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
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曾经说过,美国的创新优势在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三个方面。而梁建章认为,美国一切的创新来源其实是人口。由于人口优势,美国得以在20世纪崛起,改写世界历史。
首先,宗教的原因和相对便宜的住房,令美国人对生育的热衷程度远高于欧洲,尤其是摩门教徒和天主教西班牙裔等族群,通常拥有较高的生育率。其次,长期、大批优秀移民的涌入,给美国带来了广阔市场和创新活力。
如今,动荡不定的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令美国的生育优势和移民优势正在逐渐失去,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有赶超的机会吗?从本期内容开始,我们将用2期内容,来详尽陈述美国成为创新大国的来龙去脉,为窥探和预测中国的趋势略做参考。
美国创新史
超级大国美国的出现,改写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美国经济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图7-1所示,19世纪后期,美国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法国、德国和英国,成为世界创新的引领者。细细数来,电灯、电报、电话和量产汽车等最负盛名的创新,要么诞生于美国,要么最早在美国取得商业化成功。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比英国低30%,但到了1929年,情况逆转, 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高出英国3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应当归功于创新驱动所带来的增长。
图7-1 法国、英国、美国和德国的专利数量(1838~1945年)
资料来源:B.Khan“An Economic History of PatentInstitutions”.EH.Net Encyclopedia, edited by Robert Whaples.March16, 2008.
美国在创新方面的异军突起曾令人惊讶,毕竟美国19世纪60年代时仍处于南北战争的漩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法国特别是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更深,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和最好的大学,似乎占据着创新的所有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是如何迅速取得成功的呢?有观点认为,应该归因于南北战争之后的铁路延伸和领土扩张。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终极推动力是人口扩张。人口的增长致使大批人口涌向原为西班牙殖民地的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的领土扩张大获成功正是获益于人口的增长,最终帮助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而铁路延伸则是由于人口扩张和领土扩张的双重推动。换言之,美国在19世纪后期独树一帜的根本推动力,在于人口的迅速增长。
如图7-2所示,1865~1925年,美国人口从3000万增加到1.1亿。对比同一时期的欧洲主要大国,法国人口仅从3800万增加到4000万,英国人口从2400万增加到4500万,德国人口从3800万增加到6300万。数据显示,美国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时期最大的移民接纳国家。此外,与当时的其他新兴国家相比,美国的人口规模也更为庞大。
1870年,美国人口已经达到4000万; 相比之下,墨西哥和巴西的人口不足1000万,阿根廷的人口甚至不足200 万。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市场已经相当于法国和英国市场的2倍、德国市场的1.5倍。
图7-2 美国、俄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的人口变迁数据(1800~2000 年)
资料来源 : B.R.Mitchell.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ed.3+4);Statesman's yearbook(1930-2001);Demographic yearbook/United Nations(195X-);“Suomen tilastolinen vuosikirja”1998;A hundred year(1890-1990)database for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C.G.M.Klein Goldewijk and J.J.Battjes(1997).
