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冲300亿,古井贡酒急了 | 深见
2024-05-22 11:30

冲300亿,古井贡酒急了 | 深见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0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李昱佳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近三年古井贡酒靠着产品结构升级,以“年份原浆”打天下,业绩逆势增长,规模快速跨过200亿门槛,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

  2. 凭借这“三板斧”,古井贡酒的经营计划每年都被精确地完成,导致市场怀疑其有“压货”嫌疑,完美的业绩中带了点“刻意”;

  3. 从多个层面分析后得出,“2025年营收实现300亿”对古井贡酒来说概率并不低。它真正的考验不是300亿营收,而是这一隐患很大,不得不一鼓作气堆规模。


古井贡酒再次交出头部酒企中最好的一季报后,市场反而更担心了。

 

担心古井贡酒的高成长是压货实现的,担心它步子走得太快,日后成为第二个洋河。

 

4年时间,营收从百亿刚刚提升到200亿门槛之后,梁金辉董事长又喊出“2025年营收达300亿”的目标。

 

如此狼性的管理层和以往年年都圆满完成的经营目标,又让不少投资者相信古井贡酒还有“星辰大海”。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营收急冲300亿,古井贡酒的势能已不可阻挡还是另有隐情?梳理清它成长性能否持续这点分歧,古井贡酒如今的投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一、业绩:完美中带了点“刻意”

 

2023年,古井贡酒营收跨过200亿元门槛,在它之上分别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和泸州老窖。

 

营收从百亿提升至200亿元:茅台用了不到2年时间(2010年-2012年),五粮液用了2年(2009年-2011年),洋河7年(2011年-2018年),泸州老窖9年(2012年-2021年),山西汾酒2年(2019年-2021年),古井贡酒4年(2019年-2023年)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毫无疑问,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是近几年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两者相比,古井贡酒因规模小、发力晚,后劲更大,2024Q1古井贡酒再次以25.85%的营收增速,31.61%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在一众头部酒企中领先。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但是古井贡酒的猛冲是在疫后白酒行业需求疲软、存量挤压之下实现的,因而市场一直担心古井贡酒的高增长是靠渠道压货实现的。

 

巧合的是,古井贡酒这几年的业绩总是刚好达到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之上,而且精确度越来越高。

 

2017年开始,在古井贡酒年报的“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每年都会制定出非常具体的次年公司经营计划,营收及利润总额有零有整,增速甚至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例如2020年的年报中提出,2021年计划实现营收120亿元,同比增长16.59%;计划实现利润总额28.47亿元,较上年增长15.08%。2021年、2022年、2023年每年如此。

 

而实际的完成额(含收购并表有影响)与计划目标的差额越来越小。

 

(数据来源:公司历年年报)

 

如果业绩没有利用渠道调整平滑,古井贡酒真的已经对业绩驱动力把控得如此精细了吗?让我们来瞧一瞧是不是果真如此。

 

二、高增的“三板斧”

 

没有什么奇特,古井贡酒泛全国化的“三板斧”依然是寻常的产品升级、扁平渠道以及营销的高举高打,以内生和并购双线并行。

 

相继收购黄鹤楼酒业和明光酒业后,古井贡酒如今打造了“三品四香”布局。

 

其中,“三品”为古井贡酒、黄鹤楼、老明光三个老名酒品牌,“四香”为年份原浆·年三十的古香型、年份原浆·古20的浓香型、黄鹤楼75°大清香纪念酒的清香型以及明绿液御酒的明绿香型。

 

但收购的黄鹤楼和明光老酒至今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带动总营收的只有“年份原浆”这一个系列。

 

(1)“年份原浆”的始终领先一步

 

