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刘国辉
图片来源 | AI制图
这是近十年来公募行业的最强逆袭案例。
近十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格局逐渐固化,而永赢基金却能冲进前方阵营。
十年前永赢基金规模还在行业八十名左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经升到了行业第17位。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永赢基金非货基金管理规模3160亿元,近十年来进步神速,其中固收产品为主,债基规模达2903.59亿元,居行业第7位,在整体非货管理规模中的占比达到91.88%。
永赢基金在固收上有很大优势,带动整体规模每年都有所增长。不过永赢基金在权益产品上依旧疲弱。
2021年永赢基金董事长马宇晖曾期望三年之后永赢能在权益产品方面努力赶上头部同行。目前来看与头部的差距并未缩小。
永赢究竟是如何起来的?
近十年来公募行业最强逆袭案例
成立于2013年11月的永赢基金,是国内第86家公募基金,丝毫没有先发优势。
在2013年,第三批银行系基金开闸,这一批大多是城商行系公募,如北京银行旗下的中加基金,上海银行旗下的上银基金,南京银行旗下的鑫元基金,以及宁波银行发起设立的永赢基金。如今来看,这批公募中发展最好的无疑就是永赢基金,成了宁波银行的12个利润中心之一。
不过最早的三年永赢基金发展不顺,没有找到发展方向,员工持股也并未发挥作用。规模在行业里非常靠后。Wind数据显示,2015年Q3、2016年Q4,非货规模排名分别是62/102、80/112,非货管理规模不足百亿元。2016年底,董事长罗维开、总经理宋宜农均离任。
也是在2016年,时年35岁的宁波银行副行长马宇晖成为永赢基金董事长,是当时最年轻的公募基金董事长,宁波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芦特尔就任永赢基金总经理,这对搭档合作至今。
2017年底,非货管理规模达到302.85亿元,行业排名44位,之后虽然经历了行情反复,永赢基金规模却能每年都有增长,到2023年底,非货规模2483.17亿元,行业排名已经是第21位,今年规模继续增长,排名截止三季度末规模又涨了近700亿元,已经居行业第17位,行业颈部公司的地位逐渐稳固。
近十年里实现规模排名攀升的公募,除了永赢,还有天弘和中欧、华泰柏瑞基金,相比之下这三家起点都比永赢高。
天弘基金借助余额宝的威力,又布局债基和指数产品,现在已经稳定在行业颈部位置,与永赢基金排名较为接近。不过在十年前,天弘基金的规模还是比永赢好不少的,如在2014年底,天弘非货规模已经接近百亿元,2015年底时接近400亿元。当时的永赢基金只有几十亿元。
中欧基金也是近十年里增长明显的公司,通过事业部改革招揽了大量明星选手,在牛市大放异彩。不过在2014年底时,中欧基金非货管理规模也已经有218亿元,十年前的起点也是好于永赢基金不少。
华泰柏瑞在2014年-2015年时非货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行业排名也在20名上下,起点也远高于永赢基金。
有个说法是,马宇晖从副行长任上刚到永赢基金时,公司规模还很小,习惯了银行大规模资金的马宇晖第一次拿到永赢报表,诧异报表单位为什么是元而不是万元,还以为写错了。
规模如何增长?
纵观近十年来规模和行业地位有明显提升的公司,如天弘、中欧、华泰柏瑞、招商基金等大中型公司,其共性在于,有竞争力比较强的一项业务作为打底,成为公司的现金牛业务。
如天弘基金和招商基金的固收业务,华泰柏瑞的ETF业务,中欧基金的主动权益,都在各自领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结合行情的时运,带来规模的攀升和影响力的增强。
如果观察一下能经历了一些波折但长期在行业里维持住地位的公司,如富国、博时、鹏华等公司,可以发现,以固收业务打底,能拉高公司的规模下限。富国、博时、鹏华等公司这几年虽然在主动权益上经历了一些起伏,但稳定的债基表现让这些机构能够始终维持行业头部的地位。
永赢基金作为一家银行系公募,马宇晖在上任后选择了固收作为业务的突破口。
银行系公募大多擅长固收,一方面有债券交易的人才和策略可以从母行以及其他银行引进过来,永赢基金背靠宁波银行,从宁波银行引进了卢绮婷、乔嘉麒等固收投资选手,卢绮婷目前管理规模达762亿元;另一方面可以承接母行的债券配置需求做定制基金,由于对于银行等机构的配置需求较为了解,也便于发展机构客户。
永赢基金的固收业务主打机构化路线,主要服务于银行等机构客户。机构向来是固收基金的配置大户,即使现在基民对债基已经有相当大的接受度,目前机构仍持有债基约85%的份额。客户定位于机构,能更快上量,形成规模。
与个人客户更看重收益率高低不同,机构更看重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永赢基金通过一些发展策略来匹配机构客户的需求。
