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Android 如何被 Google 收购?| 荐读
2021-08-27 18:54

Android 如何被 Google 收购?| 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本周“荐读”首先从元宇宙谈起,这个词的源头是科幻小说里的一个特定场景,扎克伯格如何看待元宇宙?FB 的元宇宙办公产品有哪些惊喜,以及,如何建立起关于元宇宙的分析和认知框架,本期将提供一系列阅读推荐。


不知不觉间,Figma 与 Airtable 已经成为估值近百亿美金的创业公司,本期将推荐两个认识该公司的视角。


本期还将关注:


• 史料:Android 如何成为 Google 一员?

• 思考:数字产品与用户习惯;

• 书评:数字时代的城市漫游者们;


元宇宙


  • 元宇宙的可能样子


Vice|2021–08|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


“元宇宙”正在成为科技大佬必谈的词汇,从扎克伯格到纳德拉,元宇宙似乎正成为 FB 以及微软的新增长点。


这篇来自 Vice 的文章抛开科技公司的元宇宙设想,而从其起源的角度——科幻小说《雪崩》——阐述元宇宙的可能样子,科技公司们从来都愿意以乌托邦的视角解读技术发展,但结果往往是技术制造出了另一种反乌托邦的未来,曾经的 Facebook 如此,未来的 Facebook 呢?


  • Facebook 的元宇宙计划


Verge|2021–07|链接|35 分钟(阅读时长)或 40 分钟(收听时长


Verge|2021–08|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


关于 FB 的元宇宙设想,我选取两篇文章供各位参考,第一篇是扎克伯格专访,你会看到(听到)其对元宇宙的立场,我摘录其中的一段:


One of the reasons why we’re investing so much in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 is mobile phones kind of came around at the same time as Facebook, so we didn’t really get to play a big role in shap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ose platforms. So they didn’t really develop in a very natural way, from my perspective. People aren’t meant to navigate things in terms of a grid of apps. 


I think we interact much more naturally when we think about being present with other people. We orient ourselves and think about the world through people and the interactions we have with people and what we do with them. And I think if we can help build the next set of computing platforms and experiences across that in a way that’s more natural and lets us feel more present with people, I think that’ll be a very positive thing.


第二篇文章是 Verge 记者感受 Facebook 元宇宙办公产品的心得体会,尽管整个体验还算不错,但正如文中所言,FB 这个产品的完成度还有待观察,该公司也拒绝给出具体的发布时间,而是笼统地表示正在为平台上的创作者提供更多工具。


  • 一组元宇宙认知框架与分析


Matthew Ball|2021–07|链接|2 个小时(阅读时长


关于元宇宙的分析,不得不推荐投资分析师 Matthew Ball 的视角,他在 2020 年 1 月写过一篇长文分析(链接),介绍了元宇宙是什么、有哪些特点,随后,他又陆续更新了一系列思考,本期推荐的是共计 9 篇文章的元宇宙分析框架与案例解析,所有文章都可以免费阅读,非常值得收藏。


公司相对论


  • 两家 SaaS 公司:Figma 与 Airtable


《福布斯》|2021–08|链接|10 分钟(阅读时长


Sacra|2021–08|链接|25 分钟(阅读时长


Figma 和 Airtable 已经悄然成为“超级独角兽”,前者估值达到 100 亿美元,后者也拥有超过 77 亿美元估值。


这两篇文章分别是不同视角展现了两家创业公司的发展历程,《福布斯》的文章更像是一篇新闻综述,可以帮你快速了解 Figma 这家公司;而 Sacra 的文章则以财务视角去评估 Airtable 的价值与增长潜力。


两家公司具有一定相似性,比如都是从 C 端用户切入市场,但在发展过程里逐步加大 B 端市场的研发与产品投入,最终依靠 B 端客户获得盈利;而他们提供的产品并不新颖,不管是 Figma 的设计工具产品还是 Airtable 的表格,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多类似产品,但为何这两家公司可以在一个看似没有技术门槛的领域做出这样的成绩,很值得思考。


  • Android 如何被 Google 收购


Arstechnica|2021–08|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2004 年末,一家研发开源手机系统 Android 的公司遭遇一系列挑战:他们需要快速做出 Demo;然后向手机厂商展现 Android 的潜力;同时还要向投资人介绍 Android 不仅是一款好产品,更是一个可以帮他们赚钱的产品。


这是一本新书 Androids: The Team That Built the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的片段,就在 Android 团队无法获得运营商青睐的时刻,Google 出现了,Larry Page 主导了整个收购,而在收购完成后的内部会议上,Andy Rubin 向内部高管介绍 Android 系统并谈到如何商业化,此时 Larry Page 打断了他,“这些不用担心,你们只要做出最好的手机就行了,以后我们再讨论这些事情”。


技术、城市与人


  • 数字产品塑造了我们的习惯


《纽约客》|2021–08|链接镜像|10 分(阅读时长


本月 Twitter 改版带来了一阵批评,新的字体和颜色让很多用户非常不适应,联想到不久前苹果为 iOS 15 准备的新 Safari 标签栏,这些数字产品界面的变动,为何让使用者如此不适呢?


在这篇《纽约客》的文章里,作者进一步谈到从 Instagram 到 Spotify 如何塑造我们使用相册与收听音乐的习惯,而这些产品界面的细微变化也会持续影响我们对于照片、音乐乃至社交关系的认知,但人类又是一种善于适应又善于遗忘的动物,作者最后不无悲观的指出:当我们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被科技公司的 UI 改变而改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在失去一种“所有权”?


  • 城市漫游者的退化


《纽约客》|2021–08|链接镜像|30 分钟(阅读时长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而在城市成为工业文明改造的对象之后,城市又成为一代代人研究的样本,从波德莱尔到弗吉尼亚·沃尔夫再到瓦伦特·本雅明,他们以“身处其中又跳出其中”的漫游者姿态观察着城市里人与物。


在这篇书评里,你不仅会看到上述这些漫游者,还会了解到更多城市观察者和记录者,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去解构城市。与此同时,现代旅游业的兴盛,赋予城市某些地方以“历史意义”,却也让漫游者的退化了,智能手机上随手拍下的影像、社交媒体的只言片语,让数字时代城市漫游者越发成为一类“导游”,这或许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