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上周,英伟达发布一系列 GPU 系列芯片,而在传统产品之外,此次英伟达最引人瞩目的则是其正式踏入到 CPU 市场,本期将提供一些理解角度。
微软再次出手收购,语音技术之于微软意味着什么?本期将有一些思考和延伸。
本期还将关注:贝佐斯透露 AWS 带给行业的价值为 380 亿美元、两家 AI 芯片公司再获巨额融资、FB 开源可用于药物发现的机器学习模型、华为高调展示自动驾驶…….
焦点:英伟达进入 CPU 市场
英伟达在上周举办的 GPU 科技峰会(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 ,以下简称“GTC”)上发布一系列新产品,比如 GPU 新系列 A10、A30,与旗舰的 A100 采用同样安培架构,但在功耗、性能上做了优化与调整,旨在面向承担不起 A100 GPU 的客户。
再比如针对自动驾驶场景的 Atlan 芯片系列,英伟达将其称之为“车轮上的 AI 数据中心”,其算力可以达到 1000 Tops,面向的是 L4 乃至 L5 级别的自动驾驶,下图是英伟达发布会上的一张对比图,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发布的、提供 254 Tops 算力的 Orin 要到 2022 年才会出货:
这也意味着,英伟达已经提前四年规划了汽车 AI 芯片的算力发展,沃尔沃汽车也宣布会在 2022 年的新车上使用英伟达的 Orin 芯片。
而在上述传统产品之外,此次英伟达最引人瞩目的则是其正式踏入到 CPU 市场,英伟达展示了首款基于 ARM 架构 CPU 产品 Grace,这是一个面向数据中心的 CPU 产品线,相关的产品参数可参考 这里 ,该产品将在 2023 年正式发货。
相比于 GPU、车载 AI 芯片的新产品,英伟达的 CPU 布局值得格外关注。
首先,英伟达目前的产品线,既有传统的 GPU 系列,同时还有去年发布的 DPU(data processing units)和 CPU,我曾在英伟达发布 DPU 之后的“文章中有写道:
从产品定位上看,这是一个面向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产品,如果说 CPU 是通用场景计算方案,那么 DPU 则是数据计算专属方案,加上本身在图形计算领域优势明显的 GPU,英伟达向数据中心又迈出重要一步。
而此次推出 CPU 之后,英伟达将通用计算、数据计算以及特定场景计算的需求完全覆盖,形成了一个面向数据中心计算的完整产品线。
其次,相比于 X86 架构 CPU 的通用计算能力,英伟达更在意 CPU 的 AI 计算能力,发布会上,英伟达不断强调 Grace 在处理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语音与 NLP 中的巨大提升。按照英伟达 CEO 黄仁勋给出的数据,服务器用上这款 CPU 后, AI 性能将超过 x86 架构CPU 的 10 倍。
这也符合当下数据中心、云服务中激增的 AI 计算需求,不管是需要极致算力的 GPU 还是需要通用场景 AI 算力的 CPU,英伟达都有自己的产品。
在英伟达 Grace 发布后,资本市场很快对英特尔投出了自己的选择。
信息革命的发展史,也是一场关于算力的竞逐史,2010 年代我们看到了英特尔一边“挤牙膏”一边呼喊“摩尔定律未死”,同时也体会到由 GPU 驱动的 AI 算力指数级增长。接下来的 2020 年代,可能会成为自 CPU 之后人类计算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新的计算形态、计算架构以及新的材料,会成为推动 AI、自动驾驶、生物科技的最底层力量。
行业·芯片
在英伟达持续展示芯片算力的同时,“缺芯”还在持续影响到更多行业,甚至连对供应链有绝对话语权的苹果,也不得不需要推迟部分产品的生产。上周,台积电表示,尽管汽车领域的芯片短缺会在下个季度得以缓解,但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供应问题将在 2022 年持续,一直延续到 2023 年。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继续看好 AI 芯片的未来发展,最近有两家 AI 芯片创业公司获得巨额融资。
一家名为 SambaNova 的公司完成 6.76 亿美元的 融资 ,软银远景基金领投,这笔融资后,该公司的估值达到 51 亿美元。
SambaNova 并不是标准的 AI 芯片公司,它不售卖单一芯片,而是将芯片整合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中,并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形式向企业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根据 SambaNova 的说法,该公司为了应对芯片短缺的行业困境,早前就与台积电合作,投资了一条“安全产线”。值得一提的是,SambaNova 的投资方还包括英特尔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
随着完成一笔 3 亿美元的 融资 ,AI 芯片创业公司 Groq 估值突破 10 亿美元,成为又一个独角兽。
Groq 面向数据中心与自动驾驶的场景,专注推理,也就是通过数据做出“决策”,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其 TSP 架构(tensor streaming processor),能够拥有 10 倍于竞争对手的低延迟。
行业洞察:微软新收购
上周,微软正式 宣布 作价 197 亿美元收购语音 AI 公司 Nuance,这也是微软自 2016 年以 260 亿美元收购 LinkedIn 之后的第二大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Nuance 在语音交互领域拥有众多技术产品与客户,苹果 Siri 也曾使用过该公司的产品。与此同时,Nuance 面向医疗/法律领域的语音解决方案 Dragon 备受关注。
根据其 官网 ,Dragon 利用深度学习将说话人的声音内容精准转换为文本,能够广泛应用于医疗(医生诊断)、法律(庭审)等场景。
微软此前已经与 Nuance 进行了深度合作,比如微软 Teams 里就已集成了 Nuance 的相关技术,而在 2020 年微软面向 健康领域的云服务 中,Nuance 的语音技术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考虑到 Nuance 在医疗领域的众多客户,此次收购也会成为微软继续发力健康云的重要一步。
