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海底捞VS美团:做品牌和做平台,哪个更厉害?
2020-06-04 16:52

海底捞VS美团:做品牌和做平台,哪个更厉害?

文章所属专栏 李丰·商业模式创新5讲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虎嗅注:


到底是做品牌,还是建平台?消费赛道中,从创业到最终建立长期竞争力,分别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在今天这篇专栏文章中,李丰将解答以上疑问。首先,从影响商业模式的供需关系讲起。


专栏第2期,我们来探讨下供需关系。

 

以最近颇受关注的化妆品市场为例。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2年到2019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规模从2484亿元增长到42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9%。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规模仍会持续增长,并有望突破4500亿元。

 

化妆品其实是传统行业,能在各行业增长放缓的今天,还有每年增长100亿的亮眼表现,其背后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供需关系的变化。

 

彩妆业快速增长在日本和香港都发生过,这源于化妆人群的年轻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化妆是nice to have的事情,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带动彩妆业成为当下增长最快的机会品类。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宏观因素之一。

 

回顾中国近40年商业发展,可以发现一些普遍规律:我们所熟悉的任何行业都会顺次经历供不应求、供求平衡、供过于求三个阶段,且上一个供过于求会孕育下一个新需求点。

 

当需求比供给多走半步,只要这半步的距离足够大,创业机会就足够大。优质供给永远都是稀缺,谁有办法获得和控制优质供给,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大的市场机会。


落到具体商业中,大致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问题:

 

  1. 从搜房网、房多多、爱屋吉屋、到链家、贝壳,房产中介先后出现的顺序背后代表什么?困扰房产中介未来发展的要素是什么?

  2. 为什么网红电商模式(仅指网红自有品牌)长期看会面临更多挑战?

  3.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还是好生意吗?

  4. 当地产驱动红利消失,消费零售还有什么机会?

  

一、从房地产看供需变化

 

随着城镇化和居民收入增加,新的消费需求被唤醒;但供给有滞后,形成供需间的缺口;这就给新玩家留下机会,可以借助新流量入口、新渠道和新商业模式切入市场,满足需求。

 

以大家非常熟悉的房产中介行业为例。市场容量角度看,按照不同维度和口径来统计,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资产规模大概有400多万亿;居间服务应该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商业机会。

 

过去20年,房产中介的模式创新不断,从搜房(现房天下)、房多多、爱屋吉屋、到链家、贝壳……事实上,它们分别体现了供需平衡的不同状况。

 

1998年中国取消福利分房,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购房利好政策,这导致消费者买房需求强烈,对房地产信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这时,谁能最先满足购房者的信息需求,谁就可能成功。

 

1999年,第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房产中介搜房网成立。搜房网最初定位于房地产信息平台,通过提供房产相关信息(如户型图)吸引购房者,盈利模式是向房地产开发商收取广告费,而且不需要为转化效果负责。

 

凭借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搜房网于2010年在美国上市,并一度成为最赚钱的中概股。

 

这也意味着,从房地产市场处于供不应求阶段。房地产商只要发布广告,就有消费者购买,偏卖方市场。而搜房网主要是客户导流。

 

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建筑大国,新地产项目投资逾一万亿美元。这之后出现了第二个商业模式,就是房多多。房多多想做“房地产界淘宝”,将开发商和中介公司连接起来,促成交易达成,获得交易佣金。

 

换句话说,此时房产商单靠广告无法吸引足够的客源,需要想办法从中介公司找到更多精准的潜在购房者,且要根据成交转化情况付费。这说明房地产业从不太愁卖,变成相对供过于求。

 

2014年被称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开发商的销售压力增大。此时快速崛起的爱屋吉屋、链家、家天下做的事情就是把居间服务的收益更多让利给消费者,比如爱屋吉屋主打去门店化,佣金减半,虽然这种模式后来没走通,但其本质代表房产市场实际上供过于求。

 

再依次递进到贝壳,已经变为对消费者提供统一界面,降低其找房难度,并以更优惠的方式完成租赁和购买房屋的过程。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长短租公寓是最近一年多非常热的投资领域。这也侧面印证,房子越来越难卖,所以有些房产商就转变成持有型的经营模式。换句话来讲,用户不买房、只租房,且需要配套好的房屋管理和服务。

 

开篇中提到,电子商务三个阶段发展,是因为供需产生最大差时,出现了大的创业机会。房产中介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除供需差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外,行业前端如果有明显的流量变化,也会影响新商业模式。

 

比如,PC时代互联网以文字信息为主,门户、搜索等公司崛起于此;从文字到图片,小视频、直播……这些前端流量的变化,相应产生了小红书、抖音、直播电商等新的商业模式。

 

