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成交量回落,打击“四月期待”?
限免 2025-03-25 19:19

成交量回落,打击“四月期待”?

文章所属专栏 给投资者的消息内参·第四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9:05

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成交量回落,打击“四月期待”?从两条逻辑线看趋势

2、缺少领头羊,“四月期待“更可能是什么模样?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成交量回落,打击“四月期待”?从两条逻辑线看趋势

今天市场似乎遭遇了一股莫名的压力,那么这种趋势是否有可能改变?正在酝酿中的4月份行情,是否能够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今天比较棘手的一点是成交量出现了回落。今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仅为1.24万亿,相比昨天减少了约2000亿。之前虽然也有回落,但一直维持在1.5万亿左右的水平,这说明市场情绪的热度对酝酿4月份可能存在的行情还是有一定利好的。

 

然而,今天成交量一下子减少了2000多亿,降至1.2万亿的水平线,这对3月底的市场来说确实是一个短期的考验。1.2万亿的成交量在2025年之后是比较少见的,只有在1月底市场情绪较为低迷时出现过类似水平。进入2月之后,成交量就再也没有达到过这么低的水平。如今3月底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个人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倒春寒”。在投资市场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这种情况确实经常出现。

 

回顾今年1月底,成交量也曾达到过如此低的水平,但当时我们判断,如果出现行情的话,2月其实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2月确实出现了一段有声有色的上涨行情,尤其是科技板块表现非常亮眼。所以,尽管现在我们看到这一重要指标出现了麻烦和压力,但还不足以改变整个逻辑推演出来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再次梳理一下两条重要的逻辑线。

 

首先,海外的扰动因素,也就是特朗普关税的压力。这两天特朗普的口风明显变暖。之前他挥舞的是关税大棒,现在则像是拿着小皮鞭。大家看到,他今天再次表态说,4月2日之后可能会对很多国家减免关税。随后他又提到,关税问题可能仅针对某些行业,比如汽车行业、芯片行业等加征额外关税。所以,他现在是在做减法,并非像之前那样对全球乱拳出击。这对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宽心的消息。

 

消息出来后,美国市场反应比较强烈,纳斯达克指数在昨天晚上反弹超过2%,很多龙头股反弹也超过10%。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市场的危险警报已经彻底解除呢?个人并不这么认为。关税问题只是表面问题,只是一个催化剂、一个触发因素。

 

实际上,美国市场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前两年大幅上涨之后,积累了巨大的浮盈和估值高位,因此有向下修正的必要。另外,美国经济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挣扎之后,衰退迹象仍未消除。这两天还会发布一些关键性的宏观数据,包括周五的通胀数据,这些数据将进一步证实市场所担心的问题是否真实存在。如果通胀数据仍然处于超预期的高位,那么美国市场下跌的节奏可能会继续。

 

此外,在过去两年美国市场一飞冲天的表现中,很多科技龙头股起到了带动作用。然而,这两天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的龙头公司也面临诸多质疑。这些质疑不仅来自金融行业,连高盛也认为,整个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即AI服务器的需求量,似乎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这让人不禁怀疑,2025年、2026年AI相关需求是否真的会像大家预期的那样爆棚?这一点现在确实要打上一个问号。

 

除了金融行业的观点之外,来自科技行业一线的企业家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例如,阿里巴巴的蔡崇信也提到,目前的市场情况似乎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再回到美国市场的整体表现,过去几年,美国股市的上涨主要依赖于所谓的“七姐妹”——七家科技巨头公司拉动整体估值上升。然而,如果这些巨头在未来一两年无法拿出超预期的财报和利润,那么美股的支撑基础就会显得薄弱。因此,个人认为,美股的警报并没有完全解除。尽管特朗普近期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情绪,但这种刺激性因素可能只是暂时的,未来美股仍可能继续面临调整压力。

 

对于美国市场而言,短期来看,特朗普的松口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情绪缓解,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局面。那么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特朗普的这一表态又意味着什么呢?进入4月后,大家此前紧绷的神经可能会在短期内得到一些释放和缓解,尤其是在4月2日这个关键时间窗口到来之前。此前,关税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较大。但现在一方面美国自身态度有所软化,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元首尚未进行正式沟通和定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松口以及针对中国的具体方案尚未出台,反而让市场迎来了一段“没有更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短暂喘息期。因此,进入4月后,外部扰动因素可能会有所缓和。

 

2、缺少领头羊,“四月期待“更可能是什么模样?

除了外部因素外,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国内的政策环境。3月实际上是一个政策空窗期,因为刚刚开完两会。但进入4月后,情况将有所不同。4月底将召开高层政策定调会,这之前,专家和智囊们讨论的核心政策建议能否被吸纳,进而成为下一轮的增量政策,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从最近两天半官方研究人士的表态来看,下一轮增量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提振消费,比如是否直接向低收入人群发放资金;其次是支持民营企业,已经释放出了一些标志性事件的信号;第三是吸引外资,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会议,邀请海外巨头公司一把手来华沟通,释放出比较有诚意的政策信号。这些政策建议都是针对当前市场最关注的问题,如果其中一部分能够最终成为决策并出台,将有利于市场情绪的回暖。

 

除了这些酝酿中的政策外,央行的态度也有所转暖。例如,今天央行进行了45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量中期流动性。如果加上其他操作工具,今天净投入市场的流动性达到了5500亿元,处于阶段性高位。这对呵护市场资金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正在路上的小利好。比如3月31日将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这一数据可能会比市场预期更好,从而在情绪上起到一定的呵护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个人认为,3月底市场出现的成交量下跌或短期震荡,更像是4月小暖风到来之前的一场“倒春寒”。当然,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成交量是否会恢复。如果成交量继续下降,那么“倒春寒”的持续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

 

但不管怎样,当真正进入4月后,我相信市场情绪可能会迎来转机。不过,个人并不认为4月会像2月那样出现明显的科技行情。目前来看,各个赛道呈现出平分秋色的局面,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头羊。科技领域缺乏重大刺激性、明星性产品的出现;消费方向则面临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压力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一些资源类或红利性板块也有自己的表现依据和证据。因此,整体来看,4月更可能是一个阳光普照式的行情,指数可能会稳住,甚至不排除向上走的可能性,而不是某一个板块一枝独秀的局面。以上内容都是个人观察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今天就聊到这里,更多内容我们明天继续,拜拜。


本内容为妙投付费专栏内容免费试读,谢绝转载,了解更多,欢迎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