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认为伊利股份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伊利是如何走出来的?
首先,牛奶作为刚需产品,乳制品市场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而随着人们消费力增强,而变得更加庞大。
其次,政策层面新的行业标准中,将原来对原奶中要求非常高的蛋白质含量、钙质含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则帮助乳制品企业降低了经营难度和成本,保证了行业良性发展。
而且,伊利本身有着更加深厚的产业积淀,和奶源建设基础;并从三聚氰胺事件前已经在不断的补齐短板,其品牌价值也随着不间断的市场营销和广告轰炸不断提升。
多种原因的催化之下,伊利在行业危机之后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2009年实现了8.12亿元的利润总额,超过了年初设下的目标。
对应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由于在2007年实行股权激励,2008年计提大量存货损失,伊利前所未有的出现了连续亏损,并且被戴上了“ST”的帽子。但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这一整年的时间里,*ST伊利累计上涨2倍,市值重回百亿。
伊利股份在2017年创下历史市值的最高峰2000亿元,和2008年谷底50亿市值相比,已经翻了40倍。
在《超级投资者》专栏案例终章(下),将一起复盘伊利40倍涨幅过程中的买入时机。
伊利涉案
严格来说,作为行业中保持多年的龙头企业,伊利在其中涉案不算很深。
根据2008年质检总局通报的“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显示,伊利在35个样品中只有一份检出了三聚氰胺,且剂量仅为12毫克/公斤,低至安全标准以下。
相比之下,很多中小型乳制品企业的检查结果惨不忍睹:熊猫的5份产品中检出3件,英雄牌2份全部检出,施恩婴幼儿奶粉的20份产品检出14份。部分中小型乳制品企业为了能够获得生产商品所需的原材料,对原奶收购所采取的宽松、不负责任的态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虽然检测结果显示,伊利的液态奶涉案情况相对较好,只有一款婴幼儿奶粉检验出了问题,但市场并没有因此将将其与三聚氰胺撇清关系。
站在伊利集团企业的角度上看,确实会觉得不该受到如此严重的影响。这种情绪,也多多少少的体现在了对外的各种表态上。
例如,当时伊利的正式回应文件中表示,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含量如果低于15毫克/公斤,对于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并且“伊利产品被检出的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安全危害,但我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的处理好这一事件。”
这样的声明,在当时全国上下一片愤怒的环境下,一度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但也确实体现出了伊利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涉案相对较浅的事实。这样的微弱的检测数据结果,确实不足以对伊利品牌形成破坏性的打击。
与伊利相对强硬表态相对应的,是蒙牛方面看似言辞恳切,却并没有产生多少效果的道歉和声明。检测结果显示,蒙牛的28个样品中有三件被查出毒性,且剂量达到了68.2毫克/公斤,属于所有检测中的“中高档”水平。
牛根生在事件发生后写了一篇博文《在责任面前,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负起完全的责任》,开篇即是“两条路摆在我们面前,一条是死路,一条是活路”,并表态如果事情处理不好,他将引咎辞职。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蒙牛紧绷的资金链,最终由于事件的发酵濒临断裂,这个明星创业者果然辞职了,并从此几乎完全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当中。
在2008年当时,公众对于伊利相对强硬的表态,其实是非常不认同的。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表现。有危机公关的方面的专家直言,“危机爆发之后,企业将会面对四面楚歌的境地,政府批评、媒体曝光、公众质疑等都会纷至沓来,此时企业最明智的做法是正视问题,以诚相待,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敢于公开真相,积极承认错误,用于承担责任,并且闻过即改,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争取赢得公众的谅解和同情”。
这种论调裹挟了太多愤怒的情绪,在当时收获了很多消费者和观众的认同。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看,如果企业本身并没有深入的涉案,却要在行业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诚恳致歉,那无异于承认了自己企业经营情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了伊利在本次公关“战役”中态度的正确性。