在产品上,永赢的债基以一级债基为主,有权益投资的二级债基较少,债基产品中八成以上都是符合银行胃口的中长期纯债产品。
因为纯债不涉及股票投资,稳定性强,中长期债券收益又相对高一些,也匹配银行的资金配置周期需求。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在2016年时规模为1.12万亿,到今年上半年,规模已经达到6.07万亿元,在债基中的比重达到63%,增长迅速。永赢基金在2021年时就已经在中长期纯债上规模破千亿,居行业第二位,仅次于博时基金。
此外针对银行客户的稳健型需求,永赢还开发了金融债相关指数基金,稳定性更强,两个规模最大的债基规模都过百亿,均为投资金融债的指数基金,持有人均为机构。此外针对客户需求还布局了江浙城投债策略、低波动转债策略增强等产品,针对机构客户,即使可以投资可转债的产品也在产品中标明“不可转股”。这样的精细化运营策略使得永赢在机构客户中形成了一定竞争力,带动了固收产品规模增长。永赢基金77只债基中,绝大多数都是100%机构持仓。
在固收的风险控制上,由于机构客户更看重投资的稳定性,因此永赢基金较少通过信用下沉组做收益,更多是靠择时、靠波段操作来获取收益。
在人员配置上,永赢的固收基金经理大多是从银行的金融市场部门招募,单纯只有公募固收经验的基金经理较少,多数都在银行有过投资经历,包括宁波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等,这样固收投资能够更了解机构客户的需求。
由此永赢基金的固收产品围绕机构客户的需求来开发运营,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银行系大多以固收为主要方向,也并非每家银行系基金都靠固收实现了成长。
这其中牵扯的主要问题往往是股东银行对于基金公司较多的控制和干预,如“三重一大”都收归母行管理,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都要经过母行的审批,国企风格较浓,也略显务虚。此外基金公司的薪资也要向母行看齐,因此往往在基金行业里缺乏待遇上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宁波银行对于宁波银行管理层比较放权,让基金公司管理层自己去管理,薪资待遇上也更加市场化。
永赢基金这些年来花重金引进了不少曾经有过出色业绩的明星基金经理,如李永兴、高楠、常远、李文宾、于航等,在一家国企风明显的公司,是很难实现的。
在行业里银行系多扮演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输出基地的角色,如工银瑞信、建信基金、交银基金、农银汇理等,多年来持续有优秀基金经理出走,却很少有外部基金经理走进来。相比之下永赢基金显得更有活力,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
如业绩出色的高楠2023年从恒越基金离职,加入永赢基金,他谈到选择永赢基金的理由是“务实,内耗很少,很纯粹。”
靠“一招鲜”难以跃进行业头部
靠着固收基金的规模增长,永赢已经坐稳行业颈部位置。下一步能否再继续发力,进入头部阵营呢?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永赢基金非货规模为3165亿元,居行业第17位。如果以行业前十为头部阵营的最基本标准,目前永赢基金距离第十名的汇添富基金5082亿元的规模还有近两千亿元的差距。规模上在前十门槛不变的情况下还需要增长60%才能进入头部。
2021年接受采访时马宇晖曾表示,“我对永赢的期望和规划是要在10至15年后快速发展成头部基金公司,否则等到行业格局逐步成熟,再想跻身头部就很难了。”
马宇晖认定的头部公司标准是:第一,产品线基本齐全;第二,投研人员基本都是自发培养;第三,公司内部对于“客户第一”价值观能够充分认可;第四,永赢基金在行业里有一定影响力。
这其中第三点和第四点相对偏主观,不好评价。前两条偏客观,更好衡量。从产品线和投研人员的培养能力来看,永赢基金离头部位置还差得很远。
公募基金产品线比较多,有货基、债基、股票型、混合型、商品基金、QDII、FOF基金、指数型、REITs等,其中主要的产品可以划归到主动型债基、主动权益、指数产品三类。
主动型债基中,永赢基金在中长期纯债上有优势,不过在另外两大品类短期纯债基金和“固收+”产品上,相对较少,规模不足。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永赢基金在短期纯债基金和“固收+”基金上,都没能进入行业前十,而在中长期纯债上,由于竞争较为激烈,永赢基金的排名也有所弱化,从2021年的第二名降到了第四名,被招商基金和中银基金超越,永赢基金规模为2049亿元,较招商和中银分别少了250亿元和150亿元,差距不大,不过与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博时基金差距拉大,2021年末与博时差距不到100亿元,今年年中差距已经拉大到1000亿元。
