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评级为★★★,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关税正式落地,后续还会加压吗?
2、内部刺激能有效对冲,扭转市场吗?
如有疑问请以音频内容为准,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入群有机会与董小姐进一步交流。
新闻解读评级说明:五星重磅,四星重要,三星级以下大家选择听。
1、关税正式落地,后续还会加压吗?
今天,外部的扰动和压力正式落地。大家看到形势恶化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美国刚刚宣布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并正式开始执行。作为回应,中国从3月10日起对部分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10%到15%不等,并且列出了具体名单,主要包括一些美国农产品。除了中国的反击之外,其他国家也做出了回应。加拿大也表示将对美国商品加征额外关税。
事情就此结束了吗?或者说,这是对资本市场扰动最剧烈的时点吗?其实还不是。我们看到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发生变化。昨天晚上,美国股市以大跌回应了这一事件。今天早晨,亚洲市场,特别是日本市场,也出现了大幅下挫,跌幅超过了1%。
在全球其他市场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时候,中国市场的表现还算可以,欧洲市场表现也不错。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在重新寻找避险的港湾,从美国股市或亚洲的印度市场流出,转向其他相对估值较低的地区以寻求避险。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这种趋势已经正式确立了呢?是否可以比较乐观地认为,美国发动的关税最终会像回旋镖一样反噬自身,而中国反而会受益于这次波动呢?
个人认为,现在还不能那么乐观,还是要谨慎一些。我们知道,关税问题本质上并没有到此为止。美国手里还有很多其他牌可打。比如我们之前跟大家聊过的,过去几年支持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壮大的小包裹政策(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这件事还没有完全落地。如果美国决定对这些小包裹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将相当大。所以,到目前为止,加征20%关税本质上还没有到头。如果美国还有其他反击手段,20%的关税并不是上限。
2、内部刺激能有效对冲,扭转市场吗?
除了上述情况外,最近两天美国又对中国的汇率问题提出质疑,声称人民币汇率可能被人为主导或被人为压低。这显然又是一种找茬行为。所以,我们看到美国能够找到的借口,用来打击中国的手段还有很多,都在排队等着使用。这并不是说这些事情已经结束。中国的反击目前看起来只是第一步,并没有真正伤筋动骨。因此,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倒下后,整体的影响并不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那些桌面上的新闻。
这是第一个问题,即深层次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市场的扰动正在迅速加大。另一个问题是,最近两天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表现相对有支撑。个人认为这与国内正在召开的重要会议有关。两会期间,氛围上需要一定的维护,不能出现太大的波动。这两天我们看到一些配合性的动作,包括国内媒体对前沿科技进展的集中报道和宣传,声势还是挺大的。包括今天大家看到的政府官网对人形机器人的集中展示,这其实都是一种气氛的维护。所以,借助这些力量,我们看到市场情绪仍然紧紧抓住一些机会。
再加上大家对两会期间会落地部分重要政策的期待。这些政策主要指向三个方向:第一个是科技,第二个是消费,第三个是去产能。在这三个方向上,我们看到对应的赛道和行业整体跌幅都有所克制,甚至还出现了一部分上涨。这是因为资本市场有预期,所以有支撑。但这个时间窗口实在是太窄了。
大家想一想,两会已经开始了,一周之后,3月11日、12日两会正式结束。所有的好消息都会在这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全部释放完,中间还隔了一个周末。所以,当这短短几天过去之后,市场上到底还能期待什么呢?所有政策都已经摆在面前,都已经落地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看上去好像有机会,但实际上盘点一下整个交易节奏,会发现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这么短的时间其实是不够完成整体布局和整体撤出的,难度非常大。个人还是比较谨慎的。
其实,国内市场对这种波动也是有反应的。大家看到今天在所有行业和赛道中表现排名靠前的其实是两个事件驱动型板块:军工板块和稀有资源类板块。这两个板块表现还不错。这两个板块是非常典型的,当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升级时,它们的表现会好于市场平均水平,甚至占优。这也说明市场并不是没有看到波动,而是深刻地反映了这种波动。只不过恰逢两会这种特殊时期,很多特殊的力量可能在其他赛道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
今天明显还有一个资金层面的压力。沪深两市的成交量缩到了1.4万亿的水平,相比昨天下降了1800多亿。如果再看看上周整体成交量,很多都达到了2万亿的高度,那么再看今天这个水平,下滑是比较明显的。这说明什么呢?一部分资金在观望,一部分资金在束手束脚,并不是积极参与。
所以,对于科技赛道这种弹性大、成长好的赛道来说,它一定要基于一个大的氛围,这个氛围就是资金比较活跃、比较热烈。从成交量上,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值得担心的倾向。现在唯一能够力挽狂澜、打破目前压力、继续向上突破的触发因素,如果有的话,应该出现在政策层面上,比如两会期间发布的刺激性大礼包政策,完全超出大家预期。但就像我们昨天和前天给大家解读的两个线索文件,来自高层媒体和行业媒体的报道,关于财政刺激的整体规模,现在看来也不用抱太大的期待。
整体还是有刺激,但在力度上还是有分寸的,这应该不至于对市场形成巨大的向上推力来打破目前的僵局。所以综合来看这几条逻辑线,包括外部扰动、内部政策以及资金层面,现在似乎都支持一种比较安静的做法。在外部纷纷扰动的时候,现在谨慎一点,甚至克制一点,动作上保持冷静一点,反倒可能是一种比较占优的策略。以上都是个人的一些分享,仅供参考,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做选择。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明天我们再继续跟大家跟踪最新消息。明天见,拜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