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重阳投资:重点关注泛科技、医药、先进制造业
免费 2024-02-19 19:30

重阳投资:重点关注泛科技、医药、先进制造业

文章所属专栏 大咖把脉二级市场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4:5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作者:投资报,原文标题:《去年正回报,16年年化收益两位数,老牌私募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联席CIO陈心等对话:这一领域容易走出黑马行情!》,头图:视觉中国


日前,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战略研究部主管寇志伟、基金经理谭伟,在“2024·重阳问策”线上策略会中,分享了对2024年股票市场投资策略的主要研判。老牌私募重阳投资是国内私募界一项标杆,一直秉承“价值投资、绝对收益”的理念。


重阳旗下的代表产品重阳1期,成立于2008年,表现一直非常稳健;在公募基金平均收益为负的2023年,仍然实现了不错的正收益;产品成立至今的长期年化收益在两位数,尤其是在最近三年每年都大幅战胜市场,3年的超额收益高达71.11%。‍‍‍‍‍‍‍‍


来源:私募排排网,截至2023年末。


这场线上策略会的主题为“破局与新机”,王庆、陈心等应用重阳策略研究的四要素框架,并从市场、医药、制造等多个行业大方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重阳认为,以蓝筹股为代表的沪深300已经连跌三年,许多有价值的公司目前估值都非常便宜。各类支持政策频出,同时美元利率及汇率持续走低,对于市场而言实现了外部环境的改善。


其三,投资者信心低迷、对利好视而不见,这是典型的熊市底部特征。就方向上而言,重阳重点关注三个方向的机会:第一是泛科技,第二是医药,第三是先进制造业。


我们整理了王庆、陈心交流的精华内容:


1.在过去十多年,通过资金、政策的扶持,再叠加中国科学家红利、工程师红利,中国已经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创新药公司。这些公司它本身研究管线非常丰富,而且有不少公司,它已经临近产品的产出期了……这些公司现在走到一个非常好时点,即将进入非常强的良性自我增长循环。


2.医疗健康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似乎正在复制当年家电行业的成长路径。我们有巨大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还跟短期、中短期的经济景气关系不大,挺有刚性。同时,我们在供给端有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这样的规模优势就会形成有竞争力、有成长空间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会走向国际市场。


3.新材料行业……技术密度特别高,开发强度特别高,但是一旦有突破,这个东西的产品附加值又特别高。所以,这个领域特别适合中国工程师红利的现状。这个行业一旦有突破,也是股票特别容易走出黑马行情的领域。


一、房地产新开工下降,对经济的拖累已经较弱


王庆:面对新的一年,新的不确定性,我们依然遵循我们对于股票市场策略研究一套完整的框架展开分析,我们称之为重阳策略研究的四要素:分别是企业盈利、流动性、制度变革和风险偏好。这不仅包含了股票定价模型当中的所有基本要素,同时也考虑到了我国资本市场仍然是一个处于转型、发展之中的制度特点。


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四要素框架一一展开讨论。第一部分企业盈利,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从经济企稳到盈利破局。先看2024年短期的经济展望,我们认为以下三个因素——房地产市场拖累减弱、中央政府加杠杆、以及经济新动能的关键支撑作用,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将帮助经济实现企稳。下面首先请陈老师先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会减弱。


陈心:我们做出判断,主要是依据对新开工面积的分析。从量上来看,销售和施工面积现在还相对比较高,但这两个指标具有滞后性,更领先的是新开工面积。中国目前自新开工高点已经回落了32个月,12个月滚动的新开工面积降至了历史最高点的41%,近期降幅已经趋缓。进行国际对比的话,新屋开工水平出现泡沫高点后,美国在第32个月降至了高点的47%,最极端的西班牙降至了高点的26%。


最终,美国的新屋开工水平在泡沫高点的26-30%区间内企稳。因此,即使按照悲观假设来看,后期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拖累作用也会减小。乐观地看,中央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有助于对冲房地产行业施工量下行。有卖方估计三大工程每年的新开工增量可以达到1.3亿平,可以占到目前开工规模的15%左右,当然这可能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但我们相信三大工程确实有助于新开工企稳。


寇志伟【重阳投资合伙人、战略研究部主管】:经济企稳的第二个因素,是中央政府加杠杆对冲地方政府化债。进入2023四季度后,财政政策转向积极。四季度共发行特殊再融资债1.38万亿,用于偿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缓释最急迫的债务风险。


中央财政也罕见年中上调预算赤字1万亿。我们预计2024年广义财政将呈现分化格局。一方面,地方政府特别是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财力依然受限,严控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包括公共财政、地方政府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在内的显性财政会进一步发力,对冲地方政府隐债的去杠杆压力。


谭伟【重阳投资基金经理】:企稳的第三个因素,是经济新动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占比近三成,新开工面积已较高点下降近六成,但对经济的冲击并未如此前预期般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的经济动能不断涌现。


即使是与房地产关联度最高的钢铁行业,国内粗钢产量依然处于历史高位,正是由于汽车、机械、家电等制造业正在经历持续的产业升级,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对冲了房地产下行的冲击。这些渐进的变化很难成为媒体头条,但对经济的影响却是重要的。展望2024年,我们相信这样的过程会进一步加速。


二、美元汇率在当前水平易下难上


王庆:关于流动性,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海外的流动性。四季度以来,在这方面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美债利率的大幅回落。十年期的美债收益率从最高的5%以上,已经降至4%左右了,一度跌到4%之下。现在,市场定价美国联储降息的次数大概5-6次。