19世纪90年代早期,尽管美国的创新数量更多,但是美国在基础科学和研究方面仍然落后于欧洲。比如, 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德国。然而,尽管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美国在创新领域仍能超越欧洲, 其法宝则是美国国内的巨大市场,这为发明家和企业家提供了最诱人的商业机会。欧洲人发明了电力,然而却是托马斯·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这些美国企业家拉开了电力商业化应用的时代大幕。
到1925年,纽约俨然已是世界城市之最,人口超过巴黎和柏林的两倍,达到700万之多。借助于最广阔的市场,在电力和相关技术商业化方面,美国企业总能比其欧洲同行更早实现规模经济。也正是依托于其庞大的市场,美国企业率先引进装配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方式。1908 年,福特公司的流水线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自此,单位生产成本的急剧下降和生产率飙升,推动美国汽车企业跃居成为世界领先的创新者。
规模优势不仅体现在对消费产品创新的促进上,也体现在对资本产品创新的助推上。以19世纪90年代早期机械行业的创新为例,拥有众多制造企业作为其潜在客户,美国机械设备生产商成功地研发了专业化的机械加工设备,成为这个领域世界领先的创新者。
19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里,美国人口规模已经是第二大国的两倍之多,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美国已是经济超级大国。后来,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被用于战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美国赢得了两次世界大战,重新书写了20世纪的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人口方面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许多科学家特别是犹太科学家进入美国大学,填充并夯实了美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实 力,从而使美国在这方面的实力最终超越欧洲。
美国在持续吸引更多优秀移民方面比欧洲更具优势,其出生率又高于欧洲,因此到了21世纪,美国人口已经增至3亿,这一规模比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人口总和还大, 差不多相当于日本人口的3倍。直到不久前,中国的市场规模才与美国相匹敌。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和最优秀的企业,长期占据世界创新的领头羊之位。
得益于规模优势,美国在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媒体产业和军事技术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当然,也有例外,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在部分制造业中占有领先地位。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劣势下,之所以仍能与美国企业同台竞技,原因在于制造业的产品特征。
制造业的产品规格有严格而客观的质量标准,因此出口制造产品要比出口服务、软件或电影容易得多。芬兰诺基亚公司在国内市场狭小的背景下,照样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产品的规模效应。在移动手机产品的竞争中,诺基亚曾经有过辉煌的、引领时代的创新。
然而,制造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份额正被侵蚀,逐渐让位于服务、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在这些非制造业的行业内,所生产的产品不便出口,因为服务产品的完善需要企业与客户的合力打造。正因为如此,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服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重要竞争优势。
我们可以看到,在服务和信息技术行业,美国企业一枝独秀。美国拥有最大的物流企业,如联邦快递和UPS,还有最大的餐厅、连锁酒店以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美国企业在全球服务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比其欧洲或日本同行大得多。
通常,这些美国企业首先会在美国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产品完善,之后再进军其他国家的市场,成为响当当的全球品牌。毫无悬念的是,美国软件和互联网企业主宰了许多国家的市场。当移动手机成为服务/软件产品而不仅仅是制造业产品时,美国的苹果公司也就取代了诺基亚的昔日王者地位。
美国拥有创新的固有优势吗?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否挡住来自中国的竞争?美国前副总统拜登曾经说过,美国的创新优势不可动摇。他还指出美国的创新优势在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三个方面。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上述三个方面根本不是美国创新竞争力的源泉。
首先,政治制度与创新无关,许多民主国家就不是创新的成功例证。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是民主国家,但受制于市场规模小、人口老龄化,南欧和东欧国家的创业创新水平很低。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都没有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但不能否认上述经济体都是相当成功的创新者。
其次,经济制度的优势不可持续。创新的政策要素囊括贸易自由化、最低限度的监管、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大多数国家深谙于此,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中国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并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经济制度并非美国所独有。
最后,教育制度仅代表部分而非全部优势。美国高中教育比大多数发达国家差,甚至比东亚国家还要糟糕。有人认为,由于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制度,中国学生不会成为创新者,这纯属臆断。尽管中国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沉重,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超负荷学习会对创造力有明显的弱化影响。
其实,日本学生的教育压力何尝不是与中国一样呢?然而日本人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世界贡献了随身听、电子游戏等许多伟大的发明。直到最近,日本创造的质量才因其劳动力老化而饱受重创。韩国的教育制度也与中国相似,但韩国在汽车工业、家电行业等领域的创新非常成功。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在发挥高技术产业创新引领者的示范作用,可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的中国教育体系并不会抹杀创新。
另外,由于美国大学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学生和学者,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仍居于世界领先地 位,特别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项目方面。如果非要找出美国无法被抢走的固有优势,那就是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维持相对较高的生育率。这是世界其他地区无法做到的。
生育率优势
美国人口的高增长源于高生育率和移民两方面的贡献。
首先来看生育率,美国的生育率居于所有发达国家最高位——2.0,该生育率接近世代更替水平,远远高于欧洲平均1.5的生育率水平。即使我们只观察美国的白人人口,其生育率仍高于欧洲(见图7-3、图7-4)。
图7-3 美国的总体生育率趋势(经济下行期间美国生育率下降)
①据美国人口资料局(PRB)估计。
资料来源: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2012.
