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装了macOS 的 iPad 好用吗?越南 iPad 工厂获批 | iPad生产力指南
2021-01-25 19:00

装了macOS 的 iPad 好用吗?越南 iPad 工厂获批 | iPad生产力指南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 业界:下一代 MacBook Air 传闻、苹果或推出付费订阅的播客产品;

  • 苹果:iPhone 12 系列摄影推荐、越南 iPad 工厂获批等;

  • 应用:Bitwarden 更新,增加加密导出密码功能;

  • 应用:Tiddlywiki 客户端 Quine 2、“白描证件照”等应用更新,带来一组新功能;

  • 发现:18 款笔记工具深度对比;

  • 流程:深度调教!浏览器如何成为信息消费的利器?


苹果·业界


苹果官网发布一组以 iPhone 12 系列拍摄的精彩照片,当然,这都是摄影师的作品。


沿着相机继续谈,ProRaw 带给 iPhone 12 Pro 拍摄哪些新变化呢?这篇文章给出了诸多案例分析,如果你在使用 iPhone 12 Pro 或 Pro Max,不妨多试试 ProRaw 模式,会有不少惊喜。


MacBook 的新产品计划。Bloomberg 的独家信息称,新一代 MacBook Air 会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早些时候发布,重量更轻,厚度也将继续变薄,处理器方面会采用新一代 M 系列处理器,而去年发布的 MacBook Air 将降价成为入门产品。


苹果计划今年推出付费版的播客订阅服务The Information 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表示,这一服务将于 2021 年发布,与苹果一系列订阅服务类似,苹果的播客订阅服务也将主打原创内容。受此影响,Spotify 股价下降了 7%。


视频博主演示在 iPad 上运行 macOS视频在这里)。这位开发者并未透露实现原理,而从演示来看,macOS 的运行速度也很慢。


富士康的越南工厂获批。中国商务部网站援引越南当地媒体的报道,富士康新加坡公司在光州工业区的 2.7 亿美元项目获批,该工厂主要为苹果生产 iPad、MacBook,年生产能力为 800 万台。


应用·发现


Bitwarden 更新,增加加密导出密码功能。Bitwarden 是一款开源密码管理服务,请注意我这里使用的服务而不是应用,因为 Bitwarden 不仅提供了官方服务器,还允许用户将密码管理服务托管到自己的服务器。


Bitwarden 源代码在这里,我推荐使用 Docker 搭配宝塔面板,在自己服务器上搭建 Bitwarden,整个过程并不复杂,这里推荐一个教程


Bitwarden 拥有完整的密码生成、密码填充以及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算法(TOTP)功能,可广泛应用在网站的二次验证,如下图:



上周更新的新版本里,该应用增加了加密导出密码的功能。如下图所示,导出密码时可选择是否导出为加密的 json 文件,这个文件的密码就是你在 Bitwarden 里的主密码。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这款应用,然后设置自己的服务器地址登录即可。


Tiddlywiki 客户端 Quine 2 更新,带来多个功能更新。Quine 2 是目前 iPadOS/iOS 上唯一可以编辑、保存 Tiddlywiki 的应用。上周更新的版本里,开发者带来多个实用功能,比如支持直接从 iPad / iPhone 相册里导入照片(但这样也容易使得 Tiddlywiki 文件过大,请酌情考虑)。


另外,Quine 2 也更新了 Tiddlywiki 版本,用户在该应用里新建文件,将直接生成最新版本的 Tiddlywiki 文件(版本号为 5.1.23),如图所示。



如果你想在 iPad/iPhone 体验 Tiddlywiki,非常建议在 App Store 购买这款应用,目前的价格是 4.99 美元买断。


近期还有一组值得关注的应用更新。


FSNotes 更新,支持 Spotlight,这次更新极大方便了检索记录内容,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或更新这款应用。


时间记录工具 TimeTrack 更新,增加“何时提醒计时”功能,如下图所示。目前可根据应用是否运行,提供三个选择,同时结合间隔、特定时间段定义更灵活的提醒机制。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或更新这款应用。


“白描证件照”更新,增加自定义背景色功能,这个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对于不同背景证件照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 iOS/iPadOS 本地图像能力的“白描证件照”,整个图像生成过程都是在本地(设备侧)完成,可以最大限度保护用户隐私,非常推荐使用。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或更新这款应用,部分功能需要内购解锁,仅需 6 元人民币。

 

发现


一个可对比 18 款笔记工具的网站。NoteApps.info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网站,它收集了 18 款热门笔记工具,包括老牌的 Evernote、苹果生态里的备忘录、Bear 以及新锐的 Roam Research 等。



在 NoteApps.info 站点,用户不仅可以快速了解一款笔记产品的特点,还可以将两个或不超过四个笔记工具放在一起对比;该网站提供了几个对比维度,包括界面、是否加密、移动端适配、跨平台支持、数据导入导出等。



与此同时,每一项里还包括多个子项,非常详细。下图展示了 Bear 与 Dropbox Paper 在笔记加密方面的对比。



如果你希望快速了解不同笔记工具的特点,或者想进一步搜索不同笔记工具与自身需求之间的契合度,NoteApps.info 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去探索的站点。


流程·洞察


深度调教!浏览器如何成为信息消费的利器?


