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王庆董广阳最新对话: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正在临近
免费 2024-02-21 15:10

王庆董广阳最新对话: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正在临近

文章所属专栏 大咖把脉二级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作者:关鹤九,原文标题:《不要失去仓位!王庆董广阳最新对话: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正在临近》,头图: 视觉中国


“之前是逆风,现在逐渐顺风。2024年将是一个破局之年。”


在昨天(2月20日)央视财经主办的线上直播中,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华创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就2024年投资趋势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王庆直言2024年宏观形势趋向好转值得期待,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正在临近。重阳投资当下主要策略就是不降仓位,组合“攻守兼备,以攻为主”,重点关注泛科技、医药、先进制造业三个板块的投资机会。


在本场交流中,王庆就重点关注的医药板块两大方向,与泛科技板块的两大线索进行了解读。用他的话来说:“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现在的机会应该是越来越多。”董广阳很是赞同,重点谈到目前也处于底部区域的消费行业,“如果再次下跌,可能是深度价值一次长期且非常好的机会。”


他也表示,大消费行业体量非常大,行业也非常稀疏,虽然总量和数据不好看,但从结构上挖掘仍有机会。我们整理了本场交流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之前是逆风,现在逐渐顺风


问: 如何看待2024年海内外整体的宏观形势?

 

王庆: 2024年宏观形势趋向好转值得期待。美国的通胀形势比较确定,平稳回落的趋势已经形成,通胀下行的幅度和速度可能会超预期,或许到年底美国CPI可能降至2%以下。 现在,市场定价美国联储降息的次数是4-5次,我认为有可能实现 。 整体来看,国际流动性环境是趋于改善的,这对港股和A股的估值都有很大的影响。

 

之前是逆风,现在逐渐顺风。在此基础上,我们判断国内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盈利周期,都应该是周期性企稳。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系统性下行风险相当有限。


二、侧重于长期增长前景确定的行业


问: 重阳2024年的投资策略的着力点在哪里?

 

王庆: 我们对市场未来的表现较为积极乐观。当前资本市场从空间看估值足够便宜,从时间看调整足够长,无需演绎和判断,这是两个基本事实。尽管市场当前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投资者信心低迷。但回顾历史,市场每轮底部都是如此,大家都认为有过不去的坎,但市场往往在绝望中出现转机。

 

我们认为,市场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正在临近,这时我们的策略首先就是不要失去仓位,要敢于维持足够高的仓位。 目前的组合是攻守兼备,以攻为主。 当前我们更关注偏长逻辑的、长期成长前景较广阔的板块机会,对于中短期与经济景气关系密切的行业和板块采取观望态度。


我们认为短期下行风险,尤其是系统性下行风险不大,再加上国际流动性环境的改善,对于长久期资产估值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更愿意超越当前对中短期的判断,关注更长期的逻辑。

 

问: 之前访谈中你谈到“盈利破局”是今年一个关键词,具体是怎么考虑的?

 

王庆: 中国现在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阶段,上市公司更关注盈利和股东回报。回顾历史,股票市场的表现并非与当期宏观经济表现完全一致,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自下而上的个股逻辑,精选个股。当前重阳投资侧重于长期增长前景确定的行业,例如泛科技板块、医药板块以及先进制造业。


三、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上游传统行业及大消费三大主题

 

问: 今年更看好哪些赛道的表现?

 

董广阳: 三个大的主题。第一,全球主线依旧是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人工智能是典型的领头羊,我们在这方面并不落后,而是正在迎头赶上。从技术设备、基础设施到应用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也非常有机会。

 

第二,中国上游的传统行业经历过出清阶段,剩下的几家企业供给长期可能并不会增加太多,但目前全球产业链在重构,全球在基建,基建之后还要再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对上游各方面能源资源的需求并不会减少太多,只是原来集中在中国,现在全球化相对分散,但对上游仍有支撑。因此我们认为上游的能源、采掘和资源基本面相对会更好一些。

 

