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首先从两篇商业复盘的长文入手: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微软过去几年重新崛起的故事,那么请一定要阅读本周的这篇长文;如果你想知道投资领域最会做媒体的机构,那么知名风险投资机构 a16z 的媒体成功经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
本期选取了两个创业公司的故事,疫情期间,Discord 的意外流行使得外界重新认识到社交产品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防御无人机公司 Shield AI 的故事展现出一系列围绕技术、产业投资以及伦理的思考。
除此之外,本期还将提供三个观察角度:拜登当选对于亚洲科技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如何持续分化社会共识、即将离任的特朗普与被彻底改变的全球互联网。
复盘微软复兴与潜在的风险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微软过去几年重新崛起的故事,这篇来自《经济学人》的文章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2014 年萨蒂亚·纳德拉出任微软第三任 CEO,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带领这家“老字号”的软件公司重新变得举足轻重。这其中,云计算是微软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架构重组、产品梳理与客户挖掘,纳德拉时代的微软,成为驱动众多行业发展的底层(Azure 与 Windows)、中层(Office、BI、Teams)的技术供应商。
拜登当选与亚洲科技行业
日经亚洲|2020–11|链接|12 分钟阅读
美国大选目前来看,拜登已经被认为是下一届美国总统。《日经亚洲》基于这样的前提,梳理出美国新总统与亚洲经济/科技产业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中美科技对抗、美国 H-1B 签证政策、富士康/台积电等亚洲公司的在美投资变数以及美联邦政府对新技术的投资等,非常值得一读。
社会共识
Ribbonfarm|2019–12|链接|40 分钟阅读
这篇长文是一篇演讲稿,整体结构比较乱,但有一个核心点:所谓“知识”,来自于一定范围内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抓住这个要点,就能理解作者为何从 400 年前的宗教改革讲起,进而延伸到对于媒体环境、社交媒体的批判。
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不仅让社会关系的扩张速度变快,还极大拓展了其范围。从个人博客到现在的 Youtube 视频,个人的声音和观点被不断放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读者和观众。这种不断加速扩张的社交关系塑造了一系列全新的“知识”,每个关系圈里的“知识”都有各自的道理,不同关系圈的认知也有可能完全不同,由此形成的就是当下日益分裂的社会共识。
意外成功的 Discord
Protocol|2020–10|链接|30 分钟阅读
Discord 是新近出现的一个社交沟通工具,这个产品原本定位在游戏玩家之间的互动;但疫情期间,Discord 凭借低延迟、高质量的语音能力,意外成为非常流行的一款在线沟通工具。
这篇长文详细介绍了 Discord 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探讨了一款社交产品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平台上的成人或仇恨言论,再比如如何盈利。对于一款社交产品而言,平衡广告与用户隐私之间的关系,是一道极其困难的命题。
风险投资机构 a16z 的媒体之道
Monday Note|2020–10|链接|12 分钟阅读
作为一家投资机构,a16z 的媒体运营能力非常强,旗下的多档播客以及官方博客不断向行业提供有洞察力的观点。这篇文章展现了 a16z 对于媒体运营的看法:一方面,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可持续输出内容的机制,无论是两位创始人⻢克·安德森、本·霍洛维茨还是负责媒体业务的前 Wired 记者 Sonal Chokshi,这些人对于科技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洞察。
另一方面,与其他投资公司类似,a16z 掌握众多未公开披露的敏感信息,但在媒体的运作过程里,他们并未以所谓“独家”、“爆料”的角度去谈论任何一个热门事件,而是始终致力于让专业的人输出专业的观点,打造“想要了解未来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平台)”。
拯救生命的 AI 无人机
Wired|2020–10|链接|30 分钟阅读
这是一个起底军用防御无人机公司 Shield AI 的故事。故事的起点来自于这家公司的一位创始人 Brandon,他曾在美国海军服役多年,深知战场上未知建筑对于士兵的危险,于是他和他的哥哥以及另一位工程师共同创立了这家公司,其开发的四轴无人机 Nova,可以代替士兵进入建筑物扫楼,全程自动化操作,无需人的操控,极大减少了士兵的伤亡。
这个故事里还有几个值得思考的角度,比如外界过分高估军方技术能力,以为军方已经部署类似的无人机技术;再比如,Shield AI 早期的融资过程非常艰难,投资机构对于这一类“严肃”的产品嗤之以鼻,甚至建议他们转向自拍无人机开发;再比如,如果防御无人机被装备上武器,这个曾经冠以“拯救生命”的创业想法,是否还能保持初心?
正在“远去”的总统与被改变的互联网
The Atlantic|2020–10|链接|20 分钟阅读
四年前的 2016 年,没有多少人可以想到一个从未拥有执政经验的人会成为美国总统,也没有人能预料到互联网会如此深刻改变着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势进而影响到内政与外交。
这篇文章梳理了过去四年由一位总统引发的互联网产品与监管的变化,从“选择的事实”到“假新闻”,你甚至已经不知道,这到底是人性使然还是互联网产品的“恶之花”。四年后,世界或许将送别这位总统,但互联网也已经被彻底改变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