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资本撑腰”的年轻态喜剧,是如何“撑”起一个又一个爆款的?
2018-06-25 09:56

“资本撑腰”的年轻态喜剧,是如何“撑”起一个又一个爆款的?

文章所属专栏 活动实录

#本文系虎嗅精选第52期大咖私房话实录#


虎嗅注:

 

以脱口秀为切入口的喜剧类节目大热,数据表现抢眼,资本也持续看好这一新兴业态。

 

据统计,《吐槽大会》第一季收官播放量总和超17.8亿次,两季累计播放量突破36亿,而此前2017年3月份《吐槽大会》出品公司笑果文化已完成A轮1.2亿元融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线上节目,加速产业升级。

 

笑果文化CEO贺晓曦表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2.0时代,以演出为基点,在整个的场景、空间和动线中,让观众有更多的消费节点,拍照的传播节点,成为一种沉浸式的传播方式”。

 

笑果文化的A+轮投资方天图资本,擅长投资消费品,他们投资笑果也是基于文化产业最终会升级为消费品的底层逻辑。在天图看来,产能、演员可以理解成供应链,产出的内容即产品力,噗哧HUB为店面,引导消费者在其中完成更长时间的各种消费,而如何完成更长时间的各种消费,就要去解决开店、人才、产能、进阶体系等问题。

 

然而,即便将文化产品看成消费品,以创意为主导的文化娱乐产业究竟该怎么玩,才能成一个好生意呢?


不久前,虎嗅精选团队特邀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做客虎嗅“大咖私房话”,贺晓曦从早期喜剧脱口秀的发展,到如何打造年轻态喜剧产业闭环、未来发展趋势,踩过的坑以及如何避免等多个角度展开了分享讨论。

 

让我们重现“大咖私房话”的现场,跟着贺晓曦一起学习吧。Enjoy~

 

我是1999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开始从事电视事业,到今天做喜剧、脱口秀这个领域刚好在电视领域打拼二十年整。公司创始团队于2012年开始在东方卫视做《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扎根脱口秀领域。

 

做这个公司是因为当时有一个趋势:垂直领域开始变得有价值,可以进行产业化构建,但是在原有的体制下会有局限性,优势在于核心团队具有年轻态喜剧产业的基因和资源累积,这样就有机会在这个领域深度运营,于是2015年开始运营笑果。

 

人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先把在喜剧、Stand-up领域有经验的人签到公司里,比如建国,因为他之前在《今晚80后脱口秀》属于供稿关系,都不算是签工作约,包括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程璐、海源、思文、史炎老师等,我们把当时国内最早一批玩Stand-up的人聚集在一起,而且大家都很想把喜剧这件事情推广出去,就有了这样一个组合来共同运营公司。

 

当时研究了很多方法,最后确定以喜剧脱口秀的形式切入这个行业,后来发现年轻人对“年轻态喜剧”的需求很大,但是因为想做一个产业型公司,我们发现线下脱口秀发展会比较慢,产能和覆盖人群都很有限,不过我们也发现应该学习过去喜剧类节目成功案例的方法,类似德云社、本山传媒,它其实是通过一个爆款节目或者一个标杆式人物,把整个行业带动了,所以我们从2016年开始研发新的适合在网络传播的节目,因为网络传播效果会更好。

 

发力线上,打造爆款网综

 

于是在2017年投出了《吐槽大会》,累计播放达17.8亿,基本算是在这个领域站住了脚,受众对喜剧脱口秀的认知也更加清晰,同时,打消了投资机构对喜剧脱口秀节目收视率、市场以及如何打破《奇葩说》等领先地位的疑虑。

 

今年笑果的策略是继续开辟新的内容,因为在喜剧脱口秀赛道上,笑果逐步建立起在流程打造、内容输出等多方位的护城河,除了保留《吐槽大会》第三季,还会推出新的节目类型——《周六夜现场》,持续完善年轻喜剧逻辑和形态,而且Stand-Up Comedy纯用语言,《周六夜现场》可能会有表演,我们把它定义成场景喜剧。

