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1、标普500涨幅,流动性扩张贡献了大半利润
2、美元大松绑,全球进入流动性汪洋大海
3、高达130万亿美元的庞大资金池
4、观察流动性,“非传统”指标提供更多线索
5、过去十年,流动性驱动的中国周期
6、一组流动性指标,领先市场半年左右
7、最近流动性周期,2024年7月大震荡
8、向前看:等待未来美元周期退潮
1、标普500涨幅,流动性扩张贡献了大半利润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每月一次的好书分享时间。这一次给大家带来的是《资本战争:全球流动性的涨潮》。这本书完成于2020年,它的关注点在标题中已经体现出来,即流动性对各大类资产的影响。
所谓流动性,简单来说,就是一段时间内,关于某类资产或某个国家、某个经济体,到底是吸引了资金的净流入还是净流出,其速度和力度如何。
为什么关注流动性呢?我们知道,在过去几百年里,金融投资获利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通过技术分析,观察价格曲线来得出大概率的结论;还有的属于价值投资派,通过分析国家、商品或股票的基本面来得出胜算。而这本书的关注点是流动性——这个最单纯、最直接的因素。关于这类资产到底有多少资金涌入,往往比资产本身的质量还要重要。
有一个案例可以佐证这个结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家看到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涨幅其实很引人注目。但在涨幅中,大约63%的贡献其实来自于流动性的扩张,即资金的涌入。剩下的37%,也就是大约三分之一的涨幅,才是由标普500指数中企业的利润增长所贡献的。
可能很多朋友会质疑:这难道不是因为企业利润有增长预期,才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吗?你没办法把资产价格的上涨完全按比例归结为流动性的流入。但实际上,这本书也举了其他例子。比如在2020年之前,印度这个新兴市场中,很多企业的利润表现非常平淡,但这并没有阻止资金流入,推动股价上涨,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浪潮。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中,资金的流入流出、汹涌澎湃的流向往往决定了一个资产的价格涨跌。这可能也深刻改变了全球市场中不同的投资流派。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们观察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或者说从21世纪初开始,像巴菲特所秉持的价值投资派,在这段时间里,跑赢标普500指数的概率和幅度已经被压得很低,再也没有出现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或七八十年代那种价值投资派一骑绝尘、在市场中壮观的涨幅。
本文为妙投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购买本专栏即可解锁完整内容。新用户可免费领本专栏7天阅读体验机会,在妙投APP-我的-权益兑换 输入“妙投888”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