图7-4 美国的少数民族生育率
资料来源: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2012.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为什么美国的生育率特别高呢?学者仍在研究、讨论这个问题。看起来,原因似乎不止一个。原因之一可能要归结于宗教。在美国,人们对于宗教的热衷程度高于欧洲,而宗教理念倾向于教导信徒重视婚姻和大家庭。例如,摩门教徒和天主教西班牙裔的生育率通常较高。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住房相对便宜。与东亚国家的中国、韩国和日本相比,大多数美国人居住在住房成本低廉得多的郊区,因而居住空间通常不会成为生育更多孩子的限制。
但是,美国的生育优势是可持续的吗?我的判断是,美国的生育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在媒体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必将大为不同,相应地,他们对生小孩的态度将会与欧洲人趋同。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涌向大城市,而由于聚集效应,大城市的房价将变得高不可攀,也会抑制未来的生育意愿。
移民优势
美国在创新方面的终极优势在于移民,这也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原因(见图7-5)。美国要维持创新之路的领导地位,唯有再次依靠移民。目前,美国每年大约吸引50万~ 100万移民,这些移民的技能水平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大多数移民只有高中学历或更低层次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移民人口中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美国本土人口。
在这里,我把低技能劳动力定义为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口,相应地,高技能劳动力具有大学或更高的学历。在这些移民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拉丁美洲的低技能家庭的移民,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也有几十万来自欧洲和亚洲的高技能劳动力。
图7-5 美国净移民率
资料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12.
许多研究也显示,移民往往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比本土人口的生育率更高,更加重视子女教育。与美国本土人口相比,美国的高技能移民在申请专利上的概率约为本土人口的两倍,而创业成功的概率高出30%(Hunt,2010)。
每年,美国大学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生。根据专业的统计数据,来自美国之外国家的博士毕业生的比例从10%到50%不等(见图7-6) 。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以及工程学为例,这一比例分别为45%和47%。绝大多数博士生毕业后会留在美国就业,他们都是自己国家最为优秀和聪明的顶尖人才,许多人后来成为行业内的领军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在美国大约一半的成功高科技企业有移民身份的创始人。如果我们把第一代移民的孩子计算在内,那么硅谷一半以上的工程师来自移民家庭。
图7-6 美国大学外籍博士生的比例(%)
资料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Statistical Data System,2012.
美国在吸引移民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国内已有的庞大移民群。这一典型的网络效应,是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优势。新进入美国的移民,更容易利用美国本族裔的群体寻找朋友和工作。此外,不断增长的人口、极具活力的经济,都为移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新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移民加入。
最后,越来越多的移民,使得美国在文化和政治方面呈现更大的多样性与包容性,进而对移民产生更大的吸引力。美国在移民规模和网络效应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法在短期内效仿的。相反,中国(以及其他大型经济体)拥有相对单一的种族, 但很难想象中国会成为能够吸引大量移民的国家。
语言是另外一个优势,英语的使用让新移民更容易融入和同化。英语系国家是最受移民和留学生欢迎的目的地。图7-7比较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而在所有英语系国家中,美国凭借人口最多和经济总量最大的绝对优势,能够为留学生在毕业后提供更多的定居和工作机会,从而对留学生的吸引力最大。因此,许多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会选择赴美国就业或攻读研究生。
图7-7 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数量
资料来源 :Project Atlas Australia,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ustralia,2013.
移民是美国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但这种优势会不会持续下去呢? 美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台限制移民的严厉举措。我认为,除非美国重蹈大幅削减移民的覆辙,否则移民优势将得以延续。纵观美国历史,移民开放时期恰逢繁荣时期,这并非偶然。
1924年,美国出台了新的移民法,这一举措的后果是移民人数大大减少, 而这适逢大萧条前夕。一旦经济遭遇困难,政客却常常把移民作为失业和不平等一系列问题的替罪羊,这实在是很荒谬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