债基靠前的公司,往往是三大产品线都还不错,如广发基金、招商基金的上述三大类产品都在行业前十,易方达则在短债和“固收+”都比较靠前,中长期纯债略差。而永赢目前只是中长期纯债有优势。相对来说短债基金个人持有比例更高,“固收+”则需要有不错的权益投研能力,这都中了永赢的弱项,由此来看,永赢基金虽然在固收领域表现不错,想要进入头部阵营,必然是固收更进一步去跟广发、招商、博时等公司竞争,目前还存在短板。
在公募目前增长最显著的指数产品上,永赢基金优势并不明显。目前市场上增长较快的是权益ETF产品,永赢基金在这方面规模非常小。虽然永赢基金指数产品规模也不低,截至9月底达到492亿元,不过其中407亿元是债券指数基金,权益指数基金数量很少,相对来说规模较大的是医疗器械ETF以及黄金股ETF,宽基指数产品目前只布局了沪深300和创业板指,规模都较小。
永赢从2019年就开始发行权益指数产品,并不算晚,不过战略上不够重视,更多精力在主动权益上,指数产品没能把握住发展浪潮。
主动权益方面,差距就更大了。
主动权益一直是永赢基金的软肋。虽然永赢基金在引援上注重基金经理不同的特长,让基金经理的能力结构形成互补,不过大体上都是偏成长,价值风格选手以及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较少补充进来,让投研团队整体上走上了行情的逆风期。如常远、于航、光磊以及新晋的高楠、李文宾,都是更看重盈利能力、成长性的选手,更适合在成长风格行情中起飞。因此常远、于航、光磊过去两年业绩就差一些。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永赢基金股票型产品规模只有67亿元,混合型产品190亿元,不过其中主要是混合型债基,偏股型产品较少,因此目前主动权益规模仅在百亿元左右,Wind数据显示,最大的偏股型产品永赢长远价值A也只有31.29亿元,多数主动权益产品规模均不到10亿,规模不足1亿元的基金约110只(不同份额按照不同产品来计算),其中多数是偏股产品。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李永兴、常远、高楠、李文宾管理规模合计在81亿元左右。
在投研人员自发培养上,目前永赢基金业务线发展主要靠引援,还远不能通过自发培养来打造团队。近年来永赢基金提拔了一些权益新人如欧子辰、储可凡、张璐、刘星宇、刘庭宇、张海啸、王文龙等,这些新人大多管理行业主题基金,或者管理时间过短不足一年,或者业绩不突出。而且这些新人也多是引进的。不仅在主动权益上需要频繁引进明星基金经理来补充实力,就是在有优势的固收领域,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能力,多数主力也都是外部引进的。与头部公司能够通过自身投研体系不断培养出优秀人才的能力相比,永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此来看,马宇晖所定的10至15年后冲击头部阵营的时间表,确实是相对务实的,甚至还有点偏乐观。
主动权益为何依然疲弱?
从整体来看,永赢基金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在固收领域取得了规模上的长足进步,但在权益产品上,无论是主动权益还是指数产品,都还处在业绩不佳、规模很低的水平。
永赢并非不重视权益投资,而是做了相当大力度的投入。在马宇晖看来,权益类产品投资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最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权益类投资是获得长期超额回报的最重要来源。2021年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马宇晖表示,希望三年之后,永赢能维持固收业务的现有优势,在权益产品方面努力赶上头部同行。
当时永赢基金的主动权益确实有了一些起色。曾经在交银基金创造出翻倍业绩的李永兴2017年加入永赢基金,此后担任主管权益投资的副总经理,他2019年管理的两只权益产品分别实现了80.5%和71.77%的收益,同类排名均进入前3%,规模也迅速攀升,到2021年初合计超过50亿元。此后不断有大将加入,如下表:
年份 | 引进的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此前业绩 |
---|---|---|
2019年 | 易方达常远 | 2017年与陈皓共同管理易方达科瑞混合一年收益14.62% |
2020年 | 中海基金于航 | 2016-03-30 至2020-03-14管理中海魅力长三角混合收益71.40% |
2021年 | 华宝基金光磊 | 华宝医药生物混合在四年任职期间创造了172%的收益 |
2022年 | 农银汇理许拓 | 2021-01-19至 2022-07-11管理农银中国优势收益15.37% |
