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正邦或是弹性最大的猪肉股 | 牛熊榜
2024-05-22 13:00

正邦或是弹性最大的猪肉股 | 牛熊榜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46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ST正邦引入了重整投资人和债权人进行债转股,通过一系列财务重组措施,实现了财务结构的优化,有了摘帽的底气;

  2. 如果资产重组成资产注入和业务重组对*ST正邦来说,显然是一个重大利好,这不仅可能带动公司股价的上涨,还将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 *ST正邦的行为却利空整个产业:即便是破产边缘的猪企,依然能通过资本的力量获得“救援”,从而阻碍了行业的自然去化过程。


当下,猪肉股谁的弹性最大?或许是*ST正邦。

 

5月10日,*ST正邦公布了一则令投资者振奋的消息:已于4月30日正式向深交所提交申请,请求撤销其财务强制退市的风险警示。


此举标志着正邦科技走出财务困境的决心与行动。至此,公司已成功吸引了包括双胞胎集团在内的产业与财务投资者,根据重整计划与投资协议,他们共注入了约41.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双胞胎集团不仅注资,更是带来了未来的商业蓝图:承诺在重整完成后的24个月内,推动生猪养殖和饲料业务的资产重组,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实现这些业务的完整上市。


这一承诺对于*ST正邦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那么,如果资产重组顺利,正邦科技的股价将有多大的上涨空间?以及这一事件如何影响生猪产业?这些问题激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资产注入迎来新生


起家饲料业的*ST正邦成立于1997年,于2004年开始踏入养猪界。2007年,*ST正邦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ST正邦2022年以956万头的生猪出栏量,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牧原股份。然而,历史上的一次战略失误—在猪肉价格暴跌前夕加杠杆扩张导致了公司在2020年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

 

此次危机迫使*ST正邦从2021年三季度的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缩减至年底的32万头,反映出公司主动去产能的决定。与之对应的是,其生猪出栏量大幅下滑。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到了2021年,因为猪价的大幅下跌和前期过度扩张的双重打击,*ST正邦收录188.2亿元的巨额亏损,几乎抹去了自上市以来所有的利润,成为“最受伤”的猪企。

 

由于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因此公司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正邦科技”变更为“*ST正邦”。

 

公司爆雷,叠加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ST正邦的资本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其股价从2020年9月的25.98元/股一直回落至当前的2.89元/股,跌幅高达惊人的88%,可谓是脚踝斩。

 

在这一困境中,*ST正邦引入了重整投资人和债权人进行债转股,通过一系列财务重组措施,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7亿股,实现了财务结构的优化

 

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是牵头重整投资人,是重整的唯一产业投资人,也是双胞胎集团旗下从事生猪养殖、屠宰、饲料的业务主体。到2023年底成为ST正邦的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15.06%。此举不仅稳定了ST正邦的财务状况,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ST正邦的债务问题已大幅缓解,货币资金高达30.38亿元,完全可以覆盖其19.592的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资产负债率自2023年三季度的高位逐步下降至50.43%。这些积极的财务指标表明,*ST正邦正在稳步走出困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展望未来,如果*ST正邦能与双胞胎集团成功完成资产重组,其市场价值有望实现显著提升。考虑到公司的财务结构改善和行业背景,这种重组可能会引发市场对其股价的重新评估,带来潜在的大幅上涨。


潜在上涨空间有多大?


在2019年之前,饲料业务是*ST正邦的收入支柱。但进入2020年,生猪养殖业务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到了2023年,生猪养殖已经贡献了64.47%的收入,而饲料业务也保持了34.6%的稳健贡献。

 

双胞胎集团自1998年创立以来,始于饲料业,2007年进入生猪养殖领域。到了2022年,其生猪销量已突破930万头,排名全行业前四。

 

*ST正邦和双胞胎集团的主营业务均主要涵盖饲料和生猪养殖两个业务。因此,妙投采取分部加总法估算重组上市后的整体市值。

 

(1)按照PE法测算饲料板块市值

 

2023年,由于资金压力,*ST正邦饲料销量从490万吨降至64万吨。但展望未来,*ST正邦饲料销量预计会恢复至200万吨;同时,双胞胎集团该年的外销达到了1000万吨。按照每吨净利润40元计算,并给予10倍PE,重组后这一板块的市值预计可达48亿元

 

(2)按照周期底部的头均市值法来估算生猪养殖板块市值

 

生猪产业一直处于周期底部,周期底部按照头均市值的逻辑,以一定的头均市值乘以第二年度的出栏预期,来估算猪肉股的市值。

 

*ST正邦2023年生猪出栏共547.85万头,并表示在本次重整完成后,3年内生猪出栏规模达到1200万头;双胞胎集团2023年生猪出栏量达1352万头。

 

*ST正邦2023年全年平均养殖成本依旧在20元/公斤以上,但双胞胎集团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较低,大约在15元-16元/kg,重组上市后目标成本在16元/kg。

 

假设重组后的头均市值为2000元,给予其10倍PE,按照2700万头(假设*ST正邦完成1200万头的出栏目标+双胞胎集团出栏1500万头)的出栏量,可以推算出生猪养殖板块的市值为540亿元

 

因此,双胞胎集团资产注入和重组上市后的整体市值为588亿元【48(饲料板块)+540(生猪养殖板块)】,距当前市值(截至5月21日收盘,*ST正邦市值为283亿元)还有108%的上涨空间

 

资产注入和业务重组对*ST正邦来说,显然是一个重大利好,这不仅可能带动公司股价的上涨,还将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整个生猪产业而言,却是利空

 

周期反转更难了

 

在当前的生猪产业中,*ST正邦的行为无疑设立了一个有争议的示范效应:即便是破产边缘的猪企,依然能通过资本的力量获得“救援”,从而阻碍了行业的自然去化过程

 

随着资本的深度介入,使得行业主动削减产能的可能性逐渐减小。除非受到外部因素如疫情影响或政策调控的干预,否则猪周期短期内反转的概率微乎其微

 

从近期我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来看,去化进程可能已经终止。

 

2024年4月,农业部数据我国能繁存栏环比增长0%,涌益咨询/钢联/卓创咨讯4月能繁存栏量环比为+0.96%/+0.94%/+3.60%(3月分别为+1.57%/+0.22%/+1.25%,累计去化幅度为-8.2%/-5.6%/-3.5%)

 

市场对周期性反转的耐心逐渐消磨,当前资金更关注猪价上涨幅度,即资金在博弈猪价的潜在上涨。我们在《猪价要上涨,资金在抢跑》一文中分析了,鉴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间仔猪存栏量环比下降,推测今年二季度猪价将有上涨趋势。这种上涨可能促使养殖户惜售,进一步推动猪价的超预期上涨。

 

总的来说,尽管市场反转难度大,但短期内存在反弹的机会。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需要调整预期,不应寄望于“超级猪周期”的复现,除非出现重大的疫情爆发或政府的明显政策干预。

 

最后我们要揭示下最大的风险,就是双胞胎集团资产不能成功并入上市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