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视觉中国
作者|朱振鑫
全球利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行,一直到2020年疫情前,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几乎都触碰到了“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但这一切在疫情后发生了逆转,利率撞到南墙之后猛然回头,开启了一轮数十年未见的利率上行周期,各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几乎都创下了近20-30年的新高。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利率反转的逻辑是什么?
表面上看,直接原因是史无前例的货币紧缩周期。作为全球货币总闸门的美联储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暴力加息525个BP,这是历史上最激进的一次加息周期。其他主要央行差不多也是如此,比如,欧洲央行加息450个BP,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英国央行加息515个BP,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日本央行也在今年结束了持续多年的“负利率”政策。
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放水放了40年都没事,偏偏到了2022年就要开始暴力加息呢?答案很简单,不是美联储和各国央行想加息,而是高通胀逼得它不得不加。
本文为妙投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购买本专栏即可解锁完整内容。
新用户可免费领本专栏7天阅读体验机会,在妙投APP-我的-权益兑换 输入“妙投999”即可领取。同时新用户还有一次购买专栏月卡的机会,最低仅需68元/月,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