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作者:投资报,原文标题:《熊市正回报,6年年年化15.5%,易方达武阳最新分享:服务性消费的复苏显著好于实物消费》,头图: 视觉中国
9月25日晚,易方达旗下基金经理武阳在一场线上交流中,就航空、汽车智能化、传媒游戏、半导体等行业后续的机会等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目前他有8年组合管理经验,研究员时期曾覆盖跟踪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医疗等多个方向,并曾担任公司TMT组组长。
从历史持仓来讲,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医疗也是武阳的主要侧重方向,皆属于拥有较大长期空间的行业,风格上明确偏向于成长。
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易方达瑞享,在5年多时间中取得了128.88%的总回报,年化收益15.51%,2022年大熊市,该基金回报尤其出众,达21.72%。
数据:choice,截至2023.9.25
投资报梳理了武阳的发言,就武阳目前重仓的航空板块而言,他表示,航空板块在过去的需求增速是显著快于GDP增速的,可以将其定义为一个成长性行业。
从渗透率角度,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国内航空出行渗透率仍然与之存在较大差距。需求稳定增长的同时,过去几年,航空出行的供给增速显著出现收缩,在行业前景良好而供给受到约束时,行业往往能够表现从出良好的盈利弹性。不过,仅从短期层面,比如国庆出行的角度来说,短期变化恐不会对股价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我们整理精选了武阳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一、航空行业供给收缩时体现出很好的盈利弹性
问:有位朋友说,出游的人这么多,航空板块应该可以看好。其实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航空股一直都是您重仓的方向,请武阳总讲一下他对于航空行业的观点,以及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
武阳:这个行业我们客观讲,在过去很多年,它的需求端一直表现为比较快速而稳定的增长。它每年的增速,基本上都是比GDP 的增长要更快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成长性的行业。根本的原因是,整个航空出行,它在中国仍然还是一个渗透率比较低的行业。
有个指标——通过航空方式的年人均出行次数,把这个指标去跟欧美或者跟日本相比,它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差距。但是这个行业虽然需求一直比较稳定增长,但是它的供给增速其实在过去十几年甚至要快于需求。所以,这种供大于求的过程,其实是压制了整个行业的长期盈利能力。
但是,我们过去几年是观测到比较明显的行业供给增速出现收缩。而且这个这种供给的增速,是显著低于整个行业需求的潜在增速。所以我们认为,在整个行业长期增长前景较好的前提下,供给受到约束时,它能够体现很好的盈利弹性。
而且未来几年,随着国际航线逐渐恢复,也有望在报表上逐渐体现盈利弹性。这个分析框架也与我们一直以来看重行业的成长周期、注重盈利和基本面的逻辑相一致。具体到十一长假这个短期变化维度来说,它只有短短的两三周时间,这种短期变化恐不会直接对股价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只有当未来很长时间都表现出较好的情况时,股价才会做出更好的反应。我们还是更注重长期更底层的供需逻辑的变化。
二、看好企业云服务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应用
问:武阳总在 2018 年写了一篇公开的手记,说长期的趋势是非常之重要的,您现在是否还是如此重视长期的趋势,以及在当前环境下,您最看好的趋势方向有哪些?
武阳:这个手记虽然我可能是在五年前写的,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不断认知这个规律。对于宏观和产业趋势的理解确实非常重要,而且长期来看,这种理解对投资结构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在当前时间点,我们看好的行业趋势有几点。首先是科技领域,我们非常看好企业云服务,以及一些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应用。
例如今年比较火的人工智能,这个技术仍处于从0-1的早期阶段,随着其应用在未来不断落地,我们认为这里面有很多的投资机会。这些公司会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市场提供优秀的科技产品,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其次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等,这是中国本身就比较强的高端制造领域。包括半导体里面的一些细分行业,它下游需求有比较快的增长,同时国内产业链也在快速崛起,它有双重逻辑的加持。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一些优秀的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脱颖而出。
而在消费领域,随着整个经济向好和消费复苏的大背景,以航空出行为首的,供给在过去几年出清比较彻底,同时又具有比较大价格弹性的子行业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此外,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品类的变化,也会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我们观察到,年轻人消费它现在已经慢慢成为盘子里一个大的组成部分,未来应该会成为一个主流的趋势。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更注重体验性消费,更关注国产优质产品,看重质量以及性价比,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上的这种改变,都将带来细分领域的一些变化,这是消费里面我们重点看好的方向。最后是医疗领域,我们会重点关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以及部分创新药行业。
如果按细分领域划分的话,以上是我的主要看好方向。
三、重点关注不断打磨受玩家喜爱的游戏产品
问:对于体育传媒这个板块,近期是否有关注这个板块的变化,如何考虑这个板块的投资机会?
