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字节跳动、好未来、新东方扎堆做这事,但未来会被证伪吗?
2020-05-20 08:00

字节跳动、好未来、新东方扎堆做这事,但未来会被证伪吗?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在线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商业模式不断被质疑的历史,刚出现时被捧上天,之后碰壁掉落人间。到如今,线上录播课、MOOC完课率极低,一对一直播不挣钱,好不容易出了个跟谁学,靠在线大班课盈利了,还被做空机构质疑数字造假……


三年前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在跟虎嗅Pro交流时就曾表示,99%的在线教育尝试都是坑,而且大家都还在烧钱跳坑。


所以,每一个大火的线上教育模式出现,都应该理性分析一下,到底能不能持续做下去。


现在哪种在线教育模式最火?当然是AI互动课。

 

自从今年3月底猿辅导宣布旗下斑马AI课月营收突破3亿后,AI互动课的创收能力被大家广泛关注。在教育领域屡败屡战的字节跳动,在AI互动课aiKID项目失败停止运营后,又在4月初推出了AI互动课瓜瓜龙,包括英语、思维等课程,以动画视频课程为主,对标斑马AI课。5月8日,字节跳动的瓜瓜龙英语出现在罗永浩的抖音直播间,5千份产品10秒售罄。5月13日,字节跳动又发布了主打真人外教视频互动教学的AI互动课“开言简单学”,对斑马AI课形成夹击之势。

 

正在发力线上的好未来,旗下励步启蒙本身已经有AI外教互动课,又在去年12月左右推出了针对学前儿童的AI互动课小猴启蒙,包括语文、英语和思维课程,也是对标斑马AI课。相关人士称,截止2020年末,已有30多万儿童在小猴启蒙进行了学科启蒙与思维锻炼,营收也挺可观。不同之处在于励步启蒙主打真人外教形象,小猴启蒙主要是动画课程。

 

新东方的比邻外教课,也推出了AI互动课程。


正在拼织教育版图的中国平安,战略投资vipJr后改名平安好学,也在最近推出了少儿英语AI互动课。


另外,最近也有不少有AI互动课业务的创业公司获得融资。


部分获得融资的AI互动课机构

 

到底什么是AI互动课呢?这种课大多是针对启蒙阶段的幼儿,用一种习得的方式来教学,比如要让孩子学“red”这个单词,不是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在视频课程中,以生活化、卡通化的方式,给孩子展示,那边有个红色的小汽车,那边有个红色的国旗,孩子慢慢理解原来red是红色。同时,学习中还会有触屏、音效和视觉元素等游戏化互动,比如答对了会有绚丽的烟花背景、悦耳的声音来鼓励孩子。通过这种内容互动与交互互动的方式,更贴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完成知识与思维的启蒙。

 

业界巨头已聚齐在这一领域,还有不少创业公司在做这个方向。是什么原因导致业界扎堆这个领域,AI互动课魅力何在?在线教育发展这么多年,多种模式相继被证明很难跑通。AI互动课前景又如何?

 

启蒙教育催生AI互动

 

说AI互动课,不能不提启蒙教育。AI互动课已经是线上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线教育领域,大家更熟知的是K12教育,即从幼儿园到高中这个阶段。大多数教育行业明星公司,比如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学霸君、VIPKID等,都集中在这个领域。

 

在此之前的教育阶段,称之为启蒙教育阶段,对刚开始形成认知能力的婴幼儿进行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启蒙训练。这个领域规模不及K12领域,不过最近几年也处在一个崛起的阶段,一方面家长害怕学生输在起跑线,越来越早地让孩子学东西,另一方面K12领域竞争激烈,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机构有将获客环节前置、拉长用户生命周期的需要。

 

在线下,有一些启蒙早教机构,比如美吉姆、金宝贝等,面对面教学互动。在线上,启蒙教育可以录播也可以直播。


 

 录播与直播的不同结果


现在以“录播课+AI互动”为特征的AI互动课,是线上启蒙教育市场的主要产品形式,课程基本不用真人直播,而是采用录播课程,老师在视频中所处的环境往往是动画化的场景,用以吸引孩子。有的课程则没有真人形象,由动画形象或虚拟形象来展现、引导课程内容。在学生上课时,学生看录播课程,系统通过AI来识别学生的表现,调取合适的教师反应来完成师生互动。

 