2023年 | 恒越基金高楠 | 2020-07-30 至2023-01-10管理恒越研究精选收益34.57% |
2024年 | 万家基金李文宾 | 2018-08-28 至2024-02-08管理万家智造优势收益126.91% |
当前来看,永赢下大力气发展的权益投资仍处在行业中下游的水平。虽然近五年里每年至少签下一位有过优秀业绩的权益基金经理,不过此后业绩大多较差,规模在A股熊市里逐年下滑。这些年里引进的明星基金经理中,来的较早的于航、光磊已经因业绩较差而离职,其他基金经理大多处在亏损的泥潭中。
如科技成长风格的于航在牛市中的2020-2021年都表现不错,此后两年仍然坚守新能源、半导体、TMT,业绩较2021年高峰期下滑50%。医药、消费方向的基金经理光磊业绩也急转直下,2021年底开始管理的产品,到2023年底离任时已经亏损50%。常远2022-2023年都出现了30%左右的亏损。2021年公司发行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永赢长远价值混合,两年任期亏损38%,没能“长远”下去。
永赢基金在主动权益上投入很大,为什么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肯定有A股大环境的原因,此外也有自身的原因。
首先,总部在上海的永赢基金虽然物质激励做得较好,但还没有跟沪上权益大厂争夺优秀选手的实力,这些年里引进的选手更多是在中下游基金公司中做出过一定业绩的选手。优秀选手跳槽除了看待遇以外,也看公司整体的投研实力。而投研平台的成熟性不仅仅看引进了多少出色的基金经理,还要看整体投研的质量。目前永赢基金权益投研仍然相对较弱,对于行情的判断能力、投资机会的发掘能力还有所欠缺。引进基金经理的风格还需要多样化,在深度价值、行业轮动等风格上需要有所补充,从而形成更全面的研究能力。
其次,从引进的明星基金经理来看,大多是这些优秀选手做出一段出色业绩后引进,真正经历过牛熊周期考验的选手不多,都还在成长中,难免有业绩的起伏。永赢基金引进这些基金经理,多少跟基民接盘明星基金经理有些相似。
另外,产品上,这几年里永赢基金集中发行了较多的成长领域主题基金,如科技主题、新能源主题、半导体主题、高端装备主题、低碳环保主题、智能主题、数字经济主题、优质生活主题等,基本上都是挑热点来做产品,好发不好做,业绩持续性较难保证。
今年以来,包括张璐、胡泽、张海啸、高楠等在内的永赢权益基金经理部分产品业绩不错,更多是因为管理行业主题基金,超配的一些成长板块搭上了机器人等概念的东风,表现优势。但看这些基金经理整体业绩,大多是管理多只行业基金,形成了部分产品业绩很强、部分产品业绩大亏的局面。如胡泽管理的低碳环保基金收益超过30%,新能源基金则亏了20%以上。这更多是板块的β收益,而非基金经理有很强的选股能力。
由此来看,永赢基金在权益上的投研实力仍有不足,规模与业绩上不去也在情理之中。虽然引进了不少明星选手,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沉淀,把阵容稳定下来,把稳定、全面的投资风格做出来,形成更强的人才培养能力。
新局面对管理层战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已经冲到行业前20名的永赢,接下来想要继续向头部发起冲击,难度会越来越大。接下来在颈部基金公司的位置上稳固下来,是更现实的目标。
在有优势的固收业务上,永赢基金还有待于继续巩固中长期纯债优势,在短债和“固收+”上有所突破。反应在能力结构上,就是服务个人投资者的能力,以及“固收+”相关的权益投资能力,有待增强;
在主动权益上,还需要时间来形成风格更全面的投资团队,并且维持好团队的稳定性,通过良好的研究员与基金经理协作机制,增强优秀人才培养能力。
指数产品上也是欠账较多,如果要向头部阵营冲锋,需要有更明确的发展策略,在行业已经很卷、主要指数被开发殆尽的情况下,是发力宽基指数,还是从行业基金做起,或是做指数增强,对于管理层是很大的考验。
自2016年至今,董事长、总经理还没更换过,马宇晖从普通信贷员,32岁做到金融市场部总经理,34岁做到城商行副行长,35岁成为公募基金董事长,履历是很强的,虽然不是资管背景出身,不过为永赢基金制定的发展路线还是很科学的。除了在固收上坚持机构化路线,在权益产品上,按照不同风格来引进基金经理,并在着重构建公司自身的培养体系,也是符合行业规律的思路。
但如果挑毛病的话,可以说战略上的产品布局能力有一些欠缺,体现在并未对权益指数产品尤其是ETF进行前沿布局。相比之下,另一家发展迅速的公募天弘基金重心除了固收还有指数产品,增长空间可能会更大一些。
永赢管理层水平局限性逐渐显现,越到头部位置,对于管理层在资管行业的战略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永赢的管理层是银行信贷与金融市场业务出身,在固收之外的布局能力,还是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