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玻尿酸女王玩不转了 | 一解财报
2024-04-30 20:00

玻尿酸女王玩不转了 |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26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控费下,“增收不增利”问题或能解决;

  2. 不过,业绩高增难持续,业绩瓶颈期未过。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公司护肤品竞争优势减弱;另一方面,医美玻尿酸领域竞争激烈,原料和医美注射产品增长承压较大;同时,合成生物学新业务,还需要时间兑现。

 

胡润全球富豪榜数据显示,华熙生物掌舵人、素有“玻尿酸女王”之称的赵燕,2021-2024年期间身家缩水6成,财富从650亿元缩水至275亿元。

 

这与华熙生物业绩增速放缓,资本市场股价跌跌不休密切相关。

 

近三年,公司市值从高点1500亿元到当下的290亿元,跌幅约8成。即使,近期广东省卫健委关于医疗美容外科新增了激光治疗、注射及填充等项目,利好玻尿酸等注射产品销售下,华熙生物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也是高开低走,并于下一个交易日继续萎靡。

 


那么,华熙生物怎么了,玻尿酸女王为何“玩不转”了?

 

一、主营护肤品竞争优势减弱

 

据2023年年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四类:1.原料产品(主要是指玻尿酸);2.医疗终端产品(约7成收入来自医美填充除皱等产品);3.功能性护肤品;4.功能性食品等其他产品。

 

其中,功能性护肤品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其收入贡献从2019年度的34%提升至2023年度的61.8%;同时,由于医疗终端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相差不多,且大于原料药和其他产品水平,故功能性护肤品毛利与营收贡献相差不多。

 

所以,功能性护肤品对整体业绩的扰动较大。

 

财报显示,2021年、2022年公司护肤品业务随着销售规模快速增加,增速有所放缓。虽然拖累公司整体营收增速承压,但也算正常情况。

 

不过,2023年护肤品业务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并拖累公司整体营收、利润均出现负增长,分别为-4.45%和-38.97%,还是引起市场较多关注的。

 

对此,华熙生物在财报中解释,2023年度公司对护肤品业务进行阶段性调整,逐步优化品牌资源配置和营销渠道结构所致。

 

但市场还是对此有较多讨论,公司的主营护肤品业务的收入增速放缓,在未来能改善吗?



 

纵观华熙生物的护肤产品线发现,品牌较多却并未有差异化的大单品。

 

具体看,公司有品牌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虽内部做了作用区分,分别主打入门护肤、冻龄抗衰、成分党护肤和敏感肌护肤。但公司真正出圈被市场记住的只有两点:

 

1)推出了国内首个玻尿酸次抛原液“润百颜”,产品一次性用完即抛,避免了多次污染和氧化,也驱动润百颜成为华熙生物第一个销售额步入10亿级的品牌。但随着可复美、欧诗漫、娇润泉等品牌相继推出不同成效的次抛精华,次抛不再是一个新鲜概念。

 

至于,公司润百颜旗下今年推出的胶原蛋白护肤品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了,包括巨子生物、丸美股份、珀莱雅等企业均有相关产品上市,所以也不具有差异化优势,带来的业绩增量也预计有限。

 

2)华熙生物的旗下产品主要成分都是玻尿酸,只是成分含量不同,所以市场消费者对于华熙生物的品牌认知大都停留在了成分层面,记忆点并不在于产品本身。

 

则,市场对玻尿酸成分追捧时,华熙的产品销售较好;但在玻尿酸的“光环”褪去,大部分美妆企业产品均有玻尿酸成分时,产品没有记忆点的华熙生物竞争优势也减弱。

 

同时,前期公司虽在线上渠道投入较多,借助曾经的头部主播薇娅、李佳琦等流量效应时,护肤产品销售确实还不错。但随着线上渠道投入减弱,以及其依赖的头部主播淡出公众视野,护肤品比拼更多的是产品竞争力和品牌资产时,华熙生物的护肤品没有差异化优势的弊端开始显露。

 

这样看,公司护肤品业务销售收入下滑也不奇怪了。


参考2023年半年报,功能性护肤业务四大品牌全线下滑,全年大概率也是如此。其中,品牌润百颜(玻尿酸基础护肤)收入同比下滑2%;夸迪(高端)同比下滑10%;米蓓尔(主打敏感肌)同比下滑16%;以及BM肌活(成分型护肤)同比下滑近30%。

 


上述情况下,公司虽然做了应对,2023年度起着重进行护肤品大单品策略和品牌建设。但是大单品培育和品牌价值重塑需要时间,所以短期内公司护肤品销售难有较大幅度的放量提升,业绩增长承压可能仍较大。


除了护肤品外,公司的医美玻尿酸“原料+产品”业务拓展压力也较大。

 

二、医美玻尿酸领域竞争激烈

 

华熙生物是国内医美行业玻尿酸“原料+产品”均布局的龙头企业,这也是2019年公司上市后市值一路走强至1500亿元左右,以及董事长赵燕被称为“玻尿酸女王”的重要支撑。

 

但是,华熙生物目前已经占据全球玻尿酸原料44%的市场份额,且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集中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华熙生物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小。因此,预计公司原料业务增速很难有较快的增长,未来将趋于行业10%-20%左右的收入增速。

 

 

医美玻尿酸注射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大多玻尿酸产品开始“以价换量”;且除了玻尿酸产品外,胶原蛋白产品或者再生类产品受到市场近期较多追捧,也抢占了医美玻尿酸的部分市场。

 

而华熙生物在全部医美产品均为玻尿酸产品的情况下,其实已经被“甩”到后面了。

 

剔除新冠疫情扰动,2019-2023年,华熙生物的医美产品收入从3.97亿元增加至7.47亿元,年复合增速17%;而同期有医美再生类产品的爱美客收入年复合增速高达51%,以及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类产品(医美产品为主)2021-2023年收入年复合增速高达283%等。

 

上述背景下,华熙生物的医美玻尿酸产品销售继续高增长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资料来源:各家公司公告)

注:2023年公司虽未披露薇旖美的销售额,但结合年报披露薇旖美销量575,975瓶,以及2022年出厂价711.51元/瓶,可推出其销售额约4.10亿元。

 

结合公司医美产品占到医疗终端产品的7成左右,而非医美产品的骨科产品在陆续参与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及各省挂网销售的情况下,未来销售额业绩增长可能也不会太快。则,可侧面判断,华熙生物的医疗终端产品未来业绩增长承压还是比较大的。

 

那么,公司近期在推进的新业务合成生物学,发展情况如何呢?

 

三、合成生物学新业务,需要时间“兑现”

 

2021年度,华熙生物开始发力“合成生物学”业务。在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看来,合成生物是通向未来科技最基础的学科,在全球竞争维度中,它甚至超过芯片。

 

从2011-2021这十年间,全球合成生物融资规模从4亿美元快速增长至1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6%。麦肯锡分析预测在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8万亿美元至3.6万亿美元。

 

不过,目前合成生物学仍在推进中,未来能否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还是个未知数,也需要时间“兑现”。

 

四、小结

 

总结看,在华熙生物护肤品进行大单品培育以及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医美玻尿酸原料市场份额较高、以及医美玻尿酸注射产品竞争激烈,而合成生物学新业务尚在培育的情况下,公司的业绩增长承压还是较大的,资本市场短期难言反转,投资还是要谨慎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