实事求是的讲,再少的含量也意味着问题。伊利是国内原奶自己率最高的全国市场乳制品企业之一,但由于行业的快速增长,自产原奶远远不够市场需求,因此也必须向市场上进行原奶的收购,这最终导致了其陷入到危机之中,也必须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召回和销毁。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
但最严重、最能够对上市公司财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是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等六部门发出的紧急通知。10月11日,六部门下发下架紧急通知,要求各超市、商店、城镇和农村零售摊点等销售者,必须将所有9月14日前生产的奶粉和液态奶,无论什么品牌、批次,立即全部下架,停止销售,就地封存,由生产企业进行清理,批批检验。
不论是伊利还是蒙牛,不论在检测中检到了多少的有害物质,都要将市场上在售的几乎所有商品进行召回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次性核销掉大量的资产,在当年形成非常严重的亏损数据,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一蹶不振。
对于伊利来说,这是真正实打实的财务风险,是在品牌受损的软性影响之外,导致其股价下跌最重要的核心因素。
销货损失
根据2008年10月16日《中国食品质量报》记者的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卫生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发出的紧急通知,要求9月14日之前所生产的所有奶粉、液态奶,不论是什么品牌,批次,产地,立即全部下架,就地封存,由生产企业进行清理,批批检验。
虽然按照规定,如果在检验之后发现符合限量值规定,这些产品在单体包装贴上“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的标签之后,仍然可以重新上架销售,但是行业内的人士都知道,对于牛奶这种保质期时间很短的产品来说,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在漫长的送检过程中很难有机会再次回到货架上。
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非常大轰动效应的事件。一夜之间,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等城市的商超百货商店用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几乎都是在第一时间清理了货架。
例如,在北京的8家易初莲花大卖场,在前一天晚上21点之前就将所有牛奶全部下架,并封存了不合格批次的液态奶;家乐福当时在北京的10家店,则是在没有得知具体批次之前,就将蒙牛、伊利、光明三个品牌的产品全部撤掉。
严格的下架规定必须遵守,而对于伊利、蒙牛来说,能做的工作非常有限,就是按照规定下架、检测,并且计提大量的存货和积压报废损失。
2009年1月,摩根史丹利发布报告预计伊利亏损可能高达23亿元;随后,蒙牛(02319.HK)公告在上半年盈利5.83亿元的基础上,全年预亏9亿元,由于事件导致损失共计14.83亿元。另一家大型乳制品企业光明乳业(000587.SZ)全年亏损2.86亿元。
在2009年4月29日晚间,也就是中国上市公司披露年报最后期限的前一天,伊利发布了其2008年的年报。根据这份年报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216.59亿元,同比增长11.87%,但是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是-16.87亿元,相当于每股亏损2.30元。
伊利2009年之前历年财务数据比较
造成严重亏损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存货积压报废。伊利对此的统计数字是8.85亿元。另外还有没有报废的库存商品价值下降,导致计提跌价准备2.39亿元,两项之和达到了11.24亿元。
在报告之外,伊利还面对着很多即将出现的损失:乳制品全行业危机,导致一些原本喝奶的消费者转向富有中国特色的替代品——豆浆,主营豆浆机的九阳股份从默默无闻变得名满全国,原本鸡肋一般的豆浆机产品突然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一年甚至成为了中国植物蛋白饮料产业开始快速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另外,由于消费者喝牛奶的习惯被迫中断,重新培育人们形成购买和饮用牛奶的习惯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企业借助各类促销手段和更多的广告传播,恢复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销售成本,才能获得与此前一样的收入增长。
更何况,在全行业出现问题之后,人们会更加相信质量有保障的大企业、大品牌,对于全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都并非什么好消息。