第三,从大消费行业来看,公用事业不会降价,现在更多的是涨价,并且长期保持稳定,这方面有明显的投资机会。


医药领域近几年也经历了出清,从需求来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大幅度提高,对医药健康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我们观察到90年代日本老龄化后,各行各业的公司都转向从事医药行业,它们不仅在国内寻找医药制造业,还在全球寻找医药制造业的机会,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一些苗头。


 首先,大家在转向这方面。 第二方面,中国很多创新药企业,以前是我们买别人的产品,现在是全球一些大的医药公司开始买我们的产品。 从总量数据来看,消费会相对滞后于经济周期,同时总量增长的过程已经结束。 目前消费的平均水平可能与GDP一样,龙头公司增长较好的增长速度约为GDP的两倍,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当下消费并非完全无机会,更多的是结构性机会,例如跨境电商,拼多多、名创等都涨得很好。 教育股经过一轮出清后,去年涨得非常好。 即使是传统行业,例如家电,这些行业前两年都表示进入寒冬了,结果一轮主动出清,加上结构调整,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变化后,他们的表现是超预期的。


还有很多领域的出海,很多普通消费品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国内一旦订单减少,似乎就会出现供应过剩。 如果公司提前在海外布局,订单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只是它来自于国内同行的订单,行业将进一步加速集中。因此,对于部分优秀公司来说并不悲观。 我们调研了很多在海外经营建厂的公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外工厂实际是它们的护城河,也是它们进一步加速行业集中的工具和手段。


在消费行业中,越偏制造型的公司,可能提早出清,提早调整,越偏品牌型的公司,议价能力强,反而出清得比较慢。 例如白酒,其增长速度在去年仍然保持相对不错,对于2024年的预期,部分公司表示仍有20%的增长。 大消费行业体量非常大,行业也非常稀疏,虽然总量和数据不好看,但从结构上挖掘仍有机会。 


四、今年消费会呈现渐进的、前低后高的趋势


问: 怎么看2024年国内消费复苏的态势?

 

董广阳: 首先,从春节的情况来看,消费总体还是比较旺盛的,这是大家共同的感知。这也说明了两点,第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还是比较强的,去旅游也好,聚会也好,都有非常明显的意愿。第二,消费能力也有,2022年、2023年消费的量并不多,总的来讲属于一个平稳的、理性的消费阶段,所以春节期间大家的消费能力还是存在的。


从这两点来看,投资者不需太过担心消费未来会进入恶性循环,持续的螺旋式萎缩概率不大。 理性消费会存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存在,春节给大家带来了明确的信心。 其次,未来消费的趋势和方向。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跟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消费者肯定会结合大的经济形势,以及自身财富的变化、收入预期的变化,来进行消费决策。

 

我们有几个观点:

 

第一,消费可能会变得更加理性,这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大家会理性地进行决策。

 

第二,在理性的消费决策下,未来传统的实体消费会逐渐平稳,服务消费的需求还会不断地增加,比如出行旅游、教育等等。因为过去经济向好,很多因素会带动消费,商务活动的消费偏多。但在经济相对平稳增长的阶段,从政策到产业到消费者,过去相对忽视的服务消费的需求,会保持较好的势头。

 

第三,大家更追求性价比。过去我们的消费会从“人”的角度出发,商务消费会非常旺盛,商务饭局也好,各种活动也好,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 所以,消费升级非常明显,或者说消费价格档次的拉升非常明显,但现在会走向平衡。 商务活动方面仍会保持一定的中高端消费,往上拉升的也还有,但自我消费满足的需求会有所增加,性价比的需求会更多,也就是对品质以及价格的要求更加平衡。


所以,未来“人”的消费比重会下降,追求性价比消费的比重会有明显提高。 这一情况在今年已经有所体现,春节期间的电影票、餐饮、旅游、健身房的消费模式都跟以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消费者需求带来产业基本面的变化。 从估值角度,消费里很多板块经过连续三年的下跌之后,总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


大家可能会担心未来,但总体来看,我们所认可的,具有品牌的消费品公司,稳定性还是很高的。 一个公司如果能保持较好的现金流,并不断提高其分红率水平,或者其股息率水平已经保持在3-4%,已经具备很好的吸引力了。 能同时满足20倍左右的估值,以及3-4%的股息率,就已经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了,如果估值更低,那股息率肯定也更高,吸引力就更强。