 

场景喜剧的形态更接近于情景喜剧,对于笑果来讲会逐步扩宽赛道,让喜欢喜剧类型的人获得更多在喜剧方面不同层次的愉悦,除了语言,表演、戏剧,未来可能还会有动漫,这是我们未来线上内容的一个构思,不断打开新的赛道满足用户需求。

 

长视频目前有一个趋势,长视频可以覆盖短视频以及音频,并且趋势还是挺明显的,当看到一个内容,会想到线下去消费,特别是有态度和明显群体的IP。

 

线下协同发展,打造噗哧HUB场景品牌

 

最近《复联3》刷屏了,当然它需要长时间的教育用户和市场验证。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喜剧类节目也能成为流动的话题中心。想要有这样的效果,首先要完成的是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以及文化自信的建立,这样可以引导用户来线下消费。笑果今年另外一个尝试是在线上做一些场景上的消费,以及研发全新的线下项目“噗哧HUB”,作为专业演出的场景品牌。

 


噗哧目前在研发新的场景空间,现在更多的人愿意在同一种圈层里,有同一种价值观和同一种态度,他们宁可在这里面花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时间,然后发更多的照片分享给更多的人。从消费体验来讲,这件事本身是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本质是相同喜好的人聚在一起并且愿意消费。

 

噗哧HUB,本意是幽默连接基地(Humor Union Base),即演出场地的空间外延,比如来看演出的人可以在里面看到喜剧名人墙,可以买周边,可以点到一瓶只有在这里喝到的酒,“人间值得”和“人间不值得”、“知识点”等定制的酒,可以测评你的幽默基因,消费情绪,虽然这种娱乐消费空间摆脱了内容本身也是成立的,但因为有内容在,它的圈层会更加地紧密。

 

就像迪士尼,迪士尼和国内其他娱乐空间的不同不是在于过山车,而是背后有米老鼠,以及数十年文化内容的积累,用户对内容有情感,更多的不是真的想坐过山车,只是想坐迪士尼的过山车,即便是要排两小时队。所以独立空间是有发展的,噗哧HUB现在只是一个很小的合作空间,未来会尝试更多的延展方向,比如喜剧生活节,连接更多的品牌进来,像江小白、精酿、口味虾,在这个场景里面,大家可以共同玩。

 

第二,如果噗哧HUB成立,我们将把它打造成场景空间的概念,慢慢在上海先树立一个目标,形成旗舰的概念,再复制到其他城市。

 

现在基本可以看到这个可能性,成为标杆,因为国内玩喜剧的人目前还是底层薄弱力量,行业内很少有人去做这件事情,因为养活不了,过去商业演出每场200块钱,还得自己贴钱。之前程璐、海源他们出的书:《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自己花6000块钱去香港找了出版社,总共印了1000本,还有700本没有卖完。现在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喜剧市场要想整体发展起来,除了投入更大的资源,还是需要时间过程,是一个资源和时间的平衡。

 

笑果现在一方面要做线上节目,第二要构建线下场景喜剧,第三要不断地去线下搭建场景,让喜欢脱口秀的人看完之后,进而体验、参观场地,包括各个层级的培训,目前线上这部分是发展最快的,一年差不多有30亿的流量在带动。

 

线下资源连接包括线下场景喜剧、空间街区等。脱口秀之所以在美国受众更多,是因为底层的人非常多,仅纽约差不多有几万脱口秀人,一个单场俱乐部可以从晚六点一直演到凌晨两点,而且每天人在不断地换,其次比赛强度和训练难度也大,足够跑到金字塔的塔尖,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比较重的一个工作。

 

搭建人才梯队的产业闭环

 

Q:创始人团队有几个人?