同时,学龄前儿童自制力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非直播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一定好。启蒙教育往往用动画视频、游戏、弹幕、组队、抢麦等形式,进行场景化教学,也常用绘本、练习册、点读笔、儿歌、动画片来辅助教学。比如学生答对了问题,系统会出现烟花等场景再配合声音效果来赞扬学生。


 小盒课堂的AI互动数学课


线上启蒙教育市场虽然在K12的光环之下不太为人所熟知,但也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发展。早期以英语启蒙为主,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早的公司包括2014年成立的叽里呱啦和2016年初成立的宝宝玩英语,以及宝贝英语说等,此后也有一些创业项目走向市场。目前前两家还在行业的头部。

 

2018年,启蒙教育获得资本与业界大公司的认可,宝宝玩英语、叽里呱啦、英语小神童、贝壳亲子英语、唱唱启蒙英语、波比英语等多家在线英语启蒙教育机构在这一年相继获得融资。



也是在这一年的6月以及8月初,主打少儿英语一对一的哒哒英语和VIPKID分别先后推出低幼教育产品,VIPKID推出了自由星球,哒哒英语推出了DaDa Baby,聚焦公考领域的粉笔网也推出了少儿英语课程粉笔KIDS,猿辅导推出的斑马英语也正式上线。目前自由星球与DaDa Baby早已销声匿迹,粉笔KIDS据传已经被斑马英语收购。斑马英语后来又拓展了语文、思维课程,升级为斑马AI课,成为启蒙教育市场的头部公司。

 

部分AI互动课的教学模式


现在,AI互动渐成标配。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头部公司,以及字节跳动、平安集团等对教育虎视眈眈的公司,都有AI互动课业务。阿里投资的作业盒子,也在去年推出了AI互动的小盒课堂;另外还有不少创业公司,比如采用AI伪直播的叮咚课堂、葡萄智学,素质教育领域的小熊美术,少儿编程领域的西瓜创客、核桃编程等。据虎嗅Pro了解,还没有推出互动课的公司中,有的也在讨论这个方向,比如做少儿英语直播课的久趣英语等。


当然,AI互动课不是唯一形式,一些公司也会有直播课,比如火花思维既有直播课也有AI课。这样可以丰富产品矩阵。另外与启蒙教育有一定交叉的早教领域,也有一些主要做小班课直播的公司,如卡比早教、摇篮兔等创业公司,相对来说比AI互动课更偏早期。

 

AI互动有多种模式,略有差异

 

AI互动课在启蒙教学中,已经形成了AI伪直播、AI老师、AI双师、人机交互课等模式。各种形式本质上都是录播课,配合各种有趣的互动方式。不过在形式上有一些小差异。

 

AI伪直播模式2018年左右就开始被热议,典型的公司包括叮咚课堂、葡萄智学等。字节跳动也曾经推出AI外教伪直播品牌aiKID,不过表现不佳,现在已经停掉。之所以是伪“直播”,是因为在交互页面上会有录播时的老师形象,和摄像头采集的学生头像,看起来跟直播课页面一样。


叮咚课堂的AI伪直播(图片来源:北塔资本)

 

AI双师模式,阅历深的主讲老师录制课程,辅导老师在线答疑,AI系统提供大量辅助任务,让学生来完成。西瓜创客、核桃编程等公司采用这种形式。

 

斑马AI课也是采用录播课+辅导老师的形式,辅导老师跟踪孩子的学习情况,监测学习效果,以积分与奖励等形式来激励孩子学习。不过有用户表示,学生多而辅导老师少,辅导老师很难在学习时保持实时在线,更多是在微信社群辅导的模式。

 

斑马英语课程截图

 

人机交互课中,一般不会有真人形象,而是以动画或虚拟形象来主导,通过情景化内容传递知识。例如洋葱学院,研发了2500多个动画视频课程,承载所传递的知识,并用AI来分析学习状况,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学习。


在练习环节,不少AI互动课会采用动画形式,由学生与系统进行人机互动练习。


好未来旗下小猴思维的人机互动

 

一些AI互动课在展示数理方面的知识时,也用动画+人机互动的形式。


西瓜创客介绍机械臂知识


AI互动不止在启蒙教育中,在针对小学生等低龄群体的线上直播教学中,也在大量使用AI互动的形式来强化教学效果,弥补线上教育在课堂监督、学生完课方面的不足。VIPKID、作业帮,以及虎嗅Pro此前报道过的小叶子音乐教育钢琴陪练业务,在直播业务中,都有一些有趣的互动方式。