2021年-2023年,古井贡酒的收入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年份原浆“”系列带动,古井贡酒、黄鹤楼及其他系列增速持续下滑。尤其2023年,古井贡酒的增速只剩7.56%,黄鹤楼及其他增速只剩下0.87%(2020年因为疫情拖累古井贡酒没能完成的收购黄鹤楼业绩承诺顺延至了2021年、2022年。而这两年白酒行业依然处于疫情修复期,古井贡酒很可能为了完成业绩承诺在渠道压货,所以妙投合理猜测黄鹤楼酒的低增速很可能是2023年消化库存导致,2024年增速大概率会提升)


(图片来源:公司历年年报)


而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的成功关键是总能第一个顺应安徽白酒市场的消费升级,在全价格带率先建立起领先优势,继而用规模撬动更大的市场。

 

例如在百元价格带,公司率先在2014年做起产品升级,主推古5(全称为“古井贡酒年份原浆5,下同),2017年销量即破万吨。同期徽酒如迎驾贡酒则错失了迎驾金银星向100元、200元升级的机会。

 

再如2018年之后,迎驾贡酒开始向百元价格带升级,古井贡酒的古8在2017年春节就已爆发,并迅速在200元价格带建立起领先地位。之后亦是如此,迎驾以洞藏系列向200元价格带追赶时,古井贡酒则用古16、古20坐稳次高端价格带,以省内龙头地位尽享升级红利,带动泛全国化市场拓展。

 

(2)营销渠道的深度触达

 

当“盘中盘”渠道模式不再适用后,古井贡酒以半控价模式让渠道向着更下沉、更扁平进化,因地制宜搭配使用3种最适合、最高效的渠道模式。

 

l 在安徽大本营以“三通工程”(即“路路通、店店通和人人通”)大搞深度分销,通过精细化的网点建设和消费者意识的培养,达到产品陈列面最大化、推荐率最大化、消费者指名购买率最大化。重点城市则采取直营模式,每位销售人员按乡镇负责到位;

 

l 在苏鲁豫浙冀等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和消费基础的周边重点市场,实行深耕与大商模式并进,因地制宜制定扩张策略;

 

l 在江浙沪等其他新开拓市场则推行大商模式节省扩张成本。

 

古井深度分销的人海模式对渠道掌控力高、对市场变化敏感,费用投放精准,所以才能在省内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3)营销投放的高举高打

 

产品升级,渠道推力和产品拉力缺一不可,古井贡酒一向舍得在营销上花钱,这也是它迅速从地方酒企挤入次高端阵营的关键。

 

2021年-2023年的销售费用率,三家的销售费用率均处于下降趋势,古井贡酒从30.2%降至26.84%,山西汾酒从15.82%降至7.47%,迎驾贡酒从9.73%降至8.65%。下降之后,古井贡酒的销售费用率仍是汾酒、迎驾的3倍之多。

 

再如竞争激烈的春晚广告位,古井贡酒已经连续9年投放,被戏称为“春晚钉子户”。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产品升级的领先一步、深度分销的人海模式、营销投放的高举高打“三板斧,是古井贡酒连年高增长的驱动力。

 

这三板斧之中,深度分销的人海模式是重中之重,感知市场变化,调整投放的颗粒度,进而制定详细的经营目标,并利用对终端的高把控度达成业绩。翻译成白话就是古井贡酒确实对终端有强把控力,凭借着对终端的把控对来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一层层传导、执行落地。

 

那沿用这“三板斧”,古井贡酒就能延续高增长吗?

 

三、300亿并非真正的考验

 

在2023年古井贡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古井贡酒提出“2024年实现240亿元营收、2025年实现300亿元营收”的目标。

 

两年营收再升百亿,概率大吗,古井贡酒是不是有点心急了?