 

贺晓曦:四个人,我们的创始团队是从《今晚80后脱口秀》出来的,叶烽是董事长、我主要负责运营、战略,李诞负责创作方面,还有一个制作方面的合伙人。

 

Q:目前还会招一些兼职脱口秀演员吗?

 

贺晓曦:第一批基本上是兼职的多一些,后面会陆续回归到培养新人的成长上面来。我觉得早期脱口秀从业者大概有这种逻辑,第一,他在这个行业里通过《今晚80后脱口秀》的选稿,大致可以看到喜剧品位和撰稿能力;第二,长时间做一个低回报的工作,并且能坚持下来,说明对喜剧是足够热爱的,到后面随着市场好起来,节目、品牌自然就起来了,招新人肯定是效率最高的,因为让一个很厉害的脱口秀天才改行还是挺难的。

 

新人进来,第一,他们确实更懂年轻人的感觉和喜好;第二,脱口秀大会还不是一个特别完整的脱口秀表演,更像是一个集中技能的展现,它更像灌篮,上来就让你特别爽,全是精彩的部分,没有什么垮掉的内容。像我们现在的Open Mic,他讲的东西打动了你,有可能这个段子在台上表演得好,有可能表演得不好,但通过脱口秀大会之后,我们线下再去选人的时候,会发现开始变的有逻辑了。

 

在那之后我们出了一本书《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开始教会大家一些脱口秀的技巧和套路,在这之后去选演员就会相对容易些了。

 

第一个池子,我们签他的时候,他家里还以为我们是一个骗子公司。父母是从事艺术行业的,他跟家人谈了一天才跟我们签。现在好很多,因为喜剧这个东西是会上瘾,并且反馈机制很快,段子牛不牛,观众很快就会告诉你,然后再去改。

 


Q:现在全职玩脱口秀的从业者很少,笑果是如何开展线下活动的?

 

贺晓曦:脱口秀有一个特点,欣赏门槛比较低,但是技术门槛还是有的,我们在台上持续地讲三分钟段子,其实还是挺难的。线下脱口秀最早是有一定城市基础的,我们在每个城市会有一个合伙人,类似主编,然后总部会输出标准,让当地的爱好者来建设,当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总部会去帮助走场,带动当地脱口秀发展。但实际上每个城市还是要靠底层的人,不可能永远去空降,本地还是得靠自己不断开拓市场,发展适应当地特色的节目内容,不然日常的演出很难维持,这是每个地方的问题,为什么北上广深相对好一点,因为底子还是会厚一些。

 

方法论是保障持续创作的源动力

 

Q:喜剧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如何保持持续的创作动力?

 

贺晓曦:我觉得分几个方面,第一,天赋肯定是占一方面;第二,还是需要刻意训练的;第三,要有足够多的素材,不断地去吸取,打磨;第四,创作过程中,参照美国的逻辑,有一个正向的流程、方法论还是创作的本质。

 

商业性的节目、内容,都有一个基础特色,创作本身的确需要天才,但是它更需要流程。除了喜剧行业,比如报纸,它不会因为主笔今天状态不好,报纸就出不了,一定有一套体系维持运转,比如怎么去抓新闻热点素材,怎么对应到节目中来,用什么样的比例筛选出最好的人,都是有体系做支撑的。

 

对于笑果来讲,因为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喜剧市场可以参考,所以对于流程的打造会相对快一些,我们的问题还是在于时间和底子不够,就是无法筛稿子。跟选歌一样,一万首歌里挑出来的一张专辑,和25首歌选10首,肯定前者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这也是国内整个喜剧市场目前经历的一个现状。

 

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笑果每年还会做噗哧训练营,把全国喜欢这件事情的人召集到一起上课,由评委和导师对学员表演打分,然后再做细致交流,可能不一定正确,但循环的方法大致是这样。

 

Q:如何做内容创作方面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贺晓曦:内容创作方面的筛选,主要还是在于线下演出的效果反馈,这个演出内容一定要是互动的,当然有特别牛的天才,比如建国是从来不到线下练的,他觉得在节目中第一次演才是最新鲜的,而且他的路子特别怪,每一次演出我们都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他能演成什么样子。

