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白马股再走深V,但为何说机构抱团不会瓦解?
2021-02-19 17:56

白马股再走深V,但为何说机构抱团不会瓦解?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内参·每日必读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49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 点击音频,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机构抱团来投资

 

昨天全市场开门红,除了前期抱团最猛的白马出现了大幅调整,基本上全市场绝大多数的小票都出现了上涨。今天又是同样的剧情,虽然各大主要指数的权重股收了个深V,但是小市值股票依然领涨全市场,而权重股则表现平平。虽然目前的行情只有两天,但有很多人都认为抱团已经瓦解,市场的风格后续会出现转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抱团这种行为是怎么产生,以及作为投资者该怎么更好利用这种抱团行情。

 

先来下一个定义,抱团这种行为用一句俗语来解释,可以认为是“英雄所见略同”,而不是大家通常下意识认为的恶意操纵市场。只有当一个企业标的足够优质,才能够在众多机构研究过后成为机构追捧的标的。换个角度来想,市场上如此多的专业机构,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和由研究产生的一致性审美,在股价上涨的阶段肯定会有持不同看法的机构卖出,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股价涨不上去。

 

换句话说,这种抱团的逻辑是资产足够优质,大家蜂拥买入抬升价格,而不是大家约定好了要去抱团,然后选择一些资产去抱团。

 

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抱团行情?


大家都知道由于上市公司的数量太多,因为机构研究资源有限,只能覆盖大多数的龙头企业,更多的中小市值公司无人问津,所以就会出现抱团。

 

这个有限是多有限呢?公募基金作为买方因为研究员数量非常少,所以一般都是“购买”券商的研究服务。而券商大量研究员出具的研报针对的客户其实并不是个人投资者,主要还是公募基金这些买方机构。所以我们可以从券商的研究目标大概了解公募基金这些机构的投资范围。

 

实际上,目前A股一共有超过4100只股票,而有分析师研究并出具研报的个股仅有2000只,而有3家不同的券商出具研究报告的个股仅有1300只。也就是说管理了20万亿资金的公募基金,关注的个股其实基本就在这1300家上市公司里,剩下的个股根本就不在公募基金的视线里。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这1300家公司里,资金的抱团效应更加明显,根据最新的公募基金持仓数据,我们算了一下,公募基金持仓最多的100只股票,合计市值可以占到公募基金总持仓的74%。

 

也就是说,全市场4100只个股中,公募基金只能看到市场上的1300只,而这1300只个股中,前100名个股吸收了公募基金74%的资金,这也就形成了大家眼中的抱团。

 

但这里必须提一下,这个前100名个股持仓所占的比例从2003年有公募基金以来一直都非常高,这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和机构审美类似的外资入场,以及散户将钱交给基金进行投资这两个大趋势,通过资金规模的增加强化了这种抱团的风格,所以大家的感受才会越来越强烈。

 

说白了,就是公募基金其实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抱团,只是因为没钱所以没能产生影响全市场的抱团行情,但是自从多了外资这个友军和散户资金的弹药之后,才逐渐让大家感受到抱团的行情。

 

二、抱团什么时候瓦解?

 

先说结论,抱团不会瓦解,只会根据行业景气度和公司估值的变化不断变换抱团的标的。A股机构化和外资入场是无可阻挡的大势,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好的利用这种抱团来实现我们自己的投资。

 

这里面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一直很贵的好公司,核心的特征是可以用业绩的增长来逐年消化高企的估值,在流动性充溢的年份还能够享受估值的上涨,实现戴维斯双击。

 

这种公司被各类机构从里到外研究的非常透彻,基本属于明牌的局面,只要下跌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投资者买入。举个例子,某眼科医院,在2018年股灾的时候市盈率依然在50倍以上,在享受了疫情以来的流动性溢价之后,现在的估值更是高达200倍。

 

机构放弃买入这些公司的原因只有三个:


  • 一个是估值高到没有人接受;

  • 二是业绩不再增长;

  • 三是在影响世界的黑天鹅事件里避险卖出。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公司非常完美的买入机会并不多。


一是在大熊市阶段所有个股无差别杀估值的时候买入,或者是在全球性危机里买入,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或者2020年新冠疫情。


二是在流动性宽松出现时买入,赚估值提升的钱,比如2015年为了对冲经济增速下降连续放水的时候。

 

其他绝大多数时间,这种股票都处在波动式上涨的情况中,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深入研究的投资者来说,受限于追涨杀跌的心理,很难半路上车并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收益。

 

  • 第二种是处于阶段性景气周期的行业以及行业中的个股


最典型的就是最近大家关注非常多的光伏。在光伏电价高于成本的那些年里,即使政府大力补贴,最后行业经过一番炒作后也是一地鸡毛。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的成本急速下降改变了光伏行业的景气度,成为公募基金抱团的新标的。

 

所谓的“抱团瓦解”一般都出现在这种股票上,但核心都是公募基金追着行业的景气度变化,抱团的都是高景气度的行业,一旦行业重回下行周期,公募基金就会重新选择抱团的标的。


这种投资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求就比较高,必须要对某些行业有深刻的认知,但也有一些取巧的办法。比如时刻跟踪公募基金的持仓变化,通过对公募基金的持仓分析来为大家提供一个投资方向。再比如在一个行业景气度反转的行业在完成短期炒作之后,随着估值回归均值再去介入,获取中长期行业成长的收益,都是一些比较取巧的投资方法。

 

总结一下,机构抱团更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随着经济逐渐进入到存量竞争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更好地跟随这些机构抱团资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