我是非常“老派”的 Web 服务爱好者,不管是在 iPhone、iPad 抑或是之前使用 Pixel 的时候,浏览器都是我每天打开次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应用(没有之一)。


2020 年,苹果发布 iPadOS 14 之后,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家浏览器 Safari 的能力,还允许第三方浏览器成为“默认浏览器”。以微软 Edge 为例,用户可以在 iPad 系统设置的 Edge 里选择是否将其设置为默认浏览器,如下图:



从我个人的使用角度来看,浏览器既是我首要内容消费工具,也是重要的信息加工工具。本期,我会探讨围绕浏览器的内容消费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我在 Safari、Edge 等浏览器上的一系列新实践和新流程。


  1. 构建舒适隐私的信息消费环境


移动互联网让 App 无处不在,但在信息消费的场景里,App 的体验并不好,无处不在的追踪代码、令人心烦意乱的通知或信息推送以及各种嵌入式的广告,对高效、专注的信息消费造成极大干扰。


下图展示了我使用浏览器(Safari,左边)和 App (右边)访问同一篇《经济学人》文章时的阅读体验:右侧 App 里的广告非常干扰阅读,而且每一篇文章都会出现广告,即便是我每年花上 189 美元,但我依然没有任何办法快速去除这些广告。



而上图左侧,则是利用浏览器的去广告应用,实现了干净舒适的浏览体验。在 iPad 上,我使用 AdGuard 作为 Safari 的去广告插件,这款应用内置了丰富的过滤器,同时也支持自定义规则。



去完广告之后,我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还会被各种“相关推荐”所干扰,此时不妨利用浏览器的“阅读模式”进入更聚焦文章内容的模式,下图展示了在 Safari 上开启“阅读模式”前后的网页显示效果。



当下基于个性化的信息流推荐层出不穷,这些推荐无不是利用用户浏览习惯、地理位置甚至手机号进行精准匹配,这成为我拒绝使用新闻类 App 获取内容的一大原因。


与此同时,如果你尝试过使用浏览器的搜索引擎搜索某些关键词,比如家具、搬家,你会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分场合、不分应用出现基于这类关键词的广告推荐。


利用浏览器的“隐私模式”(有的称之为“无痕模式”或“无痕浏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情形。在 Safari 上开启“隐私模式”的方法很简单,如下图所示:



通过把去广告、“阅读模式”以及“隐私模式”结合起来,可以构建起更安全、高效同时兼具隐私的信息消费机制,这是其他所有应用都无法实现的效果。


2.基于网页浏览的增强扩展


由于苹果的限制,iPadOS/iOS 并不允许使用浏览器插件,这也让以插件著称的 Chrome、Firefox 没有了自己的优势。但在这样的“封闭花园”里,还是有几个值得尝试的方法,进一步增强浏览器的能力。


首先,优化 Safari 的“共享表单”。在 Safari 任意页面,点击右上角的“分享”图标,如下图所示,这里包含两部分:已安装的应用与包括系统、第三方应用提供的'操作"。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操作",这里集合了一系列类似扩展的功能,比如利用"快捷指令"构建一个快速调取翻译服务 DeepL 的"操作"(这里获取该快捷指令),如下图所展示的效果。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你还可以把 Jsbox 里的操作整合到这里,快速实现一些功能。


其次,年纪比较大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小书签”(Bookmarklet),这是一种利用 JavaScript 代码直接修改网页显示效果与调取某些服务的方法,目前 iPad/iPhone 上的 Safari 依然可以运行“小书签”。


我常用的一个“小书签”是快速获取网页源代码,打开任意一个网页,点击该书签即可。



你可以在这里获取这个“小书签”代码,关于“小书签”的安装方法,请参考这篇教程


类似地,还有调取 Instapaper 渲染引擎(代码地址)与 Google 网页翻译(代码地址)的“小书签”,如果你不喜欢 Safari 自带的阅读模式或网页翻译模式,可以尝试一下。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由于添加“小书签”不需要经过浏览器安全验证,如果安装了来源不明的小书签,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尽量不要在诸如邮箱或已登陆的网页上使用“小书签”。


最后一个值得尝试的网页增强是微软 Edge 独有的朗读功能,使用 Edge 打开任意一个页面,点击右上角的“...”,选取“朗读”:



然后 Edge 浏览器就可以将网页内容全部读出来,如果你对默认的声音效果不满意,可以在播放的时候,点击声音设置,选择其他声音。



利用共享表单、“小书签”与诸如 Edge 朗读等在内的一系列扩展与增强,可以形成更灵活也更丰富的浏览器使用体验。


3.尾巴


移动平台上的信息消费作为用户最常用的使用场景,过去几年已然成为巨头、创业公司争夺的焦点,各种打着创新旗号的应用和服务层出不穷;但对于用户来说,便捷与个性化的背后,往往是以个人数据与隐私作为交换。


而浏览器作为一款“老应用”,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从苹果不断优化的 Safari 到微软 Edge 浏览器里的一系列新功能,再到倡导隐私并开源的 Brave,这些增强的工具与新功能,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多样化的信息消费需求,还能最大限度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我也希望本周的这期内容,会让各位朋友重新思考浏览器的价值,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浏览器使用流程。


最后补充一个提醒:我非常不建议使用小厂或者个人开发者的浏览器产品,很多以“去广告”为名义的浏览器却在加入自己的广告代码(此前关于 X 浏览器的争议),一切闭源的“良心服务”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