 

 当然他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即兴表演,他会在内心排演,他觉得在观众面前一旦演完,自己的新鲜感、刺激感就没有了。大部分人还是要不断进行内部排演,然后对内容进行修改调整,再回到现场讲,是这样一个循环。

 

脱口秀有一个1万小时定律,当演出场次足够多的时候,大概就会判断什么样的段子会被喜欢,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Q:《康熙来了》的观众笑点越来越高,越来越难get到观众的笑点,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贺晓曦:首先综艺的笑点本身是一种艺能感,不是世界观,或者说世界观是很弱的,脱口秀是讲世界观以及对世界的理解,这是两者本质的不同。第一,对世界的理解一定会是逐步深入的,如果他的段子没那么好笑,只能说明技能没到;第二,艺能感讲的是段子,他用段子打造人。有一句话叫“喜剧脱口秀是一个有趣的人在台上说段子,而不是一个人在台上说有趣的段子”,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就《康熙》现在来看,它还是一个人在上面说有趣的段子或者做滑稽的事,所以观众会容易疲乏。一个有趣的人说段子是什么概念呢?就像我们看《生活大爆炸》,它不需要说段子,谢尔顿一出来敲三下门就觉得很好笑,这个段子本身不成立,而且你也不会厌倦,他就像你生命里一个很有趣的朋友,他做的所有事情都很有趣。

 

 他会尽量多地展现有趣的东西给你看,就像李诞今天上热搜一样,“李诞这么丑为什么女朋友很好看”,会形成这样的氛围,下次李诞再出来,就会有人get到这个点,槽点越来越多,人物也会越来越有趣。李诞一直在讲对世界的观察、思考,虽然他的粉丝涨得没那么快,但它是一个筛选粉丝的过程,你认同他的世界观,就会觉得他对世界的观察是有趣的。

 

 另外,随着新元素进来,脱口秀底层的人越来越多,你会见到不同类型的喜剧人,比如《吐槽大会》之前只有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之前是王自健,现在我们还是一个逐渐打开的过程,思文、庞博、建国逐渐被大家熟知,每次打开一个新的类型的时候,都会见到新的可能性。

 

但《康熙》的结构比较简单,就是访谈,所以后来做了一些结构改变,用群体的方式去冲,但不太可能有特别大的结构变化,而《吐槽大会》这种形态,其实每年都有你想吐槽的人,比如王思聪、国足。去年大概有至少十家公司年会都是吐槽大会,湖畔大学连续两年做了吐槽大会,这个事本身就很有趣,因为其中的化学因子和维度变化多,可能性就非常多。

 

Q:脱口秀除了带来快乐,还会带来其他收获,怎么理解?

 

贺晓曦:脱口秀作为一种全新的年轻态喜剧,跟传统的喜剧类型相比,它更接近年轻人,更多是讲自己、讲对世界的观察,传递一种世界观和态度。喜欢哪位脱口秀演员,其实完全取决于你听懂了他的梗。比如“北京北京”为什么一下子就火了?因为北漂和在外地打工的人都能感觉到那种笑中带泪的感动;比如思文说夫妻是上下铺的兄弟,这也反应了某个群体的生活状态。

 

 这些梗来源于对世界的观察。所谓的年轻态喜剧,其实并非年龄上的,而是心态的年轻,就是你要开放、要勇敢、要宽容、更要有勇气去接受这个世界,发现有趣的地方,然后把喜剧不断传递给大家看。我们未来要做的喜剧,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价值观,垂直性、社交性会比较强。

 

最开始做线下演出的时候,我们为了观察观众的反应,每次会建一个群,给我最大的信心是,除了发现这些年轻人固定会来以外,他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很好的朋友,年轻人渴望找到跟自己品位相同的人。之后一段时间盲目做节目,群运营没跟上,但是这些人每周还会聚在一块玩,大概运营了半年后,群里谈恋爱的有五、六对。我们因此逐步建立起信心,在于不论谁来讲脱口秀,只要讲的好就是明星,那时候池子也没什么名气,但很快我们发现给池子的打分很高,演得好,观众喜欢,慢慢就开始有粉丝团了。

 

未来变现的一些思考

 

Q:未来有哪些变现的想法和计划?

