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禁酒令最大的杀伤力是什么?
2025-05-22 11:59

禁酒令最大的杀伤力是什么?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21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段明珠

头图 | 视觉中国


上周末“禁酒令”再出,周一开盘头部白酒股普遍跌幅在2%左右,其中贵州茅台跌破2万亿大关。之后两日白酒板块连红,终于让茅台市值“收复失地”。这好像验证了市场普遍认为的,在经历了多次“禁酒令”后,此次对白酒业的杀伤力有限。

 

但禁酒令最大的“杀伤力”其实不在短期的股价变化,而是会通过影响酒企战略布局,并改变白酒行业格局。比如最近讨论度很高的茅台股东大会不喝茅台酒,改喝蓝莓汁,等。

 

这次的禁酒令又会让行业往何处发展?关键是,如果按周期底部利空出尽就是利好的投资逻辑来看,白酒板块当下是否具有投资机会?

 

这次有啥不一样?


禁酒文件年年有,但此次还是有点不一样。看过新“禁酒令”的内容,会发现其实规格、标准都提高了。

 

首先,近年来的禁酒类文件多为某一省份、地市自行发文,没有全国统一层面的规定,此次则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其次,在2025年最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关键一句是“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且不得安排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还有补充的一句“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条例执行。”

 

新规虽表面是仅针对“工作餐”场景,但部分省份如贵州、江苏已提前实施“工作日禁酒”;同时将早期政策中对“高档酒水”的局部限制升级为全面禁酒,明确禁止所有含酒精饮料,包括白酒、红酒、啤酒等;同时将国企等也划到新规范围内。之前酒企可以通过“价格规避”(推出政府餐标之内价格的酒)、“渠道变通”等操作寻得一定机动空间,但如今无法绕过规定,就会形成刚性约束。

 

而市场普遍认为影响不会很大,关键的原因在于,如今白酒企业的政务消费比例已经从2011年的40%降至5%左右,给营收带来的直接影响会大幅缩小。另外此次再提“禁酒”也和近期发生的官员违规聚餐,酒后死亡等恶性事件高度相关,虽然会造成白酒短期的争议和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但对白酒板块的投资逻辑影响有限

 

可以肯定的是,新“禁酒令”肯定不会重现2012年“八项规定”导致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超3000亿的“惨状”,但对白酒业及相关酒企的影响也不会仅是明面上几个点的营收。

 

政务消费如今对白酒更多是品牌加持作用,通过政务场景的稀缺性使用(如外事接待)维持其高端形象,间接支撑商务市场溢价;以圈层的示范效应来带动其他圈层的消费,这和奢侈品找名人代言道理差不多。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也会给白酒消费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此次茅台股东大会就因“晚宴改为自助餐,飞天茅台变蓝莓果汁”冲上热搜。针对新规,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回应称,“对于我而言,不管是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站在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我是发自内心地赞成该条例,是时候让中国白酒回归初心了。”茅台就像行业风向标,开了头后面酒企也不会落下。

 

其他白酒消费场景其实也会有波及。有报道提及,北京一家人均消费200多元的餐厅今年以来,“如果包间有客人带了茅台酒,会用分酒器分装后再摆上桌,不会在桌子上放茅台酒瓶,以防有客人拍酒瓶的时候拍到同行吃饭的人。”

 

一位白酒上市公司的相关人员向妙投表示,国家倡导厉行节俭必然要积极响应,不过大环境下白酒企业的挑战也会增加。 


谁上,谁下


可将“禁酒令”对酒企影响分为直接营收和品牌力两块来看,从而看对不同酒企可能产生的影响。

 

直接营收这块,其实此次新规对几乎所有上市白酒企业来说影响都不大。比如高端代表茅台,有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茅台在政务渠道的销售额约为20亿元,占其总销售的比例可能在2%以下,近两年比例也不会有多少提升。

 

再比如区域次高端品牌,以江苏省的洋河与今世缘来说,也是自2013年已将重心放在大众消费以及商务消费上,公务饮酒占比有限,所以2016年出台的“禁酒令”也已起不到太多影响。至于低端白酒品牌,本身也比较难进入政务用酒范畴。

 

但从品牌力上,新规对不同酒企的影响还是略有不同。和2012年那波不同的是,高端品牌这次其实“皮都没蹭破”。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就在演讲中称,茅台在高端商务接待中是不可替代的刚需品。“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商务接待可以少点两个菜,甚至可以吃地摊,但没有茅台就很尴尬了。”近两年茅台开瓶率逆势提高,就是因为价格下降后被新消费者承接住,“茅台的空间瞬间被打开了”。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按销售绝对量来计算,2014年茅台销售4.64万吨茅台酒,占行业总量的1.12%,而其品牌力在白酒中是绝对的头部(《Brand Finance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茅台品牌价值583.8亿美元,同比增16.5%,排名第7;前面基本为国有大行),所以只要茅台价格降到一定程度,白酒潜在消费群体更可能会转化为其真实消费者。五粮液也是如此,只是可能要跟着茅台也下一级台阶。

 

所以这次政策冲击可能次高端品牌会感受更多些。如今白酒市场本就呈现高端和低端两头强,而中间次高端被挤压的态势,若一些次高端品牌(尤其是区域性的)失去政务消费对品牌的加持,竞争优势又会少一分。

 

从长远来看,至今的几次禁酒令一步步让白酒业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驱动,并促使产业格局发生变化。

 

1989年价格闯关与经济整顿,催生民酒崛起。当时比较突出的是2家酒企,一家是古井贡酒走大众化路径,通过“降度降价”、“负债经营”、“保值销售”等策略,在全国白酒行业中率先冲出了低谷。一家是五粮液试水高端化,首次将酒批发价提高超过泸州老窖。

 

1996年公务消费限制倒逼转型,五粮液在1994-2003年间4次提价,终端价成功超越汾酒、茅台成为价格标杆;茅台1998年组建销售公司,打破糖酒公司统购统销模式;洋河2003年推出“蓝色经典”系列,首创“酒店盘中盘”模式,聚焦核心终端。

 

2012年“八项规定”引发市场格局重构,商务消费、大众消费崛起,推动了市场格局两极分化。茅五泸阵型出现,在2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具有统治力;牛栏山、红星二锅头则在大众光瓶酒市场表现优异;中端市场则竞争激烈,尤其是地产酒与全国性品牌陷入消耗战。

 

如今,新禁酒令虽然对长期白酒市场的供求关系不会产生结构性影响,但同样会影响行业竞争格局。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当前白酒消费场景中,家庭聚会、朋友相聚和商务宴请位列前三,占比依次为49.11%、48.00%和42.22%,之后是喜宴/寿宴(39.11%)和个人小酌(34.67%)。


 

谁能将自己的白酒成功植入相应(年轻化)场景中,谁就掌握下一步竞争的砝码。

 

酒企们都在行动。比如贵州省长提出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茅台五粮液等纷纷布局。茅台打造茅台镇酱酒体验店,提出“朋饮”(社交宴请)向“友饮”(日常饮用)转变,并培育家庭消费群体。五粮液收尾501古窖池中国白酒文化圣地项目,努力将酒旅结合,提升品牌溢价。

 

最终效果还有待检验。

 

从投资层面来看,其实禁酒令出来后,不少投资者会期待白酒股跌出黄金坑,好等个左侧布局点。考虑到消费复苏较慢,业内对行业触底的时间预估最早在2025年下半年甚至2026年,虽然上市酒企的平均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茅台等酒企的股息率在低利率环境下也有性价比,仍建议可以持续关注等待行业真正出现反转的苗头。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