究其原因,流量变化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程度。比如房地产业,消费者因为互联网房产中介将信息不对称逐步降低,从而知道有什么、买什么、要什么,接来下去哪儿买。

 

从知道-得到-做到,消费者的成长及需求的升级,是这一过程加速的关键变量。

 

以北京地区为例,2000年之前,要买便宜又好穿的衣服,秀水街、动物园批发市场是不错的选择;当用户需求升级,供给也升级,出现了西单步行街;2003年之后,在北京的集中商业业态是东方新天地,时髦的白领都去那里;2013年,再升级去星光天地。如果放在一个县级的城市,消费者同样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2017年11月30日,北京动批市场正式闭市,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个成长过程可概括为:当消费者在“贵但不一定好”,和“便宜不一定不好”两种产品中选择,一般会先买“便宜不一定不好”,再买“大家都知道好”,再买“我知道好的产品”。

 

也正是基于对消费者成长规律的考虑,虽然近年来网红电商非常热,存在阶段性红利,但我认为其商业模式长期存在挑战,即天花板高度有限(这里的网红电商仅指网红自己做品牌,不包括广告模式)。

 

网红电商兴起于2014年前后,当时在阿里入股微博后,微博上的KOL直连了电商,提高整个链路效率,于是不少头部网红通过售卖自有品牌,产生了网红电商模式。

 

这与当下最火的淘宝直播电商最大区别在于,早期的网红电商在卖自己的产品,现在的网红电商更多是帮用户发现(别家)好的产品和品牌。

 

但消费者在不断成熟,开始可能会将信任放在网红这里,最终一定会购买自己认为好的产品。

 

不过,随着用户的消费升级和成熟,能够代表美好生活的产品需求增加,这就意味着品牌的机会。

 

二、品类与品牌机会

 

品牌永远有价值,因为品牌和渠道最终功能差不多,原则上都是使用户的选择成本变低,获得优质供给的低成本方式。

 

那么品牌和平台,哪种价值更大?

 

有种说法是平台价值更大,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选择变得多且非常个性化,所以品牌都会变得小而美。

 

但其实当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后,反而很难选择,从而愿意回到相对信任的范围内做选择。这个信任范围,可以是一个平台,也可以是一个品牌。

 

拿苹果公司和亚马逊公司相比,当前苹果公司市值过万亿美元,一度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亚马逊市值稍低于苹果,但也有万亿美元市值(截至到2020年5月8日)。

 

餐饮是更细分的行业,相对来讲,每一个头部品牌玩家市场占比都不高。我们取海底捞和美团来比较。

 

海底捞在整个产业链上,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海底捞把火锅调味品做成了标准化的调味包,并在超市等零售渠道售卖,这块业务拆出成立颐海国际;其次,自营餐厅整体上市;最后,单拆出负责供应链服务的蜀海。

 

前两者已上市,蜀海暂未上市,预计估值在100亿美元。也就是说,海底捞整体市值加总大约在350亿美元左右(截至到2020年5月8日)。

 

再看美团点评,当前市值是大概830多亿美金(截至到2020年5月8日)。但海底捞只是万亿餐饮市场中的一个自营品牌,营收占整个餐饮市场的1%都不到。

 

做品牌的价值和可达到的商业规模,可能相比于平台来看,并不一定差太多。

 

对投资人来说,如果有幸投一个头部企业,最大的电子类品牌和最大的3C平台,最大的餐饮品牌和较大的餐饮平台,并不会相差太多。最终,取得了用户信任度,都有足够好的机会。

 

那么该如何选择创业赛道(品类)?

 

这要考虑当下市场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

 

以餐饮业为例,在消费者有一定支付能力后,基本是存量市场,最多在一日三餐外加顿夜宵,面临残酷的存量升级替代;但从消费者角度,一定量的基础下,只能是越吃越好,越吃越特色,越吃越健康,这就是增量市场。

 

对于增量市场,能把用户需求用最高效的方式翻译给生产供应链端,变成产品,且充分利用数字化连接形成产品销售,谁就会占得优势。

 

以零食业来说,我们投资三只松鼠时,坚果品类在互联网上销量为几百亿元,零食市场空间大致在一两千亿。之后10年里零食市场涨了10倍,达到上万亿规模。

 

相比国外,零食基本上就是薯片、曲奇、巧克力;但中国的零食有无数种,肉脯、果干、瓜子、坚果……也即,散、广、标准化程度低。

 