 

贺晓曦:我们现在在开发周边,目前还是试验型的,会在噗哧HUB里设置一些周边,每一季再根据大家喜欢的喜剧品类,去做一些延展。未来有两种路径在产品方面,第一,开发自有产品,我们第一季开发的产品主题是解决上班焦虑,比如段子手纸,在卫生纸上印我们的段子卖,上厕所的时候可以看段子;第二款产品叫治愈创可贴,创可贴上印有各类幽默段子;第三款产品是芥末味奶糖;除此之外还有垃圾袋,一个叫爆梗,一个叫烂梗。下一季到八九月份,会设计一些学生周边,比如笔、包书纸、本子等,会做一些很有趣的延展。

 

第二,开发联名款产品,大家一起在同一个喜剧调性下面玩,包括酒店,从进去的路线,用户可能都会是喜剧的一些连接方式,除了住以外,抱枕等也会加入喜剧的元素,比如李诞抱枕,同时,笑果也可以和江小白等做联名款产品。

 

第三,共同开发一些新产品,比如李诞的某某饭馆,大家可以来吃东西,定期会有新的东西导入,产品定位会更平缓、新奇一些。

 

我们也会找一些好的产品,它在一些区域性市场里面,已经证实是很好的,但从区域性市场到全国性市场,需要加上一个引入的方式,比如快闪联名这种方式,以期推向更大的市场。

 

从长期来讲,会是一个B+C的收入模型,C端除了电商以外,应该还有场景中的沉浸式消费,比如,8月份在摩天轮下面点一瓶啤酒,约三五好友去看一段即兴演出,当底层人的需求真正起来以后,好的内容才能不断产出,观众更有意愿去消费。

 

第一步肯定会以喜剧调研IP内容输出为主,因为产品不是我们最擅长的。比如喜剧节的模式,我们有很多商品接口,主要的内容和调性还是由我们来把控。

 

笑果文化的定位和价值观

 

Q:德云社今天做的很好,是因为其分社覆盖面广,您认同这一点吗?

 

贺晓曦:我觉得德云社的核心是因为郭德纲先有名,再扩张,期间有很好的资源积累;第二,说相声和听相声的人比年轻态喜剧要多,相声在全国差不多有1000个社,原来每个文工团的配置里都要有相声,相声底层的人很多,有名气的人很快会受到大家欢迎。

 

另外,脱口秀演出跟开心麻花也不一样,开心麻花输出一个节目叫《夏洛特烦恼》,会在当地找演员来排,定位是品牌IP的输出,脱口秀必须是演员到处演,李诞今天再牛,也只能在一个地方演一万人的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五个城市,但《夏洛特烦恼》是可以同时在五个城市演的,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每个级别的艺人都有足够的储备,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的复制。

 

Q:教育市场的时间过程还是很漫长的?

 

贺晓曦:它的逻辑是先做好上面人才梯队的建设,把第一梯队的人放在更大的市场,才有可能激发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进行催熟。美国可能用五十年,我们也许用十年或者五年,教育市场的时间周期还是要有,需要耐心去把它做好。

 

Q:李诞的人设变化对脱口秀发展是否会有帮助,怎样做会更好?