比如作业帮直播课在小学课程中加入了一只大白熊的形象,作为学生的学伴,出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学生答对或打错时一些预设的互动,起到鼓励、带动等作用。学生不断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获得小鱼,来喂养白熊,白熊可以升级。当学生完成全勤时,可以获得白熊抱枕等实物奖励。

 

针对启蒙教育的AI课,基本都是推出了独立的APP来承载AI课程,学习过程是学生与机器一对一的形式。在K12线上教学中,不少在线教育公司也用AI互动方式来强化班课学习效果,但都是辅助直播课,并没有推出独立的APP来做互动课。

 

这背后是对启蒙教育市场的考量。未考虑或者还未想好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主要是用AI互动来强化直播课的效果。而要发展启蒙教育业务的,基本都会开发独立APP来做AI互动课。

 

这种互动在线上教育当中已经很普遍。大家关注的“AI互动课”概念,指的是以独立APP为载体的由系统与学生互动的课程。

 

学得or习得?

 

叽里呱啦联合创始人许可欣曾表示,去教小朋友soap(肥皂)这个单词,会设计一个情节:有一只暴躁的小鳄鱼,走进了浴室准备洗澡,突然找不到肥皂,它会说soap、soap,肥皂肥皂在哪里?突然它不小心踩到了肥皂摔倒,它就很暴躁的说soap soap soap。幼儿看视频的20秒里面累积了4-5次单词的输入,而且场景可以让他理解到,原来这只鳄鱼要找的东西soap是肥皂。

 

这样,AI互动课跟主流的死记硬背学英语单词的方式非常不一样。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做AI互动课,可谓无互动不教育。但真正的AI互动课有几个要点:一是知识传递的方式,是一种习得的方式,情景化学习,而不是单方向灌输和死记硬背;二是有可以吸引学生的趣味互动方式;三是有数据的积累和分析,逐步去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现在第三点还做不到,不过AI互动课可以在前两点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课程往往结合实体的绘本、道具等,通过APP进行场景化、故事化的演绎,让儿童乐在其中,增强课程趣味性与吸引力。

 

AI课实际上是以更贴近儿童学习特点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斑马AI课负责人郭常圳对虎嗅Pro表示,AI课不是一个学得的过程,而是习得的过程。学得就是老师教学生知识,学生从老师身上学。所有学龄阶段的教育都是学得。AI课不是学得,而是习得。例如学习“杯子”这个单词,系统不会告诉你说这是一个cup。而是这样说,我在喝A Cup of coffee,然后再拿另外一个杯子是A Cup of juice,孩子在这种过程中,没有直接学cup这个单词,但他会理解说你这个是一杯咖啡,那个是一杯果汁,这个东西原来叫杯。这个过程不是教的,而是习得的。

 

郭常圳认为,从根本上来讲,孩子去学语言、学思维、学逻辑,习得是一种更好的理念。习得里面关键的技术反馈跟AI结合得很紧密。

 

习得更适合于语言类科目。在理科类课程中,需要“学得+习得”。火花思维创始人罗剑最近在蓝象教育的活动上表示,(AI互动)在学科上面是有差异的,有的科目可能更适合一点。比方说:为什么中国人还上语文课?核心原因是在低年龄段学习语言类,是可以习得的,自己学习。但数学从头到尾都没有习得。别期望孩子就是个数学天才,从头到尾自习成才,这不靠谱。

 

另外,AI课以新奇趣味的互动方式来吸引学生。郭常圳表示,怎么让低龄的小孩和机器对话呢?要保证内容有趣,小孩就愿意看,保证你的交互有趣,他就愿意跟机器对话。你保证这点之后就有效果。

 

有用户家长对虎嗅Pro表示,斑马英语的内容还是很契合小朋友心里的,动画,故事,绘本,儿歌,这些都是小朋友喜欢的。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发音引导和测验稍微简单了一些。

 

罗剑认为,AI做教育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不能说录了一个短视频,采用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服务模式来做了一个新的业态,就是AI教育了。但今天的AI课有也有价值,解放了妈妈的时间,孩子也喜欢。特别是在低年龄段,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让在线教育公司的商业模型更有想象力

 

AI互动课对在线教育公司来讲,可以让商业模型变得更好看、更有想象力。


首先,客单价降低了。因为不是在线直播,各项成本降低,给到家长的报价也就降低了。目前AI互动课客单价基本在2000元-3000元之间,而在线直播课比如VIPKID,客单价在万元以上。

 