 

从估值角度来讲,我们觉得当下处于历史底部,中长期的配置时点已经出现了,短期可能不会有特别大的弹性。我认为今年消费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但高也不会太快,是一个渐进的改变。


五、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看得更积极


问: 刚才王庆总说到,重阳看好的第二个赛道就是生物医药,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大消费的范畴。

 

王庆: 医疗健康产业有巨大的需求,这个需求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还跟中短期的经济景气关系不大,具有刚性,且这类刚性需求是一种长期逻辑。


从供给侧看,中国创新药企和医疗器械公司的竞争力都在加强。 国内很多创新药企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目前已经进入收获期。 今年以来,中国药企不仅在海外的授权数量增加,规模也出现井喷,各种创新产品的管线也在丰富,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同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凭借技术进步和工程师红利走向全球,抢占高端市场,有点像当年家电行业的成长路径。 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形成巨大产业规模,最终走向全球,现在的医疗器械企业也是如此,但它利用的是工程师红利抢占高端市场,同时也在走向海外。


另外,这类企业的成长性大家一直看得到,但这种高成长性的(公司)在有些环境下,投资者情绪会过于亢奋,比如流动性非常宽松的环境下,它可能太贵了,就并不是一类非常好的投资标的。 这就是为什么两年前这些标的受到追捧时,我们规避但现在反而感兴趣的原因。


总结来说,因为长逻辑没有大的变化,短期内基本面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再加上估值调整到位,国际流动性也处于从紧到松的过程,可以看得更积极一点了。

 

问: 你们更看重的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

 

王庆: 是的,有两点。第一,长期的成长空间比较大。第二,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医疗器械,具体到微观层面,他们的护城河都比较宽,也都在不断加强。从供给端的竞争格局来讲,要比仿制药等更突出,这是我们比较看重的。

 

六、消费行业面临深度价值投资的回归


问: 董总谈到中长期的配置时点已经出现,那如何寻找细分行业的机会?

 

董广阳: 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的周期,有些行业出清较早,已经开始表现了,因此我们可以找出清的快慢节奏。例如产能投资建设,但往下还要进一步细分,过去是都投资在国内,还是有一部分在海外,投资在海外的形势可能相对更好,根据供需、产能出清的情况来判断机会。


第二,国内消费偏向制造业的,阶段性出现平均客单价的下行。 短期来看,低价、更具性价比的消费更具优势,这取决于谁能够真正提供优质品质。 当年日本所有百货商店都面临困境,日本7-Eleven的创始人仍坚持提供优质的产品,保持良好的业态,业绩在持续增长,而我们的基数远超日本的体量。

 

目前行业已经处于底部区域,短期虽然说不好,但如果再次下跌,可能是深度价值一次长期且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消费品牌并不容易改变,只要公司稳定经营,10年甚至20年肯定可以经营下去。

 

与此同时深度的价值投资也回归了,即使以最弱化的条件去评估,它们也是具有价值的公司,我相信这一时点已经在逼近了。

 

从理论上讲,只要资本市场在,这些企业在,就不该抱有悲观想要甩卖的想法,而是应该加大力度去研究它的价值,从长线配置的角度去思考。

 

问: 今年以来有一个现象级的消费热点,就是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文旅消费会不会在今年成为一个新的动能?

 

董广阳: 我觉得会的。中国过去有很多文旅资源,没有充分挖掘。 从去年淄博开始,很多城市去年开始成为网红,例如哈尔滨、贵阳和长沙,各个地方开始知道如何进行策划,运营水平在提高。 其实中国消费者众多,即使客单价稍低,当集中到一个地方时,也是可以的。 当城市运营水平提高后,国内的文旅消费仍有很多发展空间。

 

七、泛科技的两大线索:AI+、科技行业的自主可控

 

问: 龙年投资大趋势到现在大家一致看好的很多,但共同点其实就在科技,而科技中尤为看重的就是AI,去年是AI爆发的元年,今年大家更看重的是AI的应用元年。

 

但是王总给出的表述是泛科技行业,你是如何理解的?

