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中信银行,徘徊不前
2024-09-30 15:00

中信银行,徘徊不前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刘国辉

头图来自 | 视觉中国


股份制银行上半年业绩座次排定,招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以11.57万亿和10.35万亿的资产规模居于前两位。而2023年底以微弱优势超越浦发居于股份行资产规模第三的中信银行,在年中又被浦发反超。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资产规模较去年底增长了2.47%,达到9.25万亿,而中信银行资产规模较去年底仅增长0.58%,为9.1万亿元,从第三位又滑落到第四位。2016年中信银行资产规模排名第十,如今仍是第十。

 

中信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还是要好于浦发银行,在股份行中居第三位。不过与招行、兴业银行的业绩差距并未明显缩短。从近十年长期增长来看,中信银行与招行等优质银行相比差距较大,与多家业绩平庸的银行比较接近。

 

这些年里中信银行并非碌碌无为,长期以来以对公业务见长、被冠以“对公之王”的中信银行,在2016年左右就着力进行零售改革,零售贷款占比提升明显,近年来又以财富管理为重心重塑零售业务,战略清晰,业绩却没有明显起色。

 

与其他优质银行被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重仓不同,近年来重仓过中信银行的基金经理并不多,主要有银华基金王海峰、工银瑞信杜洋、国海富兰克林刘晓、兴全基金乔迁等,且持股周期也不长。

 

战略上非常明确的中信银行,面临怎样的业绩增长局面,为什么没能形成显著的成长性?

 

有为的战略与不太出彩的业绩

 

中信银行是国内较早成立的股份制银行,在1987年与招行、深发展等同期成立,比浦发、光大、民生等银行都要早。早期依托股东中信集团的资源优势,开展从事外汇、贸易与实业等对公条线业务,因此当时名字叫中信实业银行,2005年改名中信银行。长期以来中信银行一直是处于前列的股份行之一,按资产规模计,在全国银行系统中排名长期在第10名左右。

 

拉长周期来看,全国12家股份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长期成长性较强的银行,包括招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增长也较多,不过主要是因为体量规模小很多。另一类是业绩长期来看因为战略、公司治理等原因出现了下滑趋势,以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为代表。中信银行属于第三类,能守成但缺少较大突破。

 


从近十年增长来看,中信银行营收增长了65%,净利润增长了64%,增幅并不高,大体上与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同档。

 

从银行业资产规模排名来看,2016-2017年,中信银行的排名处在10、11名,此后一直处在行业第10的位置,直到2023年,中信银行超越了浦发,跃居第9位。今年上半年又跌回第十,到年终怎样还未可知。

 

总体上近十年里中信银行的行业地位非常稳定,不过股份行江湖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股份行排名靠前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列银行业第6、7、8位,招行和中信银行居其后,规模差不太多,都在5.5-5.8万亿之间。此后以小微资产见长的民生因为坏账大增而坠落,浦发银行因为战略的飘忽不定而泯然众人,招行因为零售与财富管理的优势坐稳了股份行老大位置,中信银行相比之下没有犯错,维持住了前十位置,并随着浦发的下滑而排名前进了一位。但也没有大的建树,缺少持续走强的能力,去年规模排名向前一步只因对手犯错。

 

如果把中信银行当作不思进取的国企,那也大错特错。实际上这十年里,中信银行一直伴随着规划的落地与战略的演进。

 

早期的中信银行主要以对公业务为主,与浦发银行并称为“对公之王”,对公贷款占比达7成以上,在早期地产和基建支撑经济增长的时候,这样的资产结构没问题。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对公业务占比过高,影响了银行的成长性。并且中信银行自2011年左右开始,受到制造业去过剩产能等因素影响,对公贷款的不良率呈现攀升态势,从2011年的0.8%左右逐渐攀升到2019年的2.6%,对于资产规模和营收利润的增长形成桎梏。

 

2015年开始,中信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此前的中信银行一直是行长负责制,董事长由中信集团董事长兼任,并非执行董事,包括孔丹、王军、常振明等几任董事长都是如此。曾担任农行零售业务总监的李庆萍于2014年开始担任中信银行行长,并在2016年升任董事长,中信银行也进入了董事长负责制。