但语音技术作为一项最基本也最底层的技术,显然还具有更大的用途,以语音交互的虚拟助理为例,微软已经放弃了消费互联网上的 Cortana,而是将其集成到 Office 365 之中,以此构建一个语音交互的新入口,Nuance 显然可以帮助 Cortana 的发展。
另一方面,呼叫中心是否会成为微软收购 Nuance 所瞄准的市场呢?上周的文章披露了 AWS Concent 产品在呼叫中心领域的发展情况,就北美的市场格局来看,这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市场,即便是 AWS,也还是一个小玩家,但该市场的份额非常大,AWS、微软自然不会放弃。
巨头
AWS
上周亚马逊 CEO 贝佐斯发布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考虑到贝佐斯即将卸任亚马逊 CEO,这或许是他最后一封致股东信。这封信的内容很多,涵盖了亚马逊各个产品线的数据,你可以在这里查看信件全文。
其中,贝佐斯谈到了 AWS 带给行业的价值,贝佐斯给出的数字是 380 亿美元,这个数字的计算方式非常复杂,根据其信件的内容,我大致罗列出其计算方式:
假设客户使用 AWS 服务可以带来的成本节省率为 30%;
已知 2020 年全年 AWS 营收为 450 亿美元,所以如果这些客户不使用 AWS 服务,那么 IT 方面的支出为 640 亿美元;
那么 190 亿美元就是企业节省的成本(或者说 AWS 创造的价值);
考虑到成本降低并不是直接使用云服务,还包括利用云服务所改进的应用开发、部署速度的提升,所以保守估计,AWS 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为 380 亿美元。
这个复杂而且无法精准计算的公式也进一步凸显了当下云计算公司的普遍问题:如何在收入之外呈现出带给客户的价值?
AWS 上周也披露在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进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这篇论文 ,你也可以通过 AWS 的 官方博客 了解一个大概。
Facebook
Facebook 上周开源了一个加速癌症药物发现的机器学习模型,这个名叫“Compositional Perturbation Autoencoder (简称:CPA)”的模型托管在 GitHub 。该模型也是首个以单一模型的形式,实现预测药物组合、剂量以及其他干预措施。
研究人员针对目前已知的药物组合测试了该模型的精度,发现这个模型在预测正确的细胞反应方面的准确率超过 90%,CPA 提供 API 与 Python 套件供开发者使用。
英伟达
上周,英伟达 披露 与阿兹利康的药物发现研究,该研究主要使用 Transformer 模型分析海量的药物数据,这个模型将运行在英伟达的 DGX 超级计算机上进行训练。
与此同时,英伟达还与佛罗里达大学合作开发了一个 AI 模型 GatorTron,旨在通过分析 200 万名患者与 5000 万次互动数据,帮助患者进行更好的临床试验。
未来驾驶
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 Mobileye 与自动驾驶配送公司 Udelve 合作 ,双方将在共同致力于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与生产,并计划在 2028 年生产 35000 自动驾驶车辆,同时将在 2023 年开始商业化运营。
上周,伊隆·马斯克 表示 ,特斯拉将继续坚持不使用激光雷达,而是通过计算机视觉与 AI 技术推进自动驾驶系统 FSD 的优化与升级。
关于使用 AI 还是激光雷达的争论从未停止,就目前来看,两条技术路线各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未来还将有非常多的变数。
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 Cruise 完成一笔 27.5 亿美元的 融资 ,估值也超过 300 亿美元,该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Cruise 上周和迪拜交通部门达成合作,将在迪拜公共道路上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疫情期间该公司也和沃尔玛合作,为顾客配送杂货。
上月,Cruise 刚刚收购了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Voyage。
来自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获得在加州进行全自动驾驶测试的 资格 ,这是目前第七家获得该资格的自动驾驶公司,测试期间可无需人类安全员。
北京设立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上周,北京市政府 批准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方案的核心是推出政策先行区,其实施范围包括亦庄新城 225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大兴国际机场以及京台高速、京津高速等6条环绕亦庄的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磊透露,关于高速公路的测试,目前还在制定具体的准入标准,“……现在初步估计今年6月份,将出台自动驾驶车辆高速公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
华为高调展示自动驾驶体验。华为此次展示的是北汽阿尔法S电动汽车,官方售价 38.89 万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车东西”这篇偏 PR 的 体验稿 。
报告
提前泄漏的欧盟 AI 监管法律草案。与对数字经济的强力监管风格(通过 GDPR)一样,欧盟在 AI 领域的监管也非常严格,这份法律草案共 81 页、69 条,其中第四条列举了一系列明令禁之的 AI 系统或行为,如下图所示,很多描述其实非常模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