武阳:我们对传媒行业一直比较关注,因为这个行业是我过去在担任研究员期间重点覆盖的行业之一。这个行业本身有很多子板块,随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娱乐行业的需求是不断提升的。今年我们可以看到,游戏行业因为科技创新的因素,特别是AI的推动,表现相对良好。
虽然之后也出现了较大回落,但我们相信,未来要从行业本身或个股本身的产品周期角度去寻找投资机会。我们会重点关注那些能够不断打磨、受玩家喜爱的产品,它的未来表现如果比较好,相对应的这些公司将会有长期更加稳定且可预期的收入表现。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公司过去几年不仅在国内游戏市场表现出色,同时还在走出国门,向国外市场输出产品,甚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输出。因此,游戏行业跌下来后,仍然值得我们去重点研究和关注。至于体育行业,由于上市的体育公司相对较少,我们也在不断研究和发掘,目前更多可能还处于储备阶段。
四、半导体领域有很多细分机会
问:最近华为的发布会使得资本市场相关板块也有一定的活跃,对于芯片制造板块,或者说对于华为相关的板块,有哪些观点和认知?
武阳: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整个芯片或者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判断。我们认为,这个行业里面是有很多细分机会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半导体它的下游需求不断有新的应用出现。比如在10年前,消费电子里面的一些创新带动了很多半导体的需求,比如手机芯片、光学等等各种应用领域。
同时,只要科技领域有新的创新,比如由AI带来的高性能计算、HPC的需求,也带来了半导体领域里部分细分领域的快速爆发。我相信,只要有科技创新存在,这个行业的下游就一直会有新的需求不断出现,所以它是一个需求长期来讲会阶梯式上升的行业。
具体到这个行业,我想从几个细分领域来看。首先,在设计领域,中国很多公司是比较领先的。只要有大的创新出现,只要有大的需求量拉动,我们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公司进行投资。
包括封测领域,许多先进的封装也是在中国进行的。当然,在设备和制造领域,我们也在不断追赶先进制程,做得更好。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多细分的投资机会,但需要具体到一些子行业和个股上去。
五、按照预期收益率排序不断调整持仓的权重
问:去年二季报可以看到,您投资了不少锂矿股,锂矿在二季度涨得非常多,但在三季度就卖出了这些股票,后面切换到航空上是基于景气度还是估值的变化?逻辑是什么?
武阳:首先我们回顾在锂资源上面的投资,应该说我们还是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收益的。当然,我们这个投资其实也是持有时间相对比较长的,应该是超过四个季度以上。
首先,回答卖出股票的逻辑,我们对很多行业一直都有自己的一个动态估值模型,我们会根据它的基本面和市场价格,不断对这个模型进行调整。因为我刚才讲到过,我们投的行业是比较多的,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医疗,每个行业的子行业又非常多,包括公司也很多。
我们都会根据公司未来的一个预期收益率去做排序和动态平衡。如果一家公司上涨幅度已经很大,那它的预期收益率,在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其实是下降的。那我们就会不断提升一些预期收益率更高的公司的权重。锂资源行业,如果回顾到去年的三季度,我们确实是观察到了,当时基本面和估值之间非常显著的背离。
也就是说,它的基本面当时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供给放量。同时它的股价快速上涨之后,它的估值是偏高的。所以这样一个背离,使得我们做出卖出止盈的动作。
六、服务消费复苏好于实物消费抓住年轻消费群体变化的机会
问:您对于白酒这个行业是如何看待的?
武阳:好的,白酒它拥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它的现金流和盈利稳定性都很好。尽管整个白酒的全国消费量在下降,但由于几个主要全国性品牌的崛起,它们不断争夺市场份额,这是一个非常稳定且持续的过程。我们在进行所有投资时,都会基于估值和未来几年的预期收益率进行排序。
白酒当然也在我们长期跟踪的模型中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行业众多,我们会在整个关注的行业中,选择预期回报率更好的公司和行业。对于消费来说,在今年的消费复苏背景下,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观察到的现象。
首先,在整个消费领域,服务性消费的复苏、显著好于实物消费的复苏,这可能与个人消费习惯和观念的变化有关。其次,实物消费中,汽车消费表现比较好,
因为拥有一辆车既是一种实物消费也是一种体验型消费。虽然买的是个实物,但是获得的是体验。这些观察结果对我们的消费研究具有启示作用。我们未来可能也会更多关注服务类消费,比如航空出行的消费。这个行业因为过去几年供给受限,预计未来几年价格弹性明显。
此外,85后、90后和00后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点、消费习惯和行为,将给很多细分领域带来新的机遇。我们也会通过自己的研究,来抓住这些新消费人群所偏好的投资机会。
七、当前的智能化堪比2019年时的电动化
问:请武阳总给我们讲一讲,今年以来您对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相关观点和认知。
武阳:整个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最早是从2011年开始萌芽,当时许多公司在电动化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但可能直到2019年、2020年,才真正出现了一些好的车型供给,消费者开始愿意为汽车电动化支付溢价。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它的盈利和股价都从2019年、2020年开始明显上涨。到目前为止,国内汽车电动化的渗透率已达到30%以上,海外可能有所不同。
但整体而言,电动化仍然是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趋势之中。今年的智能化趋势,我们认为它更像是2019年和2020年的电动化。整个行业的渗透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大约在个位数左右。我们相信它未来几年将会出现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过程。
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消费者愿意为了更好的人机交互、驾驶体验、操控感和智能方式支付溢价,这个领域也有很多好的车企在做许多新的尝试,包括国内外的大型车企品牌。所以,我们相信这个领域存在许多投资机会,而智能化可能在阶段性上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六里投资报(ID:liulishidian),作者:投资报,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