 

王庆: 泛科技在我们这里有两个重要线索。一个线索是AI带来的变革,我们更关注应用端。借鉴当年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点,可以发现它也有供给端硬件和软件端应用,但真正成长出的优质大型公司都在应用端,无论是谷歌、Facebook,还是国内的腾讯阿里。 


如果认为AI对全球技术层面的冲击与当年互联网的冲击属于同一量级,更大的空间可能也在应用端。 所以,我们注重AI+,尤其是AI对传统行业的赋能,对于传统行业我们本就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在此基础上加上AI的赋能,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重点关注的。

 

另一条线索是中国科技行业的自主可控。如果AI是全球性的技术进步,科技行业的自主可控就是中国特色。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自主可控是中国步入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必由之路。 所以,这方面的软件、硬件、设备、材料各个环节的国产化,都会成为国内公司发展的重要机遇。 


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发生质变,再加上政策的扶持,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我们会重点关注。 AI应用可以监控能源的供给。确保能源稳定。并且在管线维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这对于提高稳定性和减少相关人力的投入,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 关于第一条线索,你提到AI对传统行业的赋能,哪些传统行业可能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王庆: 举个例子,重阳历史上对传统能源行业进行了大量投资。AI应用可以监控能源供给,确保能源稳定,并且在管线维护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这对于提高稳定性和减少相关人力投入,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 另外一条线索是自主可控,那么半导体会不会是重点观察或者参与的领域?


王庆: 是的,半导体我们也做了布局。作为偏向基本面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半导体行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又爱又恨”的行业。 “爱”是空间很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形势下,重要性不言而喻,“恨”有时候太贵了,往往下不了手。 所以,我们结合新形势对价值投资的框架进行了微调,只要价格合理且成长性匹配,就可以适当放松对半导体行业的估值要求。 


八、风险预期已经比较充分,还剩一些资金的尾部效应

 

问: 大家今年需要重视的风险点有哪些?

 

张瑜: 对于外部来讲,第一个风险,美国的宽松会不会来得比我们想象中要晚,或者说幅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小,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风险,大家可能过度聚焦于美国降息这件事情,反而已经忽视掉全球很多国家已经在美国加息的环境当中过了两年。比如欧洲,它的金融条件,它的经济、企业的运行情况,是不是有一些边际的恶化和变化,需要我们去关注。

 

问: 今年的宏观环境可能有哪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和变化?

 

王庆: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现在的机会应该是越来越多。当前是一个赔率较高的上行空间和下行空间不对称的市场,我们在这个时候更要关注机会,而不是风险。

 

问: 从更全面的视角,无论是宏观还是策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哪些具体建议?

 

董广阳:首先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的股市确实调整了较大幅度。 最初的时候可能有过高预期,但不达预期导致估值下行,随后进入了基本面、估值、业绩的同步下行阶段。 跌到现在这个位置,我认为风险预期已经比较充分,还剩一些资金的尾部效应,也就是资金的恶性循环带来的最后一种被动的杀跌。


在被动杀跌阶段,我们应该跳脱当下的情绪和风险因素,真正长远赚大钱的投资者在这个阶段能够不受到情绪干扰,紧密跟踪企业本身的价值。 现在确实应该着眼于机会,但不能说2024年马上都是机会,目前仍然处于最后一段的过程中。


九、2024年将是一个破局之年

 

问: 最后,请三位嘉宾给投资者送出自己的建议。

 

董广阳: 虽然度过了两三年的艰难时期,但仍然要保持热情和对研究的专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独立心态,挖掘真正的机会。虽然速度慢,但也是“快”,不要追求一时的快速收益,未来可能会迎来历史性的机会。

 

张瑜: 悲观者可能永远正确,但乐观者才能向前进步。

 

王庆: 我们认为2024年将是一个破局之年,会突破内外因素交织周期和结构性因素共振下的困局,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这样的宏观市场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

 

从对短期问题的焦虑转向对长期投资机会的把握,尤其是从过去过度关注高速增长、宏观贝塔机会,转而寻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构性阿尔法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作者:关鹤九,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