在她看来,“无零售不稳,得零售者,得天下、得未来”。因此中信银行在2015年制定了《2015-2017年战略规划》,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对公为“一体”,继续保持优先地位,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为“两翼,零售业务地位获得提升,在推进零售业务上动作不断,大到加强网点布局,向“小型化、智能化、多业态”转型,产品层面推出了“薪金煲”、“房抵贷”、网络贷款、信用卡贷款等零售产品,改变过去零售产品过多集中在房贷的局面,人力层面组建了千人的零售内训师队伍,帮助员工提升零售业务能力,小到变更行服和Logo、门户网站进行升级等多项变革,此外联合百度设立直销银行品牌“百信银行”,可谓林林总总。

 

此后每三年都有三年规划出台,在《中信银行2018-2020年发展规划》中,三大块业务的战略定位调整,从“一体两翼”走向“三驾齐驱”,零售地位进一步提升,规划提出“公司业务要轻而强,零售业务要大而强,金融市场业务要活而强”,零售既追求质也追求量,转型进一步升级。

 

此后的《中信银行2021-2023年发展规划》将零售的重心从存贷款转向了财富管理,提出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以板块融合、公私联动、集团协同为三大杠杆,推动零售业务升级,其背景是中信银行零售转型在个贷上取得了突破,但在负债端还不行,没能像招行那样带来丰沛的低成本存款,因此结合当时牛市带来的基金理财兴起,以财富管理为重心发展产品,让更多客户把中信作为理财主办行,不仅促进中收业务,也改善对公负债为主的负债结构。伴随三年规划同时还提出了342强核行动方案,明确具体打法和举措,在组织变革、管理方式、业务布局、人才引进上都做了改进。

 

近期提出的《2024-2026年新三年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明确了下一步的重点业务方向,基本是此前战略的延续。

 

这样,中信银行的零售转型深入,改变了业务结构。对公贷款在信贷中的比重逐渐从2014年的71.54%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52.17%,零售贷款从2014年的25.3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41.63%

 


除了零售转型,在对公业务上,中信银行还利用中信金控的资源优势,与中信证券等兄弟公司合作,推行综合融资战略,为对公客户提供“股、债、贷、投”等多元产品,与中信证券一道在债券承销上位居前列。

 

总体来说中信银行业务方向明确,资产结构上向零售和财富管理倾斜,对公业务上也利用了自身的突出优势,战略驱动业务成长,辅之以比较积极的策略与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顿操作猛如虎,业绩还是欠火候


虽然如此,但中信银行的业绩增长并没有非常突出。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中信银行只有3年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两年实现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多数时间里业绩都是低位徘徊,2023年,更是出现营收负增长。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68%,主要是靠债券牛市带来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高增长带来的,二者分别同比增长了39%和82%,带动非息收入增长10.44%,占营收多数比例的利息净收入下滑了0.82%。虽然资产规模和信贷规模分别增长了3.07%和3.97%,但净息差继续下滑,去年同期的1.85%降到1.77%,使得利息收入增长乏力。

 

与其他头部股份行相比,中信银行与兴业银行在资产规模与营收、利润上都差距不大,不过与招商银行相比,盈利能力差距较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资产规模是招行的82%,营收与净利润分别是招行的60%和46%。

 

对中信银行历史业绩进行拆分可以发现,与规模较为接近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相比,中信银行2017年至今的资产扩张速度略不及招行,不过与兴业银行大体相当,好于浦发银行,总体来说资产扩表并不落后。不过净息差水平只是好于浦发,与招行和兴业银行都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营收与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信银行经过多年的零售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零售信贷在信贷中的比重已经超过40%,在银行业中属于比较高的比例了,虽然低于招行、平安等零售见长的银行,但相比于其他大多数银行,比例还是很高的。零售信贷的收益率通常略高,为什么中信银行的净息差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呢?