客单价降低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家长的决策成本,从而使推广的转化率提升,获客成本降低。另外在下沉市场也会更容易打开局面,毕竟直播课肯定比录播课贵。

 

其次,从经济性的角度,AI互动课可以取代真人老师,降低教师成本。特别是一对一的课程,边际成本无法有效下降,基本很难盈利,AI互动课在完成前期的研发和后续的迭代后,当学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可以实现平均成本的摊薄。


另外,在线教育都会面临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宣传上会说是纯北美外教,或者老师都是清北毕业的高材生,但随着规模做大,优秀老师不可避免地成为稀缺资源。以往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教研与课件标准化来解决这一问题,降低对名师的依赖,比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是这样的尝试。AI互动课则可以取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来对学生进行讲解,最大限度使用优秀教师资源。

 

这样带来的效果是:成本项方面,教师成本、获客成本都有降低的可能;营收项方面,有望提供更优质的视频内容与互动形式,来增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较低的价位也更容易在下沉市场铺开。

 

多种在线教育模式被证伪,AI互动课能行吗?

 

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对互动课趋之若鹜。一位少儿素质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对虎嗅Pro表示,AI互动课就是录播课,只不过用概念包装了下。他所在的公司并未推出此类产品。

 

这也让人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年来在线教育模式如过江之鲫,录播课,MOOC,家教O2O,线上一对一,等等。大多被证伪。要么是教学效果不好,要么是经济模型不好,持续投入难以为继。AI互动课现在很火,然而最终会不会被证伪?

 

不被证伪,就需要证明有持续的创收与盈利能力。怎么确保盈利性呢?从收入角度,要计算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LTV),从成本的角度看,产品要先研发,再向市场推销,用户购买后要交付课程,需要教师的服务。这样主要成本有三大块:研发成本、销售成本、教师成本

 

计算生命周期价值(LTV),有个简单的公式,LTV = LT * ARPU,即LT(平均生命周期)乘以ARPU(平均用户收入)。ARPU可以简单用客单价来替换,LT则与用户的完课率与续费情况相关。单个用户能否产生盈利,就看LTV能否大于研发成本、销售成本、教师成本之和。


商业模型表现还不错

 

AI互动课之所以被业界关注,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经济模型相对比较好。在成本项里面,因为大多数是录播课,教师与教研成本由可变成本变成固定成本,随着用户规模扩大而被摊薄,研发成本也是如此,因为是固定成本,也可以被摊薄。主要的可变成本就是销售成本,或者说获客成本。

 

目前AI互动课客单价在2000-3000元之间,斑马AI课一年费用在2600元左右,好未来的小猴英语系统课240元/月起,一年费用在2900元以上。获客成本方面,宝宝玩英语创始人李红梅曾表示,行业平均水平应该在2500元左右。如果数据属实的话,盈利空间比较狭窄。保持较好的续费率才能盈利。不过头部的公司获客成本会更低,宝宝玩英语自称获客成本只有行业的1/5。如果能降低获客成本并保持较高的续费率,AI互动课可以实现盈利。

 

一对一直播课为什么一直难盈利?客单价虽在万元以上,但获客成本与交付成本高。 VIPKID创始人米雯娟对外透露的单个用户的获客成本为四千元。而且每次课都有付出相应的教师成本,再加上研发成本,利润空间所剩无几。

 

从这个角度看,AI互动课比K12更容易挣钱。从现在的情况看,包括斑马AI课、小猴启蒙营收都还不错。

 

未来有可能客单价向下、获客成本向上


那么是否意味着AI互动课会一飞冲天呢?并不是,商业模型还存在变数。几个主要的指标都有变化的可能。随着AI互动课越来越热,行业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竞争对让客单价不好提升,另一方面又会抬升获客成本。


虽然减少了教师成本,但客单价向下、营销成本向上,AI互动课的经济模型可能会持续向亏损方向发展。

 

从获客成本来讲,无论是新东方、好未来,还是猿辅导,因为既有用户与AI课的用户不是一个群体,所以在流量上很难从之前的产品来导流。包括斑马AI课在内,都在买流量。目前斑马AI课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广告和抖音获客,以朋友圈广告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进来,对幼儿用户的争夺势必越来越激烈,获客成本提高是比较确定的。


本来线上教育成本就高,去年暑期的招生大战,学而思网校、作业帮、猿辅导分别投入10亿、4 亿、5亿,进一步抬高了获客成本。不排除未来在启蒙教育领域也掀起这样的招生大战。

 

