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017年,24岁的海底捞年度营收终破百亿,成为中国餐饮企业中唯一一家年营收过百亿的企业。
换句话说,要不是海底捞,这么多年来中国的餐饮行业竟无一家市值过百亿的公司。
若要追究海底捞的独到之处,你认为会是什么?是品牌?还是管理?或者干脆是其他。
餐饮行业的主流给出的答案往往是“品牌”。
但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却并不这么认为,2010年时他就说过:“品牌来源于管理。这个管理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体系,不是说你的产品有多么复杂,而是你的品牌的管理有多么复杂。”
张勇又解释道 “我一直在琢磨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品质。我想了很多,发现这些到最后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我觉得人力资源体系对餐饮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人力资源体系打造好的话,它会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我认为这个可能会成为海底捞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张勇混迹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与柳传志、马云这样的老道的企业管理者交流密切,海底捞开季度会时,柳传志甚至会亲自到场。老柳及马云常挂嘴边的也一定是管理和企业文化。
20多年来,张勇在管理上进行了很深的探索,他在长江商学院完成MBA后,又接着读了DBA,他在组织变革方面也进行了数次的调整去尝试,海底捞的组织形态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事实上,海底捞在扩张的过程中也是九死一生,但都依靠组织变革渡了劫。
今天的深案例,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海底捞是怎么通过一次次的组织变革做到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