如果将这些问题摆在一个中小规模的乳制品企业面前,显然都是无法解决、难以处理的严苛问题。但对于伊利这个常年在行业中排名第一、收入达到200亿以上、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行业领袖来说,则有着很多“力挽狂澜”的机会。
刚性需求
乳制品行业的本次风波影响范围之广、问题的严重性之大,让很多人都认为伊利、蒙牛这些行业内的代表企业,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品牌名誉彻底破产、商品下架、工厂停工,甚至是人们将蛋白饮料的来源转移至豆浆,彻底放弃中国乳制品行业。
但现实的情况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牛奶都是蛋白质摄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而且相比肉类更加便宜,省去烹饪环节更容易食用,优势非常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并非其他的什么物质,它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刚性需求。在严酷的远古自然环境中,人类需要靠打猎来捕食动物,获得蛋白质以维持生命,更好的强健体魄。甚至不惜为此长距离狩猎,上千公里的追踪大型动物。
人类从非洲起源之后,之所以能够在数十万年的时间里走出非洲大陆,进入到欧洲、横跨亚洲大陆、到达美洲并从北到南,达到南美洲最南端“世界的尽头”,其最核心的驱动力并非是无目的的迁徙或玩耍,而是追逐蛋白质——大型动物的肌肉、内脏中蕴含的蛋白质。这是由人类基因所决定的,是刚需中的刚需,是不会因为任何突发事件而被彻底改变的。
在现代社会中,相比肉类,乳制品的优点非常多,最主要的两点是价格更低廉、食用的方法更加快捷简便,而且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饭菜之外的补充性食物,通过引用获取日常进食以外的额外蛋白质摄入。
蒙牛所谓“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出发点是很好的,确实点出了乳制品的核心价值所在,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让人的身体更强壮。这也是人们购买、饮用、食用乳制品最根本的需求动机。
作为牛奶最有力的竞争者,豆浆内含有较高水平的蛋白质。如果按照1:20的豆水比例来计算,一般豆浆的蛋白质含量都在1000~2000mg/100g,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000mg/100g。总体看来,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要比豆浆高出不少。
另外使用豆浆机最大的痛点,在于必须自己购买原料大豆,并进行浸泡、磨制、过滤、清洗豆渣,整个过程异常的复杂,虽然价格相比牛奶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再算上豆浆机的费用、过滤和洗刷所耗时间的付出,相比之下仍然比牛奶性价比更低,效率更低。
有数据显示,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后,豆浆机的销售数量猛增了4倍,各大商超甚至是严阵以待,保证豆浆机的充足供应。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逐渐发现豆浆使用起来确实非常不方便,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弃之不用。
2006-2009年豆浆机销售数据
这就引申出了一个关于需求的重要课题:替代品。一件商品如果要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稳定的市场容量,需求的刚性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刚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缺乏适合的替代品。
“适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相比原有的优势商品,这种替代品在使用上是否有足够高的效率,另外,其价格是否和原有商品足够接近,是否可以让人在做出替换决定时,付出更多的成本。从这两个角度上来看,用豆浆或者杏仁露、核桃露等植物蛋白饮料来替代牛奶的地位,都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人们摄入蛋白质是刚需,甚至是刚需中的刚需,不以任何突发性事件为转移。因此,牛奶消费可能被暂时中断,但绝不会因此而消失。这个市场不仅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随着更多人有能力进行乳制品消费,而变得更加庞大。
对于消费者来说,既然奶还是要喝,那应该如何选择?在需要谨慎考虑的消费行为面前,所有的消费者都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的头部企业,并且有更强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愿意去花费更高的价格,去购买高端产品。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知名度高、价格贵,往往就代表着更好的质量。
