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次读书课,我为大家带来了《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这本书,作者是证券行业资深人士阚治东。他曾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创办申万宏源,并在2000年初因处理南方证券问题遭遇困境,转而投身一级市场。本书以自传形式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至2006年A股市场惊心动魄的故事和内幕,非常精彩。
以下内容根据音频稿整理,内容以音频为准。
一、海平面下的股市洞察
我们通常是从海平面看A股,但这本书提供了海平面以下的细节,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市场特色至关重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市场的特色和决定性力量,从而做好个人投资者的自我保护。
阚治东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自学获得大学学历,先后在央行和工商银行工作,管理过上海宝山区的工商信贷业务。1979年中日关系回暖,他参加中日选派的研究生项目,学习了证券相关业务,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日本蓝泽证券实习期间,他的研究的课题是证券,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因为这个词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未出现。他到了东京证券交易所,感受到的第一个词就是震撼。当时上市公司数量不多但市值已占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的40%。1988年4月,日经指数创历史新高,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股票市场。
二、中国股市的崛起与阚治东的证券之路
一年后他回到中国,被调到上海信托投资公司主管证券和投资业务,但当时证券业务非常弱势,不被重视,部门领导经常消失,人心涣散。
转机出现在了1986年,有人在上海市长的金融改革座谈会上提议建立小型证券交易所,获批准后,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营业部作为交易平台,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强烈信号的证明。
又一个转折点在1988年出现,中国允许国债买卖,在各方面呼声下,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开始试点国债买卖,即国库券买卖。1988年,央行在上海等6个城市试点国债交易。由于全国的老百姓急于出售国债国库券,产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间。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领取七天会员,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