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头图|AI制图
在A股市场上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观点。这些观点简洁易懂,非常适合刚开始投资的投资者学习借鉴和传播。但同样也有很多从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的观点,这些观点甚至误导了很多资深的投资者。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市场上广为流传的那些观点,哪些需要警惕,哪些需要借鉴?
第一个观点就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句话可以说是用最简单的话说出了最真实的投资道理,但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做到这一点。
今年我们对这句话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如果大家还有印象,我们在今年1月22日、2月2日连续写了两篇内容,标题就是“对A股的信心从何而来?”,在今年9月5日又写了一篇内参,标题是“再论对A股的信心”。
当时写完这三篇文章得到的反馈基本都是负面的,无论是文章下面的留言还是投资者的咨询,都充斥了极度悲观的情绪。
但现在回过头,大家可以去行情软件上看一下,我们这三篇文章刚好写在今年最重要的两波行情爆发的起点,第一波是年初的大反弹,第二波是9月底市场的暴涨。前两篇文章写完市场就大反弹,第三篇文章写完不到一个月政策就全面升级,市场也出现了一轮暴涨。
熟悉我们的投资者都知道,我们认为短期波动无法预测,所以我们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中长期趋势。我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写这三篇文章,并不是因为我们预测到了市场即将反转,而是因为当时投资者悲观的情绪太过于浓重,以致于我们认为必须要写文章重述对A股的信心,给大家做好心理的按摩。
因此我们挑选写这三篇文章的时点,并不是我们的主观判断,而是投资者情绪所驱使。事实也证明,投资者的悲观和恐惧反而是最好的入场时机。
这三篇文章和后续市场的反弹,就是对“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个观点最好的注脚和演绎。
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有或多或少的资产配置在A股,因此随着市场下跌,情绪出现恐慌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跟大家反复强调,情绪上可以出现恐慌,但理性上必须和情绪分离,要认识到“自己的恐慌”是一件好事。这时候大家应该更加关注市场的走势和情绪的演绎,尽可能寻找情绪最悲观的时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估值高低=股价高低”。对这个观点的认知可以说是鉴定一个投资者有没有入门的核心判断之一。
PE、PB、股息率这种指标堪称是投资里最大的坑。一方面,刚入门的投资者会将这些指标看做投资的灵丹妙药,PE高、PB高、股息率低,股价就高,需要考虑卖出。PE低、PB低、股息率高,股价就低,需要考虑买入。另一方面,大量机构提供的无处不见的各种估值红绿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PE为例,这个指标的计算是通过盈利和股价两个指标得到的。PE高有可能是因为股价高,也有可能是因为盈利低。如果是前者,卖出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是后者,盈利的低点反而应该是买入的时机。
再来说大家现在买入红利的核心原因:“即使股价跌了也可以靠分红回本”。这个理由简直可以说是万金油的理论。
但股息率是用每股分红和股价计算出来的,持有这种观点的投资者可能从未考虑过,股息率高有没有可能不是因为股价低,而是因为分红高?
如果后续分红减少的速度比股价下跌的速度快,投资者会发现高股息个股的股价越跌,股息率反而不断降低。
PE、PB和股息率等指标都是用两个指标相除计算出来的,这里面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大家最关注的P(价格),而是PE里的E(盈利),PB里面的B(净资产)和股息率里的D(分红)。
这三个指标的预测核心其实就是盈利的预测,而这个问题连很多机构都没有搞明白。因此如果大家不能正确预测盈利和使用这些指标,那么我们建议大家在投资的时候完全不要考虑这个指标,否则只会给大家造成误导。
第三个则是所有市场预期一致的观点。从历史来看,市场的一致预期有很高的概率是错的,因此市场的一致预期很多时候不是给我们提供对的方向,而是帮我们排除一个错的方向。
这里我们由近及远地帮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历史上比较广为人知的一致性预期,再看看这些一致性预期的实际情况。
今年上半年的一致预期是“买入高股息,卖出中小盘”。一度有投资者准备在高股息方向上做5年定投的准备,结果今年下半年表现最差的几个行业里就有石油石化和煤炭。
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对于高科技方向尤其是新能源的观点是还要3-5年才能出清。今年下半年新能源就变成2025年就要出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这个观点我们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去年有投资者反复问“有专家说新能源还要很久才能出清,是不是现在应该要清仓?”,到了今年大家问的问题就变成了“有专家说新能源明年就要出清,现在是不是应该要加仓?”。
再往前,“中概互联网估值逻辑变了,以后就是公用事业股,不能再买了”,今年港股涨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说了。
十一A股休市,港股开市的阶段,我们甚至看到了市场一致预期转为港股比A股好,核心理由是港股还有美联储降息带来流动性宽松的利好。当然,随着港股的下跌,这个观点最近也没有人再提了。
甚至很多时候这些一致预期只是换了个名字反复出现。比如现在的新质生产力和以前的“专精特新”、“工业4.0”、“工业母机”。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市场一致预期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而是对现在行情的总结。
如果行情具有持续性,那么一致预期就没有问题。如果行情不具有持续性,那么一致预期就会成为反向指标。在美股这样的趋势明显的市场中,“美股永远涨”的一致预期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但在A股这样波动剧烈的市场中,由于一致预期的形成需要时间,共识的形成往往就在一段趋势行情的末端,所以市场的一致性预期大多数时候都是反向指标。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今天涉及到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是很多投资者刚入门就能了解到的观点和逻辑。
但有些奇怪的是不论投资者在这些问题上吃过多少亏,总有无数的投资者前赴后继的再犯这些错误。
就拿第一个观点里的情绪问题来说,相信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有情绪悲观后市场上涨,情绪乐观后市场下跌的经历。很多资深投资者经历过的这种行情的次数也不只一次两次。
往近了说,今年1月和今年9月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往远了说,2016年熔断、2018年贸易战之后市场也不是一蹶不振。但即便在经历了A股几十年的剧烈波动之后,散户整体的情绪控制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依然停留在别人恐慌时我更恐慌,别人乐观时我更乐观的状态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