换言之,三只松鼠最初面临的是巨大的增量市场,消费者的零食消费有升级需求。所以三只松鼠没有自建生产制造工厂,而是更多投入在产品创新上,比如,“每日坚果”用干湿分离包装设计,提升口感;设计瓶装坚果,满足不同的消费场景。

 

这不仅适用于零食业,还可以推广到很多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之外的新品类,如开头提到的彩妆业。

 

消费升级的品类机会:


必需品:汽车(燃油车到电动车)、手机(普通到智能)、家电、服装、餐饮;

非必需品:零售、化妆品(彩妆)、护肤品、宠物、保健健康、娱乐、烟酒糖茶。

 

在经历过一轮供需变化后,当下零食更接近于刚需产品,并变得更日常化、娱乐化。

 

在中国,当零食品类变大和互联网兴起同时发生,促成了像三只松鼠这样的品类品牌的诞生。也即,三只松鼠具有互联网品牌的特性:既是品牌,也是渠道。

 

如果说国外零食由线下零售驱动,原则上靠的是产品的特异性和差异化,比如奥利奥;那中国的消费者会倾向于在一个品牌下选尽量多的东西,既要SKU的宽度,又要渠道的深度。

 

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依靠的是中国独有的供应链能力。

 

三、供应链效率

 

过去这一年,受益于5亿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增量,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营收都超预期。但这确实是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红利。

 

房地产不再是中国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也就失去制造消费升级的供需差的推动力;并且线下长期租金带来的潜在成本和销售效率的优势也会消失。

 

再往下看两三年,最终大家都要解决没有红利的基础上怎么发展的问题,谁的效率高的问题,这个是长期命题,最少是个中期命题。

 

在商品市场中,对于企业而言,要先迅速占领市场,再寻求品牌价值的提升。维持长期竞争力,则要靠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能力。

 

所有真正意义上具有长期价值的企业,100%是因为做了供应链效率的创新。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比如宜家。它的优势显然不是来自配套的餐饮服务,而是因为它更早找到供应商,把家具变成运输时能压扁、之后再自行拼装的平板状。这不仅极大降低运输、仓储成本,也带来足够大的利润空间,导致可以在前台有更多投入,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再看耐克。耐克和阿迪达斯选了不同发展战略,耐克选择在产品功能性上持续加注和研发。一般情况下,服装品牌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尚潮流中,而具有累积效应的功能性服装相对更有投资价值,如户外、竞技运动品类服装。耐克在研发上投了最高比例,专利数也大很多,最终变成了更大的公司。

 

以上企业,无非是在底层的生产环节供应链上做了快速反应。在中国,很多行业也有特殊机会。

 

比如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概念比较热,其最难的环节不在前端销售上,而是在后端,如何将生产环节真的连起来。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足够全、足够多、足够好的供应链。有互联网的加入,还能够实现数据化。

 

剩下的挑战,就是如何将用户需求和优质供给更好的连接起来,产出新的产品。核心是要具有向供应链翻译用户需求。

 

应用到具体行业中,还需要根据行业情况有些偏重。

 

比如,供应链会如何帮助房产中介行业提升效率?

 

当下中国购房者从搜房开始,就越来越多的开始线上化(数据化),但“真实房源”这一关键环节的数据化程度不够,影响到了供应链分配和匹配的效率。

 

在美国最早的房地产交易过程当中,为了避免价格、佣金、费率等等的欺诈,设计了MLS(Multiple Listing Service),这个房源信息共享系统就如同房产字典,包括了每一套房间所对应的户型、交易状况、是否可供租赁和交易等信息,是一个公开的数据平台。

 

中国缺少这样的公开信息系统。链家在房产中介里,最早布局并建成自己的房源数据库系统,因此在其每一次进行商业模式迭代时,这个数据库都发挥很大助力,并提升了运营效率。

 

最后再来看看和房产相关的软装业。

 

中国家庭单元变小,单身时间相对变长,租住时间相对变长;加上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压力很大,家是唯一的私有空间,消费者会愿意投入装修布置。

 

相比硬装,软装既可以实现美观舒适,又避免搬家的时候太麻烦,且相对来说消费频率也较高,因而软装行业有发展空间。

 

但当下软装市场中,消费者有非常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而这又涉及极其复杂的材质和制造工业,给后端供应链提出很大挑战。

 

不过,从未来5-10年来看,中国90%的可能性会出现一个符合中国特色,最终可能比宜家还大的家居服务公司。

 

在消费零售领域创业,无论是在哪条细分赛道,左手把握需求的变化,右手抓住供应链和渠道的机会,才可能赢得最终的竞争。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点击下方分享按钮,前20位好友可免费读。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交流你的见解与看法。)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