 

贺晓曦:李诞的人设可以有很多种,我们也会更尊重他自己的想法,但重要的是在这个行业里,第一,他能上什么节目,第二,和谁对谈,第三,他的思想变化,慢慢会被更多的人认可。因为脱口秀喜剧是特别长线的内容,五年、十年以后,按照目前的发展,李诞的粉丝群体一定会滚到很大,他就按这种方式去积累就好,喜欢的自然喜欢,他的书也是这样。

 

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幽默是新的性感”,而且我们现在逐渐看到这个趋势,每次去校园演出的时候,可以从后台看得出,台下女生听脱口秀的时候眼里是有光的,说明这件事是有价值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手参与进来,行业认知度和尊重程度也会逐渐提高,包括我们的编剧,在第一季的时候跟演员沟通很难,现在程璐他们出去,跟张靓颖沟通,张靓颖会调侃,“你就是那个睡在上铺的兄弟”,这样及时的反馈体系,是在行业里慢慢得到的认可和尊重。

 

所以,我理解的核心不是狭义的“炫富”,而是要让这个行业变得性感,包括未来我们会让李诞上更好的封面,做更多有趣的事情,把他的一些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幽默本身应该是性感的,只是国内过去把幽默和滑稽弄得太近,李诞段子为什么好?李诞的段子主要来自于他对幽默的思考,对诗歌和小说层面的思考,他的积累和阅读量会更大,所以他的段子会好过其他人,所以很多线下演出的时候还是会挺感动人的。

 

脱口秀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技能和长时间的积累上,写稿、演出,不断得到观众反馈,无论脱口秀还是喜剧,它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不是二维的,而且如果看早期的文本,其实是没有那么有趣的,文本甚至比一些网络段子手的文本还要弱,但是因为它有更高维度的表演、停顿、节奏、重音,包括自己的即兴表达、人物设定、以及情绪调动,都是会高于二维的技能表达。

 

融资并非是为了“资本撑腰”

 

Q:对于喜剧市场融资您怎么理解?

 

贺晓曦:文创和互联网还不太一样,它不是一个烧钱获取用户的逻辑。即便现在有100亿投资,我也没有办法告诉你明年能做成什么样。

 

这个逻辑很像十月怀胎,不能说十个人一起帮你怀,用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可能还是取决于这些实验的产品方向,也可以看看大家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消费态度,底层的人起来之后才能支撑足够多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拓展。

 

我们第一轮融资是因为当时要做《吐槽大会》,过去一直没有融资,是因为线下小规模测试确实花不了多少钱;其次,启动第一轮融资除了因为我们要做《吐槽大会》,主要是因为我们不想找广告,也不想卖给平台,因为一个新的形态出现,是很难让平台和广告客户接受的,包括投资机构也是,即便看了样片,他们都觉得很好,但是没有人愿意去迈出第一步。客户也是,客户投钱越来越追求的是稳定性,但是我们觉得不能这么等,自己算了一下决定做几集试播,效果也可以,就融了第一笔,之后就逐渐进入正轨了。

 

线下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逻辑,线下积累经验,也可以看到产品原型,当时《吐槽大会》第一季播出来了之后,我们就认为这个节目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一种是特别好,因为的确所有人看到都很喜欢。

 

当时在找投资机构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华人(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行业里能起到很好背书的机构,另外,黎叔当时给我们的判断是,“年轻人的喜剧革命,是一个产业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判断和我们价值很符,王思聪对我们的判断是年轻人的喜剧消费升级。

 

最近一轮主要是天图资本,天图资本的逻辑是相信我们未来一定是一个消费品,产能、演员可以理解成供应链,产出的内容理解成产品力,把噗哧HUB理解为店面,消费者在其中完成更长时间的各种消费。而如何解决开一个店之后的不断扩展,跟中央厨房的逻辑很像,所以天图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也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Q:脱口秀的天花板在哪里?

 

贺晓曦:笑果不是一个脱口秀公司。脱口秀只是第一个入门型的产品,下一步会扩展到场景喜剧等更多业态,其实如果你把它看成一个喜剧产业的话,天花板是很高的,只是我们通过脱口秀切入进去。后面可以扩展到情景表演喜剧、喜剧电影、动漫,从而形成一个很强大的线上矩阵空间,在不断的融入到线下场景中。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