 


与招行相比,中信银行的贷款平均利率还要高一些,差距在于存款平均利率比招行高出不少,与兴业、浦发较为接近。这表明中信银行的零售转型在资产端有一定成效,提升了零售信贷占比,特别是房贷从2017年的5000亿涨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万亿,实现翻倍,个人经营贷从2017年的1660亿涨到今年上半年的4867亿元,增长近2倍,均高于贷款和资产规模的增长;不过在负债端没有明显改善,个人存款在存款结构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18%升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8%,对公存款从2014年的82%降到今年上半年的70%,显著低于贷款结构的改善。零售贷款的增长一部分是靠对公存款支持,零售存款不能支持零售贷款的扩张。

 

更深层次原因是零售业务线的客户数量、活跃度与优秀零售银行还有差距。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零售AUM规模为4.24万亿,在上市银行中居第七位,低于兴业银行的4.79万亿,更低于招商银行的13.32万亿,零售客户数方面,中信银行截止今年上半年为1.41亿,距离招行的2.02亿有一定差距,高于兴业银行的1.04亿,但零售AUM上不及这两家,表明中信银行还没有成为很多客户零售与财富管理的主办行,因此沉淀的低成本零售存款不足。由此也表明中信银行的零售转型到现在最多成功了一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另外从2021年开始,财富管理成为零售的重心,成为中信银行零售业务乃至全盘业务的支点,虽然有中信金控体系内的资源优势,可以与中信证券、华夏基金、中信保诚人寿等建立起协作关系,不过这些并非财富管理发展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开发客户资源并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体系,目前中信银行还未建立起财富管理的业务优势。今年上半年代理及手续费净收入为163亿元,同比下降14%,在营收中的比重为15%。虽然近3年提升了财富管理的地位,但代理及手续费净收入三年里并没有明显增长,占比也一直在15%-17%之间,较2017年30%左右的占比反而下滑较多。与体量接近的股份行银行相比,好于兴业、浦发、平安等银行,不过远低于招行。

 

中信银行有优势的是投行业务,可以与兄弟公司、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形成联动,今年上半年在债券承销金额上位居银行业第4位,不过投行业务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积累对公客户,并为财富管理和私行业务提供可投资的资产,能直接带来的业务收入并不很高,今年上半年包括债券承销手续费在内的担保以及咨询手续费为25亿元。


项目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
代理及手续费净收入(2024年H1,亿元)163383.28127.45122.82129.97105.33
该收入在营收中占比15%22%11%14%16%15%

股份行代理及手续费净收入对比

 

这样,资产扩表速度没有优势,净息差没有有效提升,财富管理等中收还没能形成相对领先优势,因此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都受到局限。

 

另外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长期以来相比于招行和兴业也略高一些,影响了资产规模的扩张以及营收与利润的增长,也使得中信银行在拨备覆盖率的提升上一直捉襟见肘,利用拨备来调节利润增速的空间不足。

 


中信银行的不良增长可谓对公、零售“此起彼伏”,2011-2019年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增长,这几年里主要在控制以及处理对公领域的不良资产,对公贷款增长缓慢,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零售领域,零售贷款不良率在1%左右波动,相比于2%以上的对公不良率要好很多。2020年至今,对公贷款的不良率开始逐渐下降,从2019年的2.6%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25%,资产质量有了好转,规模增长也改善。

 

不过自2023年以来零售贷款不良率增长较快,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别为1.21%和1.3%,规模也逐渐降速。这并非只是中信银行遇到的问题,经济降速背景下银行业都在面临零售不良增长的困局,很多银行都在收缩零售信贷,向更优质零售客群集中。相比较来看,中信银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好于兴业银行,以及零售业务见长的平安银行,不过不及招行。

 

为什么以对公见长的中信银行,不良率会经历一个较长的上升期呢?从中信银行的对公贷款结构调整过程来看,在不良率攀升的2014-2019年,对公贷款过于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和零售业,在低风险的基建类资产上投放比例较低,制造业多年占据20%以上的投放比例,批发零售占比最高达到18%,地产多年在10%以上,在2014年,制造业、房地产、批发零售合计占到54%,目的自然是要获取高收益,不想却成了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不良率逐渐攀升。在2018年,制造业与零售业的不良率达到了高峰,分别为7.34%和8.5%,地产的不良率在2020年开始攀升,达到3%以上。

 

2016年以后,对公信贷结构逐渐调整,降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地产的比例,提升了基建相关行业的比例,今年上半年政府基建类行业在对公信贷中占比达到55%左右。通过这样的结构调整,稳定住了不良形势,不过也降低了收益水平。

