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的股票不一定都属于金融资产,如果持有股票是长期行为,不准备随时出售,那么持有的股票就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本篇主要讨论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是什么?企业的控制权如何确定?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即准备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的。这一点是长期股权投资与列入金融资产的股票之间最大的区别。列入金融资产的股票,要么就是随时准备出售的,这种情况属于第三类别的金融资产;要么就是随时准备出售,准备持有以获得现金流,也就是说没有确定究竟如何获得收益,但是随时出售是一种选择,这种情况下属于第二类别的金融资产。因此,没有随时出售的打算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
从本质上来说,持有金融资产是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而长期股权投资承担的是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长期持有的股权,按照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有控制权的投资、有重大影响的投资和既没有控制权又不能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有控制权的投资,相当于是被投资企业是子公司;有重大影响的投资,被投资企业称为是联营企业;如果其他企业共同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就称为被投资企业,是合营企业。
关于控股权
通常认为持股50%以上,就是拥有控制权。或持股比例没有达到50%,但是最大的股东,比如我持股30%,而第二大股东持股10%,这种情况也拥有控制权。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但是否拥有控制权是根据公司的章程规定来判断的。比如,章程规定重大决策需要2/3以上的股东同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持股50%,也不一定具有控制权。或者章程规定一些股东拥有特殊的权利,比如阿里巴巴的章程规定由管理层组成的一个28人委员会,28人委员会拥有一些额外的权利,他们可以提名董事,如果他们提名的董事没有获得通过,还可以继续提名其他的董事。在这样的规定下,即使是第一大股东也不拥有控制权。
再或者,章程规定两个股东分别对某些事项拥有决策权,比如a股东在研发阶段拥有决策权,b股东在产品销售阶段拥有决策权,这时即使a股东持股60%,也不拥有控制权。可见,是否拥有控制权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
对于重大影响
重大影响一般通过在董事会拥有席位来实现,因为这样就可以通过参与表决的方式来施加影响。当然,除此之外,如果对被投资方能够派出关键管理人员,或者提供关键技术,或者参与他的政策制定,或者发生一些重要交易,也都可以拥有重要影响。
如果对被投资企业有控制权,那么作为投资方,就需要一方面用成本法记录这项投资,编制个体报表,另一方面再编制一份合并报表。
如果对被投资企业没有控制权,但是能够施加重大影响,或者和其他企业一起对被投资企业共同实施控制权,就按照权益法记录这项投资。
如果对被投资企业既不拥有控制权、共同控制权,也不拥有重大影响,就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而是要纳入金融资产的核算。
这里需要区分一下具体情况,主要是区分被投资企业股票的公允价值是不是比较容易获得。比如,被投资企业是一个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就是它的市场价格,如果公司持有的股票不排除随时出售的可能,就属于金融资产;如果持有的股票是非上市公司的,这时候虽然纳入金融资产的核算,但是因为公允价值难以取得,按照金融资产核算的要求,这种情况之下可以不披露公允价值,也就是说实际上记录的还是初始的投资成本。
总结
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的区别,在于长期股权投资使准备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三种类型。
第一类,即拥有控制权,被投资企业是子公司,需要按成本法编制个体报表,再同时编制合并报表;
第二类,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或者和其他企业共同实施控制,被投资企业也就是联营合营企业,用权益法核算;
第三类,既没有控制权、共同控制,也不能施加重大影响,又是非上市公司的投资,虽然纳入金融资产核算,但是不需要提供公允价值,只需要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记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