就AI互动课来讲,现在大家也都在买流量,此外也在做补贴获客,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用49元购买10节课的限时特价优惠来吸引用户。

 

看一下已上市的公司“流利说”的情况。流利说严格来说也是AI互动课,只不过更注重AI系统来与用户交互,互动性、游戏化没那么花哨。4月19日,流利说发布2019年业绩,净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60.6%;全年净亏损5.75亿元,而2018年全年净亏损4.881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销售及营销支出为人民币9.694亿元,已经接近全年的营收。


技术研发、课程研发成本不低,且一直需要持续高投入

 

另外AI互动课研发成本虽然可以摊薄,但研发成本本身并不低。仍以流利说为例,2019年研发费用达2.139亿元,占到了总营收的21%,成本不低,且同比还增长了37.8%。且研发过程会是持续的,能摊薄的只是前期产品开发阶段的投入。后续产品的迭代以及产品向智适应方向发展,都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

 

从收入的角度看,要产生更大的价值,就需要有更多的用户来产生更高的LTV。用户的增长与投放的转化率相关。这里面影响因素很多,但本质上来讲,还是课程质量起决定作用,使学生沉浸其中,家长愿意付费,乃至继续续费。

 

AI互动课要做好并不容易,从内容上来讲,虽然是录播内容,但是如果你想做好的话,并不能将之前的录播课拿来包装一下来用。这样的话效果肯定难以保证。

 

“两岁的孩子应该怎么教?已有的教研经验只是一个输入,还得有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专家,对历史知识、对社会知识很了解的专家,一块来产生出一个全新的习得式教研产品。” 郭常圳对虎嗅Pro表示,猿辅导和斑马AI课不一样。猿辅导更接近传统教学,要从传统的教研教学里面找人。而斑马AI课本身做的是一种习得式学习。

 

支撑互动和教研的是学生的数据。要有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两三岁的孩子在线上的数据是很少的。这种数据的积累要从头做起,一步步积累并对数据进行迭代。斑马AI课在猿辅导的体系内,猿辅导有搜题、题库、口算等APP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对斑马AI课没有帮助,因为用户不是一个群体。斑马AI课也需要自己积累数据。好未来、新东方等机构做AI课,也是如此。


用户体验若不改进会影响口碑与续费

 

对于家长来说,AI互动课确实价格更低,但是与直播课相比,AI互动课需要家长付出更多时间、更大精力参与进来,是一种强调亲子互动的学习方式,虽然经济成本降低了,但时间成本要付出更多。家长在选择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在学习体验上也有很多不足,虽然有互动,但是互动性是不足的。一方面是的人机交互上,需要孩子完成的互动往往不多,更多是看,互动性有限。而且互动往往也不够智能,比较机械,比如录播课里老师两次提示幼儿念某个单词,幼儿并没有做出回应,则系统直接略过,进入下一环节。而在直播课中,老师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幼儿做一些鼓励、监督的动作。

 

另外在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上,现在很少能做到根据因材施教,系统针对不同学生的课程内容、交互对话内容往往是一样的。

 

一些机构虽然有辅导老师来帮助孩子学习,但辅导老师需要预约,也不能长时间在线,所以辅导老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社群辅导的环节,作用大打折扣。

 

带来的结果是,教学的灵活性较差,不能根据学生的实时状态来调整教学内容,孩子也会产生枯燥感,从而降低完课率。孩子不能完课,家长续费概率就很低了。

 

AI课未来有多种可能


对于AI互动课来讲,要做的是提高营销投入的转化率,以及学生的续费率,使更多的营销费用带来真实客户,同时增加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价值。这样商业模式才会跑通。这需要公司从产品上让学生和家长有更确实的获得感。

 

不过AI互动课也不一定需要完全跑通商业模式,如果所在公司是一家K12在线教育公司,能打通AI互动课与原有K12产品的衔接与转化,用户在过了知识启蒙期后,再去使用公司的进阶产品,即使AI互动课模式不经济,也可以成立,因为AI互动课将公司的获客环节前置了,用户生命周期延长,相当于是拉长了LT(平均生命周期)。如果这样的话,AI互动课是大型在线教育公司的菜,独立做AI互动课的公司未来会比较难。不过即使做不下去,如果积累了一定的忠实用户,还是存在被巨头收购的价值。

 

这体现了AI互动课未来定位的多种可能,它可以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启蒙产品,也可以是K12在线教育公司产品系统中的前置获客环节,用来获取更加低龄的用户,在这些用户和家长中建立品牌认知。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