这点很关键,因为美债利率是全球资产定价的锚。如果真要出现的话,这对于A股、港股来讲应该都是非常好的消息。实际上,除了美债利率的变化,其实美元汇率的变化,它对于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新兴市场的风险资产的估值也有同样明显的影响。


我们的判断是,美元汇率在当前水平下是易下难上的。但和利率下行的空间相比,汇率下行的空间可能就不一定那么大。因为利率它是经济强弱的绝对定价,汇率就是一个相对定价。你还要看其他的货币。


事实上,美元汇率它也存在一个所谓的微笑曲线,通常只有当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时候,美国汇率才会特别明显的走弱。欧元区特别是德国经济在2023年已经陷入增长停滞,2024年仍将弱于美国。在美国经济软着陆或衰退两种情况下,美元汇率下行的空间不会很大。


三、新材料领域叠加需求提升和国产化双重逻辑


王庆:其实在创意和研发驱动的发展阶段,我们享受的是工程师红利,而不是人口红利,而在这个阶段上,劳动力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才是制胜的关键。


陈心:您提到工程师红利,就让我想到新材料行业。其实这个行业也是我们团队挺喜欢、挺热衷的一个行业。我们都知道制造业升级离不开原材料的升级,其实本质上就是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升级。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现在都讲高电压,更复杂的工况以及更高的可信度、可靠性,其实这些新的要求,都对比如说粉体、浆体、隔膜这些原材料的品质、品控以及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新材料行业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它的细分行业、细分子领域特别多。但是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它技术密度特别高,开发强度特别高,但是一旦有突破,这个东西的产品附加值又特别高。所以这个领域特别适合中国工程师红利的这种现状。这个行业一旦有突破,也是特别容易股票走出黑马行情的一个领域。


谭伟: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都是我们关注的具体公司。一个是MLCC元器件的上游材料。随着电动化的发展,MLCC在消费电子、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高端品种都是日韩在供应,现在我们通过这么多年在中低端产品上的积累,已经开始突破,随着MLCC向国内转移趋势的确立,上游原材料的国产化也提上了日程,因此,这个行业是叠加了未来需求的增长,以及国产化的提升双重逻辑,很多公司都有比较大的潜力。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跟踪的一些华为产业链的公司。大家都知道,华为在前几年开始被制裁,很多零部件的供应受限,大家不要小看一部手机,做到完全国产化是不容易的,里面成百上千个零部件,有高端的有低端的。但是这几年,华为自己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产业链上的公司也在积极研发,现在很多零部件都有了突破,这里面就包括材料上的突破。


四、半导体行业其实是个重资本行业


王庆:对于像我们重阳这样的基本面价值投资者,半导体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您怎么看?


陈心:我自己的理解,其实半导体行业应该是个重资本行业。所谓重,要么重在设备投资上,要么重在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上。我们重阳也投资了一些半导体公司。我们投资的这些公司,一方面它是龙头企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水准。另一方面,它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它每年也的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来保持这种领先地位。


这个公司我们觉得在现阶段看,可能它表观的估值并不是特别低。但是我们相信,它本身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它未来销量的放量,它的研发费用会被摊薄,估值自然而然就会走向更加合理。所以我觉得,看这类半导体企业,我自己是觉得要看它所谓研发的效率,研发的成功率。


如果这类公司它能够保持很高的成功率,那它的护城河就会越来越深,就会越来越领先,那这类公司就非常值得投。所以最终回到价值投资的框架里,对于半导体公司,在不同阶段,可能我们对于这些参数的设定也要有侧重的考量。


五、创新药处在非常好的时点即将进入良性自我增长循环


王庆:谈过了科技,我们下面再聚焦一下医疗健康产业的机会。怎么看待创新药? 


陈心:这一块其实没有器械走的那么快,因为医药的研发周期长,不是简单的材料和工艺迭代,而且要构建一个成熟的研发平台,持续出成果需要时间。但是从我们微观调研的情况来看,在过去十多年,通过资金、政策的扶持,再叠加中国科学家红利、工程师红利,中国已经涌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创新药公司。


这些公司它本身研究管线非常丰富,而且有不少公司,它已经临近产品的产出期了。也就是说它的未来收益非常可观,而且这些药受现在集采政策价格压力也非常小。所以它发展的前景就更加明朗。随着这些企业自身造血机能的不断增强,这些企业会慢慢走入一个良性循环,会越走越大,它以后研发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站在投资的角度,现在运气也是比较好的时候。因为过去美联储加息,海外投资者对于这类公司的估值是往下打压下来很多,再加上我们国内的一些事件性的因素,投资者可能对这类公司也有些避而远之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这些公司现在走到一个非常好时点,即将进入非常强的良性自我增长循环。但是估值又比较合适,所以我们对创新药公司非常有兴趣。


王庆:我们的医疗健康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似乎正在复制当年家电行业的这样一个成长路径。就有点像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经济体,它很自然而然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过程当中的一个必然了。因为超大经济体,首先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当年对家电的需求。


同时我们又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形成供给的优势,于是就发展起来了巨大的国内产业。然后竞争后就剩下主要的四家家电企业了,他们走向国际市场,也有很明显的优势。


同样道理,医疗健康产业,我们有巨大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还跟短期、中短期的经济景气关系不大,挺有刚性的。同时,我们在供给端有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这样的规模优势就会形成有竞争力、有成长空间的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会走向国际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作者:投资报,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妙投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