 

先来说概率,答案是很大,有以下四点支撑。

 

(1)300亿,难度不大

 

首先,白酒一旦建立了规模优势,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冲击300亿的先例并不少。

 

2023年营收在300亿之上的5家酒企里,营收从200亿提升至300亿元:茅台用了1年时间(2012年-2013年),五粮液用了6年(2011年-2017年),洋河4年(2018年-2022年),泸州老窖2年(2021年-2023年),山西汾酒2年(2021年-2023年)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其次,古井贡酒的先天基因对于300亿的营收完全够用。

 

古井贡酒作为八大名酒之一,有“酒中牡丹”之称,品牌历史文化底蕴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末年,其“贡酒”之称便是来自曹操献酒汉献帝刘协的典故。加上公司的深度分销模式和高举高打的营销投放,古井贡酒确实有全国化的名酒潜力。

 

第三,从2023年底存货明细和一季度末合同负债看,古井贡酒目前的渠道库存应该在可控范围内。

 

2023年底,古井贡酒的存货明细里,待出售的库存商品13.97亿元,比2022年底的14.32亿元还略降了一点。

 

2023年底的合同负债只有14.01亿元,今年一季度末则提升至了46.17亿元。不论古井贡酒是否为了打造“需求火爆”的现象,将一部分合同负债挪至一季度末确认,规模已足以说明经销商拿货的积极性是有的,渠道库存应该在可控范围内。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2007年古井集团9名高管人员贪污贿赂犯罪之后,古井贡酒的股权激励就成为了敏感话题,至今管理层无一人持股,这在白酒公司中并不常见。而现任董事长梁金辉(以60周岁退休推算)约在2026年退休,今年提出一个难度较大的经营目标,再顺势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就更合情合理了。

 

所以,2年提升100亿对如今的古井贡酒并非难以实现。退一步讲,即使内生增长难以实现,古井还有收购这条退路可走。

 

再者,妙投认为急冲300亿并非古井贡酒的管理层过于心急,而是越快实现这个目标古井贡酒就越安全。

 

因为古井贡酒有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收入占比超过77%的“年份原浆”系列是假的年份原浆,是古井贡酒玩的文字游戏。

 

(2)“年份原浆”是假的年份原浆

 

在我们的正常认知里,年份原浆就是年份酒,是储藏多年、未经勾兑的原基酒,年份越久,酒质越老、越醇厚,越值钱。

 

而古井贡酒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只是一个商标名称,其后的数字5/8/16/20只是产品编码,并不代表年份,可以说古井贡酒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并非真正的年份酒。

 

对于这点歧义,五粮液还曾就“古井贡酒的‘年份原浆’商标无效”向原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过异议,甚至闹到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但古井贡酒坚称‘原浆’不是酿酒专业术语,也不是“原酒”的概念,更不是白酒等级,仅是一个营销概念的创新。最终古井贡酒胜诉,获得了“年份原浆”的商标。

 

2022年,古井贡酒最高价格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20”卖出了45亿的销售额。2023年,年份原浆全系列销量、吨价分别同比增长20.63%、5.57%,是公司未来冲击300亿营收、向更高价格带进军的核心支柱。

 

而古井贡酒之所以给自己埋了这个巨大的雷,还是因为步子走得太快,高端基酒产能已经跟不上了。

 

2021年年报数据,古井贡酒设计产能仅为11.5万吨,实际产能10.9948万吨,有5052吨的产能盈余;

2022年年报数据,古井贡酒设计产能仅为11.5万吨,实际产能13.3386万吨,有1.8386万吨的产能缺口;

2023年年报数据,古井贡酒设计产能仅为11.5万吨,实际产能11.4546万吨,处于紧平衡。

 

根据公司2020年定增扩产方案,新增的13万吨新产能预计将在2025年释放。一旦未来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其全国化的扩张势必会被产能缺口桎梏。

 

所以产能受限、有高端基因却缺乏真正高端基酒的古井贡酒,营收可以在两年内提升百亿,但资源积淀却不是两年就能速成的。

 

它真正的考验从来都不是300亿的营收,而是跨过300亿的门槛之后,拿什么应对与其他头部酒企更为高阶的竞争。


(文中涉及的库存水平、是否外购基酒、“年份原浆”使用的基酒酒龄等核心问题我们均已向古井贡酒发函询问,截至发稿古井贡酒未给予正面回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