政策“暖风”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监管,对于全行业危机这样如此严重的事情,各级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是必然的。客观的说,六大部委做出的下架决定,对行业企业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直接造成了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当年极其难看的年报数据。
但是反过来看,正是这种严酷的行政命令,让9月14日以前的所有乳制品(特别是常温奶)全面、集中下架,才给了消费者以重新相信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机会。因为这意味着对行业过去历史的全面切割,所有有可能有问题的乳制品,已经被全面下架,检测或者集中销毁。
而由于整个事件的严重性,导致了包括国务院在内的几乎所有部委全部介入并提供了有力的监管政策。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在盛怒之下仍有足够的怨气去责骂。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就可以发现,这些政策,就是对行业未来改善的国家级信用背书,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其实是大利好。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三聚氰胺生产经营管理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份意见的规定,未来监管层将进一步加强三聚氰胺生产管理、规范三聚氰胺经营行为。当然,这主要是为了对这种化工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更加严格的跟踪监控,以防止其再次流入到饲料加工行业和食品工业中。
除此之外,监管层对于乳制品行业的另一大重要工作,即对乳业标准的修改和制定工作也在2009年完成。这几份标准包括《杀菌乳安全标准》、《灭菌乳安全标准》和《生鲜乳安全标准》。
在这些新的行业标准中,将原来对原奶中要求非常高的蛋白质含量、钙质含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将牛奶中蛋白质行亮从每百克2.95克下调至每百克2.8克,细菌总数也从之前的200万增加至500万。
这个举措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公众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举动,会造成中国乳制品质量的下滑。
但实际上,过高的营养标准和中国奶牛养殖的现状格格不入,缺乏优质牧场、高蛋白饲料价格高昂,以及散户为主、缺乏科学饲养能力的养殖者,都不能支撑此前那种非常高的标准。如果严格按照此前高标准来执行的话,恐怕要有大多数原奶都只能被倒掉。
因此,适当的降低原奶营养标准,可以确保奶农、奶贩不再铤而走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制品企业的原奶采购成本,这对于伊利、蒙牛这些企业的业绩会形成一定的支撑。
刚性的需求决定了,人们在生活条件获得改善之后仍将饮用牛奶,因为这是最快捷高效的蛋白质摄入方式之一,而来自国家的强力监管和下架政策,让人们看到了监管部门对此事严重的关切程度和改善的决心。随后对乳业标准的下调,则帮助乳制品企业降低了经营难度和成本。
这几个关键点,让整个乳制品行业免受灭顶之灾,也为其日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伊利的蒙牛式扩张
在行业危机爆发之前,伊利在总销量上虽然一度被蒙牛所超越(液态奶方面蒙牛从2003年开始领先伊利),但是从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方面去考量,伊利的劣势并不明显。
此前,蒙牛之所以能够一度超越伊利成为行业营收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其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意识到了市场营销和广告传播对于乳制品消费极端重要的作用,广告投入越高,品牌知名度越高,消费者购买商品就越多。
但广告策略并非只有蒙牛一家可以使用。在传统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饱受冲击之后,伊利也意识到了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在2005年潘刚上任伊利集团董事长之后,伊利就开始了大量的市场营销和广告传播工作。
2005年11月,在潘刚上任不久之后,伊利就成功战胜了蒙牛,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潘刚担任伊利集团董事长之前,伊利基本上没有明星代言,绝大多数广告仍停留在对天然牧场、健康营养的传播上。拿下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对于伊利来说是一个巨大转变,也仅仅是个开始。
2006年,伊利为旗下“优酸乳”品牌聘请了刘亦菲、易建联、潘玮柏等代言人拍摄广告,聘请张韶涵为冰激凌产品“巧乐兹”拍摄了多种广告,最重磅的,是借助奥运营销,将最大牌的运动员刘翔作为最重要的代言人,代表伊利的企业形象,喊出了“为梦想创造可能”的口号。
