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高层频繁调研,国内政策预期主线不变
限免 2025-04-17 18:12

高层频繁调研,国内政策预期主线不变

文章所属专栏 给投资者的消息内参·第四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0:00

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海外波动继续加大,科技板块仍需小心

2、高层频繁调研,国内政策仍主打"消费"赛道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海外波动继续加大,科技板块仍需小心

今天除了关税消息的反复拉扯之外,市场上还有一个指标个人认为更值得关注,那就是市场的成交量。今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跌破了1万亿,最终差5亿没能守住这个关口。这反映出市场的情绪和氛围是微妙且紧张的。

 

即使今天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都收红,但这也无法完全冲销大家的紧张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科技板块来说是不利的。即使科技方向上有一些零星的向上消息提供一点支撑力,但整体来说它并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

 

比如半导体行业,这两天屡次受到美国政策的打压,尤其是高端芯片方面,英伟达的芯片现在还运不进来,需要美国那边发许可证才能进口。这会增加国内自主替代的逻辑线,让整个芯片板块稍微往上冲一下,但整体来说,由于缺乏持续资金的涌入,市场情绪并不高涨,所以它即使有向上的意图,也没有持续向上的力量。

 

对于中国和美国这两大市场来说,目前科技板块整体都受到压制。我们看到美国的几大科技巨头,它们的问题在于丧失了一部分中国市场后,也丧失了一个成熟的配套产业链,这使得它们难以迅速扩大规模、摊低成本。所以,即使它们有一些新技术或新产品出来,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这给它们的财报、利润以及在市场上有说服力的数据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因为美国科技板块在过去两三年涨幅过大,现在本来就有点守不住,再加上这样的冲击,对它们的财报构成威胁,所以现在很多逻辑和故事都需要重新来讲。

 

这两天大家看到一个案例,就是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即使它在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非常漂亮,但由于它下一个季度拿到的新订单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所以昨天晚上也出现了大幅下挫。这就是科技板块面对中美贸易冲突时,最终大家都会受点伤的一个例子。

 

昨天美国股票市场没有稳住,出现了大幅回调,科技板块是跌幅最大的,纳斯达克指数一口气跌了3%。大概走的也是这个逻辑。那么对于中国来说,逻辑线又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很多科技龙头公司,现在整体市场情绪对它们没有支撑,它们本身就表现得比较低迷。

 

另外还有一个潜藏的危险,就是很多中国科技公司是在美国市场上市的,是中国概念股。那么未来如果贸易战继续升级成为金融战的话,中概股就变成了最前沿可能受伤的一个群体。即使这些上市公司未来做了Plan B的准备,打算回到香港市场重新融资,这也意味着它们要丧失掉美国市场,丧失掉一部分国际投资者,所以它们的估值也需要在这个时候引发向下的消化和震荡。

 

这段时间,尽管香港市场在这一波关税消息中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冲击,但潜在的受伤逻辑仍可能对中概股造成持续压力。这意味着,中概股到现在为止可能还没有完全调整完毕。

 

以上是我们根据最新消息,接下来跟大家聊一聊科技板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美国和中国方面为了对冲这次金融市场贸易方向上的大波动,各自做了哪些准备。昨天我们提到,双方其实都在加固各自的城墙,抵御更大的风浪。那么,在加固城墙方面到底取得了哪些进展呢?美国方面的进展并不顺利。虽然日本的贸易代表已经飞到美国,见了特朗普,特朗普也兴致勃勃地宣布说有重大进展,但据日本方面透露,这个“重大”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宣传的。原因在于双方并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即使最终拿出谈判结论,可能也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尘埃落定,中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所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宣布说有重大进展,更像是一个口头的舆论战。

 

更雪上加霜的是,昨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给市场吹了一阵冷风。市场本来暖烘烘的,期待美国央行是否可以给当前关键市场提供一点支撑力。但鲍威尔讲了一大段话,最终总结成三个字——等等看。他的原话是:目前特朗普所推行的关税政策、贸易政策、移民政策、财政政策几大政策其实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贸易政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阶段,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它的冲击和后果目前还看不清楚,还是需要再等等看。

 

所以,市场其实扑了个空。本来满心期待一点好消息,最后发现是个倒春寒,这也加剧了昨天晚上美国市场的波动。个人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未来在市场波动时会隔岸观火、完全无动于衷。它只是需要更大的波动,才能促使它在那个时候出手相救。所以,美国的整体资产,尤其是股市的压力并没有完全被消解掉,还是需要再向下踩踩,再耐心等待它出现更极端的价格。

 

2、高层频繁调研,国内政策仍主打"消费"赛道

聊完美国,我们再回到中国方面。现在的逻辑线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在国内大循环,也就是内需方向上,变成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获得了越来越多资金的共识。

 

具体的表现就是大家看到的国内内需型的一些赛道、消费型的一些赛道,在最近这一周时间里,一直是市场当中的领头羊,今天也是如此。我们在进入4月中旬的时候屡次跟大家提到过,尤其是一些内需型的、没有被外界冲击到的服务型赛道,更容易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旅游,它是没办法出口的;还有房地产等,也有可能享受到政策的顺风。今天房地产赛道站在了市场的C位,并不是说当下它有什么重磅级消息马上要发布,只是有这样的预期就能实现推动。而这种政策预期还在继续加大,因为一方面大家看到很多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现在遭遇了巨大困难。很多企业的货物要么是在美国海关被要求征收巨额关税,要么就是完全寄不出去,直接在国内厂房堆积,这会造成一系列麻烦。一方面是企业盈利能否坚持得住,另一方面最终也会传导到社会上,就业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所以这些压力都促使国内对冲性政策必须箭在弦上,适时快速发出。

 

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跟大家聊到的,在4月底高层会议应该会有所动作。与这个会期相配合的是,大家看到这两天很多高层领导在地方上做调研。昨天我们提到二把手在北京调研,看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跟消费有关,一个是跟房地产有关。另外,其他高层官员也在地方上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下到一线,有的去陕西,有的去黑龙江,有的去广东,最终都有可能在4月底高层会议上储备更多思路,储备更多政策打出去。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说国内的市场,即使大家情绪不高,知道不确定性还很大,但在4月底这个最后的一两天会期到来之前,政策预期还是能给一定支撑力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天成交量一次次往下走,但有些板块却一直可圈可点,能够有一些收获,尤其是跟消费相关的、跟服务业相关的。这两天关于服务业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也在陆陆续续出台,尤其是商务部这边。马上要跟几个部委一起发布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点工作安排。这个政策之前就发布过,只是现在再次把它向下推进落实执行,声量也要喊出来,这会对市场情绪有一点帮助。

 

除此之外,包括几个部委也是由商务部联合推出的关于促进服务性消费的拉动,现在也有相关方案打出来。我们不说这个方案本身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但现在是一个舆论上或者声浪上能够提供一点支持的。当然,在4月底高层会议开完之后,看看到底有没有一些更增量的政策,真金白银的政策打出去能给大家分一分,那个时候分到消费领域有多少,分到服务型消费有多少,那个时候可能会提供一些更实际的支撑力。现在还是一个政策预期。

 

以上是今天所有内容。我们说现在市场确实暗含波涛汹涌,山雨欲来风满楼,并不是一个安静或者岁月静好的状态。所以对于大多数赛道来说,无形的压力都是大家能够亲身感受到的。在这种状态下,在整个高层会还没开之前,大家的预期还能支撑几周时间,能有一个还不错的表现,且行且珍惜。

 

今天就聊到这里,更多内容我们下次再继续,拜拜。


本内容为妙投付费专栏内容免费试读,谢绝转载,了解更多,欢迎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