式体验将取代端坐在书桌前的抽象学习——你可以“钻”进一颗红细胞,随血液环游全身,直观理解循环系统;也能回到史前,以一只动物的视角观察地球;甚至调出某位历史名人的数字分身,与“华盛顿”面对面探讨美国建国史。当然,在这片大开脑洞的世界中,也会冒出几大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隐私:当数据收集无处不在,每个人的行踪与偏好都被记录,这些信息会否反向控制我们,使我们沦为数字奴隶?其次,中美竞争之下,我们究竟会建成一个统一、互联互通的镜像世界,还是多个彼此割裂的平行世界?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章节继续探讨。
本文为妙投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购买本专栏即可解锁完整内容。新用户可免费领本专栏7天阅读体验机会,在妙投APP-我的-权益兑换 输入“妙投888”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