2006年,伊利在中央电视台招标中拿到了2.48亿元的广告额度,成为了当年的央视标王。
自2005年潘刚上任董事长之后,伊利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传播力度越来越强,对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蒙牛形成了非常有力的挑战。
通过观察2005-2008年之间伊利的种种举措,我们可以看到,伊利已经意识到此前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不足、不重视广告传播的问题,开始了更加进取的营销资源的争夺。
从这几年开始,伊利已经在不断的补齐短板,其品牌价值也随着不间断的市场营销和广告轰炸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上看,即便没有全行业危机的事件,伊利也处在反超蒙牛的正确道路上。
不同的是,相比蒙牛在原奶建设和供应上薄弱的根基,伊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有着更加深厚的产业积淀,有更深厚的奶源建设基础,这些都是蒙牛无法通过简单市场营销实现“弯道超车”的基本盘。
全行业危机爆发之后,伊利进击的营销策略并未因此而改变。2009年,伊利请来了更加重磅的代言人——周杰伦,并且发力投资赞助当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再次成为国家级盛会的重要赞助商。
在伊利和上海世博局联合举办的发布会上,潘刚表示伊利能够成为世博会的赞助商,是经过了非常严格的检验和考核的,并且“经过了奥运的洗礼,伊利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拥有最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完善的产品服务网络、最成熟的重大活动服务经验。”
回归正轨
潘刚之所以在赞助世博会时高调宣传,确实有比较足的底气。在经历2008年四季度的亏损之后,其2009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实际上,伊利是唯一一家在2009年首个季度实现每股收益、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乳品企业。
根据2009年一季报显示,伊利在前3个月中实现每股收益0.14元,净利润1.13亿元,比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75%和103.59%。这样的数字几乎超过了所有分析师和市场人士的预期。
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回暖,企业和产品层面,伊利在市场宣传策略、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功不可没,品质的相对稳定(仅检测出一件安全剂量以下的含有害物质产品)同样重要。
在短期因素方面,伊利在2006年以来大力推行的高端化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在行业危机发生后,人们对于价格更高、质量更有保障、当然利润也更高的高端牛奶和奶粉产品有了更大的信任。
2006年,伊利推出了高端品牌金典有机奶,主打更好的天然牧场和更高的蛋白质含量,2007年1月,旨在更适合中国人群消化体系的“舒化奶”问世,2008年,儿童成长牛奶益智型/健骨型上市,并在2009年升级为“伊利QQ星”子品牌。
这些高端品牌产品在“非常时期”获得了来自消费者的额外信任。反观蒙牛,虽然其高端产品特仑苏相比金典更早创立,但由于自有原奶产能,特别是高端有机奶建设不足的限制,其产品也同样添加了蛋白质补充剂,一种被称作OMP(Osteoblasts Milk Protein,牛奶造骨蛋白)的人工合成物质。
虽然最终也没有证据证明蒙牛OMP物质对人体有何危害,但市场仍然对特仑苏报以极大的不信任态度,蒙牛股价一度单日下跌12.48%,消费者在高端牛奶消费方面,也更多的偏向于宣传“黄金奶源地生产”的伊利金典,和有着“符合中国人身体特质”设计的舒化奶。
蒙牛乳业受到三聚氰胺和“OMP”事件双重打击
消费者选择更加高端的产品,反而为伊利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由于三鹿这个奶粉行业全国老大破产清算,伊利在国产奶粉方面也成为了消费者最重要的选择。奶粉产品销量就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同比增长达113%,并实现了产品的“零库存”。
多种原因的催化之下,伊利在行业危机之后的第一个季度,就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同比2008剧增20倍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最终2009年伊利实现了8.12亿元的利润总额,超过了企业高管年初设下的目标。
据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伊利2009年一季度各大产品线增幅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其中,伊利纯牛奶销量增长速度快于行业6.1%;伊利金典奶、营养舒化奶、果之优酸乳等高端奶销量增长速度快于行业10.4%;伊利高钙奶、低脂奶等功能纯奶涨势最猛,销量增长速度快于行业25.8%。伊利婴幼儿奶粉成绩更为突出,一季度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同比增长达113%,股价反弹也非常迅速。
