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音频,跟着基金经理学投资
截至昨天,公募基金的一季报基本上已经披露完毕。今天我们先结合一季度综合类TOP1%基金经理的持仓和观点变化来进行微观的分析,下周我们再分别做一期行业赛道的TOP1%基金经理的持仓和观点,以及一期一季报明星基金经理持仓变动分析来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全面的持仓分析。
让我们先从综合类TOP1%基金经理开始,相较于去年的年报,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并没有额外的增量观点,不过他的持仓倒是有了不小的变动,整体来加仓比较明显的主要是锦江酒店、海尔智家、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可选消费、银行方向,而减仓明显的方向则比较难以判断。
这是因为一季报本身只披露前十大重仓股,而谢治宇前十大持仓的底线差不多在2.8%,消失在本次前十大重仓股中的股票本身在四季报中就处于排名靠后的位置且接近2.8%比例,因此谢治宇在一季报中究竟是小幅度减仓导致该股票退到了10名开外,还是直接清仓这个无法判断,也不建议大家对这个减仓数据过度理解。
易方达基金张坤的一季报出的最早,应该是全市场第一份公募基金一季报。在季报中张坤表示减仓了食品饮料,加仓了银行。不过依然延续了年报的风格谈的依然是投资方法论的东西,主要在于对于公司价值的理解。他表示波动趋势的顶和底是很难判断的,他的投资方法主要是基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带来的股价中枢提升,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没有在春节前食品饮料行业明显高估时进行减仓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持仓来看他大幅加仓的同样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小幅加仓的则是华兰生物、恒生电子、中炬高新等个股。减仓的主要是洋河股份等。
这里其实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一是以前张坤很少买银行,在这里也买入了招商和平安两家成长性比较好的银行。二是对于白酒,张坤基本上的关注点只集中在了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等少数几家公司身上,洋河直接从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
从这点来看张坤和我们的观点应该类似,白酒行业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足够强的护城河,随着中国白酒消费量的下行,中小企业白酒的估值总会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只不过张坤的看的视角更窄,基本只集中在白酒行业排名靠前的那几家公司。
工银基金袁芳直接在文中直接表示二季度经济有清晰的下行趋势,成长股会进一步释放估值压力,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做个股阿尔法,不强调风格。从长期来看,这次成长股压力释放是配置优质成长股的一个机会。同时中美都有各自的经济周期,尤其中国并不是单纯被动的跟踪美国。持仓方面由于袁芳本身配置比较分散,前十大持仓中均为小幅变动,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增减持变动。至于从前十大持仓中消失的个股,因为看不到前十大持仓之外的持仓,无法判定是大幅减仓还是小幅减仓跌出前十。
关于袁芳的观点和我们相同的地方在于短期看成长股有估值压力,不过中长期来看,成长股的行情还是主线,尤其是科技、医药、消费方向的成长股。中美两国虽然也有相互之间的影响,但是绝对没到了完全被动跟随的地步,此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分歧的地方主要在于当下经济趋势的认知,这一点只能留待市场来验证了。
交银基金的王崇在一季报中披露他提高了总体仓位,清仓了保险、减持了医疗服务相关个股,加仓了石油化工、计算机电子以及教育互联网的相关个股。对于市场他认为目前有一批估值合理、业绩出色的公司将会为二季度提供绝对收益,很多有中长期投资逻辑热门股估值仍高,准备耐心等待这些公司股价回归到正常水平。从持仓来看王崇的持仓变动非常剧烈,大幅加仓了荣盛石化、海康威视等个股,减仓了顺丰控股、中国平安等个股。
总体来看王崇的调仓更多的是从行业景气度出发,减少了业绩处于低谷的保险,股价明显高估的医疗服务,加仓的方向也是目前考虑景气度和估值来说性价比较高的几个方向。
前海开源基金的曲扬在一季报中延续了此前的风格,什么观点也没说。从持仓上来看变动也不大,主要减仓的是片仔癀和思摩尔国际。除此之外,相较于四季度而言,前十大持仓基本没怎么变化,顶多不同个股名次上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一季度由于曲扬的基金规模暴增,整体来看标杆基金的规模都出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所以持仓比例可能没变,但是实际的持仓股数有了非常大的增加,不过总体来看虽然都加仓了,但总体仓位反而降低了,大概率是基民虽然大批量认购让基金规模翻倍,但曲扬并非将所有的资金都拿去建仓,还留了一部分现金在手里。
中欧基金的周应波在一季报中写了非常多的观点,他认为核心资产提估值已经基本结束,未来就是真正核心的公司估值下降,假核心公司估值、业绩双杀。站在中长期的视角来看,优质公司依然是未来投资的主赛道。同时他建议普通投资者采用定投或者购买封闭式基金的方式来进行长期投资。从持仓来看,他主要是加仓了邮储银行、国电南瑞,减仓了中国平安,基本上还是基于宏观的角度从行业景气度出发做了调仓。
对于容易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来说,确实定投或者买封闭式基金会更好,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个更高的收益率和一个更好的流动性,就必须承受更高的风险。投资是逆人性的过程,和我们之前一直给大家强调过的一样,如果无法学会制止住自己追涨杀跌的冲动,那么放弃定投和封闭式基金,只会带来风险而不会带来超额收益。
交银基金的杨浩在一季报中表示他增持了企业IT 服务,高端制造业上游和海外能力较强的企业,降低中游制造,同时开始关注因为前瞻投入造成季报波动的优秀消费服务业公司。加仓的主要是芒果超媒、三环集团,没有明显的减仓方向,整体来看一季报前十大重仓股变动不大,不过从他在一季报中的披露来看,减仓的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成本上涨的中游制造业。
交银基金何帅在年报中表示经济在一季度表现较好,货币政策边际趋于稳定,所以减持了部分低估值板块,加仓了成长类公司。从持仓来看减仓的就是之前持仓较多的地产方向,只留了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都从前十大重仓股中消失。加仓的方向都是成长性比较好的公司,不论是周期还是科技都有,像是荣盛石化、法拉电子等。
富国基金杨栋在一季报中总结了基金业绩不好的原因:他管理的基金超配的军工及新能源在一季度出现了比较大的回撤,而一季度涨幅较好的周期和公用事业配置较小。从持仓来看,他在维持部分新能源和军工配置的同时,加仓了一些化工、白酒、半导体方向的个股,整体来看配置更加均衡。
在投资里盈亏同源,新能源和军工的超配能在去年给他带来超额收益,在今年的估值调整中自然也会为他带来超额的亏损。从这一点展开,如果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未来3-5年市场如我们所预期的一样是以成长风格为主,那么大家现阶段看到的表现好的部分基金,在未来的时候一定也会跑输优秀的成长型基金。
今天大概给大家讲了一下综合类TOP1%基金经理一季度的观点和持仓变动,总体来看,加仓的方向多是银行、化工等顺周期方向以及电子等高景气的行业方向,这些方向大概率会成为二季度中表现较好的方向,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