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宏观数据顶压增长,长期行情有支撑!
2、美国市场反弹结束?哪类资产因祸得福?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宏观数据顶压增长,长期行情有支撑!
今天的市场亮点不多,三大指数都是微微下跌。这很正常,因为早晨一开盘,大家面对的就是一堆不好的宏观经济数据。几乎在各个条线上,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消费等,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疲软的状态。这也在一早给市场造成了新的打击。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细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这个生产方面的数据其实还算不错,增长了6.1%,但相比于上个月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说明生产企业从公司层面考虑,现在还是有疑虑的。加班加点干活的势头遭遇了一点逆风。
从公司层面再来看需求层面,也是有点萎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5.1%,光看这个数据还不错,但实际上和3月份相比是明显下滑的。3月份的时候这个数据是5.9%。
现在对于消费这个大类来说,核心的困扰就在于价格卖不上去。大家还是在搞内卷,在搞价格战,这个短期之内好像也是无解的。所以消费领域的压力还是继续存在。尤其像今天消费当中的一个大类——白酒,遭遇到了比较大的心理创伤。这是因为政府层面公布了一个反对体制内浪费的条例。我们就不给大家念全文了,它的核心点就是要过紧日子,体制内以后在差旅、办公用房、日常请客吃饭这些方向上都要收紧预算,甚至控烟控酒控到什么程度,白酒可能都上不了桌。所以这对白酒这个赛道来说是进一步的打击。个人理解,这不是一阵风的整顿,它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常态。所以对于白酒消费的总量来说是雪上加霜。这个赛道就是一个老赛道,有点日薄西山的感觉。
除了白酒之外,我们再来看一下房地产。这也是今天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当中一个不太好的领域。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4月份下降了10.3%。房地产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一直在下降,但4月份拿到的这个数据比2025年我们知道的几轮数据还要差。它的跌幅还在继续扩大,所以是一个重大的拖累项。从房价上也能够反映出来这种向下的压力。4月份一线城市二手房整体价格出现由涨转跌的情况。二手房是一线城市交易的主力军,所以它非常有代表性。上海和北京还稍微涨了一点,但广州和深圳直接把这个数据拉下来,拉成了由涨转跌。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情况会更麻烦一点,更糟。
所以一早大家看到的这一系列宏观数据排着队出来,确实在市场上造成了心理压力。几乎各个角度、各个维度的数据都毫无幸免地出现了一些疲软。那么市场上也需要向下反映一下。但个人理解,这个往下的回踩也不会很深,今天基本上就反映完了。原因就是现在资本市场不光是反映宏观经济,它还要反映政策预期,它要反映资金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其中还隐藏着一个国家队。在市场上有需要的时候,出现重大向下的调整的时候,它也会出手。所以向下的空间其实没有那么大。
今天证监会的负责人也在一个对外论坛上再次表态说,今年到现在为止,一些长线的机构资金、金融机构的资金,包括社保的、保险的,在这几个月里面连续加仓,进行中长线布局,净买入了2000多亿人民币。这其实就是在秀肌肉,也是在告诉很多资金,在当下这个比较敏感的时刻,不要跑到市场上来捣乱。所以向下的这种回踩,个人理解空间也是非常小的,更不要说在资本市场当中去反映宏观数据了。
很多时候,宏观数据短时间不好,是一种短时间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政策预期可能会起来。大家会认为,普通人看到宏观数据不好,那么从决策层角度来说,会不会因此更多地去储备一下政策弹药,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它有可能是反向的逻辑,反方向地提供一点支撑力。所以我们说,资本市场向下的这种回踩的动力和机会确实也没有那么大。
那么从政策层面来看,有没有看到说有可能会因为这些负面的信息而改变一下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去加强一下呢?其实现在整个政策往前推进,还是按照4月底开的那个最高层会议定的原则往前推进的。4月底的会议就是战略性地要保持这种定力,所以整体推进的节奏是比较四平八稳的,并没有像市场预期当中的那样来一个大招。现在大家还是在市场上找不到这种变化的一些信号和蛛丝马迹。
这两天我们看到一个热词叫做“地瓜经济”。地瓜就是那个农产品,这里的“地瓜”代表的是一种地域型经济模式。浙江省在新闻联播里,这两天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在介绍浙江经验。所谓“地瓜经济”,简单理解就是像地瓜一样向下扎根,向上散开藤蔓,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到外面去汲取阳光、雨露和营养,最终形成的营养回到根部,让块茎越长越大。用“地瓜经济”来形容整个浙江经济,并且花了相当大的力气去宣传,这到底在预示着什么呢?
个人理解,在政策层面上还是要继续对外开放。对于中国国内的一些强省来说,就是要到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而对于中国一些相对中庸的省份,经济比较平均的省份,就是要到中国的统一大市场中去开放。所以整体上来说,对于出口、对于外向型经济并没有减少重视程度。
现在是几个“马达”、几个动力都在发力,包括出口、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的投资,也包括今年上半年提得比较多的扩大内需。这几个方向其实用力都是比较足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偏移或偏废,这是一种比较均衡的打法。所以我们现在在资本市场中能够感知到的政策是比较均衡、比较全面、比较稳的。从行业赛道上也没有明显的政策倾向性,所以现在总体市场的印象就是“稳”,或者换一个词叫“波动”。缺少一个向上触发的因素,直接去拉涨,缺少这样的催化剂。
2、美国市场反弹结束?哪类资产因祸得福?
以上是国内市场的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下海外市场。这两天发生了一些微妙但明显的变化。其实我们在昨天晚上跟大家聊到过,整个美元资产,也就是美国市场又一次面临短暂回调的压力。直接的触发因素就是昨天穆迪这家评级机构调低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这是国家层面上面对的压力,但我们回到企业层面上,它也要接连去承受压力。包括今天大家看到的一条消息:美国财长见了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老板。见面之后,美国财长提出了一个要求:沃尔玛去承担一部分关税,而不能把关税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所以这个谈话很有意思。关税的钱是被美国政府收走了,但收完之后到底谁来出呢?现在消费者跑不掉,对吧?出口商也跑不掉,现在的美国企业看上去也跑不掉。哪怕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需要,政治上的表态也需要在财报上、在利润上承担一点成本。而这些又是上市公司,所以最后交出来的财报能不能被资本市场认可?显然,这个成绩单要暗淡一点,最终又变成了上市公司股价要承受一些压力,向下去反映一下。
总体来说,对于美国资本市场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再加上美国的一众投资银行,看热闹不嫌事大,现在又纷纷预测说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资产的吸引力可能在增加,而美国市场反倒需要看淡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预测肯定能够引导一部分资金作出新的选择。
所以从上周五到现在为止,虽然大家看到美国股票市场歇了两天之后好像没有特别大的反应,但有一些微妙的因素和微妙的压力正在形成。有没有可能再次“倒打一耙”,让美国资产的反转交易终结掉,再次向下回踩?这特别值得注意。
另外,与美元资产形成跷跷板效应的就是黄金资产。黄金在前段时间经历了大约10%的大幅下调,去掉了一部分泡沫,也去掉了一部分比较激进的杠杆资金。现在往下猜,它又是跟美债、跟美元指数等形成反向运行的,而且在美股下调的时候,它往往能够“闪亮”。所以在当下,对于这类资产是不是要稍微高看一眼?大家可以自己来决策。
以上是我们今天聊到的所有内容,分国内和国外。总体来说,国外的反转交易或许已经结束,而国内还需要一定的耐心去等待一些催化剂的形成,才能判断哪些行业能够走出来。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更多的我们明天再继续,拜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