伊利的复苏之路更加顺畅,股价不断上涨
伊利集团时任高管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消费者的信任是伊利最快复苏的最大倚仗。这并非是虚言空话。从上文对伊利2005年以来品牌建设的加速,和其在行业危机时涉案较浅的现实,都能看到其品牌价值一直在不断增加。
当行业出现危机,其他乳业品牌出现严重贬值的时候,伊利此前在品牌建设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在行业中深耕十余年所积累的价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深厚的原奶生产供应基础的价值,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
资本市场的表现
由于在2007年伊利实行股权激励导致的意外亏损,和2008年计提大量存货损失,伊利前所未有的出现了连续亏损,并且被戴上了“ST”的帽子。
这种优质白马型企业也曾经是ST股,在现在的投资者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但在当年,伊利股份的市场表现确实受到了行业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
2008年10月,伊利股份跌至谷底,每股价格6.45元,市值仅剩54.67亿元。从2008年9月开始计算,已经累计下跌了54%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以跌停和单日大于5%的大幅度下挫完成的,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国家级监管机构一系列的行政命令下达的同时,投资者损失惨重,不论是高位套牢者、抄底者、技术面分析者还是价值投资者,悉数亏损几乎全军覆没。
当时有分析师感慨,伊利股份在行业最景气的2007年都是微利状态,那么2008年的行业危机则完全暴露了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软肋,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极大。
另外有分析师在当时判断,相比蒙牛,伊利有更大的问题,因为伊利的奶粉产销量甚至比液态奶更大,因此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加之下一步可能还会面临诉讼、索赔等问题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预测”,悲观程度可见一斑。
但一切的恐慌,从10月28日早晨开盘之后的低开起,戛然而止,从这一天起伊利股份开始企稳,11月10日,出现了久违的第一次高开,全天涨幅5.48%。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有了几次较大幅度的单日上涨,包括11月14日的8.39%、11月19日的5.37%、11月20日的6.58%。、12月2日的8.33%。
2009年4月9日,在伊利即将公布2008年全年财报和2009年一季报前一个月的时间里,伊利股份开始了一段大幅度上涨,16个交易日内连续涨幅41.3%,虽然根据年报亏损的数据,从当年5月4日开始伊利股份必须“披星戴帽”,更名“*ST伊利”,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投资者对伊利的热情,实际上带帽之后的伊利,也仅仅下跌了12%,就开始了继续震荡上涨的道路。
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这一整年的时间里,*ST伊利累计上涨2倍,市值重回百亿,不仅超越了行业危机前的股价和市值规模,更超越了其在2007年行业风光无限时期创下的历史最高股价和市值。
可以说,到2009年底,伊利就已经用实际表现告诉所有人,乳制品行业曾经的领导者已经王者归来。
与此同时,伊利最大的竞争对手蒙牛,在香港市场经历了单日65%以上的的下跌之后,也在2009年年底重新回到了危机之前的股价水平,但实际上蒙牛由于过高的杠杆率,和相比伊利更加虚弱的供应链,导致公司必须通过售卖股份才能维持生存。
2009年7月,蒙牛公司完成了大股东的更迭,中粮携手厚朴资本入主蒙牛,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此后,由于中粮更加严谨严格、相对保守的市场营销控制力度,蒙牛已经再也无法像此前一样通过大规模的品牌传播获得超额收入,其收入规模、利润规模也被潘刚治下的伊利越拉越远,最终坐实了行业老二的位置。
经过全行业危机的洗礼之后,伊利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地位,再也没有谁能够撼动了。
2010年之后,甩掉历史包袱的伊利,通过持续不断的广告投入和新产品打造能力,进一步巩固市场。2012年的数据,伊利液态奶市场全年收入220亿元,占有率达到24%。
到2016年,根据AC尼尔森的研究数据显示,在国内乳制品市场中,伊利零售额市场占有率20.1%,位居第一。其中,常温液态奶零售额市占份额为30.9%,位居细分市场第一;婴儿奶粉产品全渠道零售额市占率4.9%,位居国内品牌第一。
股价连续上涨多年之后,伊利股份在2017年攀上了历史上市值的最高峰2000亿元,和2008年谷底50亿市值相比,已经翻了40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