 

这样的过程也凸显了中信银行虽然是“对公之王”,不过更多体现在项目获取与规模体量上,在对公行业信贷投放上缺乏战略远见,更多考虑即期收益,没有对于制造业、批发零售、地产等行业的景气下滑做出提前判断,另外虽然一直在制造业上深耕,但并没有形成独到的信用判断能力,导致不良的较快增长,虽然以对公见长,但本质上大而不强

 

总体来说中信银行这些年战略清晰,转型方向也没问题,但无论是有优势的对公还是转型中的零售,都没有形成独到的能力来做强。零售逐渐做大的过程中,对公业务在掉链子。对公业务逐渐稳定下来后,又遇到了如今的零售金融调整。因此近十年来业绩成长性不够明显。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公司治理层面

 

在目前的银行业格局中,中信银行与兴业银行业务结构与发展现状较为相似,对公业务为主,零售与财富管理在着力发展中,体量也差距较小,资产规模、营收、净利润增速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在业务规模、零售与财富管理业务等方面与招商银行还有一定的距离。中信银行有跟上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的能力,但目前还缺乏进一步实现业绩突破的阿尔法能力。

 

如果再深入探究,影响中信银行业绩成长性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战略上,虽然战略一直在演进,持续性也较好,并没有在战略方向上左右摇摆,但相对来说缺乏战略上的预见性,从零售到财富管理都是在行业趋势形成后逐渐加码,更多是在跟随,在推进战略上也并没有特别独特的具体策略,在同业都在集中发力的情况下,很难杀出一条血路来;

 

另外在公司治理上,虽然股权结构稳定,且股东能提供较多的资源,但前行长孙德顺受贿近十亿元、前董事长李庆萍退休后仍被追责降职并开除党籍、多位地方分行行长被查等事件表明,公司在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制约监督上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孙德顺为谋取私利,违规向恒大集团等地产商发放大量贷款,给中信银行带来坏账损失。此外近年来包括哈尔滨、宁波、广州等地的分行高管也接连被查,凸显了中信银行内控上存在一些漏洞,使得部分高管可以通过损害中信银行利益的方式来获取个人私利。

 

另外与招行相比,中信银行的高管更替更加频繁一些。虽然大的战略方向基本上得到延续,不过高管上任都有适应期,对于出业绩也会有一定影响。

 

在股份行中,有3家为中央管理的银行,均为副部级央企旗下,分别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三家银行中,招商银行市场化程度较高,董事会任命行长,为行长负责制,董事长一般由大股东招商局集团的董事长来兼任,这样保证了管理层的稳定,因为大股东作为重要央企,领导更迭相对频繁,招行行长则保持相对稳定,本世纪以来只经历了三任行长,保障战略的稳定性。光大银行董事长一般也是光大集团董事长来兼任,为非执行董事,不过行领导更替相对比较频繁,不断有金融大将从外部调入光大银行,工作两三年后又高升调走。近年来光大银行已经连续有6任行长获得重用,这种情况下光大银行虽然持续有金融人才加入,但公司战略的延续性受到一定影响。

 

相比之下中信银行的高管稳定程度在二者之间,没有招行稳定,不过也不像光大银行那么频繁。2016年至今,经历了三任董事长(李庆萍、朱鹤新、方合英)、三任行长(孙德顺、方合英、刘成)。与光大银行相比,中信银行有更多高管来自内部提拔,有利于战略的稳定以及减少适应期。不过与招行相比,稳定性又差一些。高管的稳定性程度与三家银行的业绩呈现正相关。

 

此外中信银行近十年来在“行长负责制”、“董事长负责制”之间摇摆。2016年李庆萍任董事长之前,董事长多由集团领导兼任,行长负责中信银行的管理。李庆萍任董事长后演变为“董事长负责制”,2021年重新回到行长负责制,此后方合英2023年担任中信银行董事长并作为执行董事,又回归到董事长负责制。这对于战略和业务推进可能没有直接影响,不过也表明中信银行在这方面缺乏清晰的规划,哪个职位是主要负责人,以及主要负责人来自于哪里,如何产生,没有定规。如果能像招行一样形成一套明确的机制,对